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一年前,湖北經濟學院3名在校生投資6萬元,共同組建了一間影視工作室。
零基礎創業,3個90後從接淘寶小單開始,自創營銷模式,短短半年間就盈利20萬元。
同學聚會「聽」出商機
走入位於湖北經濟學院創業大樓的一念映畫影視工作室,兩臺雙屏電腦、一個書架、牆上掛著十幾個相框,充滿文藝範兒。老闆楊帆是名大二學生,踏入這一行純屬偶然。
大一入校不久,楊帆在一次聚會上和一名學長閒聊,學長告訴他:「我打工的那個影視公司待遇不好,好多同事出去單幹了,幹得都挺不錯的。我們應該也可以做啊。」
楊帆聽進心裡去了,他細心觀察,發現學校內甚至周邊,並沒有專門負責拍攝的店子。而很多學生,平常喜歡拍一些紀念視頻。他認定,這就是創業的機會。
2013年9月,楊帆與同學馬博韜、何曉雪一起湊了6萬元,在學校創業大樓裡租下一間4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成立了一念映畫影視工作室。
免費服務也要做到極致
令楊帆意想不到的是,工作室開業了,卻一連10多天沒開張。他反思了一下經營思路,決定以湖北經濟學院為試點,慢慢開拓學校市場,打響名氣是關鍵。
為了生存,楊帆開始接些小單子,嘗試給淘寶店拍攝產品照。即使拍攝一款服飾只能賺20元,他也認真做好每一單。
此外,三個小夥伴在推廣上也頗費心思,做各種線上線下的促銷活動攢人氣。他們還買了一臺3000多元的印表機,幫同學免費衝洗照片,每個月限量500張,每人可衝洗10張。
雖然是免費服務,他們也用足了心思,衝洗照片一般都按拍立得的格式來,好看又文藝。照片洗好後,他們會用精緻的信封裝起來,親自用筆寫上名字挨個送到宿舍。
慢慢地,一念映畫工作室在校園裡火了。
「態度+技術」決定成敗
在整個工作過程中,楊帆負責後期製作和剪輯,另外兩人主要負責拍攝工作。
最初,楊帆技術方面並不成熟。他告訴記者:「當時三個人只有我沒有買單反,拍攝技術不佳,剪輯速度也較慢。我第一次完整剪輯一個三分鐘左右的短片,足足花了四個多小時。」
勤能補拙,楊帆開始惡補不足,一有空就自己練習,技術越來越嫻熟。
一家好的影視工作室,技術是關鍵,但大多數客戶更看重的,是他們的態度。與客戶合作中,他們會儘量滿足合作方要求。有一次,在拍攝過程中,合作方與他們產生了分歧,已經拍好的宣傳片甲方臨時要改,要求第二天就重新拍攝。當天晚上,三個小夥伴在酒店裡討論到凌晨兩三點,準時拿出了令客戶滿意的方案。
截至目前,一念映畫已經參與不少公司的宣傳片拍攝,如華潤武漢分公司、德邦物流等。網絡上在高校中傳播火爆的微電影《驚蟄》,也出自他們之手。2014年上學期,工作室的總利潤達20萬元左右。楊帆告訴記者:「今年8月,我們會參與孔子學院的一個國家級項目的拍攝,現在正著手前期準備工作。」
責編:劉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