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賦》:在古典寫意畫卷中,上演一幕幕「好戲」

2021-02-08 網易

  作者:西亞

  從人聲鼎沸的街頭巷陌,到威嚴莊重的朝堂之上,從繁花似錦的帝都建寧城,到大漠孤煙的邊塞寧朔……隨著劇情變化,電視劇《上陽賦》正緩緩打開一幅古代生活畫卷。

  

  近日,古裝傳奇劇《上陽賦》在優酷全網獨播。該劇由侯詠擔當總導演,程源海擔當導演,章子怡、周一圍、于和偉、楊祐寧等領銜主演,以上陽郡主王儇

  (小名阿嫵)

  與寒門出身的豫章王蕭綦先婚後愛、相互扶持為敘事主線展開劇情。

  該劇以帶有古典韻味與歷史質感的畫面,豐富「有戲」的人物群像,構築起一個兼具層次和張力的傳奇故事。

  

  大處寫意、小處寫實,融出古典韻味

  作為一部古裝傳奇劇,《上陽賦》原作沒有確切指出具體的歷史背景,但在影視化過程中,該劇嘗試打造出一個頗為古意的敘事空間——架空但不虛空,處處有跡可循。

  該劇美術設計遵循的原則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應深深挖掘更有意思的歷史元素和借鑑中國古代繪畫神韻,作為創作源泉,將有意思的元素適量放大,致廣大、盡細微,場景大空間寫意誇張,小空間要真實感。

  從劇中的「寫意」大置景來看:皇城建築高聳威嚴,有唐詩「九天閶闔開宮殿」的巍峨感;邊疆重鎮寧朔粗糲古樸,撲面而來的是邊塞詩裡的風沙漫天之感……

  

  

  建寧皇宮設計圖及劇中實景。

  而從「寫實」的小道具來看,皇宮裡的鎏金酒具有唐風之工,造型精緻、紋飾精美,為典型小件大器;三皇子子澹府庭院別致清雅,樂器、茶具簡潔而富有禪意,有漢風之樸、宋風之雅,也符合其君子如風、溫潤如玉的氣質。

  

  將魏晉南北朝的東晉作為歷史支點,並調之以秦漢之風、唐宋之雅,《上陽賦》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在創作手法上將寫意與寫實相融合,呈現出具有古典韻味與歷史質感的視覺效果,為故事、人物鋪墊出厚重的敘事基底。

  劇中,畫面不僅與古詩、古畫中的意境相勾連,也以特別的構圖、打光等攝影方式,營造出帶有情緒感的敘事空間。比如,劇中全劇或主要人物在影調和色彩的流程上,有一個「V」字或「W」字形的變化:開場較為明亮,隨著劇情的發展,人物情緒的低落,整個畫面的影調和色調也會暗淡下來,然後再漸漸往上升,到後面又開始明亮。這一設計,不僅讓畫面帶有巧妙的隱喻,也讓人物籠罩著一層「宿命感」。

  

  王儇在無憂無慮的少女時期,整個人的色調明亮輕快;到了被迫聯姻的大婚時期,濃重的紅黑黃等暗色調,讓她身上有一種壓抑感——也暗示著人物掙扎在命運中。以光影變化輔助塑造出更多面複雜的人物性格,《上陽賦》探索人物類傳奇劇的「大戲劇」效果——沉浸式、情緒感而多隱喻。

  

  

  少女時期&成人時期的王儇。

  近年來,讓道具設計在與人物入戲的調度中發生動態語言,使其有故事性,是古裝劇越來越青睞的方式,《上陽賦》在這方面進行了頗多的嘗試,也在布景時融入豐富想像。比如大成皇帝擅長的無名棋,棋盤設計參考了道教五行理論,影射出皇帝內心對權力鬥爭的掙扎與渴望。同時,該劇也為不同家族設計了不同的徽章。這些豐富的細節設計,也在與人物背景、劇情發展巧妙勾連。

  

  多層次人物群像,引人「入戲」

  《上陽賦》,何以為賦?上陽郡主王儇與寧朔將軍蕭綦的感情是一條鮮明的敘事主線。

  劇中,王儇在人生不同階段展現出不同的角色層次,她的身上既有女性角色的韌性與剛毅,也有對真摯感情的渴求與對封建禮教的反抗,是一個頗有「當代精神」的古代女性——追求自由、理想與愛。而出身卑微行伍的寧朔將軍蕭綦,在那個門閥士族森嚴的年代,靠著一身赫赫戰績成為朝堂中第一個異姓王。兩人在感情中是平等的知己、戰友,在歷盡千帆後相知相守,感情敘事上理智而不失溫度。

  該劇以女性視角切入,即所有事件、情節都是以王儇的感受和態度而映射出來——因此,該劇在人物塑造上是以情緒、心理變化的塊狀為主,而非故事推動的線性,不僅人物複雜多面,對演員的演技要求也頗高。

  對於王儇這樣一個特別的人物,演員章子怡處理細微情緒時經驗老到。在大婚行禮之際新郎因公被召走的戲中,自覺委屈受辱的她,對著前來勸阻她要顧全大局的將士,鏗鏘有力地罵出「你們口口聲聲要我顧全大局,完全是道貌岸然,冠冕堂皇的騙局」,表情不怒而威、引人入戲。

  

  與她演對手戲的周一圍,在塑造男主角蕭綦時也「眼技」精彩:面對大成皇帝給他封王的敲打時,他眼神謹小慎微;在沙場殺敵時,他的眼神剛毅勇猛、無畏無懼;在被迫與王儇聯姻時,他的眼神有自然的迴避與些許自卑。眼波流轉間,情緒卻是波瀾起伏。

  

  而在豐富的群像中,《上陽賦》裡的其他幾位演員的表演也值得咂摸:于和偉飾演的王藺意氣風發,運籌帷幄間窺見野心;左小青飾演的謝宛如,長期籠罩在王姓壓過謝門的門第陰影下,劇中她與王儇相處時展現的「姐妹情」,總有幾分拘謹與私心;郭家銘飾演的太子馬子隆,演出了對妹妹王儇的痴心與為人處世的傻氣,讓其人物形象有幾分特別的喜劇效果。

  

  而史可飾演的皇后與蔣愷飾演的皇帝在吵架時,火藥味十足,字裡行間,既有對夫妻情分變淡薄的質問,也間接袒露出因身份地位帶來的無可奈何,克制但有情緒,把握著話裡有話的分寸。

  

  隨著劇情推進,戲劇衝突的頻率更快,人物的縱深感更強,這些豐富而「有戲」的人物群像,正將富有戲劇張力的傳奇故事,帶入更立體的劇情起伏中去。

  編輯|徐蕾葉晨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上陽賦》追劇測評:1:1實景搭建,循跡寫意美學風格
    隨著劇集熱播,#上陽賦開播#、#阿嫵及笄禮出場#、#阿嫵蕭綦初遇#、#上陽賦質感#、#周一圍演技#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同時《上陽賦》在優酷熱門搜索榜排名第一。一副波詭雲譎的大戲已經拉開大幕,劇情如何發展引人期待。眾星雲集,演技派同臺競技《上陽賦》開篇在小王儇的獨白中,宏大的宮殿、雕梁畫棟的府邸一一呈現,整部劇的氛圍、排場已然到位。
  • 2021-02-09 《上陽賦》電視劇原聲專輯
    古裝歷史劇《上陽賦》由侯詠擔任總導演,程源海擔任導演,章子怡領銜主演,喀什飛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
  • 《上陽賦》驚豔開播,《帝王業》王儇成長史霸氣全開
    近日,備受觀眾矚目期待的電視劇《上陽賦》驚豔開播,該劇憑藉其恢弘大氣的風格、精良細膩的質感,加上全員不俗的演技,一經開播就收穫無數點讚。
  • 《上陽賦》今日開播 章子怡攜手周一圍于和偉共譜傳奇
    賈一平、蔣愷、郭家銘、蒲巴甲、劉端端、左小青、劉芸、史可領銜主演,海鈴、陳瑾如、隋源、曾一萱主演,趙雅芝(中國香港)、惠英紅(中國香港)、袁弘特邀主演,王姬友情主演,喀什飛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上象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娛樂寶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白馬時光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極客影業(上海)有限公司、喀什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古裝劇《上陽賦
  • 《帝王業》為何改名《上陽賦》?上陽賦是什麼意思?
    《上陽賦》這部劇是改編自小說《帝王業》,聽名字也能知道這是一部權謀歷史劇。很多觀眾對於這種題材的劇也是非常喜歡的,那為什麼《帝王業》這部劇要改名為《上陽賦》呢?《上陽賦》這個名字的來歷是什麼,這個名字又是什麼意思?在劇情方面相比原著又有沒有哪些改動呢?
  • 帝王業為何改名上陽賦 上陽賦是什麼意思
    很多觀眾對於這種題材的劇也是非常喜歡的,那為什麼《帝王業》這部劇要改名為《上陽賦》呢?《上陽賦》這個名字的來歷是什麼,這個名字又是什麼意思?在劇情方面相比原著又有沒有哪些改動呢?今天就讓吾愛詩經網的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上陽賦》追劇日曆 《上陽賦》每周更新幾集
    古裝大女主戲《上陽賦》今日上線播出了,這也是章子怡的第一部電視劇,大家都很期待,新出爐的追劇日曆送給大家,速速收藏追劇不迷路哦。下面八寶網小編帶來:《上陽賦》追劇日曆 《上陽賦》每周更新幾集。《上陽賦》追劇日曆《上陽賦》共68集。1月9日起優酷全網獨播,會員本周六日爽看10集,非會員轉免4集。
  • 被「少女感」影響的《上陽賦》口碑回升 不少網友體驗「真香定律」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5.8,6.0,6.2,隨著劇情發展,電視劇《上陽賦》的豆瓣口碑慢慢回升。網友因「少女感」引發的不適應,也跟隨劇中王儇的成長,轉移到章子怡、周一圍、于和偉等人的演技上來。作為章子怡「走下神壇」的第一部電視劇作品,《上陽賦》一經開播就引發了眾多吐槽,從劇中人物的年齡、人設,到服裝、演技,很多人的評價都離不開「翻車」二字。之後,《上陽賦》原著作者寐語者發文,她寫道:「書中阿嫵的人生重大事件很多都發生在她20歲之前,她和男主的相愛、失去母親和孩子等等,都發生在18-20歲期間。如果15歲時的戲用一位少年演員,18歲時的戲呢?
  • 深扒《上陽賦》中王儇、蕭綦的歷史原型?
    深扒《上陽賦》中王儇、蕭綦的歷史原型究竟是誰?《上陽賦》還在未開播前,就備受網友們的期待。《上陽賦》改編於著名作家寐語者的網絡小說《帝王業》。主要講述了出身於世家大族的琅琊王氏之女王儇和身世悲涼的蕭綦相知、相識、相愛並從此兩人一起走向帝王霸業的徵程,旌麾南指,馬踏天闕。
  • 帝王業為什麼改名上陽賦原因揭秘 上陽賦是什麼意思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上陽賦》這部劇是改編自小說《帝王業》,聽名字也能知道這是一部權謀歷史劇。很多觀眾對於這種題材的劇也是非常喜歡的,那為什麼《帝王業》這部劇要改名為《上陽賦》呢?《上陽賦》這個名字的來歷是什麼,這個名字又是什麼意思?在劇情方面相比原著又有沒有哪些改動呢?
  • 看《上陽賦》的唯一收穫——《上陽賦》角色生僻字科普
    看《上陽賦》的唯一收穫——《上陽賦》角色生僻字科普王儇(xuan)一聲「儇」有「聰明」之意,也有「敏捷、便捷」的意思,「王儇」又可稱為「王聰明」,具體表現在套路舅舅皇帝追求到婚姻自由權,以及指導父親會怪罪提前負荊請罪逃過重罰等。
  • 《上陽賦》:古偶劇IP和章子怡的中年危機
    自打《上陽賦》開啟了超前點播,在我心裡,它就變成了一個周播劇。 明明只要花幾塊錢,就可以提前看到結局,但我總覺得《上陽賦》還沒有那麼大的魅力。把時間調回到《上陽賦》開播最初。《上陽賦》成為這麼一個不上不下的劇,似乎早有預兆:既沒那麼好看,也沒那麼難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章子怡周一圍《上陽賦》熱播 精良質感引發追劇熱潮
    《上陽賦》採用老戲骨+中青代的表演團隊,包括于和偉、趙雅芝、惠英紅、蔣愷、史可等在內的一眾戲骨級演員,與以章子怡、周一圍、楊祐寧、袁弘、左小青等為代表的青年演員們,用他們爐火純青的演技,合力奉上了這場表演的盛宴。不少觀眾表示,看《上陽賦》真的可以沉浸在對演技的純粹欣賞中,堪稱「難得的美妙體驗」。
  • 《上陽賦》怕不是要撲?
    出道多年以來,章子怡也一直專心地在電影圈發展,而今天她的首部電視劇《上陽賦》在優酷平臺上線了。曾幾何時,章子怡曾對著鏡頭說自己的恩師張藝謀告誡她不要因為賺錢而去接電視劇。或許是時間過得太久了,章子怡已經忘記了張藝謀的這句話,也或許是章子怡在前兩年的時候的確有些缺錢,最後才有了這部《上陽賦》。
  • 看了《上陽賦》中的曹駿,忽然覺得冤枉了唐一菲
    沒錯了就是《上陽賦》了,但《上陽賦》的火是火於微博,火於章子怡懟劇組消費少女感,轉眼一看這少女感還真……不太行。1、《上陽賦》在演了7、8集之後也真的如熟悉套路的觀眾們所料,和周迅的《如懿傳》一樣憑「口碑逆襲」上了熱搜。而這時候一個角色也幾乎同步上線了,就是曹駿演的暗衛龐葵。
  • 章子怡新劇《上陽賦》最新預告好美,夢回《夜宴》!
    而是在殺青2年之後遲遲沒有播出,並且還經歷了多次改名,《帝凰業》、《江山故人》、《上陽賦》都是這部劇的名字。更讓人疑惑的是,《上陽賦》殺青兩年,卻幾乎處無劇照無預告沒有宣傳物料的狀態。前兩個月觀眾只在網上看到了一個10秒左右視頻。通常一部劇在開拍到播出之前以及播出之後都會開始做大量的宣傳預熱,但《上陽賦》從開拍以來,官方微博也基本處於停更狀態。
  • 《上陽賦》令人上頭!電影感越看越愛,周一圍身上這處都暗藏玄機
    況且上陽郡主王儇能一邊談戀愛一邊保持清醒,豫章王蕭綦鐵漢柔情、智計雙全,這也是不少觀眾「真香」的原因。PS:將軍給郡主上藥這一段,畫面、情境、氛圍,無一不美,嗑死我了!從演員到製作,四個字:誠意十足。道具上,大到布景格局、小到燈具玩物,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作為一部古裝劇,《上陽賦》沒有確切指出具體的歷史背景,所以整個美術道具場景,定在了唐和漢之間。在影視化過程中,打造的是一個寫意的美學空間,遵循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深深挖掘意蘊悠遠的歷史元素和借鑑中國古代繪畫神韻的原則作為創作源泉,將傳統中華美學的元素放大。
  • 《上陽賦》的「裝嫩」:最高配置也無可挽回古裝大女主時代的落幕
    但是,隨著劇情更新至10集左右,《上陽賦》真正的問題逐漸顯露:年齡只是小問題,即便有最高配置的實力演員陣容、精緻用心的服化道製作、電影感的鏡頭加持,也託不起情節低幼的劇本。《上陽賦》真正不匹配、讓觀眾感到處處洩氣的是套路低幼的情節、小兒科的所謂權謀,一場場好戲淪落為一地雞毛。劇本降智「工具人」、「工具情節」毀了陣容頂配首先,「大女主」古裝劇經歷過《甄嬛傳》、《羋月傳》、《楚喬傳》、《如懿傳》等等傳承和發展,人設、橋段已經難以出新。難怪網友說:「女主沒和初戀在一起,嫁給男主,陪男主打天下——類似的故事,我記不清看了多少遍。」
  • 古裝劇《上陽賦》開播
    《上陽賦》的服裝雖然很華美,但章子怡扮演的阿嫵行及笄之禮(古代女子的15歲成年禮)時,其豔麗的造型和成熟的扮相,與其說是青春少女成人禮,不如說是一場王妃登基記。 劇中章,子怡多次出現眼球無神的狀況,像演盲女。
  • 爭議的《上陽賦》,「倒黴」的章子怡
    章子怡的一條微博,讓本就備受矚目的《上陽賦》再添談資。這是一部殺青於2018年的「老劇」,根據著名網文小說《帝王業》改編。作為章子怡「下凡」的第一部電視劇作品,據官方數據顯示,劇集上線6小時斬獲全網熱搜34個,上線兩天斬獲全網熱搜55+,可謂是話題度拉滿。然而,大眾的期待沒能得到質量上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