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時空,一個聽起來就非常高大上的詞彙,如果電影拍的好的話,那一定可以成為懸疑燒腦的代表作。影史上也不乏這樣的電影存在,為大家推薦幾部吧~~
《原始碼》 (2011 導演: 鄧肯·瓊斯)
還在大學時期就看過的最喜歡的懸疑片之一。大的框架當然是平行時空為基礎,尤其是影片的結尾,其實已經給了大家答案。不過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平行時空下一種感情的展現,尤其是柯爾特的最後的決定。
若說電影中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一定是我心目中的「世紀之吻」了。當畫面停格在此處的時候,似乎平行時空的概念已經漸漸被我拋在腦後,這樣的元素讓這部電影在平行時空之上更加多元化了,因此也一直在我心裡有著不一樣的位置。
《彗星來的那一夜》 (2013 美國/英國,導演:詹姆斯·沃德·布柯特)
這部電影應該算是平時時空電影的代表作類型了,平行時空的典型就是多重時空交錯,或者是有交錯的表現,這部電影的表現是最為明顯的,尤其是在空間線上面,我覺得是以空間線作為了一個基礎,然後加入時間上的交融。
同時這部電影其實就是量子理論的演變,可能看起來會非常繞,不過這也是這部電影的巧妙之處,我覺得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星際穿越》 (2014 美國,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上面的電影是以電影情節的不斷發展來展現平行時空這件事的,《星際穿越》則直接跑到了外太空,而且表現形式也是跨越到了多維空間上面。
我覺得最震撼我的地方在於五維空間的概念,可以用驚豔來形容。
有一些人會比較在意科學的真實性以及電影中解釋的錯誤,不過我倒是覺得這樣的細節並不會影響整部電影給人的觀感,因為它是電影啊,電影不一定要完完全全尊崇生活,它只是在演繹生活。
我不得不佩服諾蘭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電影的想像力,對於我來說,在科幻片中,這部電影能算上最好的一部之一。
《黑洞頻率》 (2000 美國,導演: 格裡高利·霍布裡特)
和《彗星來的那一夜》的概念會有一些相似。不過這部電影的名字已經告訴了大家答案,黑洞?黑洞是什麼?其實是一種比較比擬的表現形式吧。不過這部電影劇情是真的非常精彩了,平行時空在一種意義上其實是有循環的存在,這部電影也不例外。
為什麼對這部電影印象如此之深,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大家可以百度這部電影試試,會有驚喜~
《蝴蝶效應》 (2004 美國,導演: 埃裡克·布雷斯 / J·麥基·格魯伯)
很多人聽到「蝴蝶效應」四個字,可能現在的第一印象已經不是概念上的「蝴蝶效應」了,而是《蝴蝶效應》這部電影,精彩程度不言而喻。這也是平行時空最大的代表作,甚至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電影。
阿什頓·庫徹飾演的主角真的是足夠迷人,也為電影加分不少。
我想這部電影真正意義上解讀了所謂人生選擇的意義帶給我們的影響,這也是這樣的電影最大的魅力吧。
(部分海報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