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成年人總是以為提供物質條件便可以彌補愛意的缺失,然而凱恩的故事卻警醒了我們——世界上最大的悲哀,就是那無愛的未來,愛永遠是成長最好的饋贈。
凱恩原本出身於貧寒家庭,然而一張用來抵償拖欠房租的廢礦井的契約卻挖出了黃金,為了凱恩的發展,母親將他委託給了銀行家賽切爾,在獲得了優渥的生活的同時,他也失去了彌足珍貴的親情。因此,玫瑰花蕾不僅是他童年時玩過的雪橇,也是他不斷追尋的親情,更象徵著他最初純潔的靈魂,玫瑰花蕾是他一生珍視,而又最終失去的一切。
由於從小便失去了愛與被愛的權利,因此凱恩在他的人生中不斷追尋著、渴求著愛的降臨。他的個人英雄主義不僅是由於權利和欲望的膨脹,更是出於他被愛的需求,他希望所有人都能愛自己,但正是這種對愛的瘋狂渴求,讓他陷入了自我主義的泥沼之中,最後失去了一切。
2、欲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理智地過度追求欲望,因為在追求欲望的同時,我們可能也在失去曾經珍惜的一切。
影片開始,凱恩平易近人,禮賢下士,致力於為窮人發聲,雖然這種理想帶有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中真誠的善良和純真。但是隨著名利加身、金錢富裕,凱恩逐漸忘卻自我的本心,迷戀上追逐名利、物慾和權力的快感,他將競爭報紙的頂尖人物納入麾下、迎娶總統的侄女、參加政治候選,甚至背叛家庭尋找女人。
他享受著人們的崇拜,迷醉在金錢財富中,用無數精力創造了窮奢極欲的上都,可在他不顧一切追求財富、權利和欲望的過程中,他已然成為欲望的傀儡,純潔的靈魂早已崩潰不見。令人唏噓的是,在最後,他死在了象徵著一生追求的欲望宮殿裡,只有孤獨成為了他永恆的陪葬品。
3、個人英雄主義作為落後的意識形態,在極度需要合作交流的現代社會中終將面臨失落的必然性。
影片中年輕的凱恩立志要為底層人謀求福利,他對屬於自己的礦業和公司不屑一顧,勇於與資本家賽切爾據理力爭,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個為工人伸張的英雄,為此他專注於一個快倒閉的報業,只為公平公正地對社會發聲。
但縱觀凱恩的一生,看似不斷為社會著想,實則他只是將社會的一切作為需要被自己拯救的對象,並在救贖的過程中獲得自我價值的確認。他一直活在個人的英雄主義中,而這種不切實際、盲目自大的英雄主義也最終使他被眾人拋棄,孤獨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