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過《我是歌手》舞臺的李佳薇被爆出轉行做了房產中介。
歌手和房產中介,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一個是聚光燈下萬眾矚目的明星,一個是馬路邊穿著西裝發著傳單的「社畜」,這實在是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說是雲泥之別也不為過。
而且,就算明星混得再慘,應該也比房產中介要掙得多吧?怎麼一個大明星就要來和咱們中介搶飯吃了呢?
我們先來看看李佳薇做房產中介究竟是怎麼回事。
據臺媒報導,因為疫情影響,李佳薇原定的商演、大型活動被迫取消,近半年收入僅不足十萬臺幣(2.3萬人民幣)(差不多只有蘇州中介賣出一套房的佣金而已),為了養活自己,李佳薇選擇出來兼職。
從曝光的照片來看,李佳薇身穿黑色西裝,大方幹練。看到有客人來,端茶倒水不在話下。送客離開時,45度鞠躬道別,頗有專業銷售的風範。
也因此引發了網絡上的爭議:放著好好地歌手不做,跑來「搶」銷售飯碗,這是在歌手圈混不下去所以轉行做房產銷售了?
對此,李佳薇本人也在網上進行了回應,大概意思就是還會繼續唱歌,今年行情不好兼個職掙點錢,問題不大。
確實,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大小程度不同的打擊,年初的一波降薪潮和失業潮還歷歷在目,隨著疫情逐漸穩定,不少行業也逐漸恢復了生氣,尤其是房地產,即使在今年經濟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還能昂首挺進,深圳、杭州、南京等地甚至火到出臺史上最嚴調控政策。
果然是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千涼萬涼地產不涼啊!
在一眾出來開火鍋店、買美容產品、做直播的明星中,李佳薇選擇做房產中介真可謂是目光如炬,神操作啊!
房產中介,作為一個出現短短20來年的新工種,在很多人印象中,就是個中間商賺差價的,但是,隨著時信息爆炸時代的來臨,網絡上真假摻雜的信息令人眼花繚亂,房產中介更多的開始需要扮演一個專業的房產顧問角色。
而且,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買房人的需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往簡單的倒買倒賣已經不再符合市場的潮流。
據貝殼研究院最新測算,2020年,一線城市中,貝殼平臺高學歷經紀人數突破1.7萬人,每100個經紀人中就有28個高學歷經紀人,超1/3高學歷經紀人選擇經紀行業作為終身職業。
做房產中介,不再是一個沒有門檻的職業了!
而且你朋友圈裡的中介,很有可能深藏不露,藏著多種」絕世武功「!
他可能是個資深的營銷專家、溝通達人、心理學高手,文能提筆分析市場、武能出街全城踩盤!
作為一個營銷專家,寫得了文案,追得了熱點、編得了段子、講得了故事。上能解讀市場政策,下可幫客戶排憂解難,你就說,有沒有被朋友圈中介發的段子逗笑過?
(對不起,我先笑為敬)
溝通達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看客戶的眼神就跟X光掃描儀似的,於無聲處了解客戶的買房心理、最高預算、戶型要求,三言兩語之間,快速了解客戶需求。
除此之外,銷售還是個體力活——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幹的比驢多。每天工作12個小時是「生活常態」。約妹子出去吃飯是別想了,因為當你和女神把酒言歡時,客戶一個電話過來要求帶看,你是去呢還是去呢?
所以,珍惜你朋友圈的房產中介吧,現在你對他們愛搭不理,指不定將來哪天你就高攀不起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一行都有站在金字塔尖的人。成功的背後,是他們無數次的堅持和勤奮,是遇到難搞客戶時卑躬屈膝的討好,是幾個月不開單還要堅持下去的毅力,是三百六十五天幾乎無休的奉獻······
世間哪有什麼成功捷徑?天道酬勤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