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家應該都被崔永元懟範冰冰一事刷了屏。
崔永元在微博曝光範冰冰和劇組籤署1000萬和5000萬大小兩份合同。
雖然後來崔永元回應,微博暗指的女演員不是範冰冰。但是也讓影視圈墨守成規的「陰陽合同」曝光在大家面前。
近年來,影視明星的酬勞水漲船高,陰陽合同的出現是否在為明星逃稅保駕護航?
明星「陰陽合同」涉稅被調查一事,影響的不光是範冰冰其自身,也對與其關係密切的兩家上市公司,華誼兄弟與唐德影視股價產生衝擊。
今日早盤,華誼兄弟開盤大跌8.56%,唐德影視大跌8.36%。其他影視股,如橫店影視、光線傳媒也出現大跌。
看來,這次事件是個大地震。
何為陰陽合同?
「陰陽合同」是指籤合同的雙方是相同的,交易的內容是相同的,交易的時間是相同的,交易的地點也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是交易的價格。表現為一個價格低,一個價格高,反映在稅收方面一般都是按照價格低的合同納稅,帶來稅款流失。
通俗來講,一個是給稅務機關看的,金額一般比較小,稱為陽合同。另一種是在臺面下達成的協議,這個合同納稅機關看不見,只有圈內幾個相關方才知道。
為什麼要搞陰陽合同? 偷稅!
其實近幾年,明星片酬高達億元的新聞屢見不鮮。有數據統計,近兩年,一、二線演員的片酬增長了近250%。
而對於這種現象,國家也相繼出臺了不少政策和意見。
早在2017年9月,五部委就曾聯合下發通知,明確提出「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的要求。指出,各會員單位及影視製作機構要把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製作成本範圍內,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
其實所謂的明星高片酬,折射的是影視行業的虛火。目前,我們國家娛樂圈內的「只認明星」,平臺認明星、導演認明星等便籤始終沒有摘掉。
儘管有各種「限令」,明星的高片酬還可能以五花八門的「大小合同」等形式出現。
而且,不少明星為了逃避稅收,會在「納稅」二字上做足文章。據悉,包括明星個人工作室、 明星成立(或參股)的一系列公司,都成了避稅的利器。
國稅總局劍指陰陽合同
事件不斷發酵,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
這次稅務機關的反應速度是獲網友點讚的,事件從網上熱炒到相關部門介入調查不過就兩三天的時間。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稱,針對近日網上反映有關影視從業人員籤訂「陰陽合同」中的涉稅問題,國家稅務總局高度重視,已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依法開展調查核實。如發現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將嚴格依法處理。
將在已經部署開展對部分高收入、高風險影視從業人員依法納稅情況進行評估調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風險防控分析,加大徵管力度,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由於範冰冰工作室地處無錫,無錫地稅對此事也進行了最新回應:
目前已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和江蘇省地方稅務局的要求依法開展調查核實。如發現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將嚴格依法處理。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國內電影市場更是以超200億元的成績超越了北美市場,並刷新了全球電影市場單周及單月等多項票房紀錄。在從業者看來,國內電影票房市場在快速增容的同時,不僅為國內影視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對相關政策引導、行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拿國外影視圈來說,所有的流程都有專業的工作人員來擔保和監管。一部電影從立項開始,就會有擔保公司進行介入,專業的工作人員會對整部影片的每一個環節進行風險把控。對於演員片酬這部分來說,當價格談妥之後,從合同籤訂到完成付款打款,都會有獲得一定資質的第三方公司進行全程監察,為的就是從根本上杜絕因明星偷稅、漏稅的不良行為。
其實,相關部門可以學習和效仿國外的做法,成立監管部門,制定監管辦法,讓娛樂圈在合規的狀態下蓬勃發展。
依法納稅是應盡義務
或許大家都還記得,多年前劉曉慶因為逃稅而獲刑的事情。
如今,「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理念已經深入民眾內心。
人人都應依法納稅,演藝明星也不能例外。
根據刑法對於逃稅罪的最新規定,除某些情況外,納稅人全額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佔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佔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如果你不想在監獄裡學知識,那還是依法交稅比較好。
明星,作為影視工業流程的產物,具備大眾認可度和期待值,的確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
大家並不是不能接受明星賺得盆滿缽滿,畢竟明星也是起早貪黑。
只是你賺大錢,同時又不依法交稅,這確實不公平。
而且,演藝明星們籤訂「陰陽合同」的現象本來就不應存在。
希望「陰陽合同」早日走出陰暗,走向陽光。
希望大家遵紀守法,共創合法家園。
>>>>推薦閱讀
頻發且高危的「套路貸」為何屢禁不止?
外賣進入2.0時代 2300億市場誰來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