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讓人上癮的書,懸念設計的日記傳記書籍,你可能沒讀過

2021-01-08 早安讀書

之前我寫過一本日記書籍《我的牧羊日記》的書評,那本書讀起來非常輕鬆有趣。而這本《被搞丟的人生》表面上是在描述廢料箱裡的148本日記,但不同的是這本書巧妙的懸念設計。

本書作者亞歷山大·馬斯特斯是一位英國傳記作家,還是位理科學霸。他生於美國,畢業於劍橋大學聖埃德蒙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並分別獲得了數學碩士和物理學碩士。在2005年,他在劍橋為了一位社會底層人士寫了一本傳記《倒帶人生》,這本書是他的處女座,但他出道即巔峰,這本書獲得了「《衛報》首作獎」,後被BBC製作成電影《斯圖爾特:倒帶人生》。

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這本書是2020年3月份新出版的《被搞丟的人生:廢料箱裡的148本日記》,這是他的第三部傳記新作。風和日麗的一天,在英國劍橋,148本書在廢料箱裡被發現,故事就此展開。

和日記書籍不同的是,這本書其實是一本傳記。以懸疑小說的寫法去敘述,並為讀者揭開日記作者這種形式是我之前從未讀過的,今天一口氣讀完之後非常喜歡。這本書成功之處就在於它能夠激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你一打開就很難放下。

一個人洋洋灑灑地寫出500萬字,卻忘記告訴你名字及性別

沒看這本書之前,其實沒發現自己的日記裡是真的從來沒有提及自己的名字以及性別。而當作者在劍橋發現的廢料箱裡的148本日記裡沒有找到日記作者是誰的時候,才真正注意到這的確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日記就像一本活著的「我」,即使被丟進了廢料箱,它依然在有溫度的敘述著。

在尋找日記主人公的過程中,日記提供的線索一一被揭開,而那一段日記作者背後的人生也逐漸顯露了出來。

探索的過程也是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因為廢料箱裡有148本日記,材質,厚度和大小都不同,這500萬字,他花了5年的時間才真正把它們讀完。

剛開始的時候,他猜測日記的作者應該是一名男性,直到他看到日記裡開始記錄關於月經的內容才發現原來日記的作者是女性。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總是被這樣的懸念設計和突如其來的反轉所吸引,這也正是這本書與其他類型的書不同之處,日記帶來的神秘永遠出乎你的意料。

看完這本書,我開始思考日記對他人的意義

日記斷章取義地記載戲劇人生,鼓勵妄想,重排事實,刻意抱有成見,自認正當,用毫無關聯的事情 蒙蔽你的眼睛,但是描述幸福則需要意志和技巧。大多數日記都是寫作時無病呻吟,即使日記作者當時非常幸福。

書中這段話我非常贊同,反思下自己的日記好像也有這種情緒。希望記錄每一天最閃耀和最難過的事,然後那些碎片就組成了我的人生,然後那些日記就被遺忘在角落。

在我看來,《被搞丟的人生》這本書其實就是通過主人公找回日記作者的人生的過程。當他在翻看這些日記的時候,他會對她產生好奇,他會去尋找她曾經的住所,甚至會開始想像她的樣子和她的生活。

我對其中一段印象深刻,那是一篇生日的日記,裡面寫著一位女人從年輕的女孩到中年,再到老年的生日日記,從女人的月經到年老的養老金,這幾頁紙竟隔了幾十年的光陰。

他嘗試從她的書寫筆跡中了解她,甚至還會拜託私家偵探等做法去探尋日記作者的情感和成長經歷。至於最後他發現了日記作者是誰,還有接下來的情感碰撞,我就不給大家介紹了,不然這本書中最吸引的部分就被我劇透了。

日記作為一個非常私密的東西,經常會承載著一個階段的秘密和情感。在我看來,除了懸疑的寫法之外,這本書通過對日記的作者和閱讀日記的人的感受描述,讓讀者從第三視角去看日記這個主體所要呈現和表達的內容,這是本書最獨特的地方。

作者並沒有簡單的以一個敘述者的角度為我們講述日記作者的人生以及這之後發生的故事,而是通過日記來為我們揭開背後的作者的故事。日記不會告訴第二個人日記到底是誰在寫以及寫了什麼內容,所以本書的作者的這種具有很強個人風格的敘述角度讓我印象深刻。

懸疑是讓讀者欲罷不能的第一法寶,而敘述風格則是點睛之筆。在作者5年的尋找過程中,他其實也遇見了那個埋藏在深處的自己。當他看到了日記作者的時候,他仿佛也把自己的人生重新梳理了一遍。當他看到身邊的教授朋友因為癌症而走到生命的盡頭,當他翻開這本「陌生女人」的日記的時候,讀者是否能夠感受到,其實他又何嘗不是在思考人生呢?

最後的話

雖然這是我看的第一本亞歷山大·馬斯特斯的書,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我喜歡他的作品。他這些天馬行空的設計和對整本書的敘述風格的獨特,和他的學歷背景是分不開的。畢竟是劍橋大學的理科碩士。

在我看來,《被搞丟的人生》是一本讓人上癮的書,如果這個五一假期你不知道看什麼書,不妨翻看這本書,跟著作者懸疑的敘述來探索一下日記作者那個被搞丟的人生故事吧。

相關焦點

  • 《但是還有書籍》:這群有趣的人,與書一樣珍貴
    圖書市場的確有無數認真做書的人,但也有太多唯利是圖的書商,粗製濫造的書籍數不勝數,花時間讀這一類書籍還不如不讀。一個更尖銳的提問是,「讀書」一定得讀紙質書嗎?我們並不懷疑某些人對於書的質感、書香的熱愛,但書籍的核心價值,永遠是它承載的思想,而思想並不因為它是紙質的還是電子的載體而改變。因此,與其糾結於「讀書」這一形式本身,我們不妨去關注「閱讀的質量」:人們是否仍在閱讀?
  • 24部名人傳記:這樣讀書,你會上癮
    投稿兩個月後:李源成為本科生在該本期刊上的發文第1人,在學校和國內史學界引起了轟動。本科畢業之後,他被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碩士。在還沒到系裡報到之前,全系的老師都已經知道了他的存在,甚至,有的老師把他的文章作為第一堂導論課的討論內容講授。
  • 運營人必讀的十本書籍,你讀過幾本?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此話放到如今依然不過時,而知識改變命運也是鐵板釘釘一樣的真理,那麼適合運營人讀的書籍有哪些呢?這裡為大家推薦十本不錯的書籍。一、《從零開始做運營》作者:張亮這本書很適合沒有運營經驗,剛開始做運營或者想轉崗做運營的運營新人閱讀,裡面詳細的介紹了運營工作的範圍,運營工作職責,運營工作內容以及運營崗的發展規劃,是運營新人的第一本書籍。
  • 六本關於旅行的書籍
    但起碼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帶上一本好書可以很好地打發旅途上不知如何消磨的時間,同時這也是為一段未知旅程拉開序幕的完美方式。若不能即刻動身,也可以讓疲憊的身心在等待下一趟旅程時有個棲息之所。下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書籍是適合帶上路的吧!N° 6 - 居斯達夫·福樓拜《薩朗波》, 一場時空的穿梭是時候重溫經典讀物了!
  • 讀過很多書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可能是你的讀書方法有問題
    高爾基說:「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莎士比亞認為:「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大文豪蘇軾發願要「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如今,我們都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也開始讀各種書,但很多人都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讀了很多書,但是讀過就忘了,對自己的人生好像也沒有什麼幫助。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這些大家們都是騙人的嗎?當然不是,出現這個問題,是你的讀書方法有問題。
  • 綜藝 | 《但是還有書籍》獻給每個愛書的你
    整理了十餘年古籍的俞國林,在一本《讀史閱世六十年》裡發現了一頁鄭天挺的日記,有著敏銳眼光的他,立即給鄭天挺的孩子鄭克晟先生打電話詢問。在得知鄭天挺先生的日記保存有幾十本且都很完整時,他十分激動,希望能將日記整理和出版。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日記的整理前後就花費了將近13年的時間。
  • 梁文道 | 你讀過紅樓夢嗎?
    這個靈感來自「英國錢鍾書」大衛·洛奇(David Lodge)的某本小說(我只能說「某本」,因為我從未看過任何一本他的小說)。他在書裡設計了一個遊戲,叫「羞辱」,玩法是讓一群知識分子在飯桌上趁著酒意輪流懺悔,說出自己沒有讀過的經典,誰說出來的名字愈經典誰就愈無恥,誰愈是無恥誰就贏了。聽說那場遊戲的最后冠軍是個承認自己沒看過《哈姆雷特》的英國文學教授。
  • 盤點2017年你讀過的書
    看了34部電影扔進了15000個三分球突然有了59個兒子(計劃外)17G5計網2班 6項計劃開啟並推進趁著2017還剩下的幾個小時,開個連結大家重溫與分享2017年讀過的書一本寫給每個人的夢想之書他在世界範圍內享有令人驚訝的知名度,他是國家體育場「鳥巢」設計的重要參與者,他製作過許多奇奇怪怪東西,同時是個直言無忌的批評者。《此時此地》是艾未未的**部中文著作,集中體現他在藝術與建築等領域的非凡洞見。
  • 王倩倩戒毒書籍 上癮的真相
    《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封面這是王倩倩老師第二本書籍,《上癮的治療與陪伴 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目前只有繁體中文版,期待簡體中文版的出版發行。全書分成四大部分,逐步帶領讀者認清上癮的根源與戒癮的盲點、掌握介入與協談的技巧、了解各種「癮」的治療原則,以及戒癮後心態與環境所需要的調整,每章最後都附有問題,適合小組團體一起深思、討論。如果你或你的周遭沒有任何成癮問題,本書也可以當作自省的工具書。
  • 英語書單 你之所以英語不好?可能因為沒讀過這些書
    ~\(≧▽≦)/~啦啦啦  這回是一份外國名著實力擔當的英文原版書單。所以對英語感興趣的同學,也許很多故事你已經讀過了翻譯版,但心怡老師還是力薦你讀一讀原版,心怡老師就曾懷抱著對《哈利·波特》的熱愛買了全套的英文原版書,雖然最後沒有讀完…(__)ノ|但是……每次看到書架,我都忍不住心懷驕傲!
  • 《金庸往事》:這本金庸傳記,可能是當下最好的一本
    「有關金庸傳記,前輩沈西城的《金庸往事》是我看過最好的一本。」——求叔(李逾求,黑江湖主編,《今古傳奇·武俠版》前任社長·主編,東宋世界創造者)來得早,高鐵站候車室的座位都難覓,最好的消閒方式就是逛車站內的書店,雖然書價不打折,但想想進入高鐵站賣場的商品,都是沒辦法打折的,商家獲利才能持續經營。
  • 沒讀過這十本「性」書,你也敢看「Masters Of Sex」?
    大家可能已經知道,最近咱們引進了那部正在熱播的美劇《性愛大師》同名原著,目前正在加緊印製,十月就能全面上市了。今天咱們就來嘮叨幾句與性有關的話題,給大家推薦十本與「性」有關的好書。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直接下單預定‍《性愛大師》。
  • 4本網絡小說,開局懸念十足,伏筆挖坑一個又一個,連夜追書不夠看
    很多人在追這些書的時候,因為有的書還沒有完結,但更新的速度又沒有那麼快,正過眼癮的時候突然斷更了,書荒沒書看嗎?今天來給大家推薦4本網絡小說,開局懸念十足,伏筆挖坑一個又一個,連夜追書不夠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你可能真的看了一本山寨書,盤點那些山寨書籍!
    暫且不說內容,單是這個書名,就忍不住叫人吐槽。雷同程度好比學生時代的半命題作文:願你____,歸來仍是少年;爛俗程度可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2.0版。 但在出版商眼裡,這正是「一句感動數億人的書名」。所以不管是英語美文合輯,還是臺灣才子林清玄的散文集,都可以冠之以名!
  • 你要相信你讀過的書沉澱下來的智慧總有一天會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從此書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徵。每一本書——不論小說、戲劇、傳記、遊記、日記以至散文詩詞,都別有天地,別有日月星辰。人生下來是矇昧無知的,從六七歲開始進入學校,開始接受多學科的系統教育,這個時候是讀書長知識,積累養分,豐盈自己。讀書當然得下苦功夫,為應考試,為求學位,為讀大學,去考託福,為了等等的人生理想和目標。
  • 「與一個沒讀過狄更斯的人相比,一個讀過狄更斯的人更難因為任何一...
    付如初(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主任,文學博士)《悲傷與理智》無論是否了解俄羅斯的文學傳統和布羅茨基本人,與這本書的相遇都堪稱一次與閱讀本身的重新相遇。這是一本稱得上「字字珠璣」的書。與這本書的相遇,可以讓人忽略掉這本散文集題材上的駁雜,以及所談論問題的與己無關性,而只享受一個作家操控語言的能力,享受這種能力背後作家的詩意和才情。
  • 52歲「春晚女神」宛如25歲:你的氣質,藏著你讀過的書
    讓人驚喜的是,這絕美女主不是別人,正是「央視女神」周濤。我也始終相信,讀過的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某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出色。」就這樣被書籍滋養了幾十年,才有了如今「暖風中亦帶鋒芒」的董卿。不同的人,適合讀不同的書,選對適合自己的書,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讀書,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 「書」的好看的皮囊——淺談日本近代書籍裝幀設計
    東京美術塾關 於 我 跟「書」的 故 事 說起「書」來,也就是日語中的「本」是這幾年我最常打交道的對象了。無論是在看展覽的時候排隊購買限量版的圖錄,還是逛東京的二手書店淘到了已停刊的稀少書物,一本心儀的「書」總是能給我們帶來一種消費後欲望被滿足的欣喜,就像是男生買鞋,女生買包包一樣。這裡給大家推薦兩個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書店。
  • 249部人物傳記電子書合集
    ).azw3├── 餘英時訪談錄.azw3├── 春秋左義正傳.azw3├── 胡適留學日記.azw3├── 蔣氏家族全傳.azw3├── 險惡太后慈禧.azw3├── 中國古代常識1000問.mobi├── 自由之魂——20世紀後半葉的在臺知識人(胡適、傅斯年、蔣夢麟、梅貽琦、雷震、于右任、殷海光等七位大家在臺灣民主運動前夜).azw3
  • 這本2020年中國「最美的書」,集合了達利趙無極等大師「手作書」
    這也是中國第一本全面、系統介紹藝術家手作書的「教科書級別」出版物,它的出版填補了此類圖書的空白。記者近日來到《書之極》作者王驥家中,親眼看到了這本最美的「藝術家手作書珍藏寶典」,還參觀到了王驥收藏的各種手作書藏品,令人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