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十年回顧:CNN、AlphaGo、GAN……它們曾這樣改變世界

2021-01-12 騰訊網

選自analyticsindiamag

作者:RAM SAGAR

機器之心編譯

編輯:蛋醬、魔王

盤點 AI 十年來取得的重要突破。

過去十年間,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最瘋狂的科幻小說場景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十年前,人們在談論 AI 的理論化和實驗,但這些年來,AI 變得更加切實了,也變成了主流。無論是國際標準課程、平臺、庫、框架、硬體,一切都順理成章。就算說這十年裡取得的成績奠定了未來的基礎,也不為過。

這篇文章將盤點 AI 十年來取得的重要突破。

卷積

2012 年是深度學習歷史上重要的一年。那一年,卷積神經網絡(CNN)在著名的 ImageNet 挑戰賽中大放異彩。由 Alex Krizhevsky 等人設計的卷積神經網絡「Alexnet」以遠超第二名的成績奪冠,在 ImageNet 數據集上的視覺識別錯誤率為 15.3%,降低了一半。該神經網絡對貓的檢測準確度達到了 74.8%,在 YouTube 視頻中檢測人臉的準確率為 81.7%。

現在,手機和商場中的人臉識別應用都應該歸功於 2012 年的這項工作,識別準確率的提升使研究者能夠進行醫學成像模型的部署,這些模型具備高置信度。

與 AI 對話

Vaswani 等人 2017 年發表的《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帶來了級聯效應,使得機器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去理解語言。得益於 Transformer 架構,AI 現在能夠撰寫假的新聞、推文,甚至可能引起政治動蕩。繼 Transformer 之後,谷歌又推出了BERT 模型,將其用於關鍵字預測和 SEO 排名等。BERT 如今已經變成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實際標準,諸如 Microsoft 和 NVIDIA 之類的公司開始堆積更多參數來追趕該模型。

NVIDIA 的 Megatron 具有 80 億個參數,而 Microsoft 的 Turing NLG 模型具有 170 億個參數。OpenAI 的 GPT 模型後來居上,1750 億參數的GPT-3目前是歷史記錄的保持者。

GPT-3 也是 Transformer 的擴展,是目前最大的模型,它可以編碼、寫散文、生成商業創意,只有人類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

將人類一軍

AI 早已在西洋棋中擊敗了人類。而更加複雜的人類遊戲,如 Jeopardy! 遊戲、圍棋、德州撲克等,也沒有擋住算法的腳步。人工智慧近幾年來最廣為人知的事件就是 AlphaGo 在最複雜棋類遊戲——「圍棋」上擊敗了人類頂級選手。與此同時,在這個十年中,IBM 的 Watson 也在 Jeopardy! 決賽中擊敗了兩位人類,最終 Watson 獲得了 77147 美元獎金,而兩位人類分別獲得了 24000 和 21600 美元。

Facebook 和卡耐基梅隆大學共同開發的德撲 AI Pluribus 戰勝了五名專家級人類玩家,實現了前輩 Libratus(冷撲大師)未能完成的任務,該研究還登上了 2019 年的《科學》雜誌。2020 年 12 月,DeepMind 提出的 MuZero 讓一種人工智慧模型掌握多種遊戲,包括將棋、西洋棋和圍棋。

解碼生命

每一個生物體的行為都可以在其蛋白質中尋蹤溯源。蛋白質承載著秘密,破解蛋白質或許有助於擊敗新冠大流行。但蛋白質結構非常複雜,需要不斷地運行模擬。DeepMind 嘗試解決這一難題,其開發的深度學習算法「Alphafold」破解了出現五十年之久的蛋白質分子摺疊問題。計算機視覺被證明可以幫助診斷,而解決蛋白質摺疊問題甚至能夠幫助研發人員開發新藥。

AI:是藝術家,也是騙子

去年,在一則視頻中,比利時首相談論著解決經濟和氣候危機的緊急需求,後來人們發現這其實是 Deepfake 視頻。在機器學習和 AI 對比利時首相聲音和表達方式的操縱下,這則假視頻讓首相發表了一場關於全球變暖影響的演講。

這些偽造內容的背後是精心設計的算法——生成對抗網絡(GAN)。該算法在 2014 年提出,並得到廣泛應用,甚至已經侵入了人類工作的最後一道壁壘:創作。這種網絡可以生成從未存在的人臉、互換人臉,讓一國總統胡言亂語。GAN 生成的一幅畫甚至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破紀錄的價格——40 萬美元成交了。GAN 的另一面是被用於惡意目的,以致於像 Adobe 這種公司不得不研究新技術來鑑別偽造內容。GAN 在下一個十年裡仍將是被廣泛討論的對象。

秘密武器——矽

神經網絡的概念誕生了半個世紀,今天流行的反向傳播方法也出現三十年了。但是,我們仍然缺少能夠運行這些計算的硬體。過去十年,我們見證了十多家公司研究專門的機器學習晶片。這些年來,晶片技術得到了極大發展,我們可以在手掌大小的設備上執行百萬次運算。這些晶片被用到數據中心,用戶可以觀看自己喜歡的 Netflix 電影、使用智慧型手機等。接下來,專為邊緣設備定製的 AI 晶片蘊含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商機。

蘋果等公司已經開發了定製化機器學習晶片(如 A14 Bionic)來提供智能服務。即使是依賴英偉達和英特爾的 AWS,也正在慢慢進入晶片行業。隨著晶片變得越來越小,這一趨勢只會更加明顯:例如使用英偉達 Jetson AGX Xavier 開發者套件,你可以輕鬆創建和部署端到端 AI 機器人應用,用於製造、零售、智能城市等等。谷歌的 Coral 工具包可將機器學習帶到邊緣設備上。安全、實時輸出是目前的主題。

開源文化逐漸成熟

圖源:MIT Tech Review

2015 年,TensorFlow 開源。一年後,Facebook AI 又開源了基於 Python 的深度學習框架 PyTorch。今天,TensorFlow 和 PyTorch 已經成為使用最廣泛的框架。通過不斷的版本更新,谷歌和 Facebook 為機器學習社區帶來了極大便利。自定義庫、軟體包、框架和工具的爆發式增長,使得更多人進入了 AI 領域,也為 AI 研究帶來了更多人才。

開源是近幾年的一個主要特性。開源工具和越來越多的可用資源(如 arxiv 或 Coursera)促進了 AI 變革。另一個催化劑是流行的競賽平臺——Kaggle。Kaggle 和 GitHub 滋養了一批高質量 AI 開發者。

更多學習,更少規則

Schmidhuber 教授上世紀 90 年代初提出的元學習概念,最近才逐漸得到關注。元學習指在有限訓練示例的基礎上,使機器學習模型學習新技能並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通過操縱超參數對特定任務優化機器學習模型需要大量用戶輸入的話,過程會較為繁瑣,而使用元學習後,這一負擔將得到極大緩解,因為元學習將優化部分自動化了。自動優化帶來了一個新的行業 MLaaS(機器學習即服務)。

未來方向

關於一些專家預測以下領域或許將發揮主要作用:

可復現性

差分隱私

幾何深度學習

神經形態計算

強化學習

儘管 AI 已經進入許多我們未曾想像的領域,但它仍需應用到更流行的應用中,如自動駕駛汽車。然而,挑戰更多地在於數學層面:目前已有能夠做出準確決策的算法,也有能夠處理這些算法的處理器,但何時能夠部署到應用上仍未可知。不管是醫療還是自動駕駛汽車,AI 仍需要繼續進展,而這隻有在透明性和可復現性得到建立時才會發生。

THE END

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的發展是如何改變世界格局的
    人工智慧的發展是如何改變世界格局的 聞數起舞 發表於 2020-11-19 10:14:11   人工智慧是當前這一代最受關注的話題。
  • 小水智能作為人工智慧代表企業入選中國新經濟十年回顧研究報告
    2011-2020年,是以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黃金十年。這十年來,人們衣食住行、消費娛樂的方方面面都被改變。同時,大數據、人工智慧、5G、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進步與迭代,加速應用滲透於各行各業。基於此,2020年12月,36氪正式發布了《2011-2020年中國新經濟十年回顧研究報告》,小水智能作為人工智慧代表企業,入選中國新經濟十年回顧研究報告。
  • 「法律+科技」領軍者國際峰會舉辦 人工智慧正改變法律行業
    5年內中國法律科技創新將領先世界法律+科技界教父級人物,《明日世界的律師》作者理察•薩斯金(Richard Susskind),早在1986年就預言計算機和人工智慧將徹底改變法律服務模式。他認為,技術將對法律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拆」,形成行業性的深度分工合作。
  • 人工智慧正在如何改變世界:BBC 總結 AI 的 A 到 Z
    雖然今天的人工智慧系統仍未實現這一目標,但他們在某些特定任務中的表現已經做到和人一樣好,甚至比人類更優秀。新技術讓機器能夠運用海量的數據進行學習,使得 AI 已經邁出了長足的一步。AI 逐漸走出研究實驗室,進入現實世界,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毫無疑問,我們正在進入人工智慧時代。
  • AlphaGo | 人工智慧紀錄片《AlphaGo》IMDB評分高達9.8分
    「圍棋棋局數不勝數,甚至多過宇宙中的原子數量,這種古老的中國遊戲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對人工智慧的巨大挑戰。2016年3月9日,圍棋世界和人工智慧在韓國正面對決,通過五局決出勝負。一個未證明自己實力的AI挑戰圍棋聖手,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吸引了全球數億人的關注。
  • 人工智慧如何改變重塑銷售行業
    人工智慧如何改變重塑銷售行業 Tom Castley 發表於 2020-12-23 15:55:41 隨著銷售行業的不斷發展,銷售策略和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以幫助銷售團隊吸引新客戶並保留現有客戶
  • 珍妮特·溫特森:你可以改變你的國籍、性別,但無法改變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事實
    我很高興在過去的35年中,我一直在寫作,它改變了一些事物,並且我參與到了這些改變當中。我一直渴望,性取向和與性別相關的事物可以是不言而喻的,不用特別突出來說明。當我讀到諸如黛西·詹森和埃維·懷爾德等年輕作家的作品時,我很激動,因為他們的成長是如此不同,他們不用以相同的方式來特意強調性別和性取向。對於比我晚十年開始寫作的阿里·史密斯而言,這成為了一種可能,她能夠宣稱: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 李佳琦對話洛天依 柯潔說AlphaGo讓他「汗毛直立」 人工智慧時代...
    圖說: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論壇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一場場虛擬和現實的對話,拉開了今天上午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論壇的序幕。「人總有一天要輸給機器,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 CNN專訪魔方之父魯比克-改變世界的小小立方體
    CNN專訪-改變世界的小小立方體-George Webster,2012/10/11來源:CNN https://edition.cnn.com/2012/10/10/tech/rubiks-cube-inventor
  • 人工智慧正在改變世界貿易方式
    從世界範圍看,全球經濟在20世紀基本依賴於實物、服務和金融的流動。自21世紀開始,經濟全球化面臨瓦解的挑戰,數字全球化開始成為國際社會的焦點,全球經濟將被數據和數據流重新定義。藉助於智能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開始介入「貿易數位化」的進程,國際間的貿易合作也逐步從可信任貿易者向可信任貿易方式轉變。
  • 圖靈的人工智慧世界
    說人工智慧,不能不說圖靈。圖靈曾勾勒出一幅動人圖景,可以說那裡就是圖靈營造的一個人工智慧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具有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的機器分擔了人類在各個領域的工作;能「思考」的機器通過「自主」的學習可以成為工程師、醫生、詩人、棋手、科學家、畫家、音樂家……凡是人類能做的工作,能「思考」的機器都可以做。圖靈的設想及其驗證方式(圖靈測試)為人類塑造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圖景。
  • 人工智慧在生物學上的重大突破,比肩DNA的發現,或徹底改變醫學
    然而,蛋白質結構預測的勝利標誌著它在現實世界的閃亮登場。 DeepMind並不是蛋白質摺疊領域唯一的競爭者。AlphaFold依靠生物學數據和洞察力,通過策略性地改變一個複雜蛋白質組裝的基因並觀察結果,該團隊能夠建立一種算法,以極高的精度重建蛋白質。 我們一起走在範式轉變的快車道上。
  •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將在控制和決策層面將深入影響到金融領域
    未來幾年,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會有更廣泛和深入的應用,特別是在控制和決策層面將深入影響到金融領域,比如在金融方面可以對投資決策進行優化。而人們普遍意識到的是,alphago的這場勝利,將會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一場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所引導的革命,廣泛地影響到金融領域。
  • 被AI改變的真實世界
    金光石的雕像坐落在他的家鄉大邱市 圖片:網絡《世紀之爭》的節目製作人南相汶(Nam Sang-moon)表示,這檔節目的靈感,來自於他在2019年觀看的一場人機圍棋大戰:曾獲世界圍棋冠軍的韓國選手李世石對陣韓國AI程序「韓豆」(HanDol)。在三場比賽中,李世石只贏得了一場。
  • 透視新一代人工智慧:AI如何改變未來
    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人工智慧改變未來(關注·透視新一代人工智慧①)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人工智慧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
  • 漫談從《西部世界》到人工智慧的發展
    看完HBO出的《西部世界》第三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相比起《權遊》,這部描述殘酷未來世界的劇,更加令我心生澎湃,久久不能平靜,一時間滿腦子都想的是人工智慧,回想看完的一、二、三季,逐漸讓我開始懷疑生命的本質及其意義,人類真的是自我意識驅動的產物嗎?人類的最終命運是什麼...
  • 《西部世界》第三季第一集劇情解析—被人工智慧綁架的世界
    HBO推出的美劇《西部世界》,在前兩季播出的時候就因為燒腦的劇情和深刻的主題,引起了觀眾的熱烈討論。在經歷了第二季異常複雜的時間線之後,最近回歸的第三季改變了敘事手法,比之前更加容易理解了。在劇中所展現的那個現實世界裡,人類的生活被智能系統操控,試圖掌握自己命運的接待員恰恰是人工智慧的產物。因此,無論是人類還是接待員,本質上都是被科技裹挾的存在。如此看來本季《西部世界》的中心思想,似乎和《黑鏡》不謀而合。
  • 向勵志改變我們生活的Hassabis致敬,向人工智慧致敬
    反而,它取決於棋手的一些類似於「直覺」的東西:當被問到為何這樣落子的時候,大師們通常的回答是「感覺如此」。很顯然,計算機在做出這方面的判斷時會表現很糟,圍棋也因此被認為是人工智慧領域「懸而未決的重大挑戰」之一,大部分研究者預期還需要十年機器才能有希望破解它。
  • 特寫李飛飛:她激勵了人工智慧的發展,更要給人工智慧賦予人的價值
    WIRED 近期對李飛飛進行了採訪,更多地展現了她對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思考;這同時也是一篇對李飛飛個人生活的回顧和特寫。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編譯如下。 雖然這些工具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被使用了超過60 年,但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開始使用他們來完成能夠改變人類生活軌跡的高級任務:今天,人工智慧可以幫助確定患者的疾病治療方案、誰有資格享受人壽保險、一個人需要服刑多長時間、哪些求職者可以接受面試。 當然,這些力量也可能招致一些危險的結果。例如,亞馬遜不得不放棄一款人工智慧招聘軟體,該軟體學會了給包含「女性」一詞的簡歷打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