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與林徽因》知識分子的極致浪漫

2020-10-23 葉知予

🔷幾個月之前看了林徽因的傳記,對這位永遠活力滿滿,浪漫有才情的女性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也由衷的喜歡。

🔷此部紀錄片講述了梁思成與林徽因這一民國伉儷的一生。彼此陪伴,互相支持,卻又保持著自我獨有的個性。一起出國求學,一起為了中國建築學獻身獻力。與費正清,費慰梅的友情讓人神往;太太的客廳也讓人想去領略。在如此動蕩的年代,他們展現了一對有眼界,有胸懷的知識分子夫妻所能做到的所有。

🔷他們不僅有「小家」般的互相牽掛,記得梁思成在山西找到應縣木塔時變立馬寫信給林徽因分享,信中寫到說要是你在就好了。讓人感受到志趣相投的溫暖。也有心繫國家的「大家」情懷,在遊歷完歐洲後,甚至中國應該有自己的成體系建築史,便一生致力於研究中國建築史。

🔷如此的愛情當是心中所求,此兩人也當是一生夢想的模樣。

相關焦點

  • 《梁思成與林徽因》分集
    真的很佩服林徽因了,她最大的成就絕對不是散文,而是建築,而且覺得徽因是很理智的人,她選擇了梁思成,是有自己很理性的考慮在裡面的。很明顯,徐志摩一代情聖,浪漫主義,在一起時會覺得浪漫,但是我覺得不是婚姻的合適人選。其實想想,婚姻雖然是一種承諾、一種責任,但是有時候好像世俗的道德太過於固執,雖然我也覺得婚姻的這份責任很重要,但是人就是會一生喜歡上不止一個人,那麼這種有界限的喜歡也不應當完全扼殺吧。
  • 紀錄片《梁思成與林徽因》合集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還是學生的費正清和他的新婚妻子費慰梅,在北平結識了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梁思成、林徽因。當時誰也沒有想到,他們之間的友誼,竟會持續如此長久……這間書房裡小心翼翼的珍藏把我們帶入到中國一對著名知識分子夫婦傳奇的人生故事中。梁思成、林徽因這對學者伉儷,在離開人世許多年後,他們的名字漸漸進入公眾的視線。
  • 林徽因新婚之夜,對梁思成說了9個字,字字浪漫唯美
    林徽因新婚之夜,對梁思成說了9個字,字字浪漫唯美 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婚姻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傳奇,而且是世人的典範。他們一直互相扶持,相濡以沫,共同度過了很多難關,互相依靠了幾十年,被世人所稱讚。
  • 看完《梁思成與林徽因》的一些感悟
    前幾天看完了,本想著看完《林徽因傳》再來寫書評,只看了一遍,走馬觀花,沒有系統整理林徽因的各個階段的人生歷程,但是她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感情,跳脫的語言,讓我印象極深,也看到她其實是幸運的,與世交的梁家大公子梁思成結為姻親,雖然這個說法很世俗,但是確實梁思成在某一方面是林徽因的貴人,話是這麼說,梁思成也要感謝林徽因,他們彼此是互補的理想型,林給梁靈感,梁給林踏實,其實他們是彼此給彼此幫助和鼓勵。
  • 林徽因,與梁思成是假恩愛?她女學生的晚年回憶錄,被挖出答案!
    想知識分子婚配,才學相當是至為關鍵的,不然才智不均,共鳴共語太少,積久成疏,嫌隙必生。林徽因選擇梁思成,不能說是下嫁,且歲月早已無聲證明,她的眼光是銳利又精準的。梁思成好脾氣,林徽因也豁達,善解人意。上述費正清,一家在中國生活過幾年,與梁家行跡密邇,在他的《費正清對華回憶錄》中,稱揚最多的中國故交就是林徽因。他說,林徽因常年身體抱恙,生活困苦,可樂觀風趣,與夫同心,待人熱誠周到,言談妙語連珠,「在社交場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在家中或在任何場合,所有的人總是圍著她轉」,在哪裡都是中心人物,知識分子們也都最願親近她。
  • 《梁思成與林徽因》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
    初見,是因為電視裡電視劇都已經看的差不多,只剩下一些爛劇不想理會,偶然看到林徽因梁思成,懷著好奇心,便點進去看。看了幾集,從開頭的林徽因的爸爸,出國留學,與梁思成相識等時間都寫得很清楚,為了事情的真實,甚至請了二人的兒子和女兒,還引進了國外的一對夫婦的書信。
  • 品味經典 | 紀錄片《梁思成林徽因》觀後感——優秀作品賞析
    觀《梁思成林徽因》有感喜愛欣賞林徽因已經是多年了,從第一次看《人間四月天》到看了張清平寫的《林徽因傳》和拜讀了她的詩集,再到後來看了梁思成寫的關於建築的書籍《大拙至美》等。林徽因是我迄今最欣賞的一位女性:集才氣、集美質、集傲骨,也集熱愛與事業於一體的曠世才女。民國時代的知識分子,心裡存留著我們這一代人難以理解的愛國精神。
  • 才女林徽因:愛情給徐志摩,婚姻給梁思成,孩子卻給了金嶽霖!
    一代才女林徽因:愛情給徐志摩,婚姻給梁思成,孩子卻給了金嶽霖。《你是人間四月天》感動著無數少男少女,才女林徽因的愛情故事也是讓許多人感慨,對於林徽因,評價她的人分成了明顯的兩派,不然就是誇她誇上了天,再就是對她的愛情不齒,貶低到了極致。
  • 《梁思成與林徽因》隨記
    第一集,父親原來梁思成學建築根本與林徽因有關。林徽因小時候和姊妹爭糖果,也被爸爸寫在相片上。和爸爸出國,林徽因當翻譯,林爸爸說了句類似「有一個天才女兒真是甜蜜的負擔(不是容易享得福)」之類的話。梁思成跟梁啓超寫信抱怨,擔心自己整日繪圖,最後成一個匠人。梁啓超回,你有這種擔心,說明你的學問將會發生進步。
  • 《梁思成與林徽因》不需要任何標籤的梁林夫婦
    第四集的留亡,記者去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梁思成林徽因為自己修建的惟一的房屋,周圍的一片曾經都住滿了歷史上的名人,而現在變成了最最最平庸的鄉村房屋,這難道不是一種莫大的遺憾嗎?當初中國文化學者的避難所現在變成了一波波遊客走馬觀花的景點。我突然發覺,之所以我對渣滓洞白公館等景點不感興趣,原來是因為我沒有對這些文化並沒有產生正在的認同感,這是我自己的才疏學淺,也是教育的缺陷。
  • 《梁思成與林徽因》主創團隊&分集簡介
    1937年7月,梁思成林徽因迎來了他們人生道路上最輝煌的一刻,他們發現了夢寐以求的唐代木構建築——五臺山佛光寺。 然而,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他們的命運開始逆轉。第四集:流亡山河破碎。空前悲壯的大流亡開始了,曾經寧靜富足的生活轉瞬間變成幾件隨身顛簸的行李……1937年8月,梁家踏上戰爭流亡之路。
  • 紀錄片《梁思成 林徽因》第一集
    如果三人照相館創作的這組作品,能讓大家重溫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人生經歷、人格魅力的一角,也算是沒有遺憾。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非常尊重和愛惜學生,一輩子對各種人充滿善意,我們不要傲慢。1924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起赴美留學,梁思成進入費城的賓大建築系,當時的建築系不收女生,林徽因進入了賓大的美術學院,同時選修了建築系的課程。
  • 《梁思成與林徽因》琉璃簷邊,林徽因
    —節選自 林徽因《深笑》《大公報·文藝副刊》1936一位建築學家的詩情畫意,一位詩人的建築解構。百層塔,飛鳥雀,轉風鈴,琉璃簷,搖雲天。在那無數個渴望能夠偶遇對象的時刻,是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浪漫,是林徽因與梁思成的雋永,是楊絳和錢鍾書的可愛平實,平靜了那時躁動的心境。這些文人圈的恩怨與八卦,滿是趣味。但是不夠的。從前都是讀林徽因的詩,淺淺的,從詩的角度理解詩,好像總是不盡的。我們需要一個比畫面更寬廣的,一個比背景更深遠的,站在詩人所站的地方,生活在詩人的生活裡,恐怕才能體會那麼幾絲的意境。
  • 女神林徽因將愛情給了徐志摩、婚姻給了梁思成,孩子給了金嶽霖?
    林徽因的名字就是取自其中的「徽音」,不過她常被誤以為是男性,所以就改名林徽因。 身處民國時期,每個文人都試圖追求思想上的自由,特別的感情方面,而林徽因報導,總是佔據著民國報紙的頭版,而話題總是圍繞著三個男人: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
  • 《梁思成與林徽因》紀錄片全8集,一段永遠被銘記的中國建築歷史……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還是學生的費正清和他的新婚妻子費慰梅,在北平結識了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梁思成、林徽因。當時誰也沒有想到,他們之間的友誼,竟會持續如此長久……這間書房裡小心翼翼的珍藏把我們帶入到中國一對著名知識分子夫婦傳奇的人生故事中。梁思成、林徽因這對學者伉儷,在離開人世許多年後,他們的名字漸漸進入公眾的視線。
  • 林徽因:要嫁就嫁梁思成這樣的理工男
    在林徽因的生命中出現過三個男人——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嶽霖。如果把她的生命比作一段華彩樂章,徐志摩只是前奏,金嶽霖是插曲,梁思成才是貫穿始終的主旋律。當父親們為兩位小兒女訂下婚約時,梁思成還只有十八歲,林徽因十五歲。梁啓超跟他們說得很清楚,儘管雙方父親都贊同這門親事,但最後的決定還是在於他們自己。少女情懷總是詩。
  • 《梁思成與林徽因》林下美人
    看了紀錄片《梁思成和林徽因》,這片子算是給林徽因正名了,說說我的感受吧,由於我不是建築學專業出身,梁思成在建築學成就之高,我確實說不出個皮毛,而且對於梁思成晚年為娶林洙不惜和諸多親人好友決裂,我也不太理解,所以主要是從林徽因的角度出發。
  • 林徽因和梁思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圖 | 梁思成眼裡的林徽因林徽因和梁思成,是那個年代所有青梅竹馬的金童玉女中,最為天造地設的一對。
  • 梁思成:為什麼娶林徽因的一定是他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顛沛流離,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開始。任何一場戰爭都有兩個戰場。在北京,因為持續發表了一些震驚世界的學術文章,梁思成和林徽因作為建築界的重要人物,引起了日本人的高度關注。梁思成接到日軍送來的,共建「東亞共榮協會」的請柬。
  • 林徽因與梁思成對古建築的科學研究具有重大貢獻
    雖然16歲的林徽因在英倫半島遇到了瘋狂追她的徐志摩,但是處事冷靜的林徽因經過理智思考在沒有與徐志摩打招呼的前提下,與父親果斷提前回國。林徽因的父親為她定了一門婚事,婚姻對象就是林徽因不認識的著名學者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