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比正一品官職還高的爵位職位多了去了!

2021-01-16 肥豬滿圈老李

大清比正一品官職還高的爵位職位多了去了!

 

文/肥豬滿圈

 

通常我們常規地認為,當官兒當到正一品,再往上就沒了,就皇上了,這就是當官的最高職位了。

 

這麼理解,也對也不對。正一品確實是官員的最高官階兒沒錯,但是比正一品還高的職位或者爵位,還有很多。

 

比如大清八大鐵帽子王,你多大了官兒,不管你正幾品,你見著他也得下跪。全國除了皇帝,其它人見這八大鐵帽子王,那都是小官兒。

 

當然了,王爺的品級高,已經不是正一品,而是超品,比正一品高很多。品級雖高,但是未必有實權啊,這是兩回事。

 

大清,我們都知道,基本是禮從漢制,官員設置,和大明差不多。大明沒宰相,也沒丞相,大清也沒有。

 

清明一樣,都是九品十八級,低於九品的官兒叫「未入流」。

 

「未入流」這個詞兒真好,直截了當,不和現在似的,弄的辭章華麗,但是事兒沒變。你要入流,最低也得是從九品。

 

明清一樣,都是從正一品從一品一直到正九品從九品,為官做宰的,一共18個等級。其最高就是正一品。

 

大清正一品文官都是京官,無外官。正一品武官一開始也沒有外官,但是後來有了倆,一個是綏遠將軍,一個是伊犁將軍。倆將軍,一個戍邊新疆,一個戍邊蒙古。再後來,瀋陽的盛京將軍好像也是一品,因此整個大清,正一品武官的外官,就仨兒。

 

而正一品京官的文官,我們看看有幾個,第一階層是太師、太傅、太保,這三個官兒,或者叫封號也可,活人得者就沒幾個,一般都是功高蓋世的大臣死後受封的。

 

正一品文官的第二梯隊就是三殿三閣,其中最為尊貴的是保和殿大學士,這個不常設,終大清之一生,小300年吧,只有幾個人,比如傅恆張廷玉等,就幾個。

 

其他倆「殿」是文化殿大學士和武英殿大學士,此文官正一品大員。三殿三閣,三閣分別是文淵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和東閣大學士。

 

您千萬記住,紀曉嵐永遠沒做過正一品大官兒。電視劇裡紀大學士紀大學士,那都是胡說的。


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奇醜無比,這也是他為官幾十年升遷不太快的原因之一,因為皇帝看到他就頭疼,得,你編書去吧


 

我發現張國立什麼王剛張鐵林拍的電視劇,說的難聽點,近乎犯罪。完全無釐頭地胡說八道。我不知道誰給他寫的劇本?這人還有點歷史知識乃至德行嗎?甚至連乾隆皇帝都叫紀大學士紀大學士的。

 

公元1805年,此時已經81歲的紀曉嵐,才獲封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封完紀曉嵐就死逑了。是協辦大學士和太子少保,這倆職位都是從一品,不是正一品。

 

而1805年是哪一年?嘉慶10年,此時乾隆已經死了五六年了,骨頭渣子估計都爛了。

 

因此紀曉嵐的最高官職是從一品,老紀和和珅和大人,完全沒法比,也鬥不到一塊兒,沒資格和和珅鬥。

 

不過紀曉嵐做二品大員的時間不短。乾隆44年,即公元1779年3月,紀昀(紀曉嵐)被提升為太子詹事,4月,又提升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內閣學士和各部侍郎都是正二品,太子詹事是正三品。

 

在京武官,還有倆正一品,乾隆時期,很長一段時間這倆正一品武官都是和珅擔任,那就是領侍衛內大臣和掌鑾儀衛事大臣。

 

無數人會覺得奇怪,這倆職位,咋會是正一品呢?

 

其一:領侍衛內大臣,按今天說就是某某警衛局局長,衛戍區司令。其實在今天,某某警衛局局長級別可不高啊,但是不論是大清還是今天,其責任都非常重要。

 

而掌鑾儀衛事大臣基本上屬於皇帝的直屬機構,人員不多,就是負責皇帝車轎馬攆等。

 

就因為是負責掌管皇帝皇后車駕儀仗的機關,因此才重要,等於是貼身保衛。基本上等於是皇宮辦公廳,大清皇宮裡的中央機構。負責皇帝出行、皇帝保衛,責任大吧?

 

如果說領侍衛內大臣是負責京城安全的衛戍部隊,那麼掌鑾儀衛事大臣則是皇帝的禁衛軍。

 

大清的京外武官,各地駐軍的都統、駐防將軍以及提督,都是從一品。

 

此文之題目是《大清正一品不算最高,比正一品還高的職位多了去了》。但是一般的漢人,受封到大學士,那就基本上算是最高官職或者是職位了。

 

但是漢人也有超品,超品就是比正一品高多了。

 

咱先說皇族,包括大清皇帝娘家人,即蒙古各部,也有王爺。比如僧格林沁,那不就是世襲的扎薩克多羅郡王嗎?

 

大清皇族,最高的當然是皇帝,皇帝之下,還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這6種爵位,這6個爵位都是超品,全部高於正一品大員。

 

除此之外還有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以及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這4種爵位。這些不屬於超品,具體幾品我不知道,我估計是一品。

 

除了皇家宗室之外,一般的能臣武將能獲得的最高爵位就是「公」。

 

爵位分五種,分別是【公、侯、伯、子、男】。這五個爵位常規認為,「公侯伯」都是超品,公最高。子爵對應的是正一品,男爵對應的是正二品。

 

一般的大臣,可以榮享到殿閣大學士的殊榮,但是要想獲得「公爵」,真的非常難。

 

我們都知道張廷玉吧,電視劇裡老演,康雍乾三朝老臣,一輩子在皇帝面前鞍前馬後。甚至死後配享太廟。

 

而整個大清將近300年,配享太廟的漢人,就張廷玉一個人。


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


 

一個如此之高榮譽和功績的人,活著的時候竟然連一個爵位都沒有。終其一清啊,一共26人配享太廟,我們看看他們的封爵,不是親王就是郡王或者伯爵等等,只有張廷玉最寒磣,他沒封爵,只有官職大學士。

 

配享太廟名單之東殿供有14人,他們分別是:武功郡王禮敦、慧哲郡王額爾袞、宣獻郡王界堪、通達郡王雅爾噶齊、禮烈親王代善、睿忠親王多爾袞、鄭獻親王濟爾哈朗、豫通親王多鐸、肅武親王豪格、克勤郡王嶽託、怡賢親王胤祥、超勇襄親王策凌、科爾沁博德勒噶臺忠親王僧格林沁、恭忠親王奕欣。

 

您看看多簡單,武功郡王、睿忠親王、豫通親王、肅武親王等等。咱在看配享太廟西殿供有12人,他們分別是:超等英誠公贈王爵揚武勳古利;一等大臣贈一等信勇公費直義英東;一等大臣贈公爵額宏毅亦都內大臣;二等果毅公圖忠義爾格(宏毅子);正黃旗滿洲都統、一等雄勇公圖昭勳賴(英東子);太子太傅、中和殿大學士追封一等忠達公追贈太師圖文襄海太傅;保和殿大學士、三等襄勤伯鄂爾泰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張文和廷玉;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一等武毅謀勇公、贈太保兆文襄惠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一等忠勇公、追贈郡王傅文忠恆;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贈太保阿文成桂;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閩浙總督、忠銳嘉勇貝子、贈郡王福文襄康安

 

看了嗎?就張廷玉,保和殿大學士,張文和廷玉。估計有人會奇怪,張文和啥意思?「文和」是張廷玉的諡號。諡號是大功臣死後獲封的稱號,叫諡號。李鴻章諡號文中;曾國藩諡號文正;林則徐諡號文忠;左宗棠諡號文襄……

 

我簡單說說和珅兄弟,小和是滿洲正紅旗人,不是皇族,但是滿人。小和36歲授三等忠襄伯爵位,進入超一流行列。1798年,和珅因擒獲白蓮教起義領袖王三槐,授一等忠襄公爵位。


和紀曉嵐相比,和珅長的簡直是太帥了,滿清第一美男子,第一帥哥。估計和珅身高大約180左右,長相醜陋的乾隆皇帝身高大約160多點。和珅不但長得帥,關鍵是有真本事,辦事能力強,還會滿語、藏語、蒙古語、維吾爾語可能也會點,還會一點英語,還會漢語,書法寫的也不錯


 

和珅獲得了公爵,這是和珅能獲得的最高爵位,再往上就是王了。乾隆再糊塗,也不會給和珅王爵的。

 

和珅是文臣,和珅還有一弟弟,叫和琳,和琳可是武將啊,因此他哥倆都挺厲害,一文一武。

 

和琳歷任兵部侍郎、工部尚書、四川總督等。死後,配享太廟。死後追封一等公,乾隆又追贈其為世襲一等公,諡號忠壯,配享太廟。當然了,和珅倒臺後,和琳的配享資格被剝奪。

 

得,寫著寫著就長了,大家看我的文字辛苦了,感謝大家!

 

感謝您的閱讀,如能關注和傳播,不勝感激!

 

如果您覺得我寫的還湊合,請打賞鼓勵感謝!





需要寫個人傳記和劇本的朋友請和我聯繫,期待您的關注並推廣給更多人,感謝!



擴展閱讀:


肥豬滿圈版《紅樓夢》第54回(B)元宵節鳳姐說書

肥豬滿圈版《紅樓夢》第54回(A)元宵夜寶玉解手

肥豬滿圈版《紅樓夢》第53回(C)賈府過年之盛況空前

肥豬滿圈版《紅樓夢》第53回(B)賈府過年祭祖程序

肥豬滿圈版《紅樓夢》第53回(A)寧榮兩府過大年

肥豬滿圈版《紅樓夢》第52回(C)晴雯自作自受

肥豬滿圈版《紅樓夢》第52回(B)寶玉晴雯同床共寢

肥豬滿圈版《紅樓夢》第52回(A)墜兒偷蝦須鐲

肥豬滿圈版《紅樓夢》第51回(C)傻大夫開虎狼藥

亂評「絕筆信」和毛洪濤

沒錢買不起房的人才關心和談論房價!

這次徹底說清楚-紅樓夢寧國府賈敬和榮國府賈赦誰官兒大誰年齡大?

泰國王室搖搖欲墜岌岌可危嗎?

永別了毛洪濤先生,歷史會記住這個時代!

當初內地人闖關東,今天東北人闖全國!

每個人都是一顆流星,呲溜就是一輩子!

揭秘上海假名媛,令人震驚!

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科技創新的不是讚美者而是批評者

《紅樓夢》寧榮兩府22位正經主子都是誰?這回總算搞清楚了

給家裡有女兒正在上大學的家長提個醒兒(好文必須轉)

這孩子缺的是一個皮鞭 皮鞋 皮帶 棍棒的完整童年!

朝鮮半夜閱兵,到底咋回事兒?

大唐公主秘史之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不負如來不負卿之愛!

丈夫賭博欠債和老婆要錢老婆不給,丈夫當街摔死老婆!


北京作家編劇老李

18102020於京

相關焦點

  • 正一品官職最高嗎?在清朝,這9種爵位比正一品都要高
    而從漢朝以來,中國各大王朝一般都實行九品十八級制度,即使是清朝入關後,也沿用了這樣的官職部署。在九品十八級制度之中,正一品官員的官職最高,而從九品的官職最低,因此很多人都認為正一品就是當時最大的官了。但是事實上,並非是如此,因為還有九個爵位,它們都比正一品的官職高,因此被人們稱之為「超品」。
  • 清朝的正一品和超品官員有哪些?其實裡面有很多官職都是虛職
    比如,一品官員又可以劃分為正一品和從一品,很顯然,正一品官員一定比從一品官員的等級要高,那他們分別擔任哪些職位呢?這裡要提前說一下清朝所有官員的簡單分類,首先,按照官職性質來劃分,可以分為文官和武官;按照工作的地理位置來劃分,可以分為京官和地方官。
  • 清朝正一品最高嗎?錯,有9種爵位比正一品還高
    古代社會做官最重要的就是品級,品級越高代表手中的權力越高,喜歡看清朝題材影視劇的小夥伴經常會看到正一品官員的身影,這些人雖然在朝廷佔據一席之地,但卻不能算是清朝品級最高的官,清朝雖然沿用了漢人的九品十八級制度,但實際上在他們們眼中,有一些爵位比官位更高。
  • 在子爵和正一品大員中,任選一個,你將如何選擇,我這樣選
    假如你生活在清朝,皇帝讓你在男爵和一品大員之間任選一個,你會選哪一個?當我看到這個題目時,我瞬間懵圈了。五等爵位中的男爵和一品大員到底如何選擇?一個是爵位,一個是官職。我們應該對這兩種做出分析,才能做出最有利的選擇。首先,我們對清朝的官職是最熟悉不過了。從正一品到最小的品級。
  • 古代的「一品大員」,官職有多大,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在古代的時候,正一品是相當於現在的正國級的領導,這個正一品也是有很多劃分的,首先就是分為文官和武官,文官是「三公」既:太師、太傅、太保,和殿閣大學士,屬於榮譽上的一種虛職,並沒有實際的權利
  • 李鴻章的最高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說出來你別不信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評價李鴻章: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后也認為,李鴻章是能夠「再造玄黃之人」。(玄黃指天地)李鴻章出生在安徽省合肥縣東鄉磨店鄉,他在家中排行老二,民間也稱他為「李二先生」。李鴻章少年聰慧,先後拜李仿仙和名士徐子苓為師,於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秀才(時17歲)。道光二十四年考中舉人,還曾住在曾國藩的府邸受到他的指點。
  • 大清官員分九品十八級,想升到正一品,身體要好還得活得夠久
    除了太師、太傅、太保這一類虛職外,清朝官職一共分為九品,按照正常情況,每個人的晉升時間都不同,例如從一品升到正一品,陳廷敬花了20年的時間,劉墉則是16年。那麼,從一品升到正一品到底是有多難?能讓這些學士不惜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費盡心思才能升上去。
  • 古代正一品和從一品是什麼區別?
    ,另外他們在待遇上也不一樣,享受權利也不一樣,正一品可以在內閣,從一品不可以,說白了就是統治者為了方便統治,給了這群人身份、地位、就是要他們一切權利都是皇帝給的。 我們知道正一品和從一品雖說都是一品官員,但是從最早開始的時候九品中正制就已經區分了登基制度,這種制度確定了正一品享有正職,從一品是副職,因為,古代官員一旦到了正一品基本就沒有上升的空間了,如果你想要有上升空間,你必須要有足夠的頭銜和爵位。
  • 清朝大概有多少個「正一品」的官職?全國一共就只有七個
    今天我們來說說清朝的官職。
  • 唐朝的三品官,已屬於絕頂級大佬,那麼一品、二品都是什麼官職?
    而一品、二品雖是身份高貴,卻也是充斥著各種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官職,如掌管皇帝、皇后車駕儀仗的掌鑾儀衛事大臣是正一品;掌管皇宮安全守衛的領侍衛內大臣是正一品。同時,更為離譜的是,在乾隆十六年,因一品、二品的官員實在太多,是充斥朝堂,所以乾隆皇帝認為一品已經不足以彰顯王族的高貴,因此是特設「超品」,將其用於愛新覺羅宗室,及異姓公侯伯爵。
  • 明朝大約有多少個「正一品」官職?真的屈指可數!
    正一品,中國古代歷史上官品等級的最高級別。古代官職分為九品,由正一品到從九品,共計十八級。在古代歷史上,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稱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稱為堂下官或參上官。正七品以下為參下官。就明朝時期,正一品的官職可謂屈指可數。比如明朝時期的六部尚書,只是正二品的官職。
  • 清朝有3種官職,品級為正一品,名頭很響亮,卻沒啥實權
    一般來說,正一品最高,從九品最低。在正一品之上還有「超品」官員,在從九品之下還有「未入流」官員。 正一品官員有哪些呢? 其中,太師、太傅、太保這3種正一品官員,名頭非常響亮,手裡卻沒啥實權,類似於擺設。 其實,在很久以前,太師、太傅、太保是屬於地位最尊、身份很貴、權力很大的三個官職,合稱為「三公」。《尚書·周官》記載:「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竟邦,燮理陰陽,官不必備,惟其人。」
  • 唐宋八大家:以官職來排位,孰高孰低?官職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那麼,這些人不僅僅是文人,同時也是做官的人,假如不以文品來排位,僅僅以官職高低來排,唐宋八大家誰高誰低呢? 一、王安石 若僅僅以官職高低來排位的話,那麼,王安石絕對是老大。
  • 歷史探秘: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她們有什麼權力?
    在各種小說演義當中,一個職位也總是不會少見,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每當皇帝,要重賞一位大臣時候,竟然連他的妻子,也會受到恩澤,被封為一品浩命夫人。這不由得也讓大夥感到好奇,古代歷史上的一品誥   原標題:歷史探秘: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她們有什麼權力?
  • 秦國的左庶長和大良造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那會的職位又變成了大良造,不懂的人會覺得一頭霧水,很多人還會提出疑問:這兩個職位到底有什麼不同,又是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這事還得從商鞅變法之前說起,那時候秦國一共有四種庶長:大庶長、右庶長、左庶長、駟車庶長。
  • 清朝「正一品」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原來有這麼大權力
    清朝「正一品」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原來有這麼大權力 有的時候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面看到清朝官員的生活過的非常滋潤,不僅能夠住著大豪宅,拿我們很熟悉的清朝官員紀曉嵐為例,紀曉嵐是後人公認的大清官,清朝一品官員,照理說他是不會貪百姓和朝廷的錢,但是人家紀曉嵐也住著幾千平米的私人宅院,這就有點讓人想不通了,難道清朝官員單單是工資就已經那麼高了嗎?
  • 《長安十二時辰》中大唐宰相才官居三品,那一品大員是什麼檔次?
    兩漢以俸祿「石」之多寡作為官吏的等級,如「萬石」、「二千石」等;三國曹魏開始定官階為九品,如相國為第一品,尚書令為第三品等,從第一品到第九品共九等;北魏時,開始在官品中分正、從,而第四品起,正、從品又各分上、下階,共為三十等;唐文職與北魏同,武職自三品起即分上、下階。大唐宰相林九郎即李林甫在天寶元年領的右相、尚書左僕射、光祿大夫,這一串連在一起都是長頭銜的官職具體是什麼呢?
  • 正一品都是朝中重臣?並非如此,清朝這3種正一品形同虛設
    眾所周知,在古代,正一品官員就屬於朝中重臣了,他們位高權重,其說話在皇帝面前也十分有分量。清朝建立後,也沿用了漢人創立的九品中正制,朝中的百官被分為「九品十八級」。不過,在清朝有這3種正一品官職,他們聽起來名頭很響亮,實際上卻並沒什麼實權。究竟是哪3種官職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 清代正一品官員,每年能拿多少工資?或許,和你想像的並不一樣
    所謂「九品十八級」,即為「一品至九品,品秩分正從」的官制體系。作為清代官員等級的最高級別,正一品官職在清朝並不多見,除了伊犁將軍、綏遠將軍這等邊疆地區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以外,幾乎全部為中央官職。根據清代相關歷史文獻的記載,清代正一品官員的年俸基本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正俸《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明確記載:文武京官俸祿,正從一品俸銀一百八十兩,米一百八十斛。
  • 九品中正制:「官職高」和「品級高」哪個更厲害一點?
    九品中正制:「官職高」和「品級高」哪個更厲害一點?文/老揚歷史說大家都看過一個電影叫《九品芝麻官》,小編小時候也看過,那時小編對官職和品級有了最初的一個概念:九品是芝麻大的官位,那麼一品肯定是最大的!今天小編就以「九品中正制:「官職高」和「品級高」哪個更厲害一點?」為題來帶大家區分一下品級和官位。在清朝的官職中,衡量一個官員地位的就是職務和官階,官職大家都知道,大家聽過的什麼大學士啊、戶部尚書、縣令這些都叫官職。官階又是一個概念,把官員分為不同的「品級」。除了大家熟知的一品到九品,每一品還分為正、從兩級,說的簡單點就是正的和副的,所以一共18個品級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