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富士康的流水線製作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士康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廠,為美國蘋果企業以及眾多數碼產品都有著業務接洽。隨著電子時代的崛起,富士康一度成為電子代工市場的「龍頭老大」。
不過風水輪流轉,如今的富士康已經大不如前,數碼電子產品隨著新的品牌和企業的崛起出現明顯分化,富士康的地位甚至有可能被中國一家不斷壯大的公司——「立訊精密」所取代。
立訊精密或成為「下一個富士康」
或許大家對「立訊精密」這個公司還不太了解,實際上立訊公司在2017年就開始與蘋果公司有合作,更是成為了蘋果公司無線耳機AirPods的供應商。同時這項合作為立訊也打開了一定的知名度,從而拉取到了更多的投資。據外媒報導,立訊公司的成長速度之快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富士康」。
據新浪財經6月29日的報導看,從2019年開始,立訊的營業收入就高達625億元,到了今年立訊的最新市值已經超過480億美元,而富士康的市值只有370億美元。立訊的發展與中國近年來大力增加科技、電子方面的努力息息相關。光是近十年來中國就出現了很多優秀的電子品牌,如華為、小米、榮耀系列等等,而OPPO、vivo等品牌也開始走出國門。蘋果企業不再佔據電子市場的半壁江山。
富士康逐漸被立訊「超車」
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就是因為中國工業在世界上屬於數一數二的地位,在建設發展工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反觀富士康卻在建立工廠方面接連受挫,先後在美國、印度的工廠都因為各種原因,規模一再縮小。據外媒消息,富士康甚至在印度建廠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都虧損近50億。
富士康之所以會被立訊「超車」和他的市場和研發息息相關,在研發經費的投入中,立訊更為重視,光是每年投入的經費就佔公司營業收入的7%。加上美國有意不想讓富士康一家獨大,轉向與立訊合作,也給了立訊很好的發展機會。
由此看來,其實不管是在經濟市場還是國際上,「一家獨攬」的現象註定不會長久,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一定會出現更多新鮮血液,所以一些老牌企業固守陳規是行不通的,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那麼多企業都在不斷改革的原因,因為不創新就會被淘汰,現在的富士康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