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魂》:少年的成長陣痛照見圍棋之困

2021-01-09 網易

  

  「 劇版《棋魂》向二十年後更廣泛的觀眾,帶回的不僅是圍棋本身,還是一個國家的圍棋記憶。」

  >>>

  在過去兩周多的時間當中,一部改編自經典動漫的網劇《棋魂》引起眾多關注,甚至還一度火到了海外。《棋魂》口口相傳的好口碑吸引了眾多好奇觀眾一覽一觀。

  

  從開播前的惡評如潮到如今的豆瓣評分8.4,《棋魂》這部電視劇在現實生活中也正上演著逆襲。

  《棋魂》講述了一個典型的熱血成長故事,即一個偶然遇上棋神但並不願意為圍棋付諸一生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明確心中熱愛,並藉助棋神的幫助成長為棋力高深的職業棋手的故事。

  劇版《棋魂》的改編主要體現在人物的本土化方面,動漫中的小光和小亮分別成為了劇中的時光和俞亮,日漫中平安時代的棋痴藤原佐為變身成中國南朝第一棋士褚贏。而人物的改編和塑造同時也引發眾多爭議,批評的聲音主要圍繞明裡暗裡穿插其中的人物情感線、褚贏的呈現方式和淺薄的圍棋科普。

  

  撥開爽劇和腐劇交織的迷霧,《棋魂》究竟是一部被資本裹挾的注水漫改劇,還是一場熱血抒懷的本土棋人成長儀式呢?

  非典型爽劇:漫改的社會土壤

  或許是天時地利的緣故,在《棋魂》開播之前,一部來自網飛的劇集《后翼棄兵》率先在豆瓣引起熱議。同樣是描寫棋類競技的爽劇,《后翼棄兵》講述了一個聰慧無比的西洋棋天才少女一路高歌前進,贏下世界第一的故事。

  

  在某種層面上,《后翼棄兵》的故事情節和《棋魂》有著內在相通之處。但區別在於,《后翼棄兵》中的女主角更像是西方神話中遙不可及的女神,她始終保持堅定的意志和冷靜的頭腦,坎坷的身世、複雜的情路這些外在因素似乎都不會對她產生影響。

  而在《棋魂》的故事裡,主人公時光是一個原本沉迷於四驅賽車的普通小孩,他並不擁有十分強大的內心,反而時常急躁,也容易退縮。

  

  他和「棋神」褚贏的故事開始於爺爺的倉庫:這個想從爺爺那裡拿著「寶貝」換錢買四驅車的孩子,偶然間翻到了一個凝結著淚痕的古老棋盤,並從中結識了抱憾千年、獨居棋盤的南梁第一棋士褚贏。善良的時光感於褚贏的求而不得,決定幫助他實現尋找「神之一手」的願望。

  因此年幼的時光充當了一陣子褚贏的下棋工具人,天真地認為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幫褚贏完成夙願。但當他突然得知「神之一手」是許多棋手終其一生追尋的東西時,「一輩子」這三個字瞬間將時光壓垮。

  在面對宏大且遙不可及的目標和需要為此付出的漫長歲月時,他選擇了退縮,選擇用惡言惡語傷害褚贏,選擇放棄圍棋,回歸尋常的人生。

  在隨後的六年裡,直到真正意識到自己對圍棋的熱愛,時光才重新手握棋子。他從零開始學起,甚至蹭聽過去不屑一顧的少兒圍棋基礎課。帶著「圍棋天才」的光環,時光以越戰越敗、越敗越戰的方式磨練自己的棋力。

  

  儘管身邊坐鎮最頂級的高手,他也執著於下自己的爛棋,這一點構成了二十多年後的「光」本土化改造畫龍點睛之筆。之所以說《棋魂》是一部非典型爽劇,正是因為有血有肉的主人公形象。

  爽劇吸引觀眾的內在邏輯在於理想和現實的反差,在於觀眾能夠代入無所不能、擁有「金手指」的主人公,實現對現實壓力的紓解和自我滿足。

   《棋魂》「爽」的投射和觸達通過時光這一併不完美、反而帶有小情緒的角色進一步深化,使觀眾的代替滿足感和成就感在時光的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當中升華。

  情感共鳴:永遠的成長母題

  劇版《棋魂》當中時光和褚贏的關係也值得人深思。其實跳出劇情設定,褚贏與其說是主人公時光亦師亦友的夥伴,不如說是時光的一個「外掛」。

  幼年的時光是褚贏沒有感情的擺棋子工具人,一個甚至沒有圍棋基本知識的孩童被奉為神童。對於兒時的時光而言,他能夠由依靠褚贏「作弊」從而向爺爺和媽媽索要零花錢獎勵的行為中得到自我滿足。

  

  但當時光的自我意識逐漸生成之後,他果斷地將自己的人生選擇擺到褚贏之前,他在需要時呼喚褚贏,憑藉褚贏的幫助迅速提升棋力,直到褚贏離去,與其說是褚贏需要時光,不如說是時光需要褚贏。因此在二人相處之中,反而是褚贏更多地為時光的成長讓步。

  在故事的最終,褚贏的離去令許多觀眾心碎,也令時光一時間一蹶不振。因為褚贏的離去就像時光的一場成人儀式,意味著往後的獨立和孤獨。而在這場成長儀式中,沒有鮮花、沒有掌聲,因為除了時光,沒有人知道褚贏的存在。

  

  時光將褚贏和他給予的營養視為自己的構成,因此他的悲傷來自於他以為需要剝離自己的一部分、付出血淋淋的代價成長和蛻變。

  因此,在褚贏離去之後,他經歷了懷疑和否定的階段,這或許並不是一些人口中失敗的偶像劇情節,而是他在拒絕承認成長的代價,拒絕接受離開褚贏才能發展起來的他自己的圍棋。他寧願成為別人眼中任性輕浮的縮頭烏龜,也在期盼著如果他放棄圍棋,能否換來褚贏的回歸。

  這種成長的陣痛無疑是一種廣譜情緒,因為無論是時光還是觀眾都清楚,躲在別人身後的成長就如同內心深處夢想的烏託邦。

  「褚贏」對於我們而言,可以是老師,可以是父母親人,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各類輔助工具。我們或許可以在這些所有構成的幫助下平安無事地度過成人儀式,可一旦得知我們需要放下一些構成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時,我們或許會急於想要回到夢想中的小時候,撒潑耍賴、痛哭流涕。

  

  可《棋魂》也同時告訴我們:其實這些構成早已經和我們融為一體,成長的歷練不是割捨和告別,而是放下一定要緊攥的手,認識到早已和我們融為一體的所有,然後一同面對未來。

  只是在這個不完美的故事模型中,這個道理、連同「神之一手」的發現,顯得就像平淡生活中的簡單問候,當你想要抓住它一探究竟時,它就和時光一同流逝了。

  去神化的「神之一手」:棋人呼喚棋魂

  掩蓋了平淡告別儀式深沉意味的,是時光顯性的情緒轉變。而克服情緒的關鍵在於,為他安排的人生摯友和終生對手俞亮。俞亮幫助時光走出頹喪,重振旗鼓。由於賽制的變化,二人還下起雙人圍棋。而這一情節安排,也迅速引發了《棋魂》所謂賣腐和討好觀眾的爭議。

  不可否認的是,在劇版《棋魂》中,嚴肅的圍棋科普少之又少,除了隱約的同性基腐情感線之外,配角之間的男女之情也超乎原著粉的預料。

  我們或許可以將其歸結於作品商業化,歸結於被資本裹挾,但是回到《棋魂》成長儀式建構的故事本身,這些爭議點似乎也能夠釋然了。

  因為即便到最後,時光也沒有向俞亮講述褚贏的故事。在二人面對古老的棋盤時,真摯的討論被時光的玩笑話一筆帶過。二人還是吵吵鬧鬧、互相嗆聲,短暫的真摯化為一地的月光,溫柔清亮,一切都在提示著曾經存在過的褚贏,提示著時光的成長。

  

  所以相較於對情感線的批評,我們何不更多地關注看似隱身但能實際觸及的白月光「圍棋」本身呢?

  《棋魂》的故事,借褚贏之口,講出了千年圍棋的現狀。劇中的褚贏感於即便過去了千年,還是有人保持著對圍棋的熱愛。而一筆掠過的後半句,則提示著圍棋風光不再。

  可惜的是,許多原著迷一看到褚贏這一角色不倫不類的「雷劇」造型就不由分說地舉起了一星警告。

  但真正全情投入了的觀眾,大概比誰都能更希望重現圍棋的榮光,希望有更多人體會到純粹的熱愛。

  

  《棋魂》動漫在當年產生了轟轟烈烈的社會影響,不僅使日本的圍棋人數回升至四百萬,為圍棋輸送了大量青少年的新鮮血液,更使得圍棋在亞洲各國的影響力大幅度提升。

  可就算動漫再經典,作為圍棋的發源國,中國改編的《棋魂》理應納入更多本土文化的考量。劇中時光、俞亮、俞曉暘的名字分别致敬中國圍棋的世界冠軍時越、俞斌、馬曉春和常昊,而褚贏也不是一個想像出來的紙片人,而是取自南朝宋文帝時期的國手褚胤。

  劇版初回命名為「回歸」,不僅用香港回歸這一特殊的時間節點強調本土特徵,更提示著棋神褚贏的回歸。時隔數百年重回人間的褚贏,口中還念叨著改編自唐代詩人張喬的詩句。

  劇版《棋魂》向二十年後更廣泛的觀眾,帶回的不僅是圍棋本身,還是一個國家的圍棋記憶。

  

  所以,撥開爽劇和腐劇的迷霧,《棋魂》又在講述怎樣的故事呢?

  當黑白棋子漂浮離去,閃著金光的「神之一手」通過時光之口平淡地現世,褚贏明白了,所謂「神之一手」就藏在對輸贏的計較背後,藏在對圍棋最純粹的熱愛當中。

  褚贏會離去,棋人在不斷成長,但「月亮會一直在」,而對這一點的相信,來自於現實中的棋魂。當二次元動漫向大眾妥協,走下神壇的圍棋,在呼喚著更多的棋人,呼喚著現實的棋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棋魂》出人意料的網劇,圍棋少年成長曆程,「真香」原因在這裡
    該劇並沒有延續傳統的穿越劇不著調的劇情,而是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少年是如何接觸圍棋的故事。看著漂浮的褚嬴,當時真的很擔心又是我們玄幻劇藥老的影子。時光和穀雨、何嘉嘉、吳迪、江雪明這些都是時光成長曆程中的朋友,是他們讓時光愛上了圍棋。時光和他們的情義,讓我們看到了校園的美好時光。
  • 為什麼說國產動畫《圍棋少年》與小畑健《棋魂》其實沒有可比性?
    國產動畫《圍棋少年》的編劇是孫曉松、導演是馬風清,雖然小畑健的漫畫《棋魂》也在幾乎同一時間出現,不少人用這兩部作品做對比,但是,我覺得這兩部作品其實並沒有可比性,用《圍棋少年》和《棋魂》來對比的人,我沒辦法直接對他們做出評價,怎麼說呢,還是先說說我的看法。
  • 《棋魂》大結局網友點評:圍棋是唯一不能敷衍的熱愛
    網劇《棋魂》在26日迎來了大結局,這是一部陪伴了我們近三個月的網劇,在我們見證著劇裡人物的成長、蛻變的同時,它也悄悄陪伴著我們。雖有不舍,雖有遺憾,但《棋魂》仍舊給漫改劇開創了不一樣的思路和範本。作為一部優秀的熱播劇,結局總會讓人難以忘懷,讓我們看看網友們看完《棋魂》的感受吧。
  • 《圍棋少年》背負十年抄襲之名,這背後的故事無人知曉
    《圍棋少年》是中國第一部有關圍棋的動畫電視劇,最初小編記得是在央視動畫看到,本劇以寫實化的風格來展現少年成長中的艱難和為理想奮鬥的精神,這部劇上映後也是得到諸多好評,深受小夥伴們喜愛,但是自從2005年上映後《圍棋少年》也同時掛上了抄襲日本同題材動畫《棋魂》的名字,對此看來小編並不認為《圍棋少年
  • 動畫棋魂被改編,變成國產魔幻網劇,為啥不改編圍棋少年
    之前以為棋魂被改編成為網絡單元劇,啊別人開玩笑的。畢竟,圍棋是我們國家傳承的,要改編圍棋相關的作品,那也應該是改編自己的作品。為什麼要去改編日漫?雖然說作品不錯,但是是不是找錯地方了?本以為只是一些網友的調侃,沒想到的的確確是真的。而且,別人也放出了預告片和海報。有一說一,你改編棋魂,問過圍棋少年了嗎?順便說一句,該劇將在27日於網絡播出。
  • 繼「棋魂」漫改真人成功後,國產動畫《圍棋少年》也將迎來重做
    關於《棋魂》真人版及原版的文章網上已經有很多了,也不需要我在這裡額外多費筆墨,所以今天我們來聊的是另一部以圍棋為主題的國產動畫作品《圍棋少年》,而讓我想起要聊它的主要原因就是這部承載著很多年童年記憶的國產動畫立馬就要重做了,而片名則更改為《新圍棋少年》,一共52話內容。
  • 現實版進藤光,日本小夥通過《棋魂》接觸圍棋,十九歲登上巔峰
    相信很多人對於《棋魂》這部作品都並不陌生。《棋魂》改編自堀田由美老師原作、小畑健老師繪製的同名少年漫,其主要講述的是男主角進藤光通過平安時代棋士藤原佐為的影響,一步步對圍棋產生興趣並在圍棋的生涯上不斷成長的故事。
  • 網劇《棋魂》帶孩子認識圍棋 不愧是豆瓣評分7.6口碑好劇
    漫改難,漫改劇能有好口碑更難,網劇《棋魂》的口碑從真香到豆瓣評分7.6,穩步上升,得到網友 「很熱血、很振奮、理想中青春劇的樣子」 的好評不容易。然而《棋魂》不僅得到很多原著粉的認可,還圈了一大波圍棋粉,讓圍棋這項有內涵有深度的項目得到年輕人的喜愛,網劇《棋魂》簡直就是圍棋的最強「安利機」。
  • 《棋魂》中圍棋少年天賦排行榜,洪河只能排第五,沈一朗墊底
    《棋魂》這部劇今年最大的黑馬國產改編劇,確實讓觀眾大吃一驚。在這部劇大結局之後無論是演員還是導演,就連劇中的劇情都成為觀眾的熱議的話題。《棋魂》這部劇結局既完美也不完美,因為給觀眾留下了很多的想像的空間,很多觀眾猜測這部劇有第二部或者有番外劇,很多的觀眾為這部劇腦補了最完美的結局。《棋魂》這部劇講述的是圍棋少年學習圍棋的故事,更多的是教育和傳承圍棋這樣的一種文化或者是一種競技。
  • 《棋魂》真香,看得我熱血沸騰
    故事講了一個貌似廢材其實非常有圍棋天賦的少年時光,在爺爺家的閣樓裡發現了一個帶著淚珠的老舊棋盤。接著天上一道白光閃過,格澤曜日到來把困在棋盤內的棋聖褚贏給劈了出來。接下來的劇情就是棋聖帶著拖油瓶一路成長的熱血故事。
  • 《棋魂》開啟百人圍棋大戰 胡先煦火力全開迎戰
    1905電影網訊由劉暢執導,胡先煦、張超等主演的少年熱血棋幻劇《棋魂》,正在熱播。本周劇情持續發力,時光(胡先煦 飾)在褚嬴(張超 飾)的鞭策下,棋力大漲初顯圍棋天賦,而俞亮(郝富申 飾)在面臨職業危機時也終於作出自己的抉擇。百人圍困之戰在即 時光結伴開啟副本修行本周劇情聚焦職業圍棋定段賽,時光眾人面臨年度大考,在百人圍困的強壓下,時光的圍棋水平實現梯級跨越,逐漸縮小與俞亮的差距。
  • 真人版《棋魂》,看中國人如何踏入職業圍棋手?
    前方預警:電視劇版《棋魂》適合想培養孩子圍棋興趣的家長陪同孩子一起觀看。觀看期間,記得關掉彈幕,同時建議只看到第32集即可。全劇後面幾集為了迎合部分人的口味,迎合目前的市場趨勢,難逃「麥麩」之嫌,「麥麩」容易影響三觀還未確立的孩子,好好的勵志片,一不小心搞成《陳情令之棋魂在世》。總之,拋開後面幾集不說,這部劇還是非常完美的。以下正文。
  • 棋魂後遺症畫風清奇 一邊追劇一邊下圍棋
    》中,也出現了一系列追劇後遺症,和其他劇集不同,《棋魂》讓網友不僅追劇真香,還能邊看劇邊學習圍棋知識,get到一個新技能!要說棋魂後遺症有多強呢?很多網友表示能被一部劇帶著主動學習的也是頭一次!《棋魂》中時光與喜歡圍棋的少年們那種對夢想追逐的精神,也潛移默化的感染了觀眾,忍不住自己買棋盤和圍棋也下兩盤,甚至在上班的時候摸魚來兩把圍棋遊戲,學習工具有了還要有知識,有的網友已經開始惡補圍棋知識,從最簡單的入門學起,還拉著身邊的人一起學,十分認真啊!最好笑的是在圍棋網站上還出現了時光、褚嬴等劇中角色的網名!太勵志哈哈哈哈大家是不是因為在劇中看到圍達圍棋網,也想和褚嬴這樣的高手在網上過幾招呢?
  • 網劇《棋魂》裡「衝段少年的棋局」更上頭
    但是在看劇的過程中,Beth的成長曆程,包括最後一戰在天花板構思棋局,拒絕和解、席捲殘局的帥氣,彈幕上刷起的「神之一手」,都不免讓人聯想到一個熟悉的名字——《棋魂》!一個懵懂調皮的男孩意外召喚出盤踞在古棋盤上的「南梁第一棋士」的意識,受棋魂指點在童年時期獲譽「圍棋神童」,卻因與棋魂的爭執放棄圍棋六年之久「泯然眾人」,但是在身邊眾人的激勵下重拾圍棋,並堅定理想考進道場努力衝段。而這些講述的正是網劇《棋魂》的故事!
  • 用熱愛為圍棋競技寫註腳,愛奇藝《棋魂》給出青春熱血題材新標本
    知乎和豆瓣的自來水畢竟客觀在看完更新的(截止截稿)14集《棋魂》後,記者發現它雖然是一部漫改劇,但內核也屬於偶像青春類型,直觀感受,此劇最難得的是劇中那一張張未經「雕琢」的青春臉龐,胡先煦、郝富申等飾演的圍棋少年,沒有濃妝和時髦的造型,自然貼近真實生活的風格
  • 「棋魂」棋魂真人版迎來大結局,為何棋魂真人版,評價如此之高?
    《棋魂》動畫片是許多夥伴那時美好的記憶,和《圍棋少年》電視動畫一個級別的,《棋魂》改編自堀田由美原作,小畑健作畫的同名漫畫,於2001年10月10日—2003年3月26日在東京電視臺系列播放,分為兩輯,總共75集。
  • 用熱愛為圍棋競技寫下註腳,愛奇藝《棋魂》給出青春熱血題材新標本
    在看完更新的(截止截稿)14集《棋魂》後,記者發現它雖然是一部漫改劇,但內核也屬於偶像青春類型,直觀感受,此劇最難得的是劇中那一張張未經「雕琢」的青春臉龐,胡先煦、郝富申等飾演的圍棋少年,沒有濃妝和時髦的造型
  • 《棋魂》會員收官 高燃熱血描繪少年心氣
    由愛奇藝出品,厚海文化、小糖人傳媒聯合出品,小糖人傳媒承制,戴瑩、朱振華、趙文竹擔任總製片人,劉暢執導,卓越泡沫擔任總編劇,胡先煦、張超、郝富申、趙浩閎、韓沐伯、翟冠華、孫燦、吳芊盈、紀李等主演的少年熱血棋幻劇《棋魂》發布三人海報,今晚會員收官。
  • 測評丨《棋魂》大火後,學圍棋的娃娃越來越多了!
    》改編而來的網劇《棋魂》大火,無論製作還是口碑,都收穫了一大票的好評。沒有狗血的愛情橋段,只有熱血、友誼、拼搏、成長,讓網友紛紛驚呼「真香」!算是難得一見的優質青春劇了。《棋魂》漫畫自1998年開始在日本《周刊少年JUMP》連載,長期銷量火爆。後被改編成75集的動畫,專業的圍棋講解、下棋方式方法,主角的逆襲,讓不少青少年熱愛上了圍棋。而這部網劇《棋魂》的主角名為時光,他在幼年時無意中放出了封存於棋盤裡的「千年棋魂」——褚嬴。
  • 《棋魂》真香了?
    《棋魂》規避了國產青春劇打著青春的旗號談戀愛的窠臼。它在愛情線上的刻畫,相當克制,點到為止,卻又不無動人之處。比如沈一郎和白瀟瀟的愛情。不過,《棋魂》感情戲的最大篇幅,還是友情的刻畫。它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個是時光與洪河、方緒、沈一朗、穀雨、吳迪等圍棋少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