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地驚現大量廢棄口罩!450年不降解,數量比水母還多

2020-12-25 海峽都市報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

大規模的居家隔離,似乎讓地球的環境都變好了。

然而在疫情逐步緩和的現在,廢棄的口罩和手套,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白色危機!

大量的防疫垃圾流入海洋、沙灘和街道,歷經450年才會降解!

法國的廢棄口罩,比水母還多;

英國1/3海灘,出現口罩垃圾;

中國香港的小島周邊,100米距離就有近70個口罩!

疫情還沒結束呢,汙染就開始了......

01

澳洲海灘驚現廢棄口罩垃圾,

當局發出警告

最近澳洲的天氣逐步回暖,許多民眾總算能走出家門,來到海灘舒舒服服地享受愜意的美景了。

然而有一件事情,千萬要注意:

大家在海灘邊休息時,儘量減少戲水。

下水恐將引發皮疹,甚至是腸胃炎!

自從12月1日起,

澳洲環保局將測試各個海灣地區的水質!

同時,他們還將向居民們發布水質安全等級的簡訊提醒。

那麼這個事情的罪魁禍首到底是什麼呢?

原來它就是白色汙染!

在澳洲Yarra河流上,充滿了各類五顏六色的塑料垃圾!

在這些垃圾中,出現了大量的塑料瓶、塑膠袋和口罩等製品。

而這就引發了更加嚴重的後果:

沿海所有36個海灘發出警告!

當局提醒當地民眾,這幾天最好別下水。

今日哥也建議大家,儘量遠離不明水源,減少不良症狀的出現!

02

全球各國曝出大量廢棄口罩,

450年才會降解

澳洲多處海灘出現水質汙染和白色垃圾,是很多人都無法想像的。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在這些常見的塑料汙染中,已經出現了口罩的身影!

口罩的出現,會給全球帶來新一輪的危機嗎?

這仍然是個未知數......

但是已經有無數的新聞和案例,告訴了我們一個冷冰冰的事實:

已經有大量廢棄口罩,

扔進了各處河中、海中!

地中海,法國環環保組織發現了一個噩耗:

口罩、防護手套,

竟然在這裡隨處可見!

在一次行動之中,就清理出了14雙手套、9個口罩,以及200升垃圾。

這種以前從未出現的新型汙染,或許到了未來會變得愈發嚴重!

環保組織預計,鑑於口罩的爆發式使用,地中海廢棄口罩數量,可能將超過水母的數量!

這類以疫情為主的垃圾汙染,如果沒有相對應的措施,引發的後果可能是難以想像的......

還有更加可怕的一點是:

這類流入海洋的一次性口罩,

需要至少450年才會降解!

如此持久的破壞力,使每一隻廢棄口罩和手套,似乎都成了生態上的「定時炸彈」。

而它們和尋常的塑料垃圾一起,悄然地演變成了雙重汙染,或許會帶來一輪新的白色危機。

03

全球每月用了1290億隻口罩,

都到哪裡去了

隨著全球疫情的緩和,我們真的應該重視廢棄防疫用品的汙染了!

要知道,在疫情爆發之後,全球的口罩手套需求急速飆升,暴漲到了疫情前的100倍!

全球每個月在使用650億個手套、1290億個口罩!

它們的數量如此之大,可在用完之後,又都去了哪裡了呢?

一部分被扔進了垃圾桶,還有一部分卻被廢棄到了全球的各個角落。

英國1/3的海灘上,都出現了一次性口罩和手套;

69%的垃圾拾撿活動中,也都發現了它們。

在香港索罟群島地帶,環保團隊在100米之內,就撿到了70個廢棄口罩!

它們甚至還會出現在烏克蘭的樹上;

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

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隨處可見的廢棄防疫用品,不僅數量巨大,而且很可能還帶有病毒。

設想一下,這麼多口罩和手套都已經使用過了,那麼它們的表面會帶有多少的病毒細菌呢......

如果把它們丟棄在不該丟棄的地方,那麼這些病毒可不可能流入到海中和其他地方呢?

要知道,全球多國在水中也發現過新冠病毒的蹤跡。

荷蘭、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美國研究人員,也在海洋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但這些異常情況,到底和水中的廢棄口罩有沒有關係,最終還沒有一個定論,我們也不妄加猜測。

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全球環境似乎是在變好。

各地的天空更清澈、湛藍了,河流的水質也更乾淨。

可疫情之後,

防疫用品的隨意丟棄,成了最讓人堪憂的事情之一。

來源:環球旅行

編輯:遊越

相關焦點

  • 多地海底驚現新冠垃圾…天災未完,還來人禍?
    此外,大量建築物內外均遭損毀,全球變暖加劇最高溫度還在破紀錄!據世面視頻報導,幾天前,近幾年,這樣的場景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頻繁地發生著。可以這樣說,如今北極的溫度,已經顛覆了我們的認知。而科學家預測,2020年有50%的機率,最高溫度會超過2019年!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一個時間問題。03多地海底驚現「新冠」垃圾!口罩、消毒洗手液瓶子觸目驚心!
  • 體內97%的成分都是水,卻還遭到大量捕殺,海月水母太難了!
    動物也是如此,為了生存它們必須進食,而且還需要吃含有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然而科學家們發現,海月水母作為大多數海洋生物的獵物,它體內卻幾乎沒有這三種營養物質。根據研究發現,海月水母體內有97%的成分都是水,剩下的成分中很少有營養物質的存在,吃海月水母就像是喝水一樣,那為什麼還是有大量海洋生物以它為食呢?
  • 中國低值可回收物被大量廢棄 加劇「垃圾圍城」
    加劇垃圾圍城 造成環境汙染 我國低值可回收物被大量廢棄生活中的廢玻璃,在歐洲回收率高達90%,而在我國85%都被混在垃圾中廢棄。我國再生資源利用率偏低,尤其廢玻璃、廢紡織物、廢包裝紙等低值可回收物被大量廢棄,既加劇了垃圾圍城趨勢,又造成了環境汙染。記者調研了解到,我國再生資源領域存在回收體系無序、產品標準缺失、技術落後等多重掣肘。專家呼籲加強相關法規和標準等頂層設計,構建標準化、規範化回收體系。現狀:再生資源回收率偏低大量資源遭浪費垃圾是被放錯位置的資源。
  • 多地開展非醫用口罩大抽檢,這類口罩緣何不合格多
    來源:一財網近日,大範圍抽檢非醫用口罩的行動正在多地展開。8月4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官網發布消息,15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其過濾效率(鹽性介質)實測最低值可達34.6%,而標準要求≥90%。不合格項目主要有:過濾效率、防護效果、細菌過濾效率、口罩帶及口罩帶與口罩體的連接處斷裂強力、頭帶、通氣阻力、微生物等。其中,判定166款產品過濾效率不合格。該項目主要考核口罩罩體濾除顆粒物的能力。該項目不合格,可能導致口罩不能有效過濾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如細菌、病毒、粉塵等),極大地增加了使用者患病或傳染的風險。
  • 通訊:當環保遇見藝術——記韓國廢棄一次性口罩的華麗變身
    新華社首爾12月27日電 通訊:當環保遇見藝術——記韓國廢棄一次性口罩的華麗變身新華社記者陸睿位於韓國京畿道義王市的桂園藝術大學校園裡,一位23歲的年輕大學生正和另一位小夥伴一起在戶外工作檯專心創作:成百上千隻廢棄的一次性口罩經過他們的匠心改造
  • 新冠最可怕的後遺症來了,全世界還一無所知
    橡膠手套反而破裂,露出比胃壁鋒利得多的稜角,在她的胃壁上劃出傷口。直到,她的胃徹底罷工了。她再吃不進去,也消化不了任何東西。我們對口罩的使用量,甚至達到了每天10億隻。諷刺的是,當它們成為人類的救星之時,卻也成了其他物種的殺手。
  • 2020全球禁塑政策和降解塑料生產現狀分析
    不規範生產、使用、處理塑料帶來的資源浪費該如何應對?禁塑令是否會帶動國內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全面爆發,甚至取代傳統塑料?可降解塑料的供需結構將如何變化?  可降解塑料佔比不足1%,全面替代不可行!信達證券指出,可降解塑料在性能上全面替代普通塑料不具備可行性,因為可降解塑料在普通自然環境中不一定降解且成本較高。而從規模上來看,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截止2018年,全球塑料產量已經達到3.6億噸。自2010年以來,塑料產量保持在年均複合增速4.1%,其中中國年產1億噸塑料,佔全球產量的30%,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整個亞洲的產量超過全球的50%。
  • 疫情期間全球多地掀起整形熱潮 因為可以在家恢復和藏在口罩下
    據BBC7月10日報導,世界各地的一些整容診所報告說,疫情期間就診人數有所增加,因為他們可以戴上口罩或在家工作。世界各地的許多診所表示,前來做手術的人數正在增加。(圖片來源:GETTY IMAGES)儘管疫情導致全球範圍內許多業務都被暫停,但一些整形診所仍在營業。它們採取了更嚴格的措施,例如新冠病毒檢測和更頻繁的清潔消毒。
  • 照片中驚現女幽靈 盤點全球靈異事件秒殺行屍走肉(圖)
    有關部門還派人調查過。不過調查不出什麼也只好不了了之了。只是,一個多世紀以前,這裡的熱鬧是一種另類的熱鬧,而現在,它每天都在迎接著一批又一批的旅客。但是,許多人都還對1992年故宮靈異事件心存恐懼。  照片中驚現女幽靈盤點全球靈異事件秒殺行屍走肉喪失復活恐怖至極  到底怎樣的她也不是很清楚,那時她還很小,而且也不在浦東,後來上高中了才去的那裡我是地道的成都人
  •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文章來源:科技報告與資訊)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在爭先恐後地調整研究範圍,以找到解決COVID-19大流行席捲全球的眾多問題的解決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口罩短缺。 昆士蘭科技大學QUT的Thomas Rainey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正在加緊研究他們正在開發的可生物降解的防汙染口罩用的去除納米顆粒的新材料。Rainey博士說:「我們已經開發並測試了一種高度透氣的納米纖維素材料,該材料可以去除小於100納米(病毒大小)的顆粒。」 「我看到很多人戴的口罩都是沒有經過病毒檢測的。
  • 日本開發了海水降解塑膠袋,中國呢?
    據NHK報導,三菱化學和一家包裝材料製造商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這種購物袋由甘蔗等植物成分製成,在海水裡僅需約1年時間即可被完全降解。但由於需先進技術為支撐,價格估計會是普通購物袋的6倍以上。1922年,聚乙烯被人工合成,並開始被用於製造新型塑膠袋。1939年,聚乙烯採用工業化生產,成本大幅降低,人類大步前進擁抱塑料時代。由於塑膠袋的成本極低,日常使用方便。全球塑膠袋的使用量逐年上升。
  • 科學家發現咖啡渣的另一個可能用途:可生物降解塑料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我們已經聽到越來越多的關於環保型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消息,其由纖維素納米纖維製成。雖然這些纖維通常是從木材廢料中獲取,但新的研究表明,它們也可以從大量的廢棄咖啡渣中獲取。纖維素是地球上最豐富的有機化合物。
  • 還剩4天時間不多了!我國開始全面限制,專家:現在還來得及嗎?
    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的同時,同時也給地球帶來了極大的負擔,原因很簡單,我們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都是取之於地球,但是消耗能量的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廢氣,這些廢棄會造成地球溫室效應或者一些別的影響。
  • 水母報復人類的方式有幾種?比如:攻擊核電站
    在這裡還必須強調一下,水母的煩人程度和「打不死的小強」是不相上下的,水母的生命周期由兩個生命時代交替而成,一種是浮浪幼體期,而另一種則是水螅期。 上文說過,殺死水母只會讓水母的數量激增,這是人類犯下的錯誤,在上個世紀,日本大約每40年就會爆發一次一次水母浪潮。
  • 在杭州臨安,廢棄口罩可以換新口罩、洗手液、大米
    ,杭州臨安區天目山鎮月亮橋村創新推出有償回收廢棄口罩的舉措,減少了廢棄口罩亂扔現象。▲臨安區天目山鎮月亮橋村廢棄口罩兌換點「各位村民,廢棄口罩不要亂扔,可以來兌換……」走進月亮橋村,遠遠地就聽到小喇叭裡播放著廢棄口罩兌換物品的通知。村道上,垃圾分類管理員張利平和志願者王月芳全副武裝。
  • 北京嚴查市場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行業市場分析
    塑料購物袋的厚度應不小於0.025mm。商超和集貿市場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市場內的塑膠袋將由「專櫃」統一銷售給經營者,而對於塑膠袋的價格則可由商品零售場所自主制定。   可生物降解塑料   又稱綠色塑料,在微生物(細菌和真菌)的作用下完全或局部轉換成水,二氧化碳/甲烷,能量和新的生物質的生化過程。
  • 南非海灘驚現多隻藍色外星生物,原來是不能碰的「藍龍」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非洲時報報導 全球暖化問題持續,海水溫度亦有上升
  • 限塑令催生「風口」 道恩股份搶跑可降解塑料賽道謀發展
    本報記者 趙彬彬 2020年,作為口罩概念股龍頭,道恩股份因亮眼的市場表現備受外界關注。2021年,面對限塑令帶來的市場需求與發展機遇,道恩股份在可降解產品產業化的基礎上,繼續向上遊基材合成領域挺進,持續發力可降解材料發展賽道。
  • 文成驚現「桃花水母」!這意味著……
    」水產技術中心工作人員稱,「桃花水母」的出現,是文成自然環境良好的見證,與文成這些年一直堅定不移地踐行兩山轉化理念,推進「宜遊宜居生態縣」總戰略是分不開的。◆記者了解到,在我國,「桃花水母」有多達九個不同的品種(全世界共計有十一種不同的桃花水母),比如中華桃花水母、楚雄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短手桃花水母
  • FN 專題|蘑菇、廢棄塑料也能做鞋子?可持續材料即將 C 位出道!
    圖片來源:網絡這種以聚乙烯為原材料製成的面料,其原物料來自廢棄的人工合成纖維,多為廢舊聚苯乙烯,其主要來源包括各種包裝材料、大量的一次性快餐用品。其中含有大量非聚苯乙烯雜質及油汙,置於水中可進行分揀處理,再用洗滌劑和水進行多次清洗,從而得以成為製造新材料的原物料。經回收重製後呈現的面料彈性絲毫不輸常規的襪靴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