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片《梁思成與林徽因》合集
在林徽因的一生中,這也是一段最快樂的時光。親情,友誼,思索,創作……一切都在她的筆下盛開。也是在這一階段,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費正清夫婦走進了他們的生活。1937年7月,梁思成林徽因迎來了他們人生道路上最輝煌的一刻,他們發現了夢寐以求的唐代木構建築——五臺山佛光寺。然而,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他們的命運開始逆轉。
-
林徽因與梁思成:一見傾心,再見亦是一雙人
一個家庭就此被撕成了兩半,碎了一地的心。徐志摩的這一切行徑的目的是為了和林徽因在一起,而林徽因所做的決定是不想讓另一個女人不幸福。留下一封分手信後林徽因選擇和父親回國。一條路出現了分岔口,林徽因選擇走了另外一條路。回國之後沒多久,便傳出了林徽因和梁思超的大公子梁思成將結婚的消息。
-
《梁思成與林徽因》隨記
第一集,父親原來梁思成學建築根本與林徽因有關。林徽因小時候和姊妹爭糖果,也被爸爸寫在相片上。和爸爸出國,林徽因當翻譯,林爸爸說了句類似「有一個天才女兒真是甜蜜的負擔(不是容易享得福)」之類的話。梁思成跟梁啓超寫信抱怨,擔心自己整日繪圖,最後成一個匠人。梁啓超回,你有這種擔心,說明你的學問將會發生進步。
-
《梁思成與林徽因》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
初見,是因為電視裡電視劇都已經看的差不多,只剩下一些爛劇不想理會,偶然看到林徽因梁思成,懷著好奇心,便點進去看。看了幾集,從開頭的林徽因的爸爸,出國留學,與梁思成相識等時間都寫得很清楚,為了事情的真實,甚至請了二人的兒子和女兒,還引進了國外的一對夫婦的書信。
-
紀錄片《梁思成 林徽因》第一集
▲梁啓超與兒女梁思成(左一)、梁思順(右一)、梁思永(右二)林徽因1904年出生於杭州。父親林長民善書法,曾兩度赴日本留學,因為和梁啓超政見相同,回國後兩人有許多共同的政治活動。▲林徽因(左三)與梁思成(左一)、吳文藻(左四)、陳意(左5)、陳植(最前者)合影,1927年前後留美期間
-
《梁思成與林徽因》分集
要佩服和敬仰的人太多,其中這一集印象最深的就是梁啓超了。有時間要讀讀梁啓超的家書整理,對於我們現在都會有多的啟發意義。2. 這些學者真的偉大。為中華而上下求索。「愛國是共同的價值取向,但是程度多少是有差別的。」初高中的時候太糾結於林徽因徐志摩這些軼事之中,用這些來評價一個人似乎太缺乏客觀公正。
-
《梁思成與林徽因》林下美人
看了紀錄片《梁思成和林徽因》,這片子算是給林徽因正名了,說說我的感受吧,由於我不是建築學專業出身,梁思成在建築學成就之高,我確實說不出個皮毛,而且對於梁思成晚年為娶林洙不惜和諸多親人好友決裂,我也不太理解,所以主要是從林徽因的角度出發。
-
林徽因與梁思成對古建築的科學研究具有重大貢獻
雖然16歲的林徽因在英倫半島遇到了瘋狂追她的徐志摩,但是處事冷靜的林徽因經過理智思考在沒有與徐志摩打招呼的前提下,與父親果斷提前回國。林徽因的父親為她定了一門婚事,婚姻對象就是林徽因不認識的著名學者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
-
梁思成那麼愛林徽因,為何林徽因去世之後,他卻娶了二婚的林洙?
在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緋聞已經鬧得滿城風雨的時候,林徽因卻扭頭嫁給了梁思成。就在大家以為梁思成愛林徽因愛得不可自拔的時候,梁思成卻又在林徽因去世之後,娶了她的學生林洙為妻。 如此劇情,真可謂是跌宕起伏。
-
梁思成:為什麼娶林徽因的一定是他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顛沛流離,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開始。任何一場戰爭都有兩個戰場。在北京,因為持續發表了一些震驚世界的學術文章,梁思成和林徽因作為建築界的重要人物,引起了日本人的高度關注。梁思成接到日軍送來的,共建「東亞共榮協會」的請柬。
-
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梁思成先生其實愛我,更甚於愛林徽因
當然了,林徽因和冰心之間的恩怨,已經成為了民國事件中的無頭公案,誰也說不清楚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林徽因在民國的眾多文化人當中,相貌應該是不錯的,否則的話,她是不大可能得到眾口一詞的稱讚的。
-
看完《梁思成與林徽因》的一些感悟
前幾天看完了,本想著看完《林徽因傳》再來寫書評,只看了一遍,走馬觀花,沒有系統整理林徽因的各個階段的人生歷程,但是她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感情,跳脫的語言,讓我印象極深,也看到她其實是幸運的,與世交的梁家大公子梁思成結為姻親,雖然這個說法很世俗,但是確實梁思成在某一方面是林徽因的貴人,話是這麼說,梁思成也要感謝林徽因,他們彼此是互補的理想型,林給梁靈感,梁給林踏實,其實他們是彼此給彼此幫助和鼓勵。
-
《梁思成與林徽因》風華逝去
1,父親,林長民的弟弟林覺民,林徽因母親因未能生子,故林長民另娶妻,而冷落林母,此為林一生陰影;梁思成出生於日本,清亡而隨父回國,讀清華學堂,與聞一多梁實秋同學;五四運動乃任公於歐洲把段祺瑞密約將山東半島特權交予日本後寫信告知林長民,林五月二日撰文告國人,兩天後五四,因此點火行為林長民辭官歐遊,帶上時值芳齡之林徽因(為父翻譯,據說海輪上同行有三等艙的陳毅),至英倫識徐志摩,然梁林二人結伴赴美學習
-
對於愛情的命題,梁思成與林徽因給出了最好的回答
一到情人節,大家心照不宣的朋友圈秀照片,換上一對情侶頭像,似乎也就點到為止了。而後,林徽因隨父輩到英國讀書兩年,梁思成則繼續留在清華學堂學習;在不列顛的歲月,點亮了林徽因對於建築學科的渴望,而她的夢想也影響了梁思成對於未來的選擇,使他們之間的感情有了新的內容。風華正茂時的梁思成與林徽因「當我去拜訪林徽因時,她剛從英國回來,在交談中她談到以後要學建築。
-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娶了小27歲的女子,梁思成的女兒卻這樣回應
梁思成和林徽因,這是近代中國最有名的一對才子佳人。從無數的記載來看,兩人的結婚正應了那句話,郎才女貌,門第相當,堪稱是天作之合。在《林徽因傳》中對兩人的感情有這樣的描述,「如果用梁思成和林徽因終生痴迷的古建築來比喻他倆的組合,那麼,梁思成就是堅實的基礎和梁柱,是宏大的結構和支撐;而林徽因則是那靈動的飛簷,精緻的雕刻,鏤空的門窗和美麗的闌額。他們是一個厚重堅實,一個輕盈靈動。他們的組合無可替代。」1918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初次見面。
-
《梁思成與林徽因》琉璃簷邊,林徽因
笑成這萬千個風鈴的轉動,從每一層琉璃的簷邊,搖上,雲天?—節選自 林徽因《深笑》《大公報·文藝副刊》1936一位建築學家的詩情畫意,一位詩人的建築解構。百層塔,飛鳥雀,轉風鈴,琉璃簷,搖雲天。在那無數個渴望能夠偶遇對象的時刻,是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浪漫,是林徽因與梁思成的雋永,是楊絳和錢鍾書的可愛平實,平靜了那時躁動的心境。這些文人圈的恩怨與八卦,滿是趣味。但是不夠的。從前都是讀林徽因的詩,淺淺的,從詩的角度理解詩,好像總是不盡的。我們需要一個比畫面更寬廣的,一個比背景更深遠的,站在詩人所站的地方,生活在詩人的生活裡,恐怕才能體會那麼幾絲的意境。
-
跟隨梁思成林徽因探尋中國古建築!
跟隨梁思成林徽因探尋中國古建築!1933年梁思成在中央公園營造學社辦公室前在所有的田野調查中,山西是重中之重。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時,在山西,梁思成和林徽因發現了古代建築第一瑰寶——五臺山佛光寺唐代大殿,推翻了日本學者此前關於中國已經沒有唐代木構建築,只有日本才保存有唐代木構建築的斷言,震驚世界。
-
林徽因梁思成這對神仙眷侶的婚姻,也一樣是圍城?
清風明月,她身著白紗睡衣,點一炷清香,採一朵蓮花,面對一池荷葉,靜思詩作。她曾對梁思成說起,如果山中畫面有男子見到,一定會沉醉暈倒。梁思成聽罷頑皮一笑,回答:「我看了就沒暈倒。」林徽因於是連聲嗔怪梁思成太過理智,不懂得欣賞。從林徽因到梁思成,一問一答都是戲言,卻也可以一窺二人不同的性格。
-
林徽因和梁思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圖 | 梁思成眼裡的林徽因林徽因和梁思成,是那個年代所有青梅竹馬的金童玉女中,最為天造地設的一對。
-
《梁思成與林徽因》知識分子的極致浪漫
🔷幾個月之前看了林徽因的傳記,對這位永遠活力滿滿,浪漫有才情的女性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也由衷的喜歡。🔷此部紀錄片講述了梁思成與林徽因這一民國伉儷的一生。彼此陪伴,互相支持,卻又保持著自我獨有的個性。一起出國求學,一起為了中國建築學獻身獻力。與費正清,費慰梅的友情讓人神往;太太的客廳也讓人想去領略。在如此動蕩的年代,他們展現了一對有眼界,有胸懷的知識分子夫妻所能做到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