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內又迎來了解放戰爭,那時候有著名的三大戰役,其中就有遼瀋戰役,這場戰役解放軍幾乎是取得了在東北的全部勝利,摧毀了國民黨在東北的中堅力量,也為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基礎。長春起義是這場戰役中的一場重要行動,當時的解放軍在長春城外實行的是保守策略,一直不主動進攻,城內的國民黨人心惶惶,軍心渙散。
其中駐守在城內的國民黨軍隊就有六十軍,而曾澤生就是六十軍的軍長,經過我軍的策反和遊說,曾澤生也看到了解放軍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祖國的統一也是大勢所趨,所以他帶領著六十軍脫離了國民黨,加入了解放軍的隊伍。那麼在那個時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促使他做出這樣的決定?
其實六十軍原先是屬於雲南軍隊,是龍雲的勢力,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之後,龍雲失去了在雲南的兵權,六十軍也成為盧漢的軍隊。後來盧漢受命前往越南接受日本的投降,六十軍跟著一起前往,但是受降儀式完成之後,六十軍沒有馬上回到雲南,而是受到了蔣介石的指令直接前往東北。
當時六十軍的士兵也十分不理解這樣的命令,畢竟當時剛剛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士兵們都沒有休息,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和家人團聚,而如今卻被送到了遙遠的東北。雖然很多人都有怨言,但還是遵從了命令,盡職的保衛長春城。
當解放軍開始圍攻長春的時候,城內的國民黨其實是非常沒有底氣的,他們深知自己和解放軍軍事實力的差距,正面對抗只會輸得一塌糊塗。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關鍵人物,原先六十軍的副團長李崢先被解放軍俘虜之後,成功被策反,接著被送回六十軍幫助進行策反工作。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他先後策反了六十軍的多個軍官,雖然他的行動已經儘可能小心了,但這一切還是被曾澤生看在眼裡,他默認了李崢先的想法,全軍上下也有想要加入解放軍的想法。
經過慎重的思考,曾澤生決定派李崢先去和解放軍談判,告訴他們,六十軍願意繳械投降,和平起義,加入解放軍。解放軍代表唐天際聽到這個消息後很高興,並且希望曾澤生幫助他們殲滅城中其他國民黨軍隊。可是曾澤生拒絕了這個要求,他認為其他的國民黨軍隊也是愛國之人,他不忍心對自己的夥伴下手。解放軍方面理解他的處境和想法,沒有逼迫他,後來六十軍正式加入了解放軍。
曾澤生的決定可以說影響非常大,長春起義的勝利促成了遼瀋戰役的最後勝利,國民黨的其他軍隊在看到六十軍投降之後,其實也動搖了,紛紛也放下了武器,加入了解放軍。所以真正意義上遼瀋戰役是和平取勝的,解放軍之所以會人心所向,就是因為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只有跟著共產黨走,才是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