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落自有時,幾個女人的結局,說明了愛情的真相

2020-09-19 玲姐姐談情感


如懿傳是一部大戲,很感謝導演和演員們的付出,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清宮劇。相比《甄嬛傳》的解恨,《延禧攻略》的逆襲,《如懿傳》顯示的厚度更讓人驚嘆。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如懿傳》裡幾個女人的命運,她們的情感歷程也和現代女人一樣,愛情與悲情的重疊,不僅使角色更立體,也幫助我們了解幾種女人的風骨。



一、嫡皇后—富察氏

劇中富察氏是乾隆的嫡皇后,她受母親的指引,小心戒備皇上曾屬意皇后的人選青櫻,但又忌憚高貴妃母家的功勳,為了穩固自己皇后的寶座,她賜給青櫻和高貴妃兩個裝有麝香珠子的手環,只是擔心她們先比自己有子嗣,這裡富察氏是愛皇上的,但更在乎自己皇后的寶座。為此,她被幾個妃子當箭使,被利用被甩鍋全然不知。但她內心是善良的,她本無意害人,做了幾件壞事心裡惶恐,在兒子夭折後心生悔意,認為是自己的報應。但是臨死前,她看透了丈夫的冷漠和無情,因此留下一句話:「下一個皇后的下場不會比我好多少!」這就像一個詛咒,暗示了繼後的命運。

其實富察氏還是賢良淑德的,也是體貼皇上愛皇上的,只是她的小伎倆成了原罪,她的死反而給乾隆的痴情做了鋪墊,也為繼後的下場埋了伏筆。

據說歷史上富察氏是乾隆的最愛,也許這裡的富察氏並非歷史所記載的樣子,但無論如何,女人不能為了自己的私慾而去害人,要不終有果報的。



二、舒妃—葉赫那拉意歡

意歡的名字一出現,我就覺得是悲劇的寓意,意歡意歡,鬱鬱寡歡的諧音。只因為宮外對皇上的一見傾心,意歡就死心塌地的愛上了皇上。雖然她是皇太后引薦到皇上身邊的耳目,但是意歡凡事都以皇上為重,幾次不聽太后的勸告和威脅。她的痴情終究錯付,她那麼愛和崇拜皇上,甚至文筆不咋地的皇上的詩詞她都當個寶貝,但是她的愛終究抵不過皇上的猜疑。

從意歡的出現,皇上就安排讓她服用避子湯,可惜意歡還以為這是皇上對她的情有獨鍾,連如懿都看不下去了,幾次暗示她但又不忍心告訴她真相、當意歡小產而乾隆也意識到意歡的真情時,偏偏又造化弄人讓意歡知道了自己一直無法懷孕的真相,她放下矜持放下自尊的求皇上一句真心,但終究是沒有得到,最後意歡的跪拜,是對愛情的心死,也是對自己的痴心錯付而心如死灰。她的自戕是對愛情的絕望,是對皇上的失望。

我個人很喜歡意歡,敢愛敢愛,但我唯一無法接受為愛情的失去而去死。不值得,世間有很多女人失去愛情如同失去生命,這是可悲的。愛情中,誰最痴情誰就最可悲,就沒有轉圜的餘地,再愛也不要失去理智,因為有時候我們認為的無比珍貴的愛情,在有些男人那裡只是一次調味,太不值得了。



三、嘉妃—金玉妍

嘉妃自始至終都不愛皇上,她只愛她玉氏的王爺,而且愛上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王爺的笑,那個笑容,就讓金玉妍賠進一生。為了他愛的男人需要,金玉妍可以勾引伺候不愛的皇上,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玉氏王爺做鋪墊。確實在這裡她害了很多人,但她的目的始終的保全護著王爺,她的愛是忠貞的。在她落魄遭難時,她愛的王爺急著和她撇清關係,讓她痛不欲生。

這裡我真覺得如懿不應該告訴她真相,因為真相太殘酷了,金玉妍的信仰崩塌了,所以她在死前恨毒了自己,恨自己的委屈和愛,卻沒換來王爺的真心,她的遺言是下輩子再也不要這樣活,一定不要。劇中的嘉妃死了,但看劇的我哭了,因為金玉妍是個烈性女子,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甘心,我懂她死前的絕望和後悔,又是一個痴心錯付的女人。

世間有很多這樣性格剛烈的女子,為了愛情可以飛蛾撲火,看似偉大,實則是傻,男人讓你犧牲你就犧牲?讓你犧牲的男人是真的愛你嗎?真愛你會捨得你為他犧牲嗎?為什麼不用腳指頭想一想,為何要當愛情的犧牲品?



四、純妃—蘇綠筠

純妃自從潛邸就陪伴乾隆,給他生育的子女很多,但是乾隆的多疑還是氣死了她。或許她曾因為皇后的寶座動過一點小心思,但那也是人之常情。後宮女人大都對皇后寶座期待啊。就是這個給男人生了很多孩子的女人,被自己的丈夫用腳踹,惡毒的咒罵,與其說她是病死不如說是被氣死。

當今社會也有很多賢妻良母型的女人,任勞任怨的伺候男人,但是男人風光後就覺得糟糠之妻百般看不上眼,找個藉口就能拋棄,這樣的女人除了是生育機器還是什麼?女人任何時候也不能為了男人不要自己的尊嚴,就算女人把姿態放到最卑微,也換不來男人的感恩,而是變本加厲的嫌棄。



五、令妃—魏嬿婉

這裡的令妃和《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完全不是一個風格,也不是一類人。歷史上的令妃也是開掛,也是為乾隆生兒育女最多的女人,雖然生前不是皇后,但死後也是按照皇后追封的。歷史中的我們不去討論,我們看看這裡的魏嬿婉。

劇中魏嬿婉工於心計,為了上位不惜拋棄兩小無猜情定終身的男人,為了榮華富貴她不惜一切手段。有人說魏嬿婉也是為了自保,其實非也。魏嬿婉劇中害人最多,但是她的成長離不開皇上的默許,她的投其所好恰恰的印證了皇上的真實品味,雖然結局悽慘,但是她打不死的小強精神讓人佩服。

我覺得在當今社會,魏嬿婉這樣的女人會很吃得開,她們懂得討好男人,也獻媚卑躬屈膝,也為了自身發展學習力很強,這樣的女人對男人大都是利用,她們懂得擁有男人就擁有世界的道理,她們知道只要通過徵服男人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落魄時她們有卑微的態度,得意時她們就會趾高氣昂,或許有經驗的人可以看到她們的輕浮,但是很多男人就吃這一套,百用不爽。



六、繼後—青櫻(如懿)

整部《如懿傳》看完,是沉重和壓抑的,因為劇中每個女人基本都沒有好的下場,包括最應該和皇上白頭到老的如懿。

如懿之前叫青櫻,而年輕時的青櫻和弘曆是真心相愛的,弘曆是她的少年郎,一生未變的最愛的男人。青櫻希望只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因此皇太后賜名如懿。

如懿本有聰慧的頭腦凌厲的手腕,但她不屑於宮鬥,她甚至不屑於當皇后,她只要少年郎的愛情。這點就註定了她的悲劇,因為帝王本是無情的,帝王就是要後宮佳麗三千。如懿願意當這個繼後,是因為只有皇后才有資格和皇上「生同衾死同穴」,她愛他,想生死都在一起。

如懿的皇后登基大典的宏偉,是很多影視劇中從未見到的場面,這點我能理解導演的用心,因為此時有多榮耀,之後就有多悲戚。很多人看到如懿一步一步走到皇上身旁,牽起手的那一刻,是希望《如懿傳》到此結束的。因為此時的牽手,之後就是耳光了。

弘曆第一次打如懿耳光,是因為如懿成全太后和容妃的要求,讓容妃喝下不能生育的藥;第二次打如意耳光,是因為如懿勸阻皇上不能風流不顧體面不顧身體。這兩次耳光,傷透了如懿的心,也讓我們恨透了這個乾隆。

如懿無疑是驕傲的,她的驕傲成全了她體面,她不當皇后的霸氣,斷髮時的決裂,讓人心痛。和皇上的婚姻,是她主動放棄的。我們感嘆如懿的果斷,也為這個女人之後捏把汗。

如懿對皇上的愛從未停止過,但是她也不再拿起過,她的性格中忍辱、大氣和瀟灑,讓人佩服。她果斷的剪開和乾隆的畫像是一種態度,但是她臨死前望向那盆當年皇上送她的綠梅花時,說明她依然心裡有皇上。

如懿死了,皇上醒了,可是這個男人終於永遠的失去了如懿。年老的乾隆還在思念如懿,但我覺得,如果一切重來,如懿的結局也不會好多少。


世間會有一些女人和如懿有相似的性格,在愛情中不考慮得失,只為對方一句承諾就死心塌地,但是當發現這個男人不愛自己的時候,她們也會灑脫的放手。誠然,這段感情幾乎耗盡了女人的力氣,但最後保留一點自尊,是體面也是驕傲。


結論:

  1. 愛情是個讓人說不清的事情,可以百態演繹,更可以傾倒眾生。世間無數男女為了愛情痴纏糾結,傷痛悲歡,正是說明愛情的玄幻
  2. 再愛也不要失去自己,世上最疼愛自己的不是他,而是我們自己
  3. 若愛,真心對待,若不愛了,放過自己放過對方
  4. 感情不走回頭路,錯過就是失去的永恆,沒必要重頭再來,因為性格本質是骨子裡的,很難改變
  5. 分開不必互撕,彼此祝福留下懷念,多年之後,回首往事還是溫暖的,因為我們都曾真心愛過

《如懿傳》是一部不可錯過的好劇,值得一看。

關注我 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

相關焦點

  • 花開花落自有時
    花開花落自有時 2020-04-02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花開花落自有時,蘭因絮果莫傷懷——《如懿傳》之結局觀感
    歷史上確實有乾隆帝的烏拉那拉氏皇后(如懿)這個人物,中年後帝後感情日漸淡薄,南巡時公然斷髮決裂(清朝只有國喪才斷髮),震怒了皇帝,皇帝稱其瘋魔,將其打入冷宮,她死後按皇貴妃的禮儀安葬,如懿也成為清朝唯一沒封號的皇后,同時皇帝令人抹去了所有關於這位皇后的歷史記載。當時,究竟源於何事,她做出了斷髮這麼決絕的事,也終究成為了一個歷史謎團,任由後人去猜測和評說。
  • 花開花落自有時.
    之後的一段日子她總是周而復始的跟我說起那幾天他們的快樂,他們的難過,樂此不疲……其實我很早就知道,小A在他們第一次分開時就蓄意去男友的城市,不顧一切的去見他。可生活不是電視劇,它不會按照你寫好的劇本去發展故事情節。
  • 《如懿傳》如懿:花開花落自有時
    純粹青澀的少年情誼,貴為帝後的權勢,相互扶持的愛情.......一切都那麼美好,卻也難逃蘭因絮果的結局。初次相見是一起聽《牆頭馬上》,青櫻還帶弘曆偷偷溜出上城牆玩兒,這個古靈精怪無拘無束的少女令弘曆心動。
  • 花開花落終有時
    戴新閣 /文每當看到花落時,總會有一種悽然的感覺,其實也不必傷感,花開花落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世上的每一種植物都會經歷不同階段,成熟、孕育、開花,凋謝、枯萎、死亡,周而復始,代代不息。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人生如花開花落,有開花時的燦爛,也會有花落時的悽涼。花開時,人們蜂擁而至,讚嘆欣賞,品味芬香,花落時,人們惋然離去,感慨嘆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看花開花謝,如品味人生百態,雲捲雲舒,潮起潮落,月圓月缺,生死離別,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蘭因絮果,花開花落自有時 | 重陽 - 鄧小巧
    一輩子誰沒愛過幾個人渣?誰沒有過幾個前任?又或者是我們人在一起,但早已同床異夢,離心離德。鄧小巧的新歌《重陽》,似乎非常適合送給斷髮時的如懿去聽。斷髮後的如懿已經心如死灰,眼前的這位少年郎,早已不是過去自己一直深愛的人。在經受萬般羞辱和折磨後,如懿勇敢地斷髮,祭奠他們逝去的愛情。從那一刻開始,便印證了緣起緣滅,花開花落自有時。
  • 花開花落自有時,《如懿傳》剛剛下架,就迎來了好消息
    在《如懿傳》最後一集,如懿和弘曆分別時,曾對弘曆說:「花開花落自有時」來紀念這段感情,如今一語成讖,這句話也適用於當下《如懿傳》的命運。花開花落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期待這部劇在大陸的重新花開和綻放。
  • 如懿傳:蘭因絮果,花開花落自有時
    也許這才是將「愛就像手中沙,攥得越緊流失的越多」這句話詮釋的最到位的女人,當然作為皇帝的女人只能如此,愛情只不過是民間傳說。劇情進入到後段時如懿被蒙上一層又一層的冤,即便身旁的人想盡辦法為其申冤,但弘曆偏執太深,漸漸的對她失去了信任,從內心深處已經將她打入了冷宮。夫妻兩人間的矛盾往往都是來自於彼此的不信任,如懿對弘曆失望透頂,一來二往兩人積累下的恩怨越來越多,最後不顧多年的情深意重,兩人都將彼此推入深淵,直至愛情死去。都說感情破裂之後,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 蘭因絮果是什麼意思 如懿看破花開花落自有時的深意
    蘭因絮果出處:   《左傳·宣公三年》記載了鄭文公妾燕姞夢蘭得寵生穆公的故事,因以「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柳絮易於飄揚飛散,因以「絮果」比喻離散的結局。   後常比喻男女始合終離,結局不好。清張潮《虞初新志·小青傳》:「蘭因絮果,現業維深。」
  • 如懿傳:花開花落自有時 緣起緣滅不由人
    看到這個結局,不免感嘆,何等憋屈的如懿,何等憋屈的人生啊!但回頭看如懿的一世,其實她活得是通透恣意的,不是不想而是不屑也不願變成「鈕鈷祿甄嬛」,在她眼裡恩寵也好,權勢也好,後位也好,通通沒有放在眼裡,只求一個情份,只不過最後她曾戀戀不捨的少年郎變了。如懿在看清了初心不在的時候,她選擇了不恨也不原諒,銷毀自己的一切痕跡,從此查無此人般的決絕。
  • 如懿傳:花開花落自有時 緣起緣滅不由人
    看到這個結局,不免感嘆,何等憋屈的如懿,何等憋屈的人生啊!蘭因絮果式的愛情存在於無數的家庭,熱戀時的美好,情比金堅海誓山盟,在以後一日日的歲月裡被生活衝淡,愛情越來越微不足道,直至相看兩生厭。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如懿那樣決絕的放下呢?如懿通曉了這世間的規則,她本可以變強大卻,但她卻沒有放棄自己的原則,用自己的方式去過一生,何等瀟灑啊。
  • 高僧說:「夫妻緣盡,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在古代的作品裡面有很多的花花公子,然而這些花花公子雖然非常的花心,但是和每一個女人在一起的時間都是有限的。雖然只是古代中的一些作品,然而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有的時候夫妻緣盡了,其實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所以不要再去強求。01.
  • 花開花落自有時
    他不愛你,不願意跟你共同奔赴,你很好,只是他堅持自己的愛情原則。他很值得被愛,可是不值得被你愛,你很優秀,只是在他眼裡只是一個優秀的朋友。如果花開花落自有時,那愛情便是不偏不倚不將就。看到這裡,也該明白自己該放下了吧!
  • 花開花落終有時:生不逢時的「唐朝四大女詩人」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她們的一生中,雖然都對愛情和未來抱有過希望,但最後都在並不屬於她們的時代中,走向了花落無人憐的慘痛結局。李冶:原諒我一生不羈愛自由李冶在唐朝詩壇上可謂是享有盛名,她一生豪放縱情,將那個時代女人不敢表現的自由與真性寫滿了人生。
  • 花開花落自有時,成人世界的初心與自由有多難?
    上一次追電視劇大抵是十多年前,我還在讀高中那會兒,正值《奮鬥》熱播,馬伊琍和佟大為主演的這部電視劇說的是幾個憤世嫉俗的青年在北京打拼的生活和情感故事。十七八歲的青春年少,特別容易為這類青春叛逆題材的劇所打動。 最近一次當然是剛剛大熱完結的《如懿傳》了。
  • 蘭因絮果,花開花落自有時,《如懿傳》最虐心的一段,看哭!
    如懿不斷被陷害,奸人得勢、帝後離心後開始,小志就已經想要棄劇了,每天白天上班已經很木亂啦,晚上還要那麼憋屈~ 但從如懿聲聲泣血的控訴乾隆,並主動與皇上「分手」時,接連如懿斷髮兩個人都裝了一肚子話要說,感覺下一秒就回一籮筐的全傾訴出來,但又知道回不去了,最終輕輕的化出幾個字來。這種感覺比起撕心裂肺的哭喊大鬧更戳人,這才是痛到極出後真正的釋然放過吧。
  • 女人跟你在一起時有這幾個「害羞」的表現,說明她是真心喜歡你的
    愛情本來是一件很簡單,也很甜蜜的事情。可就是因為有些人利用愛情的簡單和甜蜜,去欺騙別人的感情,以達到自身的利益,導致愛情變得複雜起來。其實真愛是很簡單的,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特別是女人,在遇上自己喜歡的人的時候,就是簡單的小孩對那個人好,這個時候女人就會有一些特別的表現。
  • 詩意和禪意: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海棠雲外殷殷傳子規,不如歸去月彎時。好風駕起飛旋動,仙袂齊開恐舞遲。短暫芳華絕馨馥,空來蜂蝶作憐垂。三生一夢徘徊處,夤夜痴燈那個誰。海棠開花的時候穿著薄薄的粉色羅衣,恬靜得像個大家閨秀。她的身材高挑,無風時,溫婉靜立,瘦枝斜逸,嫻靜照水。風來時,則衣袂飄飄,香風陣陣,獨自跳一支霓裳羽衣。迎春東風拂暖薄曦時,湖畔綻開黃眼兒。點漾橫枝柔瀔細,撥斜輕羽軟呢私。
  • 三篇軲轆體:花開花落幾春秋,紅顏一世為誰痴,為君潑墨賦千詩
    花開花落幾春秋,紅顏一世為誰痴?錦繡文章胸中溢,為君潑墨賦千詩。紅塵悠悠,前路漫漫,多少往事,隨風飄散。流年易逝,過眼雲煙,若要相尋,無緣得見,愛恨匆匆,花落無緣。歲月歸去,青春已遠。多少浮華,終將看淡。多少情牽,空留遺憾。千載痴纏,心若纖塵,悠然飄遠。不著痕跡,不落兩邊。
  • 《如懿傳》——「蘭因絮果從頭問,花開花落自有時」
    或許「蘭因絮果,花開花落,無聲無息」就是最好的結局。笙簫遠去燈火稀微,憶往昔竹馬青梅,蒼茫歲月舊事難追,用一生存真去偽。 「蘭因絮果」這個詞出現在《如懿傳》第86集,因被魏嬿婉陷害禁足翊坤宮,皇帝也對如懿懷有愧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