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號下午兩點半,環衛工林大姐跟往常一樣,到海口市港行管理局宿舍區大門口對面的垃圾桶存放處整理垃圾,發現一個垃圾桶裡放著一個黑色的塑膠袋,而且圓鼓鼓的,林大姐有些好奇,挑開一看,這可把自己嚇了一跳。
事發現場
視頻請在wifi的條件下觀看
5日上午,記者來到事發小區。事發地點是小區的垃圾堆放點,擺放著多個綠色垃圾桶。
據了解,3日下午2點40分左右,環衛工林女士與往常一樣到海運小區垃圾桶擺放點清理垃圾。她發現其中一個垃圾桶內有個圓鼓鼓的黑色塑膠袋,林女士以為裡面是廢棄的飲料瓶,便習慣性用棍子把袋子挑開,不料,眼前的一幕讓她大吃一驚。袋子裡面竟然是一名嬰兒。「嬰兒身上還連著胎盤和臍帶。」林女士說,驚慌的她立馬叫來同事辨認,確定是一名嬰兒後,他們隨即報警。
民警趕到現場後拉起了警戒線,不久後,醫護人員也趕到。經診斷,女嬰已經沒有生命體徵。
對於女嬰是因為被拋棄死亡,還是出生時就已經死亡,仍待法醫進一步調查。
扔孩子的女生
當天現場除了裝女嬰的黑色塑膠袋外,沒發現任何與嬰兒有關的物品。是誰將女嬰扔進垃圾桶?她父母是誰?
小區的監控拍下了事情的整個過程。監控錄像顯示,3日下午2點25分左右,一名身穿黑色五分褲,白色上衣的長髮女子,拎著一個黑色塑膠袋,不時擦眼淚,一瘸一拐地走到垃圾桶旁,把塑膠袋丟了進去,隨後轉身離開。
仔細查看畫面後發現,女子所提的塑膠袋與裝女嬰的塑膠袋基本相同。工作人員通過視頻還發現,女子的腿上有兩行血跡。女子離開垃圾桶後,拐進一幢居民樓前的小巷後在畫面中消失。大概10分鐘後,林女士到現場清理垃圾,發現了那個塑膠袋。
由於監控拍下了扔孩子女子的面部,小區住戶很快認出,是他們小區的小希(化名),是海口某學校的在校學生,還未成年。
長堤邊防派出所民警介紹,他們了解到,女嬰是一名15歲的女孩丟棄的。目前,案件已移交刑警隊。
另據了解,嬰兒的鑑定正在抓緊進行,按照相關規程,約需要30天左右。目前,嫌疑人因傷住院,本人及家屬情緒不穩。
5日上午,記者來到小希家住的居民樓,但她家家門緊閉,陽臺外掛著許多衣服。在一名住戶的指引下,記者試圖採訪正在散步的小希外婆,但老人拒絕接受採訪,對所有問題都說不知道,並表示應該去追究男方,是對方害了她外孫女,她還是個孩子。
一名知情住戶透露,小希在家裡的廁所呆了幾個小時後誕下女嬰,可能是怕別人知道,過程中沒有聽到她的喊叫。該住戶還稱,小希的爸爸在船上打工,長期在外很少回家。她媽媽打多份工補貼家用,晚上在小區的電動車棚看車,白天到市場打零工。小希平常住校,周末才回家,平常很少與父母交流溝通。「如果早點跟她父母說,可能事情不會發展到這種地步。」
小希媽媽的同事告訴記者,小希媽媽是事發後才知道女兒懷孕的。聽說有別的女住戶發現小希身體異常,曾懷疑過小希懷孕了,但大家都不敢確定。
隨後,記者來到海口市婦幼保健院解放東分院。小希住的病房大門緊鎖,她與母親在裡面閉門不出,不接受採訪。目前,女嬰的父親是誰,仍是個謎。
海南醫學院心理系教授嶽筱雯建議,為避免類似悲劇,家長要和子女交朋友,這樣,碰到問題孩子才會向父母傾訴。海南省社會心理學會近期將開辦「家長學校」。
專家建議,學校和家庭都不應該迴避未成年人性教育,父母要下更多工夫進行教育和幫助。
海南廣哲律師事務所律師陳達虎認為,如果涉事女孩明知這個行為可能造成孩子死亡,仍然去實施,放任這個結果發生,如果查實女嬰出生時沒死亡,是因為被遺棄致死,則涉嫌故意殺人。年滿十四周歲以上,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孩子出生時已死亡,那她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南海網新媒體綜合整理
來源:南國都市報、直播海南
小編:謝謝
龍泉白切雞95元一隻海口市內免費送貨上門
點擊↓圖可以直接搶購!
覺得這個文章編的不錯,就給辛苦的小編點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