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 大熱背後:綜藝在向有價值的音樂靠攏

2021-01-12 中國荷都網

三個月圈粉無數 豆瓣獲評8.7分

《樂隊的夏天》 過去現在和未來

《樂隊的夏天》火了。節目播出的三個月友衝進豆瓣為其打出了8.7分;百度的搜索指數峰值超過了84.5萬,基本上是上半年綜藝節目裡最高的;節目前11期,總共霸佔了全網233個熱搜榜;還產生了超過快1.4萬篇的媒體報導……這些數據都說明,在這個夏天,樂隊們以音樂性和個人魅力徵服了觀眾。

《樂隊的夏天》確實帶火了這個「夏天」。近期,節目出品人馬東、總製片人牟頔,參與樂隊方代表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暉以及樂隊代表參加多個論壇,讓我們了解到節目更多的臺前幕後故事,以及為太多人帶來的改變。

揭秘過去

馬東兩個「靈魂拷問」拿下沈黎暉

一年前,馬東和牟頔找到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暉,說自己想做一檔樂隊的綜藝節目,邀請摩登天空旗下的籤約樂隊參與。當時,馬東用兩個「靈魂拷問」徵服了沈黎暉:「第一,你相不相信愛奇藝S+級的資源?第二,你相不相信米未傳媒?」雙方十分鐘內敲定了合作。在沈黎暉的幫助下,馬東又聯繫上了太合、街聲等音樂機構,順便還搞定了播出平臺愛奇藝。

《樂隊的夏天》中,沈黎暉和摩登天空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參賽的31支隊伍中,有摩登天空旗下的新褲子、痛仰等五支樂隊,節目七強中一半來自摩登天空,HOT5的前兩名新褲子和痛仰都籤約沈黎暉旗下。

找到了沈黎暉,其實就找到了開啟樂隊大門的鑰匙。

尊重作品並突出音樂人個性

在馬東的記憶裡,節目的錄製過程,「每天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意外」。牟頔對比做偶像節目和樂隊節目的不同說,「如果我做偶像類節目,可能我自己的控制力會放得更大一些。但是做樂隊節目,時刻得提醒策劃團隊收一些,因為樂隊的能量太大了,樂手都很有個性,我們能做的就是給意見,每一個樂隊選曲的時候都會進行溝通。」

參賽的面孔樂隊主唱陳輝現身說法,「之前我們是拒絕上節目的,我跟三哥(貝斯手歐洋)幾次碰面,都覺得別到時候弄成晚節不保啊,我們可是有氣節的。我們其實是最後一個加入節目的。」陳輝承認,之所以同意參賽是被米未傳媒感動了,「《樂隊的夏天》完全打破了真人秀裡面的東西,就是突出音樂,對所有音樂人的個性、作品都非常的尊重,這是節目做得最棒的地方。」

當然,雙方的磨合也是有技巧的,其中一個關鍵就是,「我們做樂隊節目導演80%都是女生。」牟頔說。

陳輝的體會是,「20歲的女生跟你說,『陳輝能不能換一首,這首真的受不了』。我們立馬就換歌。」

透露現狀

「你知道彭磊一年掙多少錢嗎」

中國的音樂生態環境中,獨立音樂人生存之難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許多人覺得,這其中樂隊的處境更差。但是,當《樂隊的夏天》把這些「珍重氣節、拒絕商業」的樂隊拽到大眾面前時,人們才發現,真實的情況和想像中差距很大。

「節目播了大概三期以後,一個好多年沒聯繫的女孩,突然在微信上給我轉了一萬塊錢,『請你一定轉交給彭磊,他太不容易了。』我回了一句,『你知道他一年掙多少錢嗎?』」彭磊所在的新褲子樂隊目前已籤約摩登天空長達22年,「樂隊參加音樂節是有固定收入的,《樂隊的夏天》之前,新褲子每場40萬,痛仰45萬。」沈黎暉在接受《貴圈》採訪時曾經算過帳,「中國一年有300個音樂節,(樂隊)唱夠20場,年收入接近1000萬;拿票房分成的Livehouse,一年演50場不在話下,如果每場200塊錢一張票,1000個觀眾就是20萬。」參加節目之後,痛仰的出場費沒有漲,但新褲子大概漲了12%。沈黎暉認為,這兩支樂隊本身已經起點很高了。參加節目給新褲子帶來最直接的變化是,粉絲量的增長。節目開播過半時,新褲子樂隊離百萬粉絲還差88萬。節目結束時,他們的粉絲量突破了115萬。

用牟頔的話說,新褲子和痛仰上節目,「他們玩得開心最重要」。在「夏天」中,獲益最多的恐怕是苦熬多年的刺蝟樂隊、盤尼西林、click#15、果味VC、九連真人這樣的年輕樂隊。

雖然果味VC在第一輪就被淘汰,但是主唱劉子滔介紹,「往年這個時候,我們平均有3場演出,今年我們是7場,數字確實提升了」; Indie Works召集人劉瑾表示,旗下廠牌的樂隊比如刺蝟、click#15的商業價格在原有基礎上增長超過10倍;「夏天」讓Mr.Miss的名氣幾何式飆升,接活量大幅提升,收入稍有提升。

綜藝在向有價值的音樂靠攏

對於與「新褲子」一樣處於樂隊食物鏈頂層的面孔而言,上節目主要帶來的是精神上的滿足。「許多人在微博上看到了我們、加了我們,之後不管我們演出到哪兒,他們都會來。我們沾了『夏天』的光,不止是我們,很多人因為我們而去聽以前那個年代的歌,甚至聽那個年代的樂隊,去感受那個年代,我覺得這是有意義的事兒。「陳輝說。

同時,陳輝也認為,「夏天」沾了面孔的光,「我覺得面孔樂隊可能讓《樂隊的夏天》更上檔次。」沈黎暉同意這種相互成全的說法。「綜藝和音樂之間並不存在矛盾,拿我們自己舉例子,確實是因為『快男』唱了《董小姐》,才讓我們有了更大的傳播點。後來,『好聲音』又把《南山南》唱火了,節目組還想邀請馬頔(原唱)與學員合唱,結果他死活不去。」

沈黎暉說,「今年至少有七八檔綜藝節目是與原創音樂相關的。綜藝在向原創音樂傾斜、在向真正有價值的音樂靠攏的時候,這兩者沒有那麼多矛盾的點,這是大趨勢。」

追問未來

為購買力最強的人群還是為年輕人服務?

《樂隊的夏天》為什麼會火?很多人認為,它之所以成功,離不開兩個原因,第一找到了好的樂隊,第二抓住了沉默的中年人。一些不看綜藝的人開始看綜藝了,一些不聽搖滾樂的人開始聽搖滾樂了。不過,後一點可能與馬東的想法並不一致。「我並不理解什麼叫圈層,從對客戶的服務、營銷、市場的定位上講,所有的東西上都應該有這個強烈的意識——要服務更多人。在我們心中,米未一直是有針對性的服務年輕人的內容生產機構,針對18-35歲的人群,也就是整體購買力最強的人群。」

他以米未傳媒的拳頭產品《奇葩說》為例,「做第一季時,我們的總導演25歲,到第四季的時候他已經快30歲了。伴隨我們一路走下來的觀眾也是,他們是我們的鐵粉,他們要求節目更有深度、更有哲思,但是大多數年輕人並不買帳。

「所以到了第五季,我們放下了這些鐵粉——把他們的意見放在了一邊。我們覺得,還是應該為20-25歲的人服務,《奇葩說》第一季的時候,他們還在看《快樂大本營》,那時候15歲,根本不為戀愛、職場、跟父母的關係以及很多社會因素所困擾,到他們20歲的時候,他開始著急的時候,《奇葩說》第五季可能幫助到這些年輕人。這樣做的結果是,《奇葩說》第五季的流量數據比第四季整翻了一番還多。」

這個策略同樣會用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也許今天《樂隊的夏天》第一季觸動了我身邊很多30歲上下人群的回憶。但是我說第二季的目標是什麼,是更年輕,讓樂隊獲得更多年輕人的共鳴。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相信真正觸動人的只有內容本身,而不是你當初所謂的市場定位、方向。」

能喚醒中年人的音樂節熱情嗎?

為年輕人服務,對於樂隊而言可能更加迫切。「以前我們從來不看數據,按照自己喜歡的就好了,但是最近這兩年偶爾也看看數據。」沈黎暉介紹,每年草莓音樂節大概在線下可以賣100萬張門票。

到底草莓音樂節是多大歲數的人來?數據表明,草莓音樂節最高峰值的觀眾,80%左右的觀眾是19歲,18—20歲的人佔了將近80%-90%的體量,這裡面又有75%左右是女孩。以Hip-Hop為主的MDSK音樂節主流觀眾年齡更小——17歲。

「音樂節的觀眾真的是非常年輕。國外的音樂節可以看到很多40歲、50歲的人,中國完全不一樣,中國一到30歲、40歲,生活完全不一樣,這是我們要想一想的課題。」沈黎暉說。

那麼,《樂隊的夏天》有沒有喚醒中年人的音樂節熱情呢?沈黎暉回答,「從整個音樂節數量來講,可能會面臨一個大的或者小幅提升,從音樂節的門票銷售速度來講,我們發現這個節目之後也會更快一些,但是對於整體音樂節而言,沒有那麼大的改變,說明很多人還沒有變成行動。」

文/本報記者 祖薇 統籌/滿羿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樂隊的夏天》有機會做成生態級綜藝
    從打開一個窗口開始,關於樂隊的敘事逐漸豐富:演出機會和商務合作愈發火熱的同時,以樂隊為主題的綜藝節目也開始湧現,一些樂隊迎來了跨界合作的機會。甚至樂器學習都迎來了熱潮......又一個夏天過去了。與樂隊有關的可能性在持續增加。
  • 《樂隊的夏天2》:不止是一場小眾音樂的勝利
    但一切似乎又好像變了,在樂隊的帶領下,以往偏向小眾風格的音樂開始被更多人發現和認可,越來越多的廣告代言和音樂節也讓市場看到了樂隊背後的價值。,樂夏目前還有諸多問題,也有不少人覺得沒有上一季「好看」,但是從音樂性上來說,這一季整體的音樂性與音樂類型的多元化則是絕對高過第一季,「我想是因為這季音樂風格的不通俗與非大眾化,但《樂隊的夏天2》是國內迄今為止出現的音樂風格最多元且音樂性最強的綜藝節目。」
  • 《樂隊的夏天2》:不止是一場小眾音樂的勝利
    但一切似乎又好像變了,在樂隊的帶領下,以往偏向小眾風格的音樂開始被更多人發現和認可,越來越多的廣告代言和音樂節也讓市場看到了樂隊背後的價值。「好看」,但是從音樂性上來說,這一季整體的音樂性與音樂類型的多元化則是絕對高過第一季,「我想是因為這季音樂風格的不通俗與非大眾化,但《樂隊的夏天2》是國內迄今為止出現的音樂風格最多元且音樂性最強的綜藝節目。」
  • 《樂隊的夏天》 過去現在和未來
    節目播出的三個月中,7萬網友衝進豆瓣為其打出了8.7分;百度的搜索指數峰值超過了84.5萬,基本上是上半年綜藝節目裡最高的;節目前11期,總共霸佔了全網233個熱搜榜;還產生了超過快1.4萬篇的媒體報導……這些數據都說明,在這個夏天,樂隊們以音樂性和個人魅力徵服了觀眾。  《樂隊的夏天》確實帶火了這個「夏天」。
  • 《樂隊的夏天》之後,樂隊綜藝還會有春天嗎?
    繼《樂隊的夏天》大火之後,樂隊類的綜藝是雨後春筍,層出不窮。6月20日,由芒果TV和江蘇衛視聯合播出的樂隊選秀綜藝《我們的樂隊》正式落下帷幕,由主唱張恩岱、吉他手王迪、貝斯手侯珺瀟、鼓手楊洋、ACE/製作人倪琰琛五人組成的Tarzan泰山樂隊獲得《我們的樂隊》總冠軍。
  • 重塑雕像的權利奪冠,為啥說《樂隊的夏天》有機會做成生態級綜藝
    重塑之外,HOT 5中的五條人與大波浪也分別代表了極為垂直與特色的音樂領域。從打開一個窗口開始,關於樂隊的敘事逐漸豐富:演出機會和商務合作愈發火熱的同時,以樂隊為主題的綜藝節目也開始湧現,一些樂隊迎來了跨界合作的機會。甚至樂器學習都迎來了熱潮......又一個夏天過去了。與樂隊有關的可能性在持續增加。
  • 《樂隊的夏天》 過去現在和未來
    節目播出的三個月中,7萬網友衝進豆瓣為其打出了8.7分;百度的搜索指數峰值超過了84.5萬,基本上是上半年綜藝節目裡最高的;節目前11期,總共霸佔了全網233個熱搜榜;還產生了超過快1.4萬篇的媒體報導……這些數據都說明,在這個夏天,樂隊們以音樂性和個人魅力徵服了觀眾。  《樂隊的夏天》確實帶火了這個「夏天」。
  • 《樂隊的夏天》《中國新說唱》等多方混戰背後內容市場的生存法則
    在各平臺和內容團隊的開墾下,《聲入人心2》、《中國好聲音2019》、《中國新說唱》2019、《樂隊的夏天》、《明日之子水晶時代》等音樂綜藝在今夏牢牢地霸佔著觀眾與用戶的注意力。就網綜市場而言,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四大頭部視頻平臺陣營已然穩定,且在暑期檔的布局中各有側重。但值得注意的是,暑期檔音樂綜藝市場熱鬧繁華的背後,內容創新依然面臨明顯困局。
  • 祈年文潭:《樂隊的夏天2》:音樂與綜藝的雙贏或兩難?
    通盤來看,音樂綜藝呈現出分眾化的趨勢,聚焦美聲和音樂劇的《聲入人心》、專注嘻哈音樂的《中國有嘻哈》等把相對受眾面較窄的音樂形式吸收打造成綜藝節目,增加了我國音樂類綜藝節目的多樣性,也推動了這些分眾音樂領域的行業發展。
  • 《樂隊的夏天》 還能點燃這個夏天嗎?
    去年,隨著大熱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爆紅,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被瀏覽了740844次。 「看完節目,你覺得樂隊的夏天會來嗎?樂隊們的生活會有哪些改變?」 在節目中成功破圈的刺蝟樂隊回答僅有7個字,「再也不用上班了。」
  • 《樂隊的夏天》還能點燃這個夏天嗎?
    去年,隨著大熱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爆紅,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被瀏覽了740844次。「看完節目,你覺得樂隊的夏天會來嗎?樂隊們的生活會有哪些改變?」在節目中成功破圈的刺蝟樂隊回答僅有7個字,「再也不用上班了。」
  • 樂隊綜藝的夏天來了?
    說起參加節目的原因,他說:「我今年其實挺想跟人有交流的,尤其是年輕人」,對著喜歡的學員,他會感嘆「我曾經幻想過會有這樣的孩子,我想你就是那個F-man」「我建議你去趟古巴」……甚至原本只當客座教授的他又「真香」地續訂了新一輪的錄製。  去年夏天,《樂隊的夏天》燃起了一把樂隊的火。
  • 《樂隊的夏天》最有情懷也最能賺錢
    據一名從事音樂產業的工作人士透露:第一季結束後,盤尼西林在音樂節的報價是老牌樂隊萬能青年旅店和後海大鯊魚的1.5倍。這種報價顯然與這3支樂隊的「江湖地位」並不匹配。唯一的差別在於,盤尼西林參加了《樂隊的夏天》。有了這場節目的加持,盤尼西林實現了反超,演出費也漲了20倍。 樂隊成為各種廣告的新寵。
  • 一年過去,《樂隊的夏天》紅了的那些樂隊們怎麼樣了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播出已經過去一年。這檔在豆瓣評分高達8.8的綜藝節目,不僅讓樂隊這個形式得到空前的關注和討論,也讓許多游離在邊緣的樂隊得以向市場中心靠攏,實現機會和報酬的雙豐收。彭磊曾說,國內好的樂隊非常多,但命運好的樂隊非常少。而從一定程度上講,樂夏的出現讓這些好樂隊終於等來了被命運翻牌的可能。
  • 樂隊的夏天,才是「最燥熱」的綜藝!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 一回歸就是8.6分的高分評價。、達達、joyside、後海大鯊魚、重塑、傻子與白痴、福祿壽等33支最具代表性的青年原創樂隊, 通過一場場精彩的現場表演,多維度呈現了樂隊的獨特風格。
  • 愛奇藝原創綜藝《樂隊的夏天2》7月25日上線 33支樂隊開啟獨立音樂文化風潮
    在正式上線之前,《樂隊的夏天2》收穫廣大樂迷的廣泛關注,節目連續多日登上微博綜藝待播榜TOP3,此前官宣樂隊陣容及相關節目信息也引發全網高度討論。此次,愛奇藝《樂隊的夏天2》在樂隊陣容上實現了全面升級,參演樂隊的成立年份從1995年跨越至2020年,不僅囊括了水木年華、後海大鯊魚、達達、Joyside、重塑雕像的權利等國內具有代表性、影響力的老牌樂隊,還匯集了傻子與白痴、Mandarin等眾多95後新生代力量樂隊。
  • 「樂隊的夏天」中國搖滾歷經三十年,樂隊引領獨立音樂破曉時
    愛奇藝本身就有打造小眾音樂綜藝的成功經驗,《中國有嘻哈》的成功,讓愛奇藝在操刀《樂隊的夏天》時更顯遊刃有餘。加盟的明星嘉賓身份變為「超級樂迷」,沒有導師和選手,只有樂隊和樂迷。大眾樂迷的喜愛度是評價樂隊是否能晉升標準,而專業樂迷的存在又平衡了音樂性。沒有權威符號,樂隊的自主權比較大,音樂製作人幹預少,樂隊得以享有充分的表達空間。
  • 《樂隊的夏天》成愛奇藝最賺錢綜藝,情懷和理想如何變現?
    據一名從事音樂產業的工作人士透露:第一季結束後,盤尼西林在音樂節的報價是老牌樂隊萬能青年旅店和後海大鯊魚的1.5倍。這種報價顯然與這3支樂隊的「江湖地位」並不匹配。唯一的差別在於,盤尼西林參加了《樂隊的夏天》。有了這場節目的加持,盤尼西林實現了反超,演出費也漲了20倍。樂隊成為各種廣告的新寵。
  • 樂隊綜藝最大的瓶頸,是態度都不在音樂裡
    另外一檔是愛奇藝7月25日起開播的《樂隊的夏天2》,由周迅、大張偉、張亞東、馬東擔任超級大樂迷,33支樂隊根據現場表演競逐2020年度HOT5樂隊,Feng向標目前節目評分8.3。這兩檔樂隊類綜藝均獲得不錯的口碑與反響。《明日之子4》經過三周的發酵漸漸火出圈層,《樂隊的夏天2》首播後,在朋友圈也有刷屏之勢。
  • 樂隊的夏天,才是「最燥熱」的綜藝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一回歸就是8.6分的高分評價。,看著當年在臺上揮灑著汗水,還時不時跳水,所有的滾友們熱情的比著搖滾的手勢與其互動的各大樂隊們,隔著屏幕與我們再次相遇時,還真有一點恍若隔世的味道。新褲子、痛仰這樣音樂節的壓軸樂隊;然而第一集播出時,卻有著非常強烈的觀感,有年輕人的自信、直接,甚至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