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在紐約翠貝卡電影節首映(進行了小範圍點映)後,紀錄片《AlphaGo》在IMDB(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評分高達9.8分。
「圍棋棋局數不勝數,甚至多過宇宙中的原子數量,這種古老的中國遊戲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對人工智慧的巨大挑戰。2016年3月9日,圍棋世界和人工智慧在韓國正面對決,通過五局決出勝負。一個未證明自己實力的AI挑戰圍棋聖手,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吸引了全球數億人的關注。
由Greg Kohs拍攝,奧斯卡最佳配樂獎提名人Hauschka加持的《AlphaGo》,講述了AlphaGo的成型經歷——從牛津大學開始,經過法國波爾多的圍棋俱樂部、DeepMind的編程終端,最終進入韓國首爾歷時7天的比賽現場。隨著這個故事逐步展開,更多問題擺在眼前:AI能夠揭示具有3000年歷史的圍棋中的哪些方面?在人性方面,AI又能教給我們什麼?」
第一個和AlphaGo對弈的專業棋手樊麾曾經信心滿滿,按他的說法,AlphaGo「只是一個程序」。但在輸給AlphaGo之後,他發現職業圍棋將會被永遠改變。畢竟,AlphaGo遠不止一個簡單的程序,DeepMind開發者通過深度神經網絡開發它,在對戰樊麾之前,它已經學習了16萬部棋局,並與自己切磋3000萬場比賽。
在影片中,DeepMind的開發過程是一條故事線,但另一條故事線更引人注意,那就是講述這些把畢生精力奉獻給圍棋的人類。當棋手不能做到第一,他們應該怎麼辦?如果人類直覺不敵機器,這種人性挑戰會有什麼結果?
對於樊麾來說,當他不敵AlphaGo並且被報導出來的時候,他的妻子甚至不讓他上網,以免他看到同行對他的批評;但樊麾很快恢復過來,並協助AlphaGo更加強大。他笑著說:「我會竭盡全力,保護人類的智慧。」
Greg Kohs
影片拍攝完成之前,AlphaGo還沒有挑戰柯潔,所以最終成片估計沒有講到今年烏鎮圍棋大戰。但即使這樣,這部紀錄片還是值得AI愛好者一看的,因為從新鮮出爐的預告片看來,這部紀錄片應該包括AlphaGo開發的始末,還有和李世乭對弈的過程,其中的一些細節值得關注。
不過僅有15個人評分,粉絲的熱情會讓新上榜影片衝高,隨著參與評分人數增加而回落。
導演格雷格Greg Kohs此前2015年作品《The Great Alone》評分8.7,當然,紀錄片大多分很高。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AlphaGo的意義遠不止在圍棋方面。目前像文學、音樂、戲劇、烹飪等領域,讓AI發揮作用還需要很長時間,而且新的AI技術需要學會從更少的數據中處理更多領域中的問題。但無論如何,AlphaGo鼓勵我們擁抱未來變化。
告別了繁忙的高中生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學習環境.。大學,是到達了心的理想國,還是從一座牢籠進入了另一座?你是否也有過迷茫,有過忙完之後卻又茫然不知所措?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適應新環境、新生活,我們設計了這份問卷了解大家的學校適應狀況。本問卷不記名,點擊閱讀原文按照您的真實情況填寫以下問題就可以啦
大家都在看:
♥選課通知 | 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重學選課安排
♥校會招新 | 雙手奉上 校學生會歷年招新筆試樣題
♥慄子快訊 | 「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
♥堅決剷除 | 打著"就業""招聘"的幌子搞傳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