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正是改革剛剛起步的時代,中國的生活水平卻普遍較低。改革後的中國,仍舊誕生了許多的「暴發戶」,他們的生活已經比較富裕。圖中是北京的一戶家庭購買了當時非常貴重的日本大屏彩色電視機。
圖中是一個牧民家中安裝了當時很少見的電話,這戶人家是村中最早的「萬元戶」依靠養殖發家致富。
沙發在現在看來,家家戶戶都會有,很普遍,但在八九十年代卻屬於「萬元戶」才會買得起的東西。圖中是北京一戶居民,用三輪車拉著新買的沙發。
鋼琴對現在來說也屬於奢侈品的行列,在八九十年代,由於培養孩子的藝術天賦不惜花大價錢給自己的女兒買來了珍貴的鋼琴。
圖中九十年代末,一個上海市民家中的樣子,牆上貼滿了體育海報,在一側的桌子上擺滿了化妝品,家中的女兒正在練習琵琶。
圖中是江蘇省華西村的一戶家庭,這戶人家裝潢精美,家具典雅,看起來是「豪華別墅」得風格。
電腦對於九十年代的人來說,是個稀罕物,圖中是廣州的一位美女工程師花費3萬多元買到的一臺美國原裝電腦。
圖中是八十年代末,西藏一戶牧民家庭裡,不但有著皮質沙發,還有電視機。
圖中是一戶家庭,父母為給兒子過生日,買來了蛋糕,蛋糕在中國八十年代並為流行,但家庭富裕的人會買來嘗嘗鮮。
圖中女主人正用縫紉機,縫製衣服,而三位成年人手腕上都帶著一塊金屬手錶。在八九十年代,普通家庭還是以鐘錶為主,手錶則屬於昂貴的物品,像這樣人手一塊的情況十分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