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朋友流行起「互換禮物」,怎麼讓家長們犯了難?

2021-02-07 麻辣未聞

新年臨近,幼兒園老師一條微信讓王女士犯了難。

原來,幼兒園要舉行新年聯歡會,老師請孩子們每人準備一份禮物,聯歡會上抽籤互換。老師特別提示,禮輕情意重,別買貴重禮物。王女士琢磨著讓孩子畫張賀卡作為新年禮物。幾天後,老師的又一條微信,讓她有點蒙。微信中有班級禮物交換角的圖片,「好多禮物啊,都包裝精美,一看大小就知道不便宜,我們孩子的賀卡肯定拿不出手。」王女士趕緊改變計劃,匆匆到商場買了百元左右的樂高恐龍。

如今,老師過節不收禮,孩子們之間「換禮」倒越來越流行。到底是該「重情」,還是該「重價」,是引導孩子們記住情誼,還是相互攀比,這道題目,老師和家長都需要尋找答案。

浙江一幼兒園孩子們在剪窗花。視覺中國資料圖

以小博大,孩子高呼「賺了」

姜女士說,「有一次幼兒園讓小朋友把自己的玩具拿到班上,互換禮物,我就真的讓孩子把一隻八成新的玩偶熊拿到了班上。結果放學的時候,她捧著一個全新的遙控汽車出來了,顯得特興奮,大喊『媽媽,我覺得賺了』。」站在一群家長中間,姜女士特別不好意思。

有賺就有賠。有的孩子用一本中英文互譯彩頁童話書換回一小包膨化食品,有的孩子用一大盒進口巧克力只換回幾張彩色貼畫,一隻四肢都會動的恐龍玩具則換回了根鉛筆……雖然家長用「禮輕情意重」安慰孩子,但孩子明顯失望了。

郎朗在朝陽區一所公辦幼兒園上大班,他覺得「只要是可以玩的都是好禮物」。他說:「班上換禮物的時候,小朋友的禮物都是買的,很少有自己動手做的。」

為孩子備禮,不得不「攀比」

在電商網站搜索幼兒園,自動聯想出「禮物」兩字,甚至還會細分為「元旦晚會」「實用禮物」「紀念品大班」「生日伴手禮」等定義詞彙。其中,僅以「元旦晚會小禮品」為標註的禮物就有足足45頁,最便宜的不到1元,最貴的超過500元。可以刻字的不鏽鋼杯子、小汽車模型和卡通手錶是其中的熱銷品。

「接送孩子,抬頭不見低頭見,如果我家孩子這次送的禮物太便宜了,感覺都不太好意思見其他家長。無形中,就有了『攀比』的意思。」一位孩子上中班的家長說,「經過上一個學期的磨合,班上現在禮物的『物價』基本穩定在100元左右。」

孫女士每次出國或出差,都要購買一些幾十元到一百元的紀念品,一買就是五六件起步。「我是囤貨呢。」她說,孩子在幼兒園上中班,「除了過節,每年孩子過生日也會給班上小朋友和老師準備小禮物,一年算下來至少要準備三四十件小禮物。」

河北一幼兒園,兩名小朋友展示自己製作的手工藝品。視覺中國資料圖

記者隨機詢問了10位學齡前孩子家長,有8位家長明確表示,「不得不」參與禮物交換活動,而且會有攀比的心理。一位家長直言:「說是小朋友準備禮物,最後還是變成了家長的作業。」一位孩子在上小班的家長說:「有一次老師讓家長準備紙,第二天教孩子折小禮物送同學。我本來想用已經寫過字的廢紙,結果一位家長直接跟群裡曬出了精心準備的彩色紙,弄得我趕緊跑了三四家列印店和包裝店買了各種漂亮的紙。這種『攀比』都是無形中的壓力,確實挺折騰人。」

交換的其實不止是禮物

為什麼要交換禮物?東城區一家幼兒園的老師說,活動主要在大班進行,因為他們馬上要升入小學,突然轉變的環境往往讓孩子不適應。「通過我們多年在幼小銜接領域的觀察,才設置了這類自製物品交換的活動,這個過程不僅讓孩子學會溝通,還可以享受被同伴認可的自信。」

那該如何交換禮物?家長劉先生建議,在設置「交換禮物」的活動時,還是應該引導小朋友自己動手,畫一幅畫、做一件手工摺紙等作為禮物送朋友,既能表達心意,又能提高動手能力,更不涉及價格問題。

還有一些家長建議,幼兒園應該將收禮禮儀作為「必修課」。孫女士說:「禮尚往來沒有錯,但要教會孩子收到禮物後應注意的禮儀,比如對送禮物的朋友當面說謝謝等。」

一位幼兒園一線老師說:「不能完全用成人眼裡的價格、新舊來衡量禮物的輕重,還是要引導孩子通過類似的活動懂得分享、珍惜友情。」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劉冕

◆理優教育「停課」,家長哭訴:課還沒上,兩年的工資沒了

◆教師與遲交作業同學的對話整出兩篇「論文」,網友沸騰了

◆尚德、新東方等被「拉黑」?多地公布培訓機構「黑白名單」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小朋友互換聖誕禮,心機家長以小博大,破紙人換來千元玩具
    還有一些幼兒園會在聖誕節舉辦一些互換禮物的活動。 每個小朋友都會抽籤後將自己的禮物和其他小朋友互換。 這是張女士的女兒第一次參加這類活動,張女士精心給女兒準備了一款進口卡通手辦。 這個手辦是張女士去日本出差的時候特意帶回,一個手辦就上千塊。
  • 幼兒園要求聖誕節互換禮物,家長質疑「西方節日」還要過?
    幼兒園聖誕節互換禮物,家長卻質疑,孩子竟過「西方節日」? 這次幼兒園又出「新花樣」了,讓每個小朋友準備一份禮物互換,而且不能夠過於「廉價」。
  • 幼兒園聖誕節互換禮物,千元文具換回「紙人」,家長群裡怒曬價格
    自從孩子進入了幼兒園,各種作業和各類活動就層出不窮,不少寶媽都和我有著一樣的抱怨:送娃去上學不是為了更輕鬆嗎?結果怎麼更難了呢? 幼兒園聖誕節互換禮物,千元文具換回「紙人」 有這樣一家幼兒園,在聖誕節推出了小朋友「互換禮物」的活動,萌娃們相互交換聖誕禮物,既能加深彼此的感情,又能更多了解國外的文化。
  • 幼兒園聖誕互換禮物,千元文具換回破紙人,查完價格家長臉都綠了
    現在幼兒園的活動層出不窮,尤其雙旦的來臨,也讓很多幼兒園搞出了這樣的活動,那就是鼓勵小朋友之間互換禮物,互送驚喜,但沒想到,因為幼兒園的這次活動,卻讓家長之間矛盾多多。幼兒園聖誕互換禮物,千元文具換回破紙人涵涵的幼兒園搞了一個聖誕活動,主旨是孩子之間準備驚喜禮物,讓孩子感受節日氣氛。但沒想到因為這互換禮物的活動,引起涵涵媽媽與其他家長大吵一架。
  • 幼兒園聖誕節要求孩子互換禮物,家長質疑:中國人過什麼「洋節日」?
    這種現象甚至蔓延到了幼兒園和小學裡,很多學校變成了逢洋節必過的傳統。 ▶幼兒園又出「新花樣」,聖誕節要求孩子互換禮物 「媽媽,老師說讓我們準備聖誕節禮物和同學互換。」 靜靜聽到這話後瞬間就頭疼了,她其實很想回懟老師,「洋節日」幼兒園這麼積極幹嘛?
  • 幼兒園交換聖誕禮物,上千元玩具換來小紙人,家長:誰讓你有錢
    這位家長想著這樣禮物拿出手也有面子,還能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另一位家長,則對學校舉辦交換禮物活動沒有太大的興趣,只草草詢問孩子準備帶什麼。而孩子最近正沉迷於貼畫遊戲中,於是便決定將自己還未拆封的貼畫帶到學校中,去作為禮物和他人交換。到了交換禮物那天,兩位小朋友互相交換了禮物。
  • 幼兒園交換聖誕禮物,上千元玩具換回貼畫,查完價格家長臉都黑了
    到了交換禮物那天,兩位小朋友互相交換了禮物。在孩子的世界中,交換禮物更像是某種神秘的儀式,拿到禮物就開心得不行。 等到放學家長們來接孩子時,買樂高的家長看到孩子手中的禮物,居然僅僅是一本小紙人貼畫時,立馬拿出手機查了一下價格,只要幾十塊。當下這位家長臉色立馬變黑。
  • 娃在幼兒園互換聖誕禮物,千元樂高換回廉價賀卡,寶媽要回卻被拒
    孩子在學校互換聖誕禮物,千元禮品換了小賀卡,寶媽被氣哭了橙橙所在的國際幼兒園每年聖誕節都會舉行一些盛大的活動,比如英文演講比賽、聖誕主題服裝走秀、聖誕遊園活動等等,讓孩子們感受西方新年文化,並且,每次活動都會有一個互換禮物的環節。
  • 幼兒園裡互贈聖誕禮,孩子近千元禮物換回「廢紙人」,家長怒了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遇到到個什麼節日,幼兒園一般都會弄個小活動,比如讓孩子們互換禮物,或是分享美食之類的。臨近聖誕節,李女士女兒的幼兒園,也弄了個聖誕節互換禮物的活動,初衷是讓孩子們學會分享、體會分享的快樂。
  • 幼兒園孩子交換聖誕禮物,千元文具換回廢紙摺疊小人,家長傻眼!
    孩子上過幼兒園的家長們都知道,現在幼兒園非常喜歡舉行活動,注重孩子的實踐和交流。無論遇到是一個什麼樣的日子,學校都會抓住機會,去舉辦一個小活動,讓孩子們互動起來。聖誕節就是一個這樣的好機會,學校會讓孩子們,互相交換聖誕禮物,或是分享一些零食等等。
  • 幼兒園聖誕互換禮物,千元文具換「紙人」,查完價格家長臉都黑了
    為了讓孩子也能感受這份熱鬧,一些幼兒園裡會布置一些和聖誕有關的作業,當然更多的是藉此機會對孩子進行書本之外的教育。朵朵所在的幼兒園為了迎接聖誕,特地舉辦了一次互換禮物的活動。老師要求孩子們在聖誕節的當天都帶上一份小禮物,通過抽籤的方式送給班裡的其他孩子,希望能夠以此讓孩子學會分享促進友情。
  • 幼兒園舉辦「互換禮物」活動,百元玩具換回舊玩偶,寶媽坐不住了
    現在的幼兒園為了鍛鍊孩子的全面發展,往往會開展各樣的好玩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在整個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或道理,可謂是做到了寓教於樂。 不過也有一些活動,可能會引起家長的不同意見,比如幼兒園組織的擺地攤或者是禮物互換的活動。
  • 幼兒園舉辦互換禮物,寶媽精心挑選千元玩具,收到回禮後笑不出來
    為了讓孩子度過一個美好的童年,現在很多的幼兒園都經常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而很多時候舉行活動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考慮。但有些家長會錯誤的理解活動的意義,導致最後鬧出了矛盾衝突以及各種"烏龍事件"。
  • 幼兒園要求元旦換禮物,上千玩具換回破圍巾,家長看到價格氣哭了
    逢年過節,很多幼兒園都會開展互換禮物的活動,從而加深同伴友情。可問題是不同家長選購禮物的價格不同,因此鬧出的眾多笑話讓家長頭疼不已。事後,媛媛將這件事發到家長群,沒想到卻被家長指責:「活該你倒黴,誰讓你總想著攀比呢?別帶壞了孩子!」二、孩子互換禮物,家長態度是怎樣的1、有人說:「不贊同!所謂的孩子送禮物,其實變相的是家長來買單。試問,家長本就給孩子交了學費和生活費,為什麼還要支付這額外的費用呢?
  • 這些家長送的兒童禮物都翻車了:收到禮物的孩子們,笑著笑著全都哭了…
    在5·20的時候,很多媽媽跟我們吐槽了自己直男老公送的禮物,畢竟直男們的禮物五花八門,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送不了。現在六一兒童節到了,作為小朋友眼中最重要的節日,不少的家長們也陷入了恐慌之中,這幾天可謂「送禮綜合症高發期」,大家都怕自己給小朋友送的禮物翻車。「上次花2000元給孩子買了個限量版大娃娃,他根本不喜歡,只能放在家裡又佔地方又落灰。」
  • 兒童節互送禮物 互換溫暖
    兒童節互送禮物 互換溫暖 2020-06-02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頭」,家長應該怎麼做?3招遠離欺凌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安全問題是比什麼都要重要的。尤其是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內。當帶著孩子出門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亂跑或者到處亂摸,而出現一些安全問題。不過如果孩子去幼兒園上學的話,不在家長的視線內,家長就看不到孩子的動態了。
  • [幼兒園中班]4歲孩子90%會撒謊,家長怎麼處理?
    問題描述:3歲孩子無意識的「謊言」引發的一場家庭鬧劇,值得所有家長引以為戒。這天,丹丹媽剛回家,3歲的丹丹就奔向媽媽說額頭痛。媽媽一看,丹丹的額頭腫起了一個包,著急地問丹丹怎麼回事。情景1:小朋友可以打老師 3歲的小豬上幼兒園小班,這天放學時到幼兒園去接小豬,小豬媽被孩子的班主任叫進了辦公室。老師說小豬今天在幼兒園犯錯誤,被老師批評時說了一句恐怖的話:「小朋友可以打老師!」當老師問小豬是誰教的,小豬脫口而出說是「媽媽教的」。老師的臉上寫著大大的「輕蔑」,似乎在說「你這媽當得夠好意思的!」
  • 小朋友馬上要上幼兒園的爸媽們,你好奇的問題全在這裡!
    幼兒園是小朋友離開家庭,去融入集體生活的第一個地方。家長們難免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可以適應,老師是否細心負責,園內環境是否安全可靠。
  • 幼兒園孩子的「年終獎」火了,看到獎品後,家長:學費算是白交了
    歲末將至,不僅是各企事業單位開啟了年終總結的節奏,很多幼兒園也搞起了自己的年終慶典,各種別開生面的形式,意在為小朋友創造才藝展現的機會。小七就讀的幼兒園也的確是「花樣百出」,今年幼兒園年終晚會上,不僅邀請家長一同出席,還在晚會現場給孩子頒發「年終獎」。此「年終獎」非彼年終獎,幼兒園頒發的年終獎不是金錢,而是各種創意禮物。如:來自於院長的親筆手寫信,老師和孩子一同完成的手工作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