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集

2021-02-08 Spendor不發燒

    一篇老文,寫一寫我和金庸武俠書。


一直想收一套金庸的老版小說全集。這些小說,陸陸續續大多看過了。收藏加上想再看的時候再看看,是買這套書的最大原因。


    淘寶上現在香港明河社的港版,裝幀非常漂亮。售價也將近1600左右。臺灣遠流版,同樣很漂亮。售價也差不多。雖然知道港臺版的書籍印刷排版和紙張值得付出這樣的高價,但權衡再三還是讓我決定選擇國內版。


    90年代的三聯版,也是這個簡體版的最早最正宗的老版本,可惜早早就已經斷版了。這套書,當年全套售價也要400多塊,在孔夫子上已經炒到和明河社版差不多的價格。


    廣州版是近年國內授權的簡體出版。和明河社的出版一樣,也分老版和新修版。像我這樣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看金庸小說的,當然第一選擇還是老版。


    說到金庸小說的這些版本學,轉一段文字介紹:



版本比較


 


    一再將作品改版的作家不惟金庸一人,但修改幅度如此巨大的或許只有金庸。


    常有學子或家長詢問,金庸小說版本眾多,讀哪一種最好?目前市面上,早初的一批版本幾乎已經不再流通,最多人讀過的二修版,也是金迷們最為熟悉的版本,逐漸被通稱為『舊版』或『平裝版』,2006年之後面市的三修版,則成了所謂的『新修版』。


    金學專家王怡仁表示,新修版的優點包含:加強人物的心理描寫、以史實強化小說的真實感、加入新潮而流行的創意、加強各部小說間的串聯、向讀者解說創作脈絡和思維,不論是情節的周延度、邏輯性與合理性都更趨完美。如果以情節與結構的完整而言,他推薦新讀者直接看新修版,若以人物個性而論,新舊版本則各有千秋。


讀過平裝版的人若再讀新修版,必定大呼過癮。細讀過新舊版本的讀者也不難發現,金庸改版的目的其實是努力要讓作品「經典化」、「圓融化」、「連貫化」、「新潮化」。正因如此,閱讀金庸小說,較之閱讀其他小說多了份版本比較的樂趣,尤其是揣摩作者在原創意與新創意更動之間的心思,更是學習文學創作的另一種法門。


就像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一樣,不論舊版或新修,都是金庸在改版當時每天花費十幾個小時、幾年功夫下來戮力改稿而成,各有特色而無優劣之別,甚至,兩種版本也各有兩款不同裝幀本,不論是隨手翻閱、輕薄短小的新修文庫版,或適合作為傳家寶典的極品典藏版,內含的金學菁華,均無二致,只憑各人喜好與需求選擇即可。以下簡單介紹各版本特色與可能的適合讀者,供大家參考:


 


(1) 平裝版(二修版內容,通稱為『舊版』)

特色:曹雪芹花了十年修訂《紅樓夢》,金庸也用十年的時間,以「刪」與「改」為原則,細細修訂原載於報紙與最初印行版本後


的作品。此版本流通最久、量最大,同時也是金迷最熟悉的版本。

適合:第一次讀金庸,或看過新修版,想拿來比較對照一番的進階型讀者。


(2) 極品典藏版(二修版內容,通稱為『舊版』,不分售)

特色:由金鼎獎得主霍榮齡小姐設計,將日本織錦中著名的藏金雲彩底紋,配合進口牛津書皮紙精裝裱幀,隨書並附贈八個巧奪天


工的「錦紋書盒」,防塵、收藏更經典完美。是藝術,也是絕品!

適合:金迷收藏,家庭共賞、世代相承的傳家寶典,送禮、自用兩相宜


(3) 世紀新修版(三修內容,通稱為『新修版』)

特色:回應多年來金迷認真找碴所累計的疑點、矛盾,金庸以「增」與「修」為原則,希望能臻於完美、止於至善,歷經七年修改而成。

適合:第一次讀金庸,或看過舊版,想拿來比較對照一番的進階型讀者。


(4) 新修文庫版(三修內容,通稱為『新修版』)

特色:它很「小」(特32開,16.5cm×10.5cm),一手掌握、攜帶方便。它很「巧」,特選輕磅雪面輕塗紙印製,好翻易捲,容易


閱讀,它很「美」,海外名畫家?嘈呂L作封面。

適合:上班族、學生通勤,外出旅行、等車等飛機,打發時間、隨身攜帶最方便。


 


    最早讀到金庸的小說,那是初中時候。同學間開始流傳,偶爾在鎮上的圖書館看到有外借。借了他的射鵰,那是讀的他的第一部小說。不過家裡那時候管的比較嚴。此類小說一律屬於閒書範疇,只能偷偷看。那時候,也沒有所謂的版本學說,有的看就不錯了。我記得圖書館借來的書,兩頁之間也有印刷空白頁的情況。還好那時候也看個熱鬧,這一兩頁空白頁完全就這麼忽律也照樣讀下去。當然借書也有這樣的情況,每次只讓借一本,讀完第一冊,想續借第二冊,未必能如願。這樣的情況下也有先讀第三冊,然後再讀第二冊。還好,射鵰我倒是從頭到尾連續的讀了下來。其他的一些小說,我就記得曾經跳躍性的讀過。乃至後來在學校,同學間讀武俠小說,我也時常跳躍性讀過。那個時候,租來一套金庸小說,還沒開讀,就有幾個人等在那了,你看第一冊,其他幾個人讀其他幾冊,然後交換。我很佩服,那些直接看最後一冊的,最後還能將全部小說串起來。   


    後來鎮上圖書館不再提供這類書籍外借。我也去了外地求學。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時候的山寨版,首先就在金庸身上發生。一同學找來一本據說是金庸的最新小說,幾個哥們看的還評頭論足的,有一個哥們還說出一句至今讓我印象深刻的,「老金的寫作手法可是改變很大」。後來等一幫金迷都看完頭道後,有一個非金迷拿來一翻,說了一句至今很經典的「全庸,估計寫的很平庸」。


    錯過90年代三聯版,這次的新修版,讓一些金迷很是接受不了。包括我,也是喜歡老版本的。所以就決定收一套老版。


    京東上這套老版和新版的全集同時再賣。這次的優惠決定讓我不再等待了。看評論,這套的書的裝幀還是很素雅,紙張稍稍有點拖這套書的整體成績(拿到手後我覺得沒有評論的那樣差,可能因為是採用的類似輕質紙的緣故吧)。


    上張到手後的照片:

 

    後記:

    至於新修版,牛叔至今也沒有買過。手機裡的讀書軟體倒是無償奉送,不過也只是測試性的翻了幾翻,認真看是肯定不會看的。

    網上關於新修版的改動等等,自有超級金迷碼字總結。有興趣的可以讀完再找來看看。


相關焦點

  • 金庸小說順序順口溜包括哪些書 金庸小說順口溜全文
    金庸小說順序順口溜是什麼?金庸小說順口溜對應的書籍是金庸創作的十五部武俠小說,知道了金庸小說順口溜的由來,有沒有對金庸老先生更多一分敬佩之情呢?金庸小說順口溜順序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分別指代的是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名字的首字母。
  • 金庸小說全集各個版本
    金庸,原名查良鏞,是享譽全球的武俠小說作家,一生所著作品都被搬上了熒幕,廣受好評,與古龍、梁羽生並稱「武俠三劍客」,被人評價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但是非常可惜在2018年10月30日下午,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 盤點金庸的那些經典小說
    盤點金庸的那些經典小說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或是看過由他的武俠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作品的人應該都知道,金庸的武俠小說往往氣勢恢寵,在題材的選擇、人物的塑造和展現社會時代風貌方面都有鮮明的特色。《天龍八部》金庸的武俠代表作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像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
  • 林保淳:金庸小說版本學
    本文之作,正企圖藉此為調合溝通的手段,為通俗小說的研究拋磚引玉。一、金庸小說版本金庸從1955年開始創作《書劍恩仇錄》,至1972年《鹿鼎記》完稿,一共創造了十五部武俠小說;1973年金庸封筆,開始著手作修訂工作;1980年,修訂版問世,這就是坊間常見的《金庸作品集》。
  • 閱讀《金庸作品集》的最佳順序?
    這是《金庸作品集》十五部小說書名的記憶口訣。 一個從未接觸過金庸武俠小說的人,如果想要從零基礎開始,系統讀完《金庸作品集》的十五部小說,如何才是閱讀的最佳順序呢? 換言之,這種類型的讀者讀金庸小說,是要將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那個世界裡,去感受主人公的悲歡離合,去享受感性上的閱讀快感。對於這種類型的讀者,我建議按照金庸武俠世界本身的虛擬時間線來安排閱讀順序。
  • 金庸小說60年 金庸的傳媒、政治朋友圈
    羅孚作為地下黨骨幹,曾經向香港左派報紙傳達了中共高層的指示,讓他們停止攻擊金庸和《明報》。上世紀七十年代,羅孚經常和金庸秘密會面,互通有無。林彪出逃事件,就是羅孚透露給金庸的,讓《明報》搶了個大獨家。陳凡1997年因心臟病猝發在香港逝世。他逝世前,曾寫信給金庸,討要一套作品集。金庸託專人送交陳凡一套親筆籤名作品集。在金庸看來,這是陳凡向他示好,希望和解。
  • 電視劇能不能與金庸小說融為一體
    我記得這個俠客行是在假期播出的,每天六集,石破天和石中玉每天角色切換,有點搞笑性質。鄧萃雯扮演的叮噹也是很可愛,滿足了我們青春期的偶像遐想。所以沒有什麼大的感覺,只是在學校食堂看了幾集,沒有什麼印象,倒是一個好朋友天天在我耳邊說李若彤怎麼樣了,又怎麼樣了!
  • 金庸小說閱讀順序 金庸小說順序順口溜 金庸小說全集下載txt完整版
    金庸小說閱讀順序很多人都有武俠夢,看金庸的小說就是當時很流行的一件事,不過金庸先生最近離我們而去。回憶起他的一生,創作了很多的武俠小說,還是很讓人佩服的,很多人的武俠夢就是從看金庸的小說開始的。不過回憶起他的武俠小說,還是很值得好好的回味的。
  • 古龍和金庸誰的小說更好看,誰的小說成就更高?
    古龍和金庸誰的小說更好看,誰的小說成就更高?談到武俠小說時,金庸和古龍總是兩座繞不開的大山,他們開了中國武俠的新紀元,是武俠小說界的泰鬥,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古龍寫武俠小說的時間稍晚,大概是1963年起才開始寫小說,古龍的小說有《小李飛刀》、《楚留香》、《陸小鳳》、《七種武器》。《蕭十一郎》、《江湖人》(《三少爺的劍》)、《大武俠時代》(《短刀集》、《獵鷹·賭局》)。
  • 金庸小說順序順口溜,金庸小說作品大全一覽表
    中國武俠泰鬥金庸的作品粉絲眾多,裡頭寫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
  • 金庸小說統一中國
    今天對他成就的最大褒獎,大概應是當初坊間一句戲言——金庸小說統一中國。從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到1970年《越女劍》,15年間,15部武俠小說構成了金庸的武俠世界。歷來武俠小說作為通俗文學難登大雅之堂。金庸為武俠注入了深刻的人生道理,獨特的東方文化和深厚的家國情懷,使得金庸武俠小說獲得了不一樣的文學成就和空前的影響力。
  • 金庸小說各大高手的武功前100排名集
    金庸小說有俠客行,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等15部,這15部有不同的高手,功夫也不盡相同,然而小說中幾乎都有少林寺這個門派,少林寺可以作為武功的參照物,少林弱,則整體武功強,少林強,則其它門派弱,下面我來排列一下金庸小說中各大高手武功前100名集:1 達摩祖師:佛系人物頂峰,一葦渡江,天下武功出自少林,金庸筆下佛系武功頂峰高於道系
  • 我看金庸的電視,玩金庸的遊戲,讀金庸的小說長大
    而偏偏,韋小寶就是集廣大男性羨慕廣大女性鄙視之大成者。金庸生平風流,金庸寫韋小寶既是在寫自己。金庸的那個年代,是不是男人可以三妻四妾,我們不能理解,我們也不可以或是不需要去理解。我們只要過好當下,過好當下的主流就好。比如,你說現在生活的重心是什麼?肯定會有一大堆人舉起手來說,認真上班,努力存錢買房還貸,努力存錢養娃養老。每個時期的大多數人生活的重點都不一樣。
  • 金庸:小說是寫給人看的,小說的內容是人
    金庸先生的小說,經歷了金庸本人兩度修訂,總共有三個版本。即「舊版」、「新版」、「新修版」。
  • 我的金庸小說閱讀經歷
    之所以說這兩件事,是有兩個原因:一是想說明金庸先生的小說在中國流傳程度之廣,在我故鄉那麼偏僻的鄉下,大多數都是沒有見識的鄉下人的地方,也有這麼廣泛的傳播,雖然是以電視劇的形式;二是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受到了金庸小說的影響,這也為我後來愛看金庸小說埋下了伏筆。
  • 金庸小說、影視各版本盤點和匯總
    金庸,原名查良鏞,是享譽全球的武俠小說作家,一生所著作品都被搬上了熒幕,廣受好評,與古龍、梁羽生並稱「武俠三劍客」,被人評價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
  • 金庸小說的創作順序
    金庸小說的創作順序 金庸中長篇小說一共有14篇,從1955年開始創作,到1972年封閉小說創作
  • 金庸先生千古!回憶金庸小說的歷史順序
    金庸,1924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家世系浙江海寧查氏,其家為書香門第,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孫查揆的後裔。
  • 金庸作品全集(新修版)(全36冊) (金庸作品集)
    金庸作品集(全36冊) ——雪山飛狐(全1冊)《雪山飛狐》一書講述的是闖王李自成四大侍衛胡、苗、範、田後人和闖王軍刀的故事。當年闖王兵敗九宮山,將藏有復國寶藏的闖王軍刀交給四大侍衛之首胡侍衛保管,苗、範、田三位誤以為他賣主求榮,將其殺死。百餘年來,四家後人不斷尋仇和尋寶,卻無一能得善終。
  • 讀金庸小說的順序
    點擊笑書神俠讀博學關注我們 金庸先生一共創作了15部武俠小說。除了眾所周知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以外,還有一部《越女劍》。對於金迷來講,應該將這些小說都讀過了。但還有很多朋友尤其是年輕一些的朋友們,並沒有讀過或者沒有全部讀過金庸的武俠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