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柏軒先生行略

2020-12-27 騰訊網

【這是道臺裡第686篇文章】

00

前言

1、本文源於1987年9月編輯的《椒江文史資料-第五輯》,作者:周憲文先生,文章版權歸其所有。

2、由於周憲文先生以近文言文寫作,筆者就鬥膽以白話文作一下改編,由於本人才疏學淺,望各方家指教,並附周憲文先生原作在本文第二部分。

2、全文近2800字數,需要花費閱讀時間約9分鐘,資料珍貴,值得一閱。

01

白話文版(作者:周憲文,改編:裡長)

▲後許老人休養所,僅為配圖,與文無關,如今後許村已不存在,此處只取」後許「兩字

許柏軒(1883-1961)先生,是我少時的授業恩師,祖居在東山頭後許村(今葭沚街道遠洲墅附近),離我家(周憲文家在東山頭上洋村)僅一裡路,所以對柏軒先生的生平事跡最為詳盡。

▲《黃巖歷代人名錄》中許伯軒條目,夏吟編

柏軒先生的父親叫許子嘉,若林是柏軒的學名。

他天資聰穎,從小就喜愛讀書,全年不間斷用心苦讀,待其十多歲時,已讀完四書五經。

他記憶能力超強,故識字特多,時常得到私塾老師的讚賞。

當時清朝廷已經廢除八股文,改為論文,柏軒開始嶄露頭角,曾受到張大學使的邀請並賞識,可惜最後並未取得功名。

此後科舉制度廢除,開始興建學校,柏軒先生與我的父親周篤孚一起遊學燕都,考入京師優級師範(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研究學習物理、化學二科,均有了自己獨到的心得。

宣統二年(1910)春,在學部調考中,成績很好,最後得了最優等第五名,得到舉人出身的功名,並得到學部司務一職。

柏軒衣錦回鄉,受到鄉親鄰裡的誇耀。

沒過多久,民主革命開始,清皇帝退位,柏軒剛開始的仕途已結束。

民國元年(1912),柏軒受到浙江法政專門學校的聘請,擔任化學老師,第二年升任學監一職,開始就職於杭州,揚名知識界。

民國六年(1917),其父去世,柏軒退職回家守孝。

後來又應聘到省立第二師範附小(今嘉興平湖師範附屬小學)主任一職。但執教不久,一因離家過遠,二因年邁母親在家,照顧不便,便辭職回故裡。

▲《溫嶺中學一百五十五周年校慶》第16頁,可惜沒記錄校長許柏軒內容

這時候恰逢溫嶺縣宗文高等小學校(即溫嶺中學的前身)的校長一職缺人,校董會上門來聘請,而這職位也適柏軒之意,旋即執了三年的溫嶺宗文高小校長教鞭。

隨著家母的日益衰老、妻兒無人照顧,而溫嶺離家路遠,不便久居他鄉,即整裝辭校歸家。

接下來又逢東甌書院校董會出面,「持書敦請,以造福桑梓之義,力懇負擔。」柏軒欣然應允,主持「東甌小學」(後改東山小學)的校務。

他開始對學校重新規劃改良,東山小學的成績從此在整個黃巖縣遙遙領先。

柏軒連續到了20多年的校長,在此廿年間,培育的學生成千上百,此舉仿若當年孔子在洙泗之間聚徒講學、誨人不倦,同時省、縣政府的「傳諭嘉獎令」也多次頒發而來。

補充資料:(資料來源《東甌書院》校史》

【在許柏軒當校長這時期,在物理、化學知識課教學上,不停地創新,並設置圖書室,當時擔任中華書局編輯的周憲文校友,捐資贈書數千冊,當年學校的藏書樓上有一部元版《資治通鑑》、殿版《二十四史》一部以及《清稗類鈔》等珍藏圖書;學校並添設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

在課堂上做化學試驗,那是全縣首創;在民國十五年(1926)黃巖全縣運動會上,首屆男校獲第一,二屆女校列第二,男校列第三的優異成績;而許柏軒本人獲得「省縣之傳諭嘉獎」。

民國二十年(1931),柏軒任尚許鄉鄉長。】

先生日常除了對學生諄諄教誨之外,基本上都是沉默寡語;與人際交際時,一直保持平和謙讓的風度;對地方公益事業,卻是熱心籌謀,積極參加......

柏軒先生品格清高,淡薄名利,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從未想過為自己謀利升職。

柏軒先生原配夫人姓金,育一女,名玉珍,嫁洪家兆橋王氏。

由於金夫人英年早逝,續配西山徐夫人,婚姻美滿,生二子。

▲長子許允中

長子允中,畢業於杭州高級中學,考取天津南開大學公費生,肄業二學年。民國二十六年(1937)秋,該校被敵火燒毀,因而休學,現擔任黃巖場第六坨主任。

▲次子子許允安

次子允安,畢業於溫州師範學校,現任東山鎮中心學校校長。

女兒玉玫,嫁臨海陳家金氏。

小女兒玉蓮,嫁海門塘岸。(此信息由長孫許訓剛補充)

▲長孫許訓剛和裡長

孫男訓剛、訓勤,年尚幼稚,但日後定能出人頭地,書香門第,前途無量。

柏軒先生一生做的事情,舉不勝舉,此處僅以簡略講個大概罷了。

民國三十三年(1944)甲申暮春望後五日(農曆三月初五)

日本西京帝國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留日學生監督

門生周憲文譜述

(本文摘錄東山鄉後許村《許氏宗譜》。文中標點系編者所加。此處編者指《椒江文史資料》編委 。)

02

原文

《柏軒先生行略》

柏軒先生者,是吾少時受業師也,世居東山後許村,距吾家僅裡許,故悉之最詳。

先生系許公子嘉哲嗣,學名若林,賦性聰穎,幼喜讀書,寒暑無間,至十餘歲,即完讀經書;記憶強而識字多,塾師鹹稱道之。

當時清廷廢八股;改論文,先生即能展其長才,曾邀賞於張大學使,惜未能名顯黌宮。

此後科舉制廢,學校創興,先生遂偕吾父負笈遊燕都,考入京師優級師範,研習物理、化學二科,俱有心得。

於宣統二年春由學部調考,成績甚佳,取列最優等第五名,奏獎舉人出身,並授學部司務職。

先生從此錦衣回鄉,誇耀鄰裡矣。未幾,革命軍興,清帝遜位,先生遂不得志於仕途。

民國元年,應浙江法政專門學校之聘,擔任化學教師,翌年改任學監之職,於是揚名士林,著職杭垣矣。

至民國六年,方丁外艱,守家。

後又應聘省立第二師範附小主任。掌教不多時,先生以離家過遠,邁母在堂,晨昏定省,殊覺不便,辭職回裡。

值溫嶺縣宗文高小學校以校長乏人來聘,卻合先生雅意,執鞭於斯校者三年。先生終以家遠母老,未便久客他鄉,遂整裝返旆。

續逢東山小學各校董,持書得敦請,造福桑梓之義,力懇負擔,先生不得已,又出而掌教。對校務擘劃改良,東山小學之成績,從此甲全縣焉。

先生連任斯校者,計二十餘年,蒙造就之學生,不知有幾千百人,以視古聖之洙泗杏壇,亦堪相仿,宜乎省縣之傳諭嘉獎迭次頒來也。

先生日常除對學生諄諄訓誨外,靜默寡言,於社會交際,則和平謙讓;於地方公益,則熱心籌謀,品格清高,淡薄自甘,終身盡瘁教育,未嘗希圖幸進,有古逸民風焉。

德配金夫人,有一女,名玉珍,適兆橋王氏。夫人享年不壽。

續配徐夫人,鴻案相莊,內助稱賢丈夫。

子二:長允中,畢業杭州高級中學,考取天津南開大學公費生,肄業二學年。

民國二十六年秋,該校被敵火焚毀,因而休學,現任黃巖場第六坨主任。

次允安,畢業於溫州師範學校,現任東山鎮中心學校校長。

女子玉玫,適臨海陳家金氏。

孫男訓剛、訓勤,年尚幼稚,他年頭角崢嶸,門閭高大,正未可量也。

先生一生事實,不勝枚舉,茲略述其梗概而已。

民國三十三年甲申暮春望後五日

日本西京帝國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留日學生監督

門生周憲文譜述

(注:本文摘錄自東山鄉後許村《許氏宗譜》。文中標點系編者所加。此處編者指《椒江文史資料》編委 。)

相關焦點

  • 海先生︱先生何許人也?
    在海先生並不習慣的咖啡館聊了大半個下午後,他騎著一輛很酷的黑色摩託離去。 而當晚我在看他屢次提到的電影《醉鄉民謠》時,男主抱著一隻貓在地鐵上的畫面瞬間讓我讀懂了海先生所說的孤獨。 海先生沒有一隻叫尤利西斯的貓,但他一直養著狗。 兩年前海先生養的一隻狗死去了,他寫了一首歌,後來他又養了一隻狗,孤單時候寵物是最忠實的陪伴。「養只狗,讓我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好像沒那麼孤單了。」就連海先生現在的住處,也是從大學開始就住著的地方,他住了六年。不是因為多舒適多喜歡,他說,「『安土重遷』四個字來形容我是最合適不過的。」
  • 五四運動,德先生和賽先生
    「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1919年還有《新青年》,今天但凡你說得「不對」,還不等別人舉報,算法便自動讓你的圖片和文字灰飛煙滅。
  • 「憨豆先生」與「戇豆先生」
    英國演員羅溫·艾金森在系列喜劇《MR.BEAN》中塑造了一個經典的影視人物形象,直譯是豆子先生,中國大陸譯成憨豆先生,香港譯成戇豆先生。「憨豆」和「戇豆」的翻譯,都是突出豆子先生的性格特徵。兩者有什麼不同呢?憨,讀hān,作形容詞時,有傻、痴呆和樸實、天真兩個義項。
  • 緬懷黃易先生,黃易先生千古!
    生命中總有那麼多事情很突然,比如,昨天黃易先生去世的消息在小編的朋友圈炸開了鍋,也有很多的大V寫了追悼黃易先生的文章,懷念一代武俠巨匠 ,今天 ,我們也來分享一下關於黃易先生,俠友們都有哪些想說的。 雖然現實裡不認識他,可是讀過很多作品,覺得好像就是自己身邊的長輩一樣。
  • 殷先生!殷先生!—— 堀川英嗣 段毅琳
    70多歲還熟練操作電腦和手機,搜狐的「持志齋」博客上發表了781篇文章和詩詞,連每天早上看到的微信中也常有先生的新動態。先生通過現代化方式跟大家交流,從中不知有多少人受到啟發,看到了平城書法的最新成果和先生的書法作品呢。在對書家、學者的成果交流和對年輕後輩的影響上,先生功德無量——這就是我心目中殷憲先生的形象。
  • 樹先生》:人人嘲笑樹先生,人人都是樹先生
    樹先生》,這部電影近幾年口碑和熱度直線上升,甚至蓋過了它剛剛上映的時候。王寶強也憑藉這部電影斬獲一座影帝獎盃。也許是因為電影獨特的肢體語言,夾雜著魔幻與現實的電影世界,以及將樹先生演活了的王寶強。無處安放的手,無處容身的&34;電影中的樹先生有一個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肢體動作,那就是他的手。電影中樹先生的行為舉止非常怪異,與其說是一個角色,更像是一個符號。
  • 《憨豆先生》憨豆先生也老了
    憨豆先生以其獨具創新的表演方式讓是人們為之瘋狂,為之傾倒,能夠把一個略有些許遲鈍,木納,愛耍些小聰明,經常把任何事情搞得一團糟的小人物演的這麼出色,能讓人捧腹大笑,其演技實力由此可見。       從人物角度來講憨豆先生是個智力有些缺陷的人,總是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著實傻得可笑。
  • 《憨豆先生》憨豆先生與童年
    小時候家裡是用影碟機(好像是叫這個的)的,家裡有很多的光碟,我記得有張張光碟裡是鬼片,每播幾個鬼片之間就會有一集憨豆先生,當時膽子特別小(當然現在也不大)也不敢看鬼片,就直接跳過,只看憨豆先生,有的時候跳的太過了會停在鬼片那,就會被嚇得滋哇亂叫>o<,但仍然不能阻止我冒著風險自己調憨豆先生😹,不過當時一張光碟裡也沒有幾集,所以我把那幾集看了一遍又一遍,到後來那幾集劇情都被我記得特別熟
  • 先生侯雁北
    然而先生於不幸的遭際裡,倔強地堅守著他的正直、善良和剛正不阿、執著理想。他寧肯挨打受罵、遭受凌辱,也不在誣陷他人的黑材料上簽字。即便後來不能耳提面命,他也沒有放鬆對子女的教育。閻居梅老師的文章裡曾經這樣寫道:「每隔兩三天,一份捲成圓筒筒的《中國青年報》就寄到村上,報紙上要背誦的社論都畫了紅圈圈,要寫讀後感的文段邊上打上紅勾勾;寫給父親的信,被改得滿篇紅了再寄回來。」
  • 葉盛長先生談高盛麟先生
    後來又經丁永利、楊小樓二位先生的親授,藝事大進,很快就成了紅遍大江南北的大武生,特別是去上海,簡直到了紅得發紫的程度。我曾聽趙桐珊(芙蓉草)和苗勝春師兄們說過,有一次李萬春到上海演出,貼演了一出《兩將軍》(《夜戰馬超》),因為扮演張飛的藍月春因故不能登臺,臨時請盛麟師兄代替他。上海觀眾很熟悉盛麟師兄,但卻從來沒有看過他的花臉戲。廣告一登出去,戲票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 妙先生還是爛先生?
    三年後,姊妹篇《妙先生》創國內動畫電影史上前所未見之舉。院線上映僅七天就因票房口碑雙不佳,轉投流媒體以減少虧損。爛片?不至於。但比起前作?差太多。丁果被妙先生委以重任,他需要讓彼岸花宿主自願赴死,從而收集滿12朵金色彼岸花和一把崑崙劍,到千佛窟尋找隱藏在背後的秘密。
  • 《妙先生》雜談妙先生
    整個妙先生的世界都是導演的自以為是。導演想用孝文、雲香、冰紈玉和火蟬蛻來論證人類的無可救藥,用好人的犧牲突出「惡人們」的惡來,甚至讓主角說出「這個世界不配叫人間」(大意如此)的話,卻忽略劇烈變化的環境對身處其中的人的異化,這同人性本惡或人性本善沒有關係,何況讓掙扎在溫飽線的人去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大抵也是不能做到的。
  • 《憨豆先生》憨豆先生孤獨嗎?
    但孤獨基本來源自羅溫·艾金森扮演的憨豆先生,而非憨豆先生本身——這位完美主義的牛津博士不可避免地換上喜劇大師後遺症,真實呈現則是需要找心理醫生治療的抑鬱症,接受社會拋過來必須承受的壓迫,會有這種感覺理所當然。作為命運無法相提並論的旁觀者,我以自身理解的生活為範本,看到的Mr. Bean則一輩子都不可能孤獨。
  • 先生再見
    》這首歌的歌詞是當年孫中山先生與原配夫人盧慕貞離婚時,孫中山先生的前妻盧夫人苦守多年未果,卻盼來一紙離婚書時,回覆中山先生的離別信。聽聞孫中山先生原配夫人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常識不夠,又不懂英語,纏腳行動不便幫不上先生什麼忙,願先生你我各尋良人,我愛你是真的,可我總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孫中山走後她隱居澳門終生未嫁,直至1952年逝世,享年86歲。世人皆知慶齡喜,無人知曉盧氏悲。轉身卻是淚水潸然,道出了盧夫人對孫中山先生的厚愛和不舍。
  • 《妙先生》妙先生
    《妙先生》,一部具有東方思辨思維的暗黑動畫電影。電影的主線,概括起來說就是兩個字,選擇。 是犧牲少數善良的人,拯救大多數貪婪愚昧的人;還是犧牲大多數貪婪愚昧的人,去換取一個只有少部分善良純淨的人的新世界。電影中的殷鳳,選擇殺掉少數的好人去救大多數的壞人,而主角丁果,卻給予了心懷彼岸花的善良的人一個選擇的權利。雖然電影中的確還存在一些漏洞,但是主旨的確耐人尋味。
  • 我的先生~
    我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這大多來自父母的慈祥,先生奔波的努力,常年不辭勞苦打拼。婚後的日子我好像是他的鏡子,一切隨我的興趣喜好而過的。無論是衣食住行先生都喜歡說聽你的,你喜歡的你覺得好就好!不工作的時候吧先生也總會做著我和孩子們喜歡吃的。
  • 張鶴倫:與先生相隔千裡,卻對先生思念至極
    先生有著很高的語言表演能力和創作能力,並且能歌善舞。先生把「痞」和「汙」的特點運用的十分靈活。除了原創和小曲改編,他還嘗試在作品中加入一些時事的部分,他有著幽默的天賦,也有著強大的耐力(青島新聞網評)先生臺上跟臺下差距很大,臺上很
  • 惡龍先生
    龍先生低頭看了看自己圓鼓鼓的肚子,覺得他們可能對兇狠有什麼誤解。龍先生在經過無數次的受挫和想要證明自己並不兇狠無果後,後知後覺的跑完了一個漫長的反射弧,發現村民們並不想跟他交流,而他的兇殘和惡毒都是村民們憑空捏造出來的,或許每一個團體都需要一個假想敵去維持他們的一致對外吧,龍先生有些許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