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中,三千米以下都算低海拔。秋冬之際,看到了十來種低海拔龍膽。
1. 五嶺龍膽。多枝組頭花系
五嶺是華南地區的明星龍膽,十一去福州時,伊排在我的目標種前列。為了看五嶺,三天之內兩上永泰雲頂。第一次陰天,看到花只微微打開,以為是陽光不足。等大太陽曬了兩天再去看,還是那副模樣。原來這是伊的常態。頭四張是陰天拍的。後五張是晴天拍的。
2. 華南龍膽(國志未收錄)
長在五嶺龍膽旁邊,只看見一朵。可是伊打開了呀,好乖。
3. 高貴龍膽。狹蕊組
昆明不愧是春城,從十一月到一月,城邊的山上一直有龍膽在開花。在市中心一小時車程內能看到十種以上龍膽的省會城市,這會不會是獨一份兒?
我在昆明最先看到的是高貴龍膽。在西山,看見兩米高的土坡上幾朵靚麗的藍花,十分激動,爬上去左拍右拍。過了幾天,在北郊的山上看到滿坡的高貴,才明白為啥南山大佬稱之為並不高貴的高貴龍膽。
伊的顏值還是不錯的,花大色豔,開成片,花期長。唯一的缺點是生境,長在雜草中,顯得凌亂,不夠仙。我覺得昆明人還是被慣壞了,花太多,連這樣大朵的藍紫色的龍膽都嫌棄。
4. 滇龍膽草。多枝組頭花系
跟著椰子大佬刷山太幸福,他所有的花草都認識,還知道哪兒有花,啥時候開。從筇竹寺後山下來的路上有片長坡,椰子等在前面告訴我,那裡有滇龍膽草。大佬都走得沒影兒了,龍膽控還趴在那裡拍這第一次見到的大路貨。
5. 四數龍膽。微籽組四數系
據說四數也是昆明的大路貨,可是我在西山沒看到,在長蟲山沒看到,還是到了北郊的小哨才看到了。
有組織的人是幸福的,跟著孫師的兩步路軌跡,自己一個人找到了那片小山包。散落著墳頭的坡上,四數龍膽開得正好。四數好認,花冠裂片四片,伊的姐妹們絕大多數都是五裂。龍膽花冠裂片之間的連接處叫褶,很形象。褶的形狀也是區分各種的特徵之一。
6. 報春花龍膽。狹蕊組
對這種跨科的名字一直很佩服,一種花,中文正名就佔了兩個大科,報春花科和龍膽科。類似的例子還有杜鵑蘭、冬青衛矛。
看到報春花龍膽時花期已過,狀態一般。當時我跟著兩步路的軌跡,在那一片來回來去轉了好幾圈,還是找不到小黃管。正是沮喪的時候,報春花龍膽也沒認真拍。其實伊是一枚清秀的小佳人。
7. 紅花龍膽。狹蕊組
紅花是真正的冬花龍膽。國志說花期十月到二月,在昆明,十一月下旬開始盛開,一直到一月底狀態還不錯。這也是我惦記了很久的龍膽,雖然是大路貨,可是伊有粉嫩的顏色和長流蘇花邊啊。流蘇邊就長在褶上,還是捲毛。花冠外赭色的條紋也好看,深淺粗細交替間似乎蘊藏著某種韻律。
在昆明,每次爬山見到紅花龍膽都忍不住拍,不過最喜歡的那棵是在麗江去寧蒗的路上看到的。背景乾淨,枝形舒展,花錯落有致,莫名讓人想起美洲土著編織的捕夢網(dream catcher)。
8. 微籽龍膽。微籽組微籽系
作為一個純業餘•顏值黨•野花控,我去年有兩件得意的事。一是在白馬雪山找到茴香報春,一是在昆明小哨找到微籽龍膽。其實,都是新手的好運氣罷了。
十一月下旬跟著小呂和她家五歲的成成去爬小哨摩天嶺。我很快成為成成的粉絲。小小的一個人兒,太能走山路了,一點都不抱怨,還背著媽媽和他兩個人的水和乾糧。而且還認識五種獐牙菜!太厲害了!
路上休息,成成在喝水吃東西。我看見道旁草坡上有幾棵大理翠雀,就爬上去看看還有啥。上去了兩三米,順著一條橫著的小路往前走了幾步,看見腳下路邊有朵龍膽。花長在密集的葉子中間,尺寸不小,花冠裂片藍紫色,褶淺紫色。我蹲下來端詳了半天,覺得可能是微籽龍膽。這個驚喜非同一般。我已經在昆明找了一陣子微籽,沒找到,本來都打算去模式標本產地大理洱源找了。
更可喜的是,這裡有個微籽的小群落,不止零星幾棵。把照片發到群裡,椰子連午飯都沒吃安生,當天下午就過去看了,他在昆明找微籽已經找了兩年了。
9. 頭花龍膽。多枝組頭花系
十二月初的蒼山西坡,是我記憶中的樣子。馬纓杜鵑樹依然高大,只是還沒開出鮮紅的馬纓花。杜鵑林下,鋪滿松針枯草的陽坡上,頭花龍膽正在開放。蓮座葉和長花莖是伊區別於同系姐妹的特徵之一。
蒼山頂上已經積雪。六個月後,那裡會開出碩大的深粉色綠絨蒿。真嚮往啊。
10. 腺龍膽。頭花龍膽的變種
據說昆明只有變種。那就不用去找和本種之間的區別了,純業餘野花控特別喜歡這種地域區分法。就像昆明的高盆櫻桃和福州的鐘花櫻桃,地理分布不重疊,長得再像也不會造成定種的困擾。葡莖百合和卓巴百合就沒這麼容易了。在去察隅的路上兩種都有,還那麼像,讓人抓狂。還好有組織,可以問大佬。
11. 昆明龍膽。多枝組頭花系
知道腺龍膽是頭花龍膽的變種,就可以和昆明龍膽分開了。腺龍膽跟本種一樣有蓮座基葉和長花莖。即使不看這個,看葉子形狀也能區分。昆明龍膽的葉子比較小,匙狀,有明顯的長葉柄。單看花,真的很難區分。
其實,純業餘•顏值黨不需要定種。有位超級大佬說過,業餘愛好者認到屬就可以了,定種交給專業人士。我也經常這樣安慰抓狂的自己。可是,每次看到小仙女時,還是忍不住想知道伊的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