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不可怕,輸不起才可怕—四招教你讓孩子輸得起

2020-12-27 韓韻兒快樂教育
圖書/來源於網絡

有沒有那麼一刻,你輸了卻內心無法接受,不敢面對最親近的人?有沒有那麼一刻,輸了還假裝成功了,為了所謂的尊嚴而打著虛偽的幌子?有沒有那麼一刻,你的失敗被人揭穿了,你覺得渾身血淋淋的,沒有再生存下去的可能?我們總是為小小的成功歡呼雀躍,卻很難正視失敗,這一點仿佛從孩童時就顯而易見了。

昨天晚上老公帶著女兒跳跳和兒子奇果跳舞,兩寶貝手機各拿了一個手柄,跳完電腦會自動打分,知道誰跳得好。跳玩後陰錯陽差是奇果得了第一名,她立馬哭了,說自己為什麼沒得第一名?我第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安慰她,就說是手柄出問題了,隨機的,並不會排名次。本來奇果得了第一名挺開心的,聽了我的話也不開心了,大聲為自己辯護就是他贏了。

姐弟倆都不開心了,哭哭啼啼的。我讓他們把手柄交給我和爸爸,我們來跳,他倆做在沙發上看。他倆看我們跳的開心,也漸漸開心起來。跳完一首曲子,爸爸得了第一名,而我得了第二名。我自然很開心地對著跳跳說,媽媽也沒得第一名,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玩得開心。她似乎明白了,笑著對我說:「媽媽,輸了也沒關係,我又不是神仙!」對於兒子,我則告訴他,他還小,很多事情做不好很正常。小傢伙也開竅了,說:「媽媽,我才剛過三歲。」兩個小朋友終於找到輸的理由了,又可以開開心心地跳了。

在不斷的實踐和學習中,我總結了四招培養孩子輸得起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於網絡

1、教孩子學會面對失敗比享受成功更重要

很多時候,不是教孩子怎麼去拿第一,而是拿不到第一之後怎樣坦然面對結果。以後漫長的成長路,很多時候都會失敗,學會面對失敗比享受成功似乎更重要。

劉墉老師在一節親子教育課上也講到要讓孩子輸得大氣。聽了老師的課我才意識到培養孩子輸得起能力的重要性。特別是女兒跳跳,自尊心強,跳舞跳得不好,畫畫畫得不好,她都會難過地哭,感覺比別人快樂少了很多,大多數原因是她太看重結果,而沒有真正在過程中享受到快樂,這完全違背了我讓她學跳舞學畫畫的初衷。

當然有上進心固然是好,這一點也是她的優點,是很多家長羨慕不來的,可太過敏感,太看重結果,太在意別人的說笑,就會變得畏手畏腳,慢慢開始缺乏自信,所以培養孩子輸得起的性格也尤為重要。

就像文章開頭所說的,父母可以現身說法。講自己失敗的一些小例子,告訴孩子失敗並沒有給你帶來致命的打擊,相反它像一劑催化劑加速下一次成功的進程。

圖片/來源於網絡

2、教孩子論輸贏要關注起點的重要性。

以前兒子奇果不會在意輸贏,只知道吃喝玩。我和爸爸經常說她沒心沒肺的,可隨著他慢慢長大,也開始和姐姐比。吃飯沒姐姐快要生氣,畫畫沒姐姐畫得好要生氣,騎車沒姐姐騎得快也要生氣。他總是覺得為什麼總贏不過姐姐,但從未意識到自己比姐姐小兩歲,還不懂的起點的重要性。所以我經常跟他灌輸年齡小的觀點,讓他不要著急慢慢來。雖然有時候他還是要生氣要哭要鬧,但有時候又能明白過來,也算有所收穫。

輸的時候我們總是太關注對手的成功,而忽略了對手的起點是不是比我們高。這是一個判斷輸贏最基本的條件,就像你跟一個短跑冠軍比賽跑步必定會輸是一個道理。輸了要反思怎樣才能和對手現在同一起點上,這才是要思考的重點。

如果永遠不可能在一個起點上,也可能是找錯了對手,給自己定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時要退一步尋找新的對手。論輸贏起點很重要,不是教孩子遇強者而退縮,而是要量力而行,真正的對手是昨天的自己而不是別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3、對孩子進行受挫教育,有益於培養輸得起的勇氣

孩子們和大人一樣,都喜歡聽表揚,大人也從不吝嗇自己對孩子的誇獎,但誇獎也要有原則,不能一味的誇獎。做得不好要指點要鼓勵,做錯了該批評就批評。今後的路上,孩子在外面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奇奇怪怪的事,不順利之事十之八九,不能遇到個坎就跨不過去了。

在日常生活進行一些挫折教育,有益於培養孩子輸得起的勇氣。要教會孩子從結果去反思過程,找到輸的原因,為下一步的努力找到方法和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以前我在這方面做的不好,因為自己是個好強的人,做事情總想著要做好,但我是大人,經過了很多次失敗的磨鍊可以很坦然面對,但孩子一直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呵護下長大,沒受過委屈,所以有點委屈就受不了了。在今後的教育中增加挫折教育。要慢慢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讓他們更加快樂成長。

其實挫折教育很簡單,就從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開始就可以。學會自己刷牙洗臉,穿衣疊被子,自己準備書包上學……這些日常都是很好的開始。孩子再大一點,就增加點冒險的成分,自己去超市裡買東西,像陌生人推銷小禮品之類的,以鼓勵和陪同的方式幫助孩子一步步打開封閉的心門去迎接挑戰。

圖片/來源於網絡

4、大人更要能輸得起,給孩子做好榜樣

以我寫作為,剛開始寫作沒有粉絲沒有點讚,但也要有輸得起的精神,就像《孤獨小說家》裡主人公一樣,要能輸得起,堅持住才行,不然就死在寫作的半路上,與十年後的大獎無緣相見了。

雖然參加的是21天寫作變現培訓營,可也要認清自己。寫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輸得起,不斷總結輸的原因,虛心像優秀的作者學習,才有得心應手那一日的到來。

輸有時候像一面明鏡一樣,更能讓你看清自己,幫你識別那顆盲目自信的心,教你好好打磨,好好修煉。在修煉中得方法,方能獲得某一領域的成就。

輸不可怕,輸不起才可怕。做一個輸得起的大人,給孩子做好榜樣。

相關焦點

  • 家裡有個「輸不起」的孩子咋辦?人生下半場,別讓逆商成「硬傷」
    孩子擁有一顆「好勝心」是好事還是壞事?其實這個答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且從兒童心理學來講,「輸不起」是一種普遍現象。孩子想向大人證明,自己足夠優秀,並希望獲得家人和老師的認可。那家裡有個「輸不起」的孩子咋辦?
  • 李小璐女兒甜馨愛不釋手的玩具,專治「輸不起」的娃
    任何事情,你必須說暖心的最好,暖心的最漂亮才行,否則就是一通大哭。與爸爸玩桌遊,贏了眉開眼笑,輸了不是要改規則就是哭唧唧。暖心爸爸一度很擔心,擔心女兒長大後變成「玻璃心」,只能贏不能輸,家人可以無條件順著,但是家以外的地方怎麼辦?沒有承受力,未來將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再聰明又有什麼用呢?
  • 其實,孩子不是「輸不起」,是怕「不被愛」
    《父母必讀》一書中說,孩子1-3歲時,因自我意識成長,特別渴望在各種活動中證明自己的能力,表現得特別在意結果。這種現象隨年齡增長,會自然地過渡。但如果孩子沒被正確引導,可能會讓怕輸想贏的情況被強化。輸了就急眼、發脾氣,孩子為啥輸不起?其實,是因為不敢輸。
  • 吳尊女兒輸掉比賽痛哭:現在輸不起的孩子,以後也贏不了!
    因此他安慰女兒說:「今天的表現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次,你已經很值得爸爸驕傲了。」是的,正確的競爭心態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無論學習還是人生道路,孩子都有必要明白一個道理:勝敗乃兵家常事,輸贏亦是人生常態。孩子在意輸贏,本身沒有錯。但若只關注結果,這就很可怕了。
  • 家有輸不起的孩子,揭開輸不起的深層次原因,用好這4招解決問題
    顯然,這種輸不起的心理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正常人的思維底線。01 孩子可以有好勝心理,但不能有輸不起的心態在我們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隱含著輸不起心理的孩子。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那些輸不起的孩子的表現沒有像那個黑衣球員那樣嚴重,在程度上要輕很多,儘管如此,還是給很多父母增添了不少的困擾。
  • 輸不起的女人有多可怕——且看劉嘉玲姐姐的雙馬尾
    但是一個女人不能優雅地老去,不能正視自己真的老了,一直跟自己的年齡較勁,總是做一些和年齡很違和的事情,其實是挺可怕的一件事情。我實在沒有勇氣去看她的新劇《半生緣》,據說這部劇最終定名也不敢叫《半身緣》,估計在後期製作的時候,製作團隊也看不起下去吧,後來起了一個名字叫《情深緣起》的,劉嘉玲以五十多歲的高齡去挑戰一個在上海繁華圈裡掙扎才二十歲出頭的舞女顧曼璐,我實在是想不明白製片方是在故意黑她嗎?
  • 孩子玩遊戲輸了發脾氣,是輸不起嗎?4個步驟幫助孩子更具競爭力
    面對沐沐的表現,沐沐媽擔憂地說:「都說三歲看大,這孩子連這點兒小事兒都「輸不起」,真是愁人。」很多孩子玩遊戲輸了之後會非常情緒化:發脾氣,大哭大鬧,甚至還有些孩子鬱鬱寡歡,通過放棄來逃避競爭。所以很多家長會跟沐沐媽一樣,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就會腦補:社會競爭壓力這麼大,孩子輸不起、玻璃心,受挫能力差,怎麼適應未來社會啊?不免焦慮起來。孩子輸了鬧脾氣正常嗎?在很多成人的思維裡,「輸不起」是一個貶義詞,往往指一個人沒有胸懷,缺乏格局。可是即使我們成人,又有哪個人喜歡輸呢?因為在乎,所以在意,人之常情。
  • 葉一茜吐槽12歲森碟「勝負欲」低:輸不起的孩子,又怎能贏得起
    而對於孩子輸不起這一現象,張敏則說到:"如果輸不起的孩子,以後的人生就會輸得很慘。"孩子"輸不起"的這些原因,也許父母正在做"輸不起"其實是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孩子有強烈的好勝心,他們只想贏而不想輸。
  • 輸不起?是你太看得起你自己
    本來,我已經關麥了,今天頭條一逛,某家依然肆無忌憚,說,王一博與王一博粉絲輸不起你們錯了,我們從來沒有輸不起,但要看怎麼輸。街舞3本來便是個綜藝節目,一博作為年紀最小的隊長,禮讓前輩無可厚非,綜藝嘛,要的便是個效果,要有矛盾點,衝突性,才有人看,才會有熱度。我們都能理解。一博首秀排第四,我們雖然覺得挺可惜的,但是我們能夠理解節目組這樣安排的苦心,畢竟,我們一博小啊,心態又好,墊底挺正常。
  • lucky時尚品味不輸戚薇:比文盲更可怕的,是孩子的美盲
    Lucky的時尚品味不輸戚薇在參加綜藝節目《想想辦法吧!爸爸》的時候,小Lucky一出現大家就發現她是媽媽戚薇的縮小版,眼睛、眉毛以及那古靈精怪的樣子都和媽媽一模一樣。Lucky的臉很小,以至於她紮起丸子頭來又增添了幾分可愛,還露出了光潔的額頭,顯得更加精神了。
  • 孩子總是贏並不是好事,清華附中校長:輸得起的孩子心理才最健康
    我知道他是因為自己的牌被我快贏完了而懊惱,於是我問他:「你是不是害怕輸了?」,他紅著臉不說話,我又問他,平時和爸爸媽媽玩牌會輸麼?他說每次都是他嬴,自己從來都不會輸。我明白他的爸爸媽媽是想通過讓孩子贏來建立他的自信心、自豪感,可是卻忽略了另一個心理成長因素,那就是逆商。
  • 《三十而已》:既然愛了就要愛得起,就算輸了也要輸得起
    是糾纏不清,是放不下、忘不了,那真是最傻的模樣了。《三十而已》正在熱播,關於人生,關於獨立,關於愛情的話題總是熱度不減,我卻被這裡面的三個女人的拿得 起放得下的感情態度觸動到了。感情裡,最容易迷失了自己,可儘管如此,我們也要有看淡的心胸,就像一首歌唱得一樣:相信愛了就會愛得起,就算輸了我也輸得起。
  • 吳尊女兒比賽失敗痛哭,孩子輸不起怎麼辦?這是我見過最棒的答案
    2次比賽,兒子都輸了,兒子生氣的放下遙控器,口中說著:「壞媽媽,不和你玩了!」看著兒子輸不起的模樣,隨口說了句:「輸不起」,結果後來孩子再也不和我玩遙控車了。直到前段時間,和孩子比賽拼圖,孩子輸了後不開心。我對孩子說:「媽媽理解你不高興,下次只要稍微快一點點,說不上你就贏了。」孩子立馬眼中露出亮光,嘴中嚷嚷:「媽媽,我們再來一次」。
  • 豆瓣9.7導演新作,《輸不起》就得跪著看
    時隔五年,他們終於回歸——《輸不起》該劇自發布消息以來,就受到觀眾的廣泛關注《輸不起》延續了《毛騙》的一貫風格,將人性的欲望、貪婪拿到檯面上探討,層層反轉,懸念疊加。和傳統網劇不同,《輸不起》是一部只有9集的迷你網劇,每集10分鐘,但就是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李洪綢布了一盤宏大的局,將一個錯綜複雜、曲折離奇的故事展現在觀眾面前。
  • 伊能靜,你輸不起還自以為是的樣子真的很難看
    這其實沒錯,問題是,你輸了就說「這歌其實不是我想選的,我是被迫的,是被分配的。」那就「啪啪」打臉了,那就是你輸不起了。伊能靜的「秀」是全方位的。她不止一次強調她SOLO的歌曲、編舞都是她的兒子,這波「秀兒子」的操作,在30位姐姐中,也是沒誰了。練習中,教王麗坤、王智唱歌,練發聲。
  • 輸不可怕,怕才最可怕:尼泊爾軍隊收複印佔地區,意欲何為?
    輸不可怕,怕才最可怕,尼泊爾軍方敢於在這個時間點亮劍印度,無非就是在告誡印度,尼泊爾的領土不容侵犯,尼泊爾的領土也沒有一塊是多餘的,所以請印度軍隊,自覺退出尼泊爾的領土,我們都知道印度現在一直在亞洲西南地區稱雄,把任何小國都不放在眼裡,覺得自己現在是可以和歐美大國並列一檔的大國,但是,實際上,由於印度人口基數的龐大
  • 美國民主黨必輸,卻又是輸不起的死局
    如果川普連任被民主黨操縱失敗,美國社會真正的割裂內戰,這才是必然大規模爆發!美國社會的沉默的絕大多數,現在對於腐朽的民主黨及邪惡的主流左媒等,確確實實已經到了忍耐的極限! 事實上,民主黨的政治勢力,目前已經日薄西山,他們無力挽救或維繫自己的既得利益格局生態!當前民主黨大佬們所做的一切,更多的不過是在垂死掙扎!
  • 傳武大師們為什麼怕輸和輸不起?因為傳武真的是一門生意
    傳武界這兩年流年不利同時,很多傳武大師們也走上了風口浪尖,這暴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傳武大師們為什麼怕輸和為什麼輸不起。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與傳武的所謂實戰功能和養生功能都沒有太大關係,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傳武真的是一門生意。傳武大師怕輸,這個老傳統已經堅持了上百年了。
  • 網賭輸了,大部分賭徒為何敢輸不敢贏——欲望是無限的
    很多人輸的時候就會拼命的加注,想著一把就把之前輸的錢贏回來,輸了又繼續加大投注,而贏錢了呢,卻小心翼翼,慢慢的減少下注額度。導致的最後你只能輸,不可能贏的一個結果,當然接觸了網賭這一刻,你已經輸了。為什麼說只敢輸不敢贏呢?沒有人想輸不想贏的,但是呢,你真的能做到嗎?輸了不斷加注,想一把贏回來,你有沒有想過,你能這樣子加注多少把?能扛得住十把?
  • 難怪LGD全員帶紅繩,原來被是IG粉絲詛咒,真就輸不起?
    難怪LGD全員帶紅繩,原來被是IG粉絲詛咒,真就輸不起? 不得不說,老乾爹確實難做,就算贏了還是得被LPL的水友們罵的很慘,就算能夠3-0帶走對手,嚴格的LPL水友還是一口一個「早幹嘛去了」或者「多努努力不早就小組第一出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