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認知還是低海拔認知,決定了你的命運【音頻】

2021-02-13 心理八八

 

《懼動力》的作者伊莎貝爾·邁爾斯曾做過一個實驗:她邀請一位學員來到講臺上,單手握拳,伸直胳膊,告訴他將壓下他的胳膊,而他可以用力抵抗。

 

邁爾斯嘗試了好幾次,但無論多麼用力,也不能壓下那隻充滿力量的手臂。

 

接著,她讓學員一邊放鬆,一邊不斷地重複一句話:「我是個軟弱無用的人。」還特意囑咐他要全身心去感受這句話。

 

學員照做後,他們又重複了一遍之前的實驗,這一次,邁爾斯一下子就壓下了他的手臂,原來充盈的力量仿佛被那句話驅散了。

 

學員們都不敢相信,要求重新實驗,但不管是誰,也不管試了多少次,結果都一樣。

 

接下來,邁爾斯讓學員閉上眼,將另一句話重複十遍:「我是個強大而且有價值的人。」,並用全身心去感受這句話。

 

再次實驗時,邁爾斯就無法動搖他的胳膊,他的力量似乎比之前還要強大。

 

人們對自己的看法,會讓自身產生不同的反應,從而帶來不同的結果,更深一步,這將影響一個人的命運。正如梭羅所說:「正是一個人怎麼看待自己,決定了此人的命運,指向了他的歸宿。」

 

不同的認知會帶來不同的力量。

 

「我是個軟弱無用的人。」是一種「低海拔認知」,它讓你看低自己;「我是個強大並且有價值的人」是一種「高海拔認知」,它讓你充滿自信。

 

安葬拉姆:人最深的恐懼,只有五個字

 

 

01

「低海拔認知」&「高海拔認知」

 

 

「低海拔認知」有兩層意思:一是這種認知源自人的本能,不需要經過學習和訓練,稍經激發就可獲得,比如我們遭受不幸,就會自然地認定自己是受害者,並將繼續不幸下去;

 

二是這種認知會讓人視野受限,就像置身山谷,看見的東西不夠全面、客觀和深入。

 

低海拔認知很容易營造出困頓感,帶來強烈的負面情緒,而且低海拔的認知源自本能,根深蒂固,人們很難察覺,稍不注意就會掉落進去。

 

持「低海拔認知」的人,意識不到危險總是和機會同行,也不認為痛苦和恐懼也能給人帶來教益,他們會被危險和恐懼控制,屈服於所謂的「命運」。

 

「高海拔認知」和「低海拔認知」相反,持這種認知的人,能從更廣闊的視野和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世界。

 

既能看見生活中的黑暗,也能洞見光輝;既能意識到困境,也能看清突圍之路。

 

伊莎貝爾·邁爾斯也曾因為離婚與癌症的雙重打擊,覺得自己是個被遺棄的怨婦,很長時間都活在低海拔認知中。

 

當她終於明白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並不是絕境的時候,才發生了轉機,這也促使她對這兩種認知有著特別深刻的理解。

 

「高海拔認知」並非是牢固不變的,它不是源自我們的本能,而是需要經過後天的訓練和學習才能獲得。只要稍不注意,就會出現鬆動,朝著「低海拔認知」滑下去。

 年近40離婚2次到最終嫁給愛情:我是如何從重複的錯誤中走出來?

 


02

訓練高海拔認知的方法


 

(一)「陽光事物清單」

 

或許,現在你正陷入低海拔認知中,急切地想要扭轉局面,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先要恭喜你,能意識到自己的認識需要改變,已經是可喜的進展。

 

我建議你列出一個自己的「陽光事物清單」,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開心或者充滿能量的事情,比如:

 

童年時與爸爸媽媽在沙灘上玩耍的時刻;

悲傷時,朋友溫暖的擁抱;

藍天、白雲;

一片葉子落下時的姿態;

翻開一本書,不經意間,被一句話深深打動;

仰望滿天繁星;

潺潺的流水;

春天,看見鶯飛草長;

躲在閣樓裡聽雨聲;

挨餓後,終於吃上喜歡的食物;

心理學家戳穿幸福的秘訣:人之初,性本「賤」

翻山越嶺,終於登頂;

朋友聚會時的笑容;

那部讓你流淚的電影;

異國他鄉的夕陽;

以為自己病了,結果發現虛驚一場;

從腫瘤醫院回家我只想告訴你一件事:你有多幸福,自己根本不知道

嬰兒的笑臉;

……

 

清單上的,也許都是小事,卻是我們的精神養料。

 

每次看到這張清單,浮現出的不僅是所描述的場景,更是這些場景關聯出的積極心境。因此,這張清單可以在關鍵時刻起到治癒作用,防止我們沉淪下去。

打開小程序,和我們一起每天打卡吧

 

(二)自我肯定

 

「陽光事物清單」能提醒我們生活之美,自我肯定能讓我們意識到「自己之美」

 

自我肯定是最高形式的自我交流,也是提升認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什麼是自我肯定?簡單說,就是對自己遭遇的事情做出不包含任何抱怨、悔恨與焦慮的反應,可以這麼說:

 

我知道我很重要;

我不緊張,因為無論發生什麼,我都能搞定;

我能適時放手,相信一切都有更好的安排;

我感恩我所擁有的一切;

……

 

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列出更能戳中內心的句子。在自我肯定的時候,最好用現在正在發生的積極改變,替代對過去的否定和對未來的期待:

 

不好的陳述:我以後會克服恐懼的。

正確的陳述:我正在培養這樣的認知——即使感到恐懼,也要努力前行。

 

不好的陳述:我不會再貶低自己了。

更好的陳述:我每天都在變得更加自信。

 

選擇一些確實能給自己帶來力量的句子,當我們的處境與心情發生變化時,也可以不斷地更新和調整。

 高情商和快樂秘訣與大腦性別有關:你是「男性」大腦還是「女性」大腦?

 

03

高海拔認知的一天

 

 

以一天為例,講一講我們可以如何獲得高海拔認知:

 

1. 早上醒來,打開手機播放器,選擇一些觸動內心的演講或有聲書。按下播放鍵,閉目靜躺,沉浸在充滿力量和愛意的氛圍中。

 

2. 穿衣服的時候,可以放點音樂,輕音樂、搖滾樂或古典樂都好,只要能讓你感覺愉快就可以。

 

3. 照鏡子是一個絕佳的時機。一邊看著鏡子中的你,一邊重複至少十遍自我肯定的話。

 

4. 晨練也是提升認知高度的時機。比如說「我能感覺到能量在身體裡流動」、「我在創造精彩的一天」等,這樣的自我肯定,能讓你的鍛鍊更有效。

 

5. 在上班的路上,可以聽音樂,或一些自己喜歡的音頻。

 

6. 到辦公室以後,用一個笑臉點亮一天。

 

7. 在接下來的一整天中,一旦察覺到自己出現過多的負面情緒,可以改用自我肯定的話來代替它。

 

8.睡前也是很好的機會,可以選擇一些有助身心舒暢的音頻,伴隨自己安穩入睡。

 

請記住,在這一天中,無論你犯了怎樣的錯,也不要對自己說出「你連這都做不好,我對你真失望」或者「你永遠不可能變好了」之類的話,即使你真的要反省,也要用那些正面詞語。

 

高海拔認知不是我們的本能,所以需要不斷地練習,最好經常與高海拔認知的同類人在一起交流,互相促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多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

 

最後想說的是,「高海拔認知」不能當成壓制痛苦或者其他負面情緒的工具。

 

痛苦是人類的一條重要基因,沒人能將其刪除,真正的高海拔認知,並不是體會不到痛苦,而是允許眼淚流淌,但也堅信一切終將會過去。

 

我們以為的現實世界,很多時候只是內心的某種投射。要改變生活,先要改變認知。

 

不是命運決定了認知,而是認知決定了命運。生活最終的樣子,是由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相關焦點

  • 別和低認知的人較勁 會拉低你的認知
    她說,「在網上寫文章、拍視頻你沒有強大的心理怎麼能做下去?網上總是有不同的聲音,也有不同的人,何必在意呢?」想想她說的很對,後來再遇到這樣的人,我也不理他們了,隨他說什麼去吧。在網上寫文章發視頻,就像給自己打開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戶,既然窗戶打開了就免不了會有蒼蠅、蚊子甚至臭蟲爬進來。
  • 層次決定命運,四大認知層次,決定你將來的成就!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一個人的命運和成就往往取決於他的精神層次,層次越高的人,成就越高,層次越低的人就越平凡。」這是小區內的王教授說過的一句話。他說的沒錯,正所謂思想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思想是可以決定他未來的道路的,通常情況之下,人的認知層次可以分為四個,大家可以參照一下,看看你們現在已經達到了哪一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不知道自己不懂你能相信嗎?
  • 認知分九層,你在哪一層?認知決定你的社會地位
    寧向東教授引導的孩子,就是處於這個認知層級上——這孩子根本就不明白,書本上的東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見識與認知。之所以爹媽送你出國,不是讓你讀書,而是讓你成人!是讓你認識普遍的人性,普遍的社會規律,並於不同社會的差異性中獲得更具價值性的認知。最守規矩的孩子,也是學校裡最省心、懂事、聽話的孩子。
  • 《天道》揭示的4種認知層次:你認知的深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而所有的這些,將決定一個人的認知能力。認知的深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如果把認知狀態分為四層,那麼技術和能力的累加,只不過讓我們在一個層次中不斷提升,而只有認知能力的轉變,才能讓我們實現躍遷。認知能力,就是解讀信息的能力。
  • 思維認知的七個層級:你的層次,決定你的命運
    眾人禮貌的點頭:有道理,你說的也有道理。 商人得到讚許,很高興的離開了。此二者仍是個對立體,構成新的認知層級。 由此我們知道,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時,第一反應是本能,第二反應是情緒,第三反應是立場,第四反應是利益,第五反應是兼顧他人的社會心理。第六反應,是認識到前五步並無高低優劣之別,而是一個完整認知的五個組成。 社會問題的討論,也是如此。
  • 神劇《天道》的格局:決定命運的,確實是思維和認知水平
    芮小丹說過:只要是自己悟不到的東西,你強塞給我我也消化不了,那也不是屬於我的,只有自己悟到了那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但是他哥哥認為拔管了就是不孝,失望至極的母親對著丁元英說道:元英啊,那可是你爸,拔罐子這種話你也說得出口,這不是眼睜睜看著你爸離去嗎
  • 炒股認知決定收益,別人的認知不會耽誤你賺錢!
    這股市沒有誰耽誤誰賺錢,全是個人認知的堅定程度的驗證。我作為一個內容輸出者,又是一對N的輸出模式,你們作為讀者,想不看我直接不看就避開了。而我不行,我接收到的各種不同意見更多、更雜、更考驗人。如果腦子掌不穩,早就被逼瘋掉了。
  • 《歡樂頌》劇情暗線發人深省:你的認知,決定了你的財富與人性
    這部劇中,有人性的解剖,有財富認知的層級——你甚至可以,將劇中的認知層級作為一個數學模型,用以指導自己。當樊父突然重病住院,急需十萬醫治費時,樊勝美被逼至絕境,擺在這可憐姑娘面前的,除了跳樓,還是跳樓。危急之時,王柏川坐鎮於大後方,指揮安迪,遙控魏渭,明確告之樊母:你不能再這樣無界限無底線,惡意壓榨可憐的女兒。
  • 企業創始人戰略認知能力一人超越一個隊伍,構建領導者的認知體系
    今天的這篇推送來自獵豹 CEO 傅盛,他將認知梳理為三部曲:成長就是認知升級;管理本質就是認知管理;戰略就是格局+破局。認知升級中,你需要自我否定,保持空杯心態並將認知運用於實踐。認知管理中,領導需要在大格局下構建對行業的認知體系,用大趨勢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聰明的決策。格局認知下,你需要找到破局點,制定路線圖,投入資源並不斷加深勢能。
  • 認知水平,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鴻溝
    意思是一個人認知,是由過去的見識、經歷、思維、期望、評價,等等形成的觀念。每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場景時,我們習慣用以往的經驗作出判斷。當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很低的時候,他腦海中的構念就會趨向單一,缺乏彈性,因而做出來的決策就很狹窄。當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很高的時候,腦海中的構念就會更多元,因此決策會更靈活。簡而言之:一個人的行為,受其自身認知能力的影響。相信大家都看過這個故事。說兩個南方人去北方賣傘。
  • 這場西班牙PK勃艮第品鑑,完全顛覆你對歌海娜的認知
    這次品鑑會的結果無疑是令人震驚的,顛覆了現場所有人對歌海娜的認知,也讓大家對西班牙部分先驅已經走上的風土道路,深信不疑。我們將在本文中分享這次PK品鑑的難忘體驗。,釀出來的葡萄酒擁有更低的酒精度,平衡感更好,在全球變暖的時代也更有前途。
  • 看看三哥高海拔夥食,4名山地兵一片麵包配咖喱,還是自熱火鍋香
    關於高海拔地區的情況,在進入冬季後氣溫還在不斷下降,除了湖水封凍,部分地區的氣溫已經來到零下30℃,氣候日漸的極寒。而在這種嚴寒氣候下,要保證士兵的戰鬥力,夥食則是關鍵,畢竟一日三餐差一頓都很在高海拔堅守。而看看三哥高海拔的夥食才發現,原來之前的各種物資供應充足都略顯誇大,一片麵包竟然4個人看著。
  • 從媽媽的變相催婚開始:對一個人的認知和看法決定了你對她的態度
    璐璐媽問:「在大學有沒有人追你哦?」璐璐說:「有倒是有,只是那個人我不喜歡。」璐璐媽趕緊勸:「有人追你就不錯了,你還挑?」璐璐媽緊接著說:「我有個朋友的兒子我留意很久了,雖然是二婚,但是人老實。你要是找不到男朋友,我就把你介紹給他。」璐璐無語地笑著對我說:「你知道嗎,那個男的比我大十歲!不知道我媽怎麼想的,我在她心目中也太沒價值了。」璐璐換了好幾次工作,東奔西跑。
  • 哲思| 人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認知水平買單
    1  認知層次,決定了看世界的高度  你的認知水平越來越高,站的更高更遠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困惑你的事情,不過是過眼雲煙。  認知水平,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方式  2意思是一個人認知,是由過去的見識、經歷、思維、期望、評價,等等形成的觀念。每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場景時,我們習慣用以往的經驗做出判斷。  當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很低的時候,他腦海中的構念就會趨向單一,缺乏彈性,因而做出來的決策就很狹窄。  當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很高的時候,腦海中的構念就會更多元,因此決策會更靈活。
  • 高海拔生活改變的不只是基因
    蓋丘亞人是秘魯的土著居民,他們在25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生活了至少11000年,已經進化出了適應惡劣環境的基因。近日,一項新研究發現,極端條件可以改變控制DNA活性的化學修飾。這些表觀遺傳變化是第一個證據,證明在山區長大不僅能改變基因,還能改變身體使用基因的方式。相關論文刊登於《基因組生物學與進化》。
  • 多給寶寶聽這些聲音,不僅提升認知還能培養專注力
    所有音頻均由科學審核團隊把關,這次邀請了少兒音頻經驗豐富的顧問團隊+聲音製作團隊強大雙陣容參與製作,讓寶寶放心聽。認知童謠《猜猜我是誰》每天僅需 2 分鐘,認知啟蒙更輕鬆30 首童謠+30 張定製認知卡原價 69 元
  • 《認知覺醒》:你的第二人生就是你真正醒來的時候
    現實中,有些人常常抱怨自己的出身不好,形成了許多人到世界的悲觀認知:我們鬥爭的結束可能只是別人奮鬥的起點。抱怨有用嗎?現實給你的第一次(出生)生命已經註定了,如果你遵循命運計劃的路線,而可能會丟失,你需要開始你的第二個生命:覺醒。
  • 對話江南春、李湘群:認知的質量 決定了競爭成敗
    商戰不是產品之爭,而是認知之爭。企業如何理解「認知」、運用「認知」,乃至學會「在認知的大樹下撿果實」?近日,36氪首席內容官李洋邀請到了特勞特(中國)管理合伙人李湘群與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江南春,共同探討這一話題。
  • 帶寶寶聽這些聲音,是我見過最好的「認知世界」方式
    所有音頻均由科學審核團隊把關,這次邀請了少兒音頻經驗豐富的顧問團隊+聲音製作團隊強大雙陣容參與製作,讓寶寶放心聽。《猜猜我是誰》認知童謠分為 3 大主題,動物、自然、交通工具,包含高、中、低三種頻率的聲音,可以全面刺激寶寶的聽覺,為將來開口發聲做準備,為更好、更準確的發音打基礎
  • 屬性的認知經歷了哪2個階段:初級的感性認知與高級的理性認知!
    建立一個超級的迷你框架來組織屬性這個概念,人的認知發展一定是源自生活,在生活中,你會接觸到一個個具體的事物,你會看及觀察它們,獲得對事物的感覺-知覺-表象,你會從一個個的事物的表象之中,發現一些共性,比如A蘋果是圓形的,B蘋果也是圓形的,你會發現A蘋果與B蘋果的共性,那就是圓形,這是理性認知的高級階段。整個認知過程,其實反映了一個人對事物認知的兩個階段:初級的感性認知階段與高級的理性認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