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追綜藝,切勿真情實感

2020-10-26 唱歌的兔子

以前看綜藝很多是有一搭沒一搭地看,看過的最喜歡的綜藝是《樂夏》第一季,於是這一季我就搬好小板凳很用心地追了,不但每期不落地看,還看樂夏二的幕後花絮、關注很多專業樂迷的微博,聽他們的播客,看B站上《德夏》和《叨叨馮》他們的討論……

一輪追下來,追得有些傷了_(´ཀ`」 ∠)_

終於到了大結局。

總的來說,這一季的樂夏在音樂上比上一季更多元,樂隊的整體水平更高,舞臺的呈現(指燈光、舞美、運鏡、調音、後期混音這些)更熟練了。但音樂外的部分,更向綜藝套路化發展。

雖然看的時候有些傷,但時間洗滌了嘈雜噪音後,留下來的是作品和舞臺。而這個節目是尊重舞臺的,從這一點來說,樂夏仍值得看,也值得樂隊來。

也感謝樂夏讓我認識了很多可愛又優秀的樂隊。

重塑,音樂嚴謹、每一場演出的品質都極高,這依託於經年累月的高強度排練和創作態度上的高標準高要求,沒啥說的,就是👍

五條人,他們有句話可以概括他們的音樂,「音樂不是我們的理想,音樂就是我們的生活。」他們的視角,更多的聚焦在市井、平凡人的生活上,聽他們的歌,可能需要點兒生活閱歷。他們的歌詞好,值得細品,音樂性也不差。但前幾期他們的歌像幹炒牛河,被認為音樂性不夠,行吧,復活賽直接給你上了滿漢全席,譁,厲害!

野孩子,《黃河謠》直接給我震住了!讓我聯想起「故鄉」、「母親」這些跟「源頭」有關的東西,又感受到世間萬物,亙古綿長。而《竹枝詞》讓我體會到了真正屬於民間的、屬於這片土地的國風,而不是歌包裡那些用了中式樂器的流行曲,或者描繪了「江湖」、「情愛」這些更形而上的工業化歌曲。雖說這違反了規則,但如果真遵循規則,就讓我們失去了認知這樣的作品的機會,實屬遺憾。

大波浪,以合成器的編曲為特色,每一步都走得紮實又亮眼,主唱李劍的笑很蠱,樂隊成員間的故事也很動人。

Haya,無論是主唱黛青塔娜的演唱水平還是其他成員的器樂演奏水平都非常高,他們的歌也特別好。可能是這樣的民族音樂風格在這樣的賽場上不太受待見吧,最後的排名我覺得可以再進一點兒。

Joyside,我以前沒聽過他們的歌,就節目裡的呈現而言,他們的歌有種是結束也是開始,充滿了末日的絕望感又飽懷希望的感覺,很神奇。

Mandarin、福祿壽、白皮書,後生可畏,未來可期。

Mandarin,技術牛B,安雨的鼓是一耳朵就能聽出來的與眾不同的好。目前他們的歌還是受Radiohead的影響比較大,但他們成立的時間短,未來的路還長,期待他們早日摸索出自己的風格。再說了,水平在那兒,Radiohead也不是誰都能模仿得像的。

福祿壽,她們的歌很有靈氣,專業知識儲備也豐厚,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但怎樣把自己作的曲在現場理想地呈現出來,還需要更多現場的磨練。這裡不是說演奏或演唱方面,而是跟場地、設備、觀眾等現場因素的適應方面。

白皮書,本季黑馬,《老鼠》《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清河》都很亮眼,可惜淘汰得太早了。要說的話,主唱老劉的唱功還需要再加強些。

還有中二又元氣滿滿的Hyper Slash,少年氣爆棚的彭坦、霓虹甜心夏穎、編曲很厲害的木馬樂隊、永遠舒服的椅子……

謝謝樂夏,讓我認識了你們。

下面是吐槽,不吐槽一下都對不起我這麼追這一季的樂夏。

1.如果說第一季的樂隊狀態像來拼場演出,心態上都比較放鬆,這一季樂隊的競爭意識就強多了,狀態比較「繃」著,到後期才慢慢放鬆、打開了。其實這也在所難免,回不去了。這也是我們喜歡第一季的原因之一吧。

2.這一季不再那麼用心地去做普通觀眾和搖滾樂之間的橋梁了,關於音樂的科普少了很多,到了後期可能是看到觀眾的反饋才加多了。

3.大樂迷之間關於音樂的討論少了,而無論是音樂討論還是綜藝效果基本是靠大張偉撐著,張亞東跟上一季比簡直是被閉了麥,不知道是現場有討論但被剪還是真的謹慎發言了,不願往深裡、往具體裡講。而周迅,基本只起到了現場reaction和打分的功能。

關於音樂的討論大多放在幕後花絮裡了。

4.在第一賽段每個樂隊表演第一首歌之前都會簡單介紹一下樂隊,就某些樂隊的介紹時間特別長,簡直是個小紀錄片了,例如Joyside、後海大鯊魚、重塑。普通觀眾對這些真的興趣不大,實力如何在賽場上見分曉即可,最多在表演結束後多聊聊他們的音樂。捧的太高容易拔高觀眾的期待,一旦樂隊表現得與期待不符,那麼所遭受的質疑是相當猛烈的。還不如一開始就踏踏實實用實力說話。

5.資歷老、有成績的樂隊更受專業樂迷青睞啊,哪怕這一場沒表現好,可能專業樂迷想起樂隊的過往作品或者成就就給票了。點名第一場的後鯊。

6.節目組在拍攝Rustic李巖的住所時,刻意去展現住所的逼仄,你說你最多拍他的房間或排練室就好了,特意調轉鏡頭拍人家廚房幹什麼,然後還特意展示鎖電瓶車的電池、衝速溶咖啡這樣的細節,整個鏡頭語言表現得很不尊重人,甚至惡意。然後在談話環節展現李巖對這些的不在意、不羈,綜藝娛樂效果拉滿。在這樣的娛樂環節上花了大量的時間,然後人家的歌反而被刪減,這樣不是把人家當笑話放出來遛麼?!

7.改編賽的歌包太讓人吐槽了,那些網絡神曲是怎麼回事?!我猜測節目組是想把比較爛的歌改得出彩從而達到戲劇化的綜藝效果,但讓樂隊改不喜歡的歌曲就有點強人所難吧,最後能達到節目預期效果的就是大波浪的《愛情買賣》,但那也是建立在李劍本人真的喜歡這首歌上。另外兩首改編得紅得出圈的歌是《一生所愛》和《後來》,而這兩首歌原本就很優秀。

BTW,Carsick Cars 改編的《噢!乖》、Haya改編的《Papillon》和白皮書改編的《小摩託》也非常好,可惜不太紅。

改編歌曲確實很能體現樂隊的編曲水平和審美,真心希望節目組以後不要選些爛歌了,或者擴大樂隊的選擇範圍。

8.說到改編賽,不得不提野孩子唱了歌包以外的歌然後退賽的事。野孩子早在剛決定不唱歌包裡的歌時就跟節目組商量了,可以直接退賽或者演一首自己的歌后退賽,後來節目組說改一首你們自己心目中的國風,這才有了《竹枝詞》。我理解野孩子的選擇,他們也願意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但我不認同節目組最後公布分數的做法。這就像是一人參加考試,發現不喜歡出的卷子,想棄考,然後考官說你自己挑套卷子做,最後還把這卷子的分數和其他試卷的分數亮出來了,但其實根本沒有比較的意義。而且這樣也是給Hyper Slash難堪,而人家根本沒做錯什麼。

按我說,節目組就該在野孩子表演前說明情況,讓人家安安靜靜地演完退賽,或者演完後說明情況讓野孩子退賽,不公布分數。我能理解很多人希望野孩子這樣的國寶級樂隊留下來,但規則如此,其實沒有商量的餘地,Hyper Slash更是沒做錯什麼。很難不去臆測節目組最後弄成這樣就是為了製造爆點。

9.合作賽的嘉賓差距太大了,有李雲迪、蘇運瑩這樣的高手,也有秦霄賢、劉維這樣跟音樂不太搭嘎的人,真的無語。而女團成員、流量歌手的業務水平是過關的,但跟樂隊合作起來,總有點氣質上的格格不入。唉,圖啥呢?引流?製造爆點?

更不用說這場合作賽把樂隊的夏天變成了說唱的夏天。

10.改編賽(08.29晚20:00播出)的復活PK環節,Mandarin《Jerry says》(135,37/16/82)VS 五條人《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127,22/22/83)勝出,五條人榮獲了本季超級大樂迷最低票數。

之後,網上流傳一則豆瓣帖子(08.29 13:13發布),說張亞東在Mandarin《白鴿》(123,36/12/75)VS Carsick Cars《噢!乖》(118,28/28/62)的改編賽(08.22播出)中給Cars 2分,這場張亞東給五條人打了1分,「五條人和Mandarin比完以後,現場進行了關於音樂的文學性是否重要的討論……專業樂迷都在誇讚五條人的歌詞價值和音樂和人的統一性,張亞東護子心切,發言大意為『音樂只要好聽就行了,音樂不需要表達,也不需要看現場』。」由此引發眾議。

就我個人而言,《白鴿》VS《噢!乖》,我認為《噢!乖》改編得更好,把家裡大人吵架然後讓小孩別管、乖的緊張、壓抑的氣氛鋪陳得很到位,而文智湧的小號近乎妖,像孩子的哭聲,又像鯨魚的鳴唱,太厲害了!而《白鴿》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肖駿的吉他很厲害,以及Chace的唱太寡淡了。

《Jerry says》跟《問題》相比,我認為《Jerry says》更勝一籌。Mandarin的技術水平在這首歌體現得尤為突出,而這首歌真的是危險又迷人。而《問題》對我而言歌詞有意思,但歌有點平。

我為Cars不平,又覺得《問題》被《Jerry says》比下去不冤。

直到我看到了豆瓣那篇帖子,就忍不住怒了。我不是為誰贏誰輸,而是為張亞東作為超級樂迷打分時對Mandarin的偏袒,對Mandarin的對手特意打低分,這不公平。

回頭看來,Mandarin在整季裡的分數就沒低過,超級樂迷滿分40分,他們最低分36,而所有樂隊裡能跟Mandarin對標的只有重塑,而即使是現場穩定而強悍的重塑整季最低分是34,Mandarin每場都那麼精彩?怎麼不提《白鴿》裡寡淡無味的唱,和村長蔣亮合作的《Story》變得直給,也因此平庸?

而Cars的《噢!乖》在專業樂迷裡幾乎滿票,在超級樂迷那兒只得到了一個偏低的分數。這還不太顯眼,但節目花絮的後採就很能說明問題。

超級樂迷裡,馬東、大張偉都表達了對《噢!乖》的欣賞;丁太升理解張亞東「有點像帶著中年老父親的那種情感」,但Cars被淘汰「很難接受」;張亞東則「更願意看到有前途的樂隊」。如果是超級樂迷集體打低分,丁太升不會特意這樣cue張亞東,張亞東也不會這樣回應。

而五條人 VS Mandarin那期的後採裡,鄧柯聊了音樂性和文學性的問題。如果節目裡沒有過這樣的討論,後採也不必這樣沒頭沒尾地說。

五條人榮獲本季超級樂迷最低票數,讓人疑惑。有專業樂迷在微博回應了網友,並沒有否認。有專業樂迷也對此事表達了質疑。

專業樂迷之一 鄧柯 微博
專業樂迷之一 艾晶 微博
專業樂迷之一 相徵 微博

綜合各方信息來看,1⃣️豆瓣的帖子發出時間早於節目播出時間,應不是節目播出後跟風造謠;2⃣️雖然沒有實錘,但各方面信息很多都可以相互印證。因此,我認為,豆瓣貼上說的是真的,至少不全為假。

唉,張亞東給Mandarin偏袒,那就算他場場給他們打滿分我都算了,但給對手惡意打低分,這真的有失公允。超級樂迷有10票,如果不能儘量公正客觀,為一己私慾投票,那你的票真值10分嗎?

雖說投票是以喜不喜歡為準則,但如果真只憑喜好投票,還是10分的投票權,一切就都沒有討論的必要了。

這樣對Mandarin的風評也是種損害。

PS.對Mandarin無惡意,他們真是天才型選手,有技術、在音樂上有探索有審美有追求,顏也不錯,綜藝感好,很可能成為破各種圈的存在,前途無量。

11.張亞東跟五條人之間的關係很有趣。張亞東對音樂虔誠,在音樂上的探索和追求從未止步,也因此可能更喜歡技術流的、前沿、先鋒性的東西。而五條人的音樂,是紮根於廣東縣城,融合了世界各地不同音樂元素的野蠻生長的東西,極具特色,生機勃勃,它「土」,也把很多風格、厲害的技術融進「土」裡了。但可能在張亞東聽起來,或許還是粗野、甚至粗鄙的。(純個人觀點)

吃瓜:1⃣️張亞東評價愛五條人,轉頭打了低分。

2⃣️09.06錄製復活賽,五條人表演完《阿珍愛上了阿強》後,張亞東離席。指路專業樂迷之一艾晶的播客Music ONLY Podcast 第85期。

3⃣️「烏合之眾」

4⃣️張亞東在總決賽上講「仁科阿茂太棒了,你們講故事,講大家日常可見的東西,但是賦予它一個很神奇的魅力……真的期待你們做電影,我覺得你們做電影,完美,加上音樂真的完美……」

吃瓜吃瓜吃瓜~

12.還是忍不住多說五條人這個樂夏最大出圈的存在,「五條人的夏天」、「撈五條人的夏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樂夏被五條人劫持」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五條人在樂夏裡不按套路出牌,把樂夏當場遊戲,綜藝嘛,來玩嘛~這樣給他們加足了綜藝效果buff,也成了樂夏2的最大亮點,但反過來,五條人這樣不走尋常路也讓節目組很頭疼吧,但為了節目效果也不得不捏著鼻子忍了。

其實,誰採訪五條人都會頭疼吧,但採訪又會很精彩。

13..08.31晚00:00樂夏2加優榜截止投票,而獲得前5的可得到復活賽資格。而30號晚榜上19:41還在第7名開外的後海大鯊魚,在20點後衝到了第2名,疑為刷票。這個名次一直保持到截止時間,後鯊獲得復活資格。

網友對此表示憤慨,專業樂迷也紛紛下場要求徹查。

專業樂迷之一 呆若木一 微博

當晚,後鯊吉他手曹璞在微博表示懵逼。

08.31,摩登天空、後鯊的合作商自如、樂夏導演雪小哈在微博相繼否認刷票。摩登天空不久後刪除微博。

曹璞表示懵逼的微博也刪了。

之後直到復活賽,沒人再出來給個說法。

專業樂迷之一 丁太升 微博
後鯊吉他手 曹璞 微博

復活賽的花絮裡,子健這個樂夏2的局外人說「樂夏是他見過的最公平的比賽」,馬東說「買奶投票不丟人」。到最後也沒有公開數據。

我個人是不願相信後鯊刷票的,但最後事情似乎陷入了不可說的境地。這片疑雲最終也落在他們身上,而他們作為既得利益者,不管是不是他們做的,只能受著。

14.最後吐槽一下大波浪在總決賽裡唱的《Mickey》那破爛英文。哪怕我知道這首歌編曲有意思、戲劇衝突強,但那英語實在是太讓人出戲了,忍不了!「be like」結構裡的like是「像」的意思啊,不是「喜歡」!而且,主系表、主謂賓,你的表語和賓語去哪裡了?!就這,初中的英文水平都沒有吧?!

總的來說,樂夏2的音樂更多元,樂隊的評論水準更高,舞臺呈現更好(特別是舞臺的前屏,和那個巨大的輪子(《沒咯》和《sounds for celebration》裡用過)),但綜藝套路化更嚴重,在音樂和觀眾之間起到的溝通作用更弱了。

但怎麼辦呢,節目的level還在,對樂隊來說,這依然是個很棒的展示平臺。

「馬東是個大壞蛋,可我要對你們說的只有愛」。

相關焦點

  • 為何說《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是音樂,第二季是綜藝?
    其實我感覺跟邀請的樂隊關係更大。看完第三周的兩期之後,才感覺有第一季的那味。前兩周真的太像普通的綜藝節目了。當然第三周的樂隊平均水平確實比前兩周高,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檔節目的根本是樂隊本身。所以簡單從個人角度分析一下兩季樂隊的不同。
  • 蹲一個《樂隊的夏天》第二季
    如今看綜藝節目已經成為閒暇生活中的一部分,音樂的、文化的、搞笑的、深度訪談的……在去年差不也是這個時候有幸參與了一次《樂隊的夏天》節目錄製,當時還不是任何樂隊的粉絲,聽過的樂隊也只是零星的幾支老牌樂隊而已,出於對綜藝節目錄製現場的好奇,填寫了報名信息,但沒想到就這樣通過了。
  • 周日熱推:綜藝《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電視劇《河神2》
    綜藝《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伊姐推薦該綜藝是一檔由愛奇藝、米未聯合出品並製作的重磅原創音樂綜藝,由周迅、大張偉、張亞東、馬東擔任超級大樂迷。節目集結了野孩子、達達、joyside、後海大鯊魚、重塑、傻子與白痴、福祿壽等33支最具代表性的青年原創樂隊,他們將通過一場場精彩的現場表演,多維度呈現樂隊的獨特風格和魅力,競逐2020年度HOT5樂隊。伊姐推薦:《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賽制方面迎來了殘酷升級。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錄:樂隊綜藝與死灰復燃的中國搖滾
    據說,《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已經開錄了,後海大鯊魚已經確定參加樂夏2,這讓很多搖滾樂迷再次提起了興致。畢竟,去年一個《樂隊的夏天》,可是搖滾圈頭一位的大事。▲樂夏官博宣布後海大鯊魚參賽去年很奇怪,突然間竄出來好幾檔樂隊綜藝,而且人氣還都不錯。在搖滾樂苟延殘喘二十多年之後,終於找到了個機會,冒了個頭。《樂隊的夏天》把「樂隊」這種形式推了出來。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樂隊的夏天:藝術與商業本不必相互妥協
    第二季真的不如第一季好看了嗎去年5月《樂隊的夏天》橫空出世,我發自內心的有種made my summer的感慨,對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從去年夏天至今,搖滾、電子、實驗音樂攻佔了我的歌單,以至於突然有天發現自己已經不知道怎麼欣賞那些狹義上的流行樂了
  • 大陸劇:樂隊的夏天第二季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為何高開低走?
    ,舉起雙手非常有儀式感地把麥克風留在了舞臺上,這是五條人樂隊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裡第三次被淘汰。《樂隊的夏天》是愛奇藝、米未聯合製作的一檔音樂綜藝節目,成為2019年夏天熱度最高的綜藝,今年舉行第二季,參加的大部分樂隊依然在線,然而相比於豆瓣評分高達8.5的第一季來說,第二季口碑明顯走低,評分僅7.5分,被不少圈內人士和觀眾指"丟失了初心",牛牛觀察在這裡想從五條人樂隊的三次淘汰,來聊聊《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為何不如第一季好看了。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眾口難調~
    一開始聽到樂2要開播的時候,我是超級期待的,畢竟第一季的時候通過這個節目認識了很多樂隊,也遇到我最愛的刺蝟。雖然很多人都笑稱第二季也可以叫撈五條人(再撈五條人,又撈五條人...),但不可否認的話,自帶話題的他們為節目帶來一波波的熱度。總歸是好壞摻雜吧。
  • 【甘肅廣電網絡】「甘小果」——愛奇藝 |綜藝|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獨家播出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是由愛奇藝和米未傳媒聯合出品並製作的原創音樂綜藝節目。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官宣 頂配陣容開啟躁燃夏天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繼7月10日公布超級大樂迷陣容後,於7月14日公布了33支樂隊陣容。33支樂隊頂配集結 「新聲」力量燃躁開場在14日官宣的陣容中,《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集結了校園民謠元老級樂隊水木年華、頂級後朋樂隊重塑雕像的權利、頗具傳奇色彩的武漢樂隊達達、詩意十足的木馬樂隊、來自後海的「衝浪手」後海大鯊魚、闊別十年的朋克樂隊Joyside、殿堂級民謠樂隊野孩子等國內極具影響力的老牌樂隊,陣容堪稱頂配。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淘汰賽回顧
    隨著《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一賽程結束了,知乎上冒出了一個扎心的問題:《樂隊的夏天》變味了嗎?出於對第一季的認可和對第二季的期待,這個問題我不想輕下論斷。第一季時,這是一個可以當成音樂節來看,同時又有綜藝製作質量的節目,雖然影響力有限,但在小圈子裡的成功,足以抬高第二季的身價。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終究是五條人的夏天啊
    不了解樂隊,第一季超級好看,可以繼續期待。第二季中我聽說過名字的有,後海大鯊魚,傻子與白痴,HAYA,水木年華。大家要好好準備呀,期待期待2020.10.12看完了最後一集。可以說,這個夏天是五條人的夏天。從我作為觀眾的角度來說,我完全不了解搖滾樂,對樂隊的認知也是從各大綜藝節目組了解到的,比如《我是歌手》的haya,《明日之子》的蔡維澤。所以,我看這個節目的,對綜藝性的看重要遠大於音樂性。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樂夏來了我的夏天就來了??——好心疼七月初說出這句話的我
    去年夏天第一季我和男朋友從頭到尾追著看。從一開始聽說樂隊們要錄綜藝了…覺得有點不太搖滾但也充滿了期待(對於不確定性的期待。結果沒讓我們失望,去年看到的馬東、米未尊重樂隊,張亞東點評專業到位過癮。因為樂夏1吧,讓我大學的最後一個夏天無比充實。今年因為疫情一直延播,可能因為等得太久,加上2020年實在太糟。把對於整個夏天的期待都放在樂夏上。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收官,評論兩極分化,進步還是退步?
    引發這些爭議的不只是因為哪支樂隊被淘汰,而是就音樂本身產生了巨大的審美差異。說得再直白一點,一大批觀眾對於《樂隊的夏天2》裡大量的後朋,後搖,先鋒實驗音樂欣賞無力。因此,很多人說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好看。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觀後感
    樂隊的夏天,看過二期,說點感受:一、總評:假。1、這是綜藝節目,不是音樂節目。本身這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這打著音樂節目的旗號,第一季可能有一點音樂節目的感覺,第二季截止目前為止,沒有。2、馬東是個雞賊的商人。刻意製造專業樂迷與輿論的矛盾;消費樂隊,比如消費李巖。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樂隊的夏天2
    我覺得這幾個主持不行,太綜藝了,沒有深挖樂隊的創作背景啥的。有的時候覺得他們四個在自嗨,沒和樂隊形成聯結,根本沒有帶觀眾去了解樂隊。哦我知道為什麼了,對比第一季,就是因為主持人的音樂背景不夠。「世界上沒有樂隊也可以照常運轉,但是如果有,那就太牛了,群星閃耀」好感動更喜歡看樂隊表演自己的原創作品,那才是一個樂隊的原生力量。
  • 牛牛觀察|《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為何高開低走?
    《樂隊的夏天》是愛奇藝、米未聯合製作的一檔音樂綜藝節目,成為2019年夏天熱度最高的綜藝,今年舉行第二季,參加的大部分樂隊依然在線,然而相比於豆瓣評分高達8.5的第一季來說,第二季口碑明顯走低,評分僅7.5分,被不少圈內人士和觀眾指「丟失了初心」,牛牛觀察在這裡想從五條人樂隊的三次淘汰,來聊聊《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為何不如第一季好看了。
  • 樂隊綜藝的夏天來了?
    樸樹「真香」、周迅當導師…… 樂隊綜藝的夏天來了? 樸樹   近日,綜藝《明日之子之樂團季》首播兩集,便傳出「客座教授」樸樹「真香」續籤的消息;另一邊,第二季《樂隊的夏天》也陸續公開了周迅在內的導師陣容,宣布即將播出。
  • 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沒有樂隊的夏天怎麼能叫夏天呢
    樂隊的夏天又來啦。今年是第二季了,去年才開播。現在沒有樂隊的夏天怎麼能叫做夏天呢。去過音樂節和Live house的寶寶們,應該很了解樂隊現場感染力和衝擊力是其他音樂形式沒法替代的。去年有小兮一直就很喜歡的旅行團,還有印象深刻的時髦大叔海龜先生,主打放克的Click#15,和即興創作極佳,曲風歡樂的Mr.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樂隊社畜彈琴,評委一般焦慮,大家患了想要搞笑起來的綜藝病。
    今年樂隊夏天2開播前夕,我看了一張很有趣的圖。評論說是做算命先生開年會,是樂隊夏天2全體參演樂隊人員拍攝的時尚雜誌圖。開場馬東主持,表達了今年的因為各種原因,開始播放這個節目的時候,距離立秋還只有8天。昨晚落下帷幕,連中秋也已經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