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恨父母?
尤其是90後特別突出這個問題。
他們把自己的經歷發布到網上,眾人一起聲討父母。還提出了一個理論:父母皆禍害。
他們的父母可能對孩子冷淡,打罵,造成身心都不可磨滅的傷害。
但是為什麼讓我們內心這麼痛恨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我們的更渴望從他們身上獲取到關愛。幸福家庭長大的孩子,總是樂觀開朗。不幸家庭長大的孩子大都內向寡言。正是因為缺少最重要的親情,所以我們需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母愛和父愛是偉大的。小學作文範本裡都看過,母親寧願挨餓也要讓自己吃到好吃的,母親寧願自己淋雨也要把唯一的傘給孩子,母愛總是體貼又完美。
而父愛如山,可能寡言,但總是會給我們依靠。小時候作文或者課文裡的父親會帶著孩子一起放風箏,做遊戲。母親會燒好可口的飯菜,溫柔善良。
成見是一座大山,把父愛和母愛已經定格完美。可作文和文章沒教會我們的是,人都是不完美的。
父親會有抽菸酗酒的惡習,也會有脾氣暴躁發脾氣的時候,母親也會偷懶和歇斯底裡的咆哮。我們始終已聖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不允許他們犯錯,不然就是不愛我們。
更有很多人,自己已經成年或者年逾三十,還在把自己性格中的缺陷全部怪罪到父母的身上。我朋友少是因為父母不讓我交朋友,我性格叛逆也都是因為父母對我管教過嚴。甚至把自己一事無成都扣到父母身上。這不也是性格中的逃避和推卸責任嗎。
當然不排除部分父母確實極其不負責任,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吸取教訓,不要讓這種傷害傳遞給下一代。自己當好一個合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