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如拍給你看的鹹肉菜飯

2021-02-17 朱寶的盒子

我在2019年3月寫了篇鹹肉菜飯,是我2017年後再寫的一次,真是有感而發。有朋友還在問我怎麼做,乾脆拍出來,大家參考一下,絕對是最正宗的做法。當然,我把五花肉拿掉了,現在很多人覺得看到太肥的肉覺得怕怕,所以我只用豬油來代替。不過過程是沒問題的。最後我沒用砂鍋來燒,原因是想把它再簡單些,砂鍋的作用是可以吃到底下一層厚厚的鍋巴,電鍋就沒辦法了。

還是附上我的上篇菜飯,剪了最後一小段

 

好像很難吃到滿意的鹹肉菜飯

回臺北在幾家江浙館子吃了幾次菜飯,每次吃完都覺得心裡悶悶的,有一種不知道該怎麼說的感覺,這麼平常的家庭料理,在臺灣好像已經變成一種奢侈,回來一個多禮拜了,總想這事,乾脆也來做一下。

青江菜(大陸叫做小青菜),鹹肉(又叫做家鄉肉)跟米,再加上一大勺豬油,這就成了。米洗洗好,放入比平常蒸飯稍多一些些的水,就先泡著,處理其它。青菜洗洗乾淨,切切碎,鹹肉也切切小丁,準備工作就算結束了,開火熱鍋吧。

將一勺豬油倒入,再將青菜倒入,鹹肉倒入,翻炒一下就將泡在旁邊的米跟水一起倒入翻炒均勻,加少許鹽,給它滾到米六七成熟的時候就把它整個倒進沙鍋裡,開大火等到沙鍋開始出氣冒煙就關成小火給它慢慢燉熟,聞到有點兒焦味的時候表示結鍋巴了,再轉大火一分鐘後即刻關火燜它五到十分鐘。

沙鍋蓋子打開,用湯匙把它翻一下,下面的飯翻上來勻勻它,滿室生香,這時可以盛飯了。

很難嗎?為什麼在臺北吃不到真正像樣的菜飯?為什麼在上海大餐廳裡很多菜飯都變成了菜炒飯?還好上海路邊還是有很多小店有賣真正的菜飯,不過上海人賣的少,都是安徽的菜飯配骨頭湯。

我以前燒菜飯時為了兒子不吃菜,所以我的小青菜是整片的,沒切碎,這也是一種,可以讓不愛吃菜的還是可以吃到只有青菜香但沒菜的好味道。鹽巴隨意,我不建議加多,因為菜飯只是主食的一種,還是要配配菜吃,鹹了就不好配菜。小時候吃的菜飯一定要用一塊五花肉切丁煸炒出油,現在很多人(包括我)都不太吃太肥的肉,所以直接用豬油取代,少了一點肥肉,吃起來更少負擔。鍋巴是菜飯的標準配備,小時候的菜飯用煤球燒的,一定要有點鍋巴,在上海也有用柴火燒的菜飯,底下一層厚厚的鍋巴,特別好吃。有些人不愛,那就直接電鍋蒸。炒好了放電鍋蒸好一樣好味,只是少了童年的回憶。

其實還有很多做法,用什麼菜都可以做。上次還吃到有人用萵筍(臺灣叫做菜心吧)葉子做成的菜飯,第一次知道它葉子還能吃,不過吃起來怪怪的,我還是推薦用青江菜(小青菜)做的傳統味道。

相關焦點

  • 難得初冬美味真,鹹肉菜飯香又醇
    好在,如果有人跟你分享美食,就有了一樁幸福的事。特別是未謀面的朋友的贈與,它讓我們在每個舟車勞頓的白日裡,每個日夜顛倒的艱辛裡,覺得生活還是值得。所以,請安心看完,讀者「暴力熊」給我們分享的一碗鮮肉菜飯。相信我,在起風有雨的初冬,這足夠溫暖。
  • 想偷懶就做個鹹肉菜飯,簡單方便、營養美味,一鍋全部搞定!
    有了這麼一鍋鹹肉菜飯,不用其他菜就能吃上兩大碗。如果還想再罪惡一點,就用筷子劃一大塊雪白的豬油,借著菜飯的溫度,讓豬油逐漸融化進飯裡,拌一下之後,那香噴噴油潤潤的仿佛要讓空氣凝固。策劃:沈小怡 導演:魔都六哥
  • 吃出冬天的靈魂:蘇州人最愛的一碗鹹肉菜飯來哉!溫暖下肚,更勝秋褲!
    在蘇州,一入冬,家家戶戶都會燒菜飯。當鍋掀開的一剎那,米飯混合的菜肉味滿屋飄香,肚裡的饞蟲早就按耐不住了,尤其是孩子們,早就開始咽口水了。可以說,從小到大,沒有吃過菜飯的蘇州人是極少的。用飯勺往下一挖,果不其然還有心心念念的鍋巴,可算是為這一碗菜飯錦上添花了!
  • 這一碗上海菜飯
    不管是青菜菜飯還是萵筍葉菜飯,等到差不多熟了,這個時候投到飯鍋裡的一勺豬油,又會讓已經散發著香味的菜飯多了一股特殊的氣息。「你手伸進去想拿一棵好一點的菜,馬上賣菜的人往你手上一敲,不能動,就兩角錢。回來黃葉子要揀掉很多的。真的沒菜吃。我們小時候沒有吃的時候,吃喇叭菜。什麼叫喇叭菜?就是不會包起來的捲心菜,就像喇叭開花一樣,最最外面的硬葉子,吃這個菜。」因為那個年代的物資匱乏,上海人的飲食種類也相對單調。在缺油少鹽的情況下,聰明的上海人就想出菜飯這種做起來既簡單又方便,吃起來既美味又營養的吃食。
  • 上海菜飯的4種做法
    ,可見上海人對菜飯的喜愛,今天小編選了4個比較有特色和經典的做法。上海的菜飯是用菜和飯一起燜出來的,老早也叫做「鹹酸飯」,上海話音通「寒酸飯」。在以前物質匱乏的年代,一碗菜飯拌點豬油便算是開葷了,如能摻點紅潤的臘腸或鹹肉,那油亮晶瑩的米粒滲透著誘人的肉香,能讓人胃口大開。這時,如再有一盆黃豆肉骨頭湯佐餐,簡直就是錦上添花的人間美食。
  • 記憶裡的那一口——上海菜飯
    關於這個「湯婆子」的叫法兒,並不是因為甄嬛看太多走火入魔了,而是我很小的時候就聽外婆這麼念叨著。想起外婆,總會聞到一陣兒時記憶中的味道。鹹泡飯、大排面、年糕湯還有今天的菜飯。上次吃我已經記不起是什麼時候了,那個味道仿佛還在唇齒間遊蕩徘徊,但食道和胃裡卻總覺得空虛。
  • 這一碗上海菜飯,記憶深處揮之不去的生活印象
    他家裡是三眼灶,一排三個鍋子,他說,鹹酸飯一燒之後,整個家裡面都是香味道。「你手伸進去想拿一棵好一點的菜,馬上賣菜的人往你手上一敲,不能動,就兩角錢。回來黃葉子要揀掉很多的。真的沒菜吃。我們小時候沒有吃的時候,吃喇叭菜。什麼叫喇叭菜?就是不會包起來的捲心菜,就像喇叭開花一樣,最最外面的硬葉子,吃這個菜。」因為那個年代的物資匱乏,上海人的飲食種類也相對單調。
  • 品+菜單丨一碗讓人直咽口水的上海菜飯
    本文1019字丨建議閱讀3分鐘說到上海菜飯,人們的記憶就一下回到那個物質不那麼豐富的年代。
  • 上海菜飯
    上海匯聚了五湖四海的人,也匯聚了多元的飲食文化,相反,純粹的上海味道卻很難覓得,或者說變得很高檔
  • 上海米道 上海菜飯的4種做法!寒酸飯不寒酸
    來源:上海白相相上海的菜飯是用菜和飯一起燜出來的,老早也叫做「鹹酸飯」,上海話音通「寒酸飯」。在以前物質匱乏的年代,一碗菜飯拌點豬油便算是開葷了,如能摻點紅潤的臘腸或鹹肉,那油亮晶瑩的米粒滲透著誘人的肉香,能讓人胃口大開。這時,如再有一盆黃豆肉骨頭湯佐餐,簡直就是錦上添花的人間美食~ 豬油菜飯是上海人菜飯的基底,特別是在以前吃肉都很金貴的年代,能在飯裡拌點豬油那也是一種享受了!
  • 一碗文藝菜飯的養成
    ,黃昏看她池塘邊落日晚餐有次帶一位毫無農村生活經驗的朋友去,她看著農場說:哇這裡綠化真好!——我覺得她沒說是蘆葦就算不錯了。。。另外個朋友看到後說,小時候學農去過的,我們在稻田裡撿麥穗!然而農場女主人最愛的,是一鍋菜飯,青菜來自離餐桌不足百米的農田,也曾和稻子們遙遙相望,屬於鄉裡鄉親娃娃親,現在終於幸福地依偎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無法分開
  • 如何正確清洗鹹肉? 清洗鹹肉的小妙招與你分享
    如何正確清洗鹹肉? 清洗鹹肉的小妙招與你分享時間:2020-12-24 19: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正確清洗鹹肉?清洗鹹肉的小妙招與你分享 清洗鹹肉的正確方法 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清洗鹹肉的正確方法,相關內容具體如下: 1、清水浸泡法,把改刀後的鹹肉浸泡在乾淨的清水裡,泡去鹹肉中多餘的鹽分即可。清水浸泡法是處理鹹肉時,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但   原標題:如何正確清洗鹹肉?
  • 五臺美食之菜飯
    五臺美食之菜飯文/連年有餘        我所說的菜飯並非是一般意義上的菜、飯,也不是南方人所說的菜
  • 永遠的鹹肉飯
    淘米的時候,遇上的同學都會相互看一下對方的飯盒,比較你是幾塊鹹肉,個頭大小等等,而寄宿的同學,通常會瞪大眼珠子盯著——他們最多是周末結束剛從家返校頭幾天才能吃到鹹肉——各種豔羨嫉妒恨。中午下課,同學們轟地跑到擺放蒸飯盒的地方,找到各自有標誌的屬於自己的飯盒,寄宿生則去食堂,而我們走讀生則端著飯盒回教室。一打開飯盒,哇,教室裡飄散的全是鹹肉香味啊。
  • 信仰見證 | 一鍋上海菜飯
    但今年實在力不從心,因為年過百歲的老媽媽健康狀況大不如前,我和老妹妹要輪流在看護的協助下照料她的生活。光是兩地交通來回,就讓我這快八十的奶奶體力吃不消了。那天上午,有些疲憊的坐在回家的車上,接到了一位弟兄的電話。看到來電顯示的名字時,心頭糾了一下。這弟兄,中年失業,有時和太太會有些磨擦。我沒時間想太多,趕緊接電話。「奶奶,中午要不要過來吃個飯?
  • 女神們都那麼拼,客家妹子你還不會包鹹肉粽??
    炫單身還是炫身上的贅肉……端午當前,不如我們好好學一手包粽子的技能,以便在過節之時還能好好炫一炫技:微信君特意重金邀請了三鄉十八鎮著名的包粽子能手——春姐來跟大家示範,正宗的客家鹹肉粽是怎麼包裹的↓↓↓原材料之準備:粽子的最主要原材料自然是浸泡好的生糯米與生紅豆
  • 早餐記|布衣菜飯,可樂終身.
    文字|Yina    圖片|Yina排版|李老健小時候讀浮生六記,總是被一句話戳到心裡,「布衣菜飯決定每日認真做早餐,也不過是最近幾天的事兒,我本來以為自己堅持不下來,沒想到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最近決定將自己的早餐食譜分享出來,願你能在飢腸轆轆的時候能由此得到慰藉。蝦仁意面
  • 上海菜飯的家常做法
    菜飯,之前看到很多筒子做過,但我一直沒有行動,要不是小傢伙看到鄰居奶奶某天端過來一碗吵吵著要吃我也想不到要做這麼一碗飯,當時奶奶給他盛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