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往事》:這本金庸傳記,可能是當下最好的一本

2021-02-15 黑江湖

「有關金庸傳記,前輩沈西城的《金庸往事》是我看過最好的一本。」

——求叔(李逾求,黑江湖主編,《今古傳奇·武俠版》前任社長·主編,東宋世界創造者)

來得早,高鐵站候車室的座位都難覓,最好的消閒方式就是逛車站內的書店,雖然書價不打折,但想想進入高鐵站賣場的商品,都是沒辦法打折的,商家獲利才能持續經營。

金庸生前身後,其實都已經被寫透寫濫了。一代大俠,古往今來也沒幾個,這「熱點」他得有。意外的是看到沈西城,「西城說事」聽過一些,西城的文字還是第一次見,和金庸有過交往的人寫述,自然有其特色,我的意外在於,內地也出版了沈西城的書?

文字很口語化,間中還有上海話,西城本是上海人,幼時赴港接受英式教育,後來又赴日,研習日語,遍讀名著,尤崇松本清張,谷崎潤一郎和永井荷風(此處已經開始種草,日本書單可以備用。查先生曾贈有編號的豪華精裝版江戶川亂步的《偵探小說四十年》給沈西城,此處再次被種草,又要買書了)。

沈西城說金庸是一個十分注重細節的人。你送他一件禮物,他必定回送,不拖不欠,誰也不虧誰。

網上有自媒體文章說沈西城和金庸不熟,只見過兩次云云。高手級別的人員交流,根本就不需要像街市買菜那樣天天見,熟或不熟我就不知道,但起碼《金庸往事》是「金庸家屬授意撰寫」,並且,沈西城起碼見過金庸三次。

看他寫金庸早期的書房,「面積足足有千呎有餘,鋪著蔚藍地毯,又如汪洋,四壁都是伸延到天花板的書架,上面擺滿各式各樣書籍,大部頭的書便有《古今圖書集成》、《點校本二十四史》,一百巨冊的《大藏經》,《涵芬樓叢書》等等。

藏書多元化,除了文史書類,有關音樂,舞蹈,電影,武術和圍棋專集都羅列俱全。角落一張大寫字檯,臺上地下,書籍盈帙。」

才子佳人永遠都是話題,金庸自然也不能免俗。惜網上流傳的種種故事,要麼夏夢朱玫林樂怡的照片互相張冠李戴,要麼就是各種以訛傳訛,沈西城評說,朱玫個性太強,工作和生活上都很強勢,但她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是金庸的患難之交,金庸的朋友們多反對金庸和她離婚,然而還是離了。

往後的人生,不是兒女不理她也不是金庸不照顧她,而是她自己拒絕,晚年她在街上擺地攤賣手袋,正好林樂怡看到了,回去和金庸說,金庸派人送錢,被朱玫拒絕了,說不稀罕他的錢。

另一個傳聞,說金庸的第三任妻子是舞女,這也是錯誤的。

當年16歲的林樂怡為了幫補家用,兼職酒吧咖啡廳侍應生,偶遇金庸也不認識,只當他是「中年男人」看,還是她的上司告訴她,那是金庸,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風風雨雨,相伴最久還是林樂怡。

很是羨慕多才多藝還能跨界的人,沈西城便是跨界王,紙媒,電視,電臺……由沈西城道出金庸往事,倪匡梁羽生張徹蔡瀾,潘粵生林行止胡菊人陶傑王世瑜……林行止跳槽自創《信報》,胡菊人跳槽連待用稿都拿走,某期《明報》差點出版不了,金庸熬了一個通宵,親自上陣……寫稿救急。

大俠既有包容心還萬分的惜才,種種因果匯聚,造就了香江文化圈的黃金時代。而金庸最大的錯失就是賣《明報》給于品海,人無完人也就是這麼個意思吧。

《金庸往事》不但是金庸家屬授權,還是沈西城太太生前的囑託,讓他從吳思遠的意,寫一些關於金庸先生的日常事跡,作為紀念。寫時,妻還在,金庸尚健在,書未成妻病逝,書成,金庸駕鶴西去。

雖然作者強調文字「雅俗並重」,依然還是讀到了「知交零落」的滄桑。



編者註:《金庸往事》由國內知名圖書公司果麥文化推出。現於黑江湖官方微店發售,定價45元,售價33元(包郵),全網最低價。

黑江湖微店目前發售武俠類圖書,多為全網最低價,或已較難在別處購買到的品類,主要為推廣武俠文化,商業層面考慮尚在其次,感興趣的朋友可前往微店瀏覽,比照價格,再行選購。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所有圖片來自網絡,特此致謝

如有侵權,請聯繫微信後臺刪除

歡迎逛遊

書世家 | 紙世家 | 布世家 | 銅世家 | 銀世家 | 酒世家 | X世家

投稿 | 合作信箱:123953896@qq.com

相關焦點

  • 《金庸往事》披露金大俠三段婚姻:他在酒吧邂逅摯愛「小龍女」
    在一代大俠金庸去世半年後,一本由金庸的粉絲、摯友沈西城撰寫的《金庸往事》日前問世。6月8日,沈西城與導演吳思遠、節目主持人曹可凡一起在光的空間•新華書店展開了一場「金庸密友談《金庸往事》」的讀者交流會。
  • 金庸中14本小說中,最揭露醜陋人性的一本,卻鮮為人知
    金庸中14本小說中,最揭露醜陋人性的一本,卻鮮為人知我們那時候有過一個武俠夢是因為一個人-金庸。他讓我們覺得武俠離我們的生活很近,讓我們覺得武俠是這個樣子的。但是就是這樣子的一位偉大的老人卻離我們而去了。讓很多人覺得痛惜,因為我們再也找不到能寫出這麼好看的武俠小說的作家。
  • 金庸最好的作品:《天龍八部》還是《鹿鼎記》?這個回答讓人淚目
    金庸的武俠巔峰之作,公認的是在《天龍八部》和《鹿鼎記》兩部作品中的其中一部,但這兩部作品到底哪一部代表金庸武俠的巔峰?至今還沒有一個定論。《天龍八部》這本小說,可以說是金庸對於武俠精神詮釋最為純粹的一本,歷時四年才寫完。
  • 金庸筆下最強的2本秘籍,連主角也學不會,其中一本還因太強被刪
    ,其中一本還因為太強而被刪除了。 一、金庸筆下最強的秘籍 談及「金庸筆下最強的武功秘籍」,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九陰真經》,它是不是最強不談,至少它的名氣是最大的,作為「射鵰三部曲」中的核心元素之一,《九陰真經》的知名度達到「出圈」的程度,即便不讀武俠故事的人也大多聽過這本經書的名字,但金庸筆下比它精妙的經書還有不少。
  • 金庸武俠3本續集小說,水平遠遠比不上金庸,當年卻很流行
    金庸小說流行,滄浪客續寫金庸,結果其他人又仿冒滄浪客,也是好玩,也是有趣。《矯龍驚蛇錄》這本小說又稱為《新倚天屠龍記》,是《倚天屠龍記》的續集。故事敘述了張無忌與趙敏成婚之夜,周芷若現身阻止。這一回輪到趙敏生氣出走,張無忌一直追到明教總壇,才找到了趙敏。同時張無忌在明教總壇又找到了小昭。
  • 我覺得,《鹿鼎記》是金庸最好的小說
    乍看是小說人物的選擇,其實有一點深的:1950年代到1970年代,金庸先生對大陸的態度,是有所變化的。這是什麼意思,懂的都懂。——最後一點,讀過原著的諸位應該會意識到:文筆刻畫。《鹿鼎記》人物的對白刻畫,實在太好了。茅十八的魯莽,鰲拜的跋扈,海公公的陰森,陳近南的慷慨豪俠,李西華的一心報仇。
  • 金庸小說閱讀順序 金庸小說順序順口溜 金庸小說全集下載txt完整版
    金庸小說閱讀順序很多人都有武俠夢,看金庸的小說就是當時很流行的一件事,不過金庸先生最近離我們而去。回憶起他的一生,創作了很多的武俠小說,還是很讓人佩服的,很多人的武俠夢就是從看金庸的小說開始的。不過回憶起他的武俠小說,還是很值得好好的回味的。
  • 全庸、金康、金庸新……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金庸「周邊」
    續作特別多,可能達數百種,比如說《周伯通傳奇》、《九指神丐洪七公》《西毒歐陽鋒大傳》《華山論劍》《續書劍江山》《書劍江山完結篇》《射鵰英雄前傳》《射鵰英雄後傳》《神鵰前傳》……這些書都屬於他人續作,而60、70後大概都看過這其中的大部分。《劍聖風清揚》,金庸新(另有筆名陽朔)著。
  • 金庸的網際網路江湖往事
    昨天晚上9點32分,王曉磊在「六神磊磊讀金庸」的後臺推送了一篇文章,所有人都發現,平素裡那個文筆犀利,胸懷天下,侃侃而談的六神不見了,這篇文章語無倫次,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像一個小孩突然間失去了可以依仗的父親,在那裡大聲哭訴.文章的名字叫做《我再也沒有後臺了》.
  • 為什麼說《天龍八部》是金庸最好的小說?
    我小的時候最喜歡「射鵰」,剛上大學的時候覺得「笑傲江湖」是最好的金庸小說,而現在則最推崇「天龍八部」。我覺得這種改變與我的成長和閱歷的豐富有很大的聯繫。事實上,這個改變的順序也大致和金庸創作的順序相符。
  • 可能是金庸,也可能是古龍,聊聊人生第一回看的武俠小說
    在青莓第一次接觸武俠小說的年代,我們都還叫武打小說——這可能是針對武打電影的一個專業詞彙。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很有記憶的、很親切很熟悉的詞,現在聽到這個詞的頻率很低了。現在叫武打小說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只有在零落的還在存活的舊書店裡聽到一些舊書店的老闆還說武打小說這個詞。
  • 王朔批金庸,金庸回復了,一塊發你看看
    有一個人講:金庸的武俠對人物的塑造是有別於舊武俠的,像韋小寶、段譽這等人物在舊武俠中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近於現代小說中的「反英雄」。更多的人出差帶著一套金庸,晚上睡不著就看,第二天眉飛色舞與同好聊個沒完,言談之中也帶出一二武術招數,儼然兩大高手切磋武學,遇到我們這種金庸盲便訕訕笑道:看個熱鬧,換換腦子。接著往往也要再三相勸:你也看看你也看看,沒那麼差。
  • 金庸小說集
    說到金庸小說的這些版本學,轉一段文字介紹:版本比較     一再將作品改版的作家不惟金庸一人,但修改幅度如此巨大的或許只有金庸。    常有學子或家長詢問,金庸小說版本眾多,讀哪一種最好?就像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一樣,不論舊版或新修,都是金庸在改版當時每天花費十幾個小時、幾年功夫下來戮力改稿而成,各有特色而無優劣之別,甚至,兩種版本也各有兩款不同裝幀本,不論是隨手翻閱、輕薄短小的新修文庫版,或適合作為傳家寶典的極品典藏版,內含的金學菁華,均無二致,只憑各人喜好與需求選擇即可。
  • 94歲金庸先生逝世,他留下的15本經典小說,你看過幾本?
    2018年10月30日,94歲的中國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去世,金庸原名查良鏞,他寫的小說翻拍了很多經典電視劇,相信也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這個秋天來得太過悲傷,先是著名主持人李詠先生去世,後是金庸先生就這樣離開了,這幾天對於從小看到大的觀眾們無疑是傷心的。
  • 金庸誕辰96周年:48個「冷知識」還原最真實金庸
    年齡差距,兩人本無深交,更談不上交情,但金庸因徐志摩婚變事,對徐志摩恐並無太多好感。「三個半」成為一個「梗」,廣為流傳起來,不過,這並不是金庸「原創」,很可能來自於袁世凱,「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裡只有三個半,張幼樵、徐菊人、楊蓮府,算三個全人,張季直算半個。」
  • 金庸武俠3本偽作續書,狗尾續貂,勉強可以一看
    這一部影響力較大,而且這本書出版的時候已經很晚了,所以金庸可以告,而且理所當然告贏了。回過頭來看,那些年的金庸武俠續書,還是得到了一些武俠迷的認可。畢竟這些小說相當於為讀者呈現了一種故事發展的可能,對當年如饑似渴的武俠迷來說,是一頓文化大餐。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
  • 四本好看的金庸武俠同人小說,可惜一本太監了,一本書名是硬傷
    好處是這些人物大家都熟悉,容易被快速接受,缺點是容易被告侵權,當然像寫《賈母重生記》之類的紅樓夢同人文,不需要擔心這一點,畢竟雪芹大大不會找你麻煩。今天小編來聊一下四本金庸武俠同人版的網絡小說。第一本是《武當宋青書》,小說屬於倚天屠龍記同人文,寫的是主角穿越成宋青書,跟著張大仙學武,小成之後開始闖蕩江湖。
  • 金庸古龍溫瑞安3本續書,有狗尾續貂,也有青出於藍
    今天我和大家金庸古龍溫瑞安3本續書,有狗尾續貂,也有青出於藍,值得一觀。第1本,查良居士《西毒歐陽鋒大傳》。這本小說是金庸《射鵰英雄傳》的續書。作者膽大妄為,使用「查良居士」的筆名,企圖讓讀者以為是「查良鏞」金庸的作品,實在是其心可誅。
  • 金庸寫得最好的一部小說
    金庸從小生活在一個書香之家,家庭濃厚的文化氛圍深深影響了金庸。在小時候,金庸就特別喜歡讀有關歷史的書籍。後來他又熟讀《水滸傳》,《七俠五義》等書,可以說,金庸就是在書本中泡大的,為他以後的創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金庸同時又非常喜歡政治,他年青時候的理想是當一名外交家,可惜時局變化,他的外交家夢想沒法實現。
  • 金庸武俠小說十大名句盤點,網友:金庸之後,再無金庸
    金庸先生是武俠小說的名家,甚至可以說是武俠小說歷史上的巔峰作家。他一生創作了15部武俠小說,尤其以「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副對聯所代表的14部小說膾炙人口。(還有1部小說是短篇武俠《越女劍》。)金庸先生可以說是幾代人的記憶。不管是小說原著還是改編的電視劇電影,又或者是遊戲是音樂,在我們的記憶深處已經印上了金庸先生作品的深深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