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小朋友昨天從幼兒園回來,帶回來一個變形手錶,接她回來的奶奶說,班裡小朋友每人一個,我立馬知道了,肯定是她班裡有小朋友生日了,來送禮物了。這個禮物我網上查了下,30-35的樣子,班裡每個人一份的話,這筆費用不少啊。
以前也陸陸續續收到班裡小朋友的生日禮物,唇膏、筆記本、削筆器什麼的,這些禮物一般都是小壽星親自發放到各個小朋友手上的,可能小朋友就是喜歡發放禮物這個過程,而且喜歡模仿,看到別人這樣做,也希望自己也這樣。
至少我家孩子昨天就發話了:「班裡好幾個小朋友都分東西分了2-3次了,我只分了1次,覺得好沒面子哦,我還想再分禮物給她們…」
真不知道她哪裡學來的詞,反正我選擇性的無視了這句話。不過還是要感嘆下,現在孩子生日開銷吃不消。
樓主遇到的問題,不少家長表示感同身受,首先是不回禮不好意思,其次是這種禮物大多沒什麼用。
家長認為比較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幼兒園統一規定不能送禮,可以舉辦集體生日給孩子們簡單慶祝。
也有家長覺得生日送禮物還是有意義的,只要不浪費送點小禮物也沒什麼,如果可以做一些禮物則更有心意。
生日會花銷節節攀升,背後折射的是幼兒攀比現象的不斷加劇。
幼兒攀比現象通常是幼兒自己不甘於落後於他人,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等活動中刻意與他人進行比較, 並希望超越別人的一種心理狀態。你以為過一次奢華高配生日無足輕重,可助長了孩子的攀比心,消磨了生日本身的含義,父母不可能次次滿足孩子的欲望,可攀比一旦滋生,便一步步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1. 孩子產生厭學心理。當別人有什麼,而自己卻沒有的時候,有些幼兒就出現了不願上學的現象。他們一定要在自己也擁有同樣的東西後才願意去上學。
2. 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損傷。當父母不能夠滿足孩子的欲望時,孩子可能因為別人有我無的情況,心理難以適應,加之同伴壓力,孩子逐漸變得自卑,失去自信心。
3. 學習重點的偏離。部分幼兒為了在攀比中得到自己滿足,開始偏離了自己的學習重點。學習怎麼穿衣服,怎麼打扮自己,怎麼花錢,想盡辦法使自己的外表和物質享受上與同伴的不同,父母一旦阻止或者不滿足,麻煩就來了。「世界第一白富美」——詹妮弗·蓋茨,坐擁百億財產。
但在她的ins上,沒有奢華的派對,沒有閃瞎眾人的奢侈品,出行也沒有豪車飛機,連手機都是在13歲時才擁有。他嚴格規定孩子玩手機、電腦的時間,對孩子的零花錢的管控也十分「摳門」。要求每個孩子都需要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並且不能向大人尋求幫助,從小就培養他們付出才有回報的勞動意識。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是讓孩子僅僅具有獨立的意識和態度就夠了,必須讓孩子自己去經歷,讓他自己掃除障礙,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到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才能用各種有效的方式去自行解決問題。無獨有偶,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坐擁數十億美元財產,但在金錢問題上卻從不放縱孩子,他給孩子的零用錢起始標準僅為每周10美元50美分,每到周末領錢時每個孩子必須交帳本讓他審查,如果用途得當、帳目清楚,下周就會增發10美分;如果用途不當、帳目不清,下周的零用錢就下調10美分。如果哪個孩子能拿20%以上的零用錢進行儲蓄,他將向孩子的帳戶補加同等數額的存款作為獎勵。
古人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如果疼愛自己的子女,就要培養兒女的自立自強品質,為以後的生活塑造最好的品性,獨當一面。父母不能永遠陪伴著自己的孩子,終有一天,孩子需要自己面對世界,金山銀山終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唯有精神財富才能永遠支撐孩子走完屬於他的一生。
你的孩子會在幼兒園過生日嗎?
你是如何看待生日送禮的?
歡迎留言分享給大家
來源:19樓(my19lou) 綜合整理自19樓論壇、育兒網、搜狐新聞等
▼點擊下方文字直達
↓↓↓猛戳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原帖!
記得點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