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技】西安市紅會醫院腦外科成功救治一位腦動脈瘤破裂患者

2020-12-27 騰訊網

口口元月10日,一位突發重度昏迷病人急診送入西安市紅會醫院,患者生命垂危,極度煩躁,反覆嘔吐,生命體徵不穩。紅會醫院神經外科腦外科病區張永東主任及時趕到急診科負責組織搶救,在影像科、急診科等醫護人員的大力配合下,立即開闢綠色通道,完成必要的急診檢查,確診為廣泛蛛網膜下腔出血,張主任立即通知腦外科腦血管病治療團隊許贊峰副主任醫師、陳剛主治醫師,韓超醫師及時到位,在不到半小時時間內完成了術前的各項檢查,患者及時推入手術室,順利完成了腦減壓置管手術,患者生命體徵趨於平穩,為進一步明確出血部位以及下一步治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患者病情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張主任確定了下一步神經介入治療方案。

口口在紅會醫院各科室密切協作下,行全腦血管造影術確定為後交通寬頸動脈瘤,行顱內動脈瘤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手術。手術順利,動脈瘤完全栓塞,載瘤血管通暢。術後在重症監護期間,重症醫學科董恩霞主任、張媛娜護士長率領重症監護團隊悉心治療,精心護理,術後第二天患者轉危為安,意識轉清,順利脫離呼吸機,查體發現右側肢體偏身癱瘓,轉入腦外科普通病房。經過紅會醫院腦外科醫護人員悉心康復治療,目前肌力已完全恢復,紅會人通力協作,這位患者不僅從死亡線上救了過來,而且沒留下任何殘疾。

口口張永東主任指出:顱內動脈瘤多為發生在顱內動脈管壁上的異常膨出,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多為首發症狀,是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常在勞累或激動時突發頭痛、噁心、嘔吐、頸項強直,據患者事後形容「是一生中最劇烈的」,「爆炸」、「撕裂」樣疼痛。大量臨床資料證明,首次出血患者的死亡率為30%-40%,同時約有30%的病人可以在發病的48小時內發生再出血,此時死亡率高達60%-70%。一般認為,連續破裂出血三次以後,腦動脈瘤患者的存活機率驟降至10%左右。所以動脈瘤的早發現早治療尤為重要。

口口腦動脈瘤小而不發生破裂者,可不出現臨床症狀,腦動脈瘤≥6mm易破裂出血,破裂時大都有前驅症狀和體徵,如頭痛、眩暈、感覺或運動障礙等,這與腦動脈瘤擴大,少量出血有關。所以當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頭暈、一過性視朦、復視、失語、偏癱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相應檢查避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相關焦點

  • 義診送健康 | 西安市紅會醫院心血管內科將開展「心梗撥打120,胸痛...
    為提高公眾對心梗嚴重性與防治重要性的認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規範化救治流程,在全國第七個「心梗救治日」到來之際,西安市紅會醫院心血管內科將開展以「心梗撥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為主題的義診及宣傳活動,喚醒民眾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防範意識,科學、理性地認識心梗,了解心梗,最大程度減少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帶來的危害,共同推動我國心梗救治水平的不斷提升。
  • 【醫療科普】「腦動脈瘤」是腦瘤嗎?
    在偶發的情緒激動、用力排便、疲勞等血壓升高時,腦動脈瘤極易突然發生破裂,所引起的顱內蛛網膜下腔出血及其導致的嚴重併發症,危害極大!腦動脈瘤一旦破裂,10%左右的患者等不及救治就已死亡,30%的患者即使送到醫院,也很難救治,即使患者有倖存活,腦動脈瘤也極有可能發生再次破裂出現二次出血,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腦動脈瘤也被稱為顱內的「不定時炸彈」。
  • 西安市紅會醫院:白大褂與「藍火焰」的默契考驗
    西安市紅會醫院:白大褂與「藍火焰」的默契考驗 2020-06-25 0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是院長 | 西安市中心醫院虎威:沒有關懷 就沒有醫療
    「近年來,我們醫院承擔了不少職業病救治任務,全省範圍內但凡出現中毒事件,我們的專家就要第一時間前往現場,協助當地醫院開展救治工作。」「每個科室都要強」,這不能只是一句口號。提升醫院專科水平,虎威已經有了清晰的思路:通過技術優勢增強競爭力,把提高醫療質量、推動技術進步作為醫院核心競爭力來打造,發展具有優勢的技術項目,形成特色專科。
  • 祝賀|西青醫院受邀與多家單位共成立腦動脈瘤及蛛網膜下腔出血治療...
    2020年11月22日,為加強顱內動脈瘤研究,讓更多醫療機構提升救治患者能力,由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外科楊新宇教授牽頭,聯合國內多家單位在河北邢臺舉辦學術會議,共同成立腦動脈瘤及蛛網膜下腔出血治療與研究聯盟,並建立多中心腦動脈瘤資料庫.我院受邀成為第一批聯盟參與單位,目前共有來自國內十省市的32家三級甲等醫院作為合作單位.
  • 西安市胸科醫院榮獲「西安市先進集體」稱號
    西安市胸科醫院榮獲西安市先進集體稱號,院長李向前、結核合併症科主任毛曉輝榮獲西安市勞動模範稱號。 此次評選中,西安市胸科醫院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突出貢獻。
  • 治癒37名患者,駐青島市胸科醫院省醫療救治專家組凱旋
    3月29日,4名進駐青島市胸科醫院的專家凱旋。 29日,青島市胸科醫院舉行歡送儀式,送別山東省醫療救治專家組戰友凱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青島市胸科醫院作為青島市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迅速做好疫情防控各項準備工作,被確定為省級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定點醫後,根據省衛生健康委工作安排,2月15日,省醫療救治專家組4名專家進駐市胸科醫院,參與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工作。
  • 雨雪天氣,西安市紅會醫院提醒您出行注意安全,小心滑倒
    雨雪天氣,西安市紅會醫院提醒您出行注意安全,小心滑倒 2020-11-24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產科精英「戰隊」用愛託起明天的...
    作為西安市孕產婦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省市乃至聞名西北地區的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產科精英「戰隊」,守正創新追求卓越,在特色突出的基礎上,圍繞孕前、孕期、產時及產後提供全程暖心服務。這支優秀的戰隊,憑藉精湛的醫術以及嚴謹的職業態度,不分晝夜、暖心守護,用愛託起了明天的「太陽」……疫情面前彰顯勇氣和擔當1月29日上午,新冠疫情正在肆虐,作為西安市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市第四醫院接到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電話緊急通知,有一名來自湖北孝感市的39周孕婦已到預產期,發生腹痛急需救治
  • 瀰漫性軸索損傷昏迷患者還能醒嗎?
    當地醫院束手無措時,聽說西安市紅會醫院神經外科趙東升主任擅長昏迷促醒,隨後家屬立即將病人轉往西安市紅會醫院,經趙主任檢測評估後認為患者處於微意識狀態,甦醒希望很大,隨後立即進行一系列促醒及加速康復治療中。意識障礙檢測儀治療半月後患者可以和家屬交流。
  • 武漢紅會醫院漫長的「戰爭」:呼吸科被稱「鐵肺軍團」 50名醫護感染
    作為呼吸內科主任、江漢區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範忠傑自12月17日接觸第一個患者以來,便投身這場漫長的抗疫戰爭。他將家搬到醫院附近,幾乎24小時與病人在一起。 目前,紅會醫院感染的醫護人員在50人左右,已經有一位醫生倒在了崗位上。「戰鬥還沒有結束,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 青島市胸科醫院送省醫療救治專家組戰友凱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市胸科醫院作為青島市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枕戈待旦,不辱使命,迅速做好疫情防控各項準備工作。市胸科醫院被確定為省級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定點醫後,根據省衛生健康委工作安排,2月15日,省醫療救治專家組4名專家進駐市胸科醫院,參與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工作。
  • 德州市人民醫院成功搶救一名異位妊娠破裂罕見高血鉀危急值患者
    「腹痛、乏力、暈厥、出血2300ml……」面對著患者這樣危急的時刻,德州市人民醫院婦科醫師臨危不亂,用專業的判斷和技術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麻醉大夫劉豔海、病房與手術室護士全力配合救治,同時,陳燕燕熟練迅速的切除左輸卵管控制出血源,輸注液體維持血壓,檢測血鉀、二氧化碳、鹼剩餘脫離危險值後給與輸血。患者各項指標趨於穩定,簡短的一個半小時,對於陳燕燕醫生來說卻無比漫長。剛才專注緊張的搶救使陳燕燕冒出一身汗水,看到患者情況一切正常,能夠成功將病人在死亡線上拉回來,陳燕燕終於鬆了口氣、懸著的一顆心這才放了下來。
  • 陝健醫二一五醫院胸外科聯合多學科成功搶救一例重症胸外傷患者
    近日,一位因攪拌機絞壓胸腹部及左上肢的重症胸外傷患者在二一五醫院急診科、胸外科、創傷骨科、普外科、手麻科等多學科共同努力下成功脫險,再一次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患者李某,在工作時不慎被攪拌機絞壓胸腹部及左上肢,急診轉入醫院時,顏面部青紫,上半身遍布出血點,左側胸廓塌陷,反常呼吸明顯,右側呼吸音明顯減弱,腹部壓痛明顯,左上肢嚴重毀損,情況十分危急。急診科醫護人員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快速完成CT檢查,實施緊急救治,並通知胸心外科和麻醉科及輔助科室做好搶救準備。
  • 西安市中心醫院虎威院長獲「西安市勞動模範」稱號
    虎威院長從業三十餘年來,積極投身醫學事業,他始終奮鬥在醫療、教學、科研、管理第一線,既是泌尿外科領域的知名學者,亦是資深的醫療管理專家。自新冠疫情以來,西安中心醫院虎威院長帶領全院幹部職工英勇無畏、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用挺身而出的勇氣和星夜鏖戰的堅守,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中心醫院人恪盡職守、勇挑重擔的事業心和使命感,為全市人民建起了抵抗病魔的「堡壘」,詮釋著
  • 一次手術夾閉顱內兩顆動脈瘤,華山醫院神經外科高難度手術成功救治...
    這種出血大多數由顱內動脈瘤破裂引起,相當兇險,死亡率極高。但當地沒有實施血管造影明確診斷進而及時救治的條件,小姑娘家人心急如焚。 聽說了小患者的情況後,援青幹部王全有副縣長了解到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作為國際知名的醫療團隊,具備極為豐富的診療經驗,於是通過華山醫院醫務處王惠英處長第一時間聯繫到了神經外科朱巍教授。
  • 【醫技精湛】市中心醫院成功為一例貧困患者實施了心臟瓣膜置換手術
    西安市中心醫院於8月25日由胸外科為一例西安市閻良區貧困患者成功實施了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手術非常成功,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已於昨日出院。 ★ 63歲的張秀花大媽,是西安市閻良區一位普通農民,因貧雖罹患心臟瓣膜病30餘年,卻始終沒有得到有效治療。今年上半年以來,張秀花的病情進一步惡化,心功能衰竭頻繁出現。
  • 53歲名媛腦動脈瘤破裂離世,沒留任何機會
    人到中年,記得每3~5年記得做個頭頸CTA,儘量認識一位靠譜的腦血管醫生。」這是來自北京宣武醫院李桂林教授朋友圈的感慨,也讓身為中年、身為醫生的他感同身受,他經手的病人有很多相似的情況。特別是腦動脈瘤患者的一級親屬,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家庭成員受到影響時,千萬不能再大意。
  • 西安市兒童醫院南區 主要服務於周邊兒童患者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首席記者 葛蘭) 西安市兒童醫院南區是為了緩解廣大患兒看病難、住院難的狀況,響應國家衛健委公立醫院建立醫聯體的改革模式應運而生的。由西安市兒童醫院多名經驗豐富的醫師及護士組成的醫療護理團隊。
  • 他才32歲,因腦動脈瘤去世!華西醫生:該病已進入高發季
    今天,小康妹兒特別邀請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的副教授 王朝華醫生,為大家科普「腦動脈瘤」這種疾病!腦動脈瘤其實不是「瘤」,它一旦破裂,或瞬間致命10~15%的患者沒來得及到醫院就死亡了。王朝華醫生表示:腦動脈瘤在破裂之前,大多數的患者是無症狀的,有症狀更多是在破裂之後,主要表現為爆發性頭痛,有人稱之為是「這一輩子頭最痛的一次,感覺頭要炸開」,或者出現噴射樣嘔吐,大汗淋漓,頸項強直的症狀,嚴重者可出現意識喪失、昏迷、甚至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