「你打算什麼時候去見那個超級超級想見的人」?抖音上很火的一句話,再普通不過,卻又那麼直擊人心。
朋友小A有個交往了一年的男朋友,可他們只待在一起兩個月,之後的日子裡都是異地戀。六月,他們終於就要見面了,小A既期待又害怕,期待再一次的見面,也害怕見面後的再一次分離,可期待是大於害怕的。六月的那天如期而至,小A的開心我也是看在眼裡的。正如以前我們總嘲笑她的那句話:「不見復關,泣涕連連;即見復關,載笑載言。」也許人都是這樣的吧,不見想念,見面了之後就更是控制不住的想念。那些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短暫的相聚也要告一段落了。
小A開始了假期後的工作,男友也踏上了去異城的火車。之後的一段日子她總是周而復始的跟我說起那幾天他們的快樂,他們的難過,樂此不疲……
其實我很早就知道,小A在他們第一次分開時就蓄意去男友的城市,不顧一切的去見他。可生活不是電視劇,它不會按照你寫好的劇本去發展故事情節。現實總是會打破我們的美夢,原本說好的薪資條件在她抵達工作地點時減了一半,環境地點與想像中的差距也很大,作為剛出社會的她也沒其他辦法,只能暫時在那工作,而去看男友的行程也被無限拉長,直至今年六月,他們才見上了一面。
和男友再次分離之後,小A毅然辭去了原來的工作,打算去那座城找他。小A和家人朋友說盡了那裡的好,無論別人說了多少外面世界的殘酷,她都沒有改變想法。她說想去外面的世界闖闖,朋友們都以為她就是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實只因為外面的世界有他。外表堅強的她和我聊天的時候說她是害怕那個陌生的城市,可她更害怕無止盡的思念,所以不管是不是一個人,她也是要去的。
那種想念好像和別的不一樣,我想家人的時候會給他們打電話或者碰到假期就回去看看,因為我知道他們一直都在我身邊;我想我的朋友我會給他們開視頻聊天,因為理解各自生活不易,這樣就好像很滿足了;可當我想他了,是聊天打電話開視頻也止不住的,是撒嬌的不想理解了,只想去見他,和他在一起才能安心。
到達城市的當天她也沒有稍作休息,安排好行李之後就馬不停蹄的去找工作。晚上和她通話時她說心態是崩潰的,面試幾家公司都被退回,一個人在這有說不出的委屈。在吃午飯的時候男友打來一個電話,一句簡單的問候就讓她不知所措,那天的午飯她是混著淚水吃下去的。
她說她也在想,「我這個決定到底是對是錯?」
我記得高中老師說過一句話,「人最大的能力就是適應環境。」她說最無助的那天就是站在大街上,看著車水馬龍的街道卻不知該往哪走,因為除了一個行李箱真的什麼都沒有。好在這種情況不長,她找到了工作,在男友的陪伴下找了一間房子租下來。雖然他們也只能晚上見見面,但有他在就覺得心情很明朗,內心很踏實。之後工作累到不行的時候,男友的一句安慰,一個擁抱就會讓自己樂觀很多,再想想當初自己的那個決定,內心無比肯定。
夏洛蒂·勃朗特曾說
「愛情是真實的,是持久的,是我們所知道的最甜也是最苦的東西。」
因為體會過那種甜,所以這所有的苦,小A吃的甘之如飴。我很佩服小A的勇氣,也很羨慕小A男友有這樣一個不遠千裡也要來到他身邊的人。
很多人會覺得這種勇氣,應該是男孩子一方。其實是片面的。感情本來就是相互的,如果只是一味的等,或許太漫長了,也沒有多少個歲月讓我們去等。不管是男生一方還是女生一方總會有因為愛因為想念而去勇敢的時候,那是不計較後果與付出,只因為愛與想念。
小A現在每次的電話都是跟我秀恩愛,說她和男友在周末去到他們曾經約定要一起去的地方,說每個下了班的傍晚他們手拉手,肩並肩在路邊,在公園散步,還說每次難熬的夜晚小A去一個電話,男友就穿過一條街來到她身邊……她說這些在一起的日子,讓她無不覺得自己做的這個決定是對的,而她也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幸福。
我記得波伏娃說:
「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我清楚地知道,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事實是沒意義。
事實是
我以我自己的角度寫自己的理想狀態
當我奮不顧身拋下一切換來的只有失望與悵然若失之後,看清了也就輕了。
「你知道蘭因絮果這句話嗎?我少時讀只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
不論我們在哪遇見,或早或晚,都很幸運。
個人微信號:P24718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