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在火星表面長期居住下去,登陸火星需要什麼技術,我們又...

2020-12-23 騰訊網

今天我們以科普角度來看看這個問題,那就是現在,或者在未來十年後人類能不能登上火星。一說火星,大家就會想到埃隆馬斯克,現在我主要不是說他,因為美國宇航局也想返回火星,俄羅斯之類的,月球載人都費勁,所以想要返回火星,除了PPT,除了空談,只有美國宇航局和SpaceX能頂點事。

我經常看到的,就是說人類根本無法在火星生活,還有單程票,在地球的生物圈實驗失敗了之類的。所以一切以火星為藉口的只不過是撈錢罷了。關於這些人,我只想說一句話,那就是你自己不知道,就不要出來說啦,更有甚者我看還罵我的粉絲,好心給他解釋還說他放屁,我實在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好,接下來我們今天聊聊,看看能不能載人火星,10年時間。

人最需要什麼,吃喝拉撒,無論去哪裡,這些東西都最重要,這是毫無疑問的對吧。吃,國際空間站實驗了20年,用光引導種植植物,還有用培養基種植一些比較高級的東西,比如辣椒之類的,喝,有水循環系統,或者是生命循環系統,這些系統未來在火星上也會用火星表面的冰混合物,分解成燃料和水,燃料可以直接給小型發射器,太空人就可以坐這個發射器先到軌道,然後軌道器對接之後就可以返回地球,SpaceX還有空中加油艦,這些操作50年前就有了,現在只不過距離遠了些,輻射大了些,輻射大了之後就需要新的防輻射層,獵戶座,星艦真空版等等都是為這些特殊環境設計的。

所以單程票,吃和喝的問題解決了,拉撒的話其實就是人體排洩物,說句實話,在火星,什麼都是好的,無論是小號還是大號,生命循環系統都會回收淨化再利用。所以以後太空人到達火星之後就不會像當年阿波羅太空人一樣了,大號還包起來扔在月球上,因為很簡單,當時沒有進行過類似回收實驗,或者程度還不夠等等原因。

你可能會想,火星表面沒有空氣,二氧化碳含量超過了95%,太空人不能呼吸怎麼辦?毅力號明年2月份到達,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有火星氧氣原位試驗,說的簡單點就是通過電解把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和其他金屬顆粒,金屬顆粒可以和3D印表機器結合蓋房子,蓋房子我們一會再說。氧氣的話就可以直接呼吸,還可以繼續處理成燃料,把這套實驗給上面說的生命循環系統結合起來,太空人在屋子裡就可以呼吸。出門做實驗或者去串門的時候,一有加壓車,二有太空衣,兩層保護,加壓車,日本豐田的月球加壓車大家也看到了,其實未來的月球車或者火星車不會和阿波羅時代那個樣子。

火星表面有很多巖洞,月球上也是,太空人們可以進巖洞裡生活,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宇航局要在2024年重返月球之前派探測車探測這些巖洞的原因,巖洞就是天然的防輻射層,再加上房子的屏蔽罩的保護,太空人可以在月球或者火星居住區裡面光膀子,就是這麼安全。

那你可能會問,沒電,怎麼辦?確實,這個問題很好,所以美國宇航局正準備在月球和火星表面部署小型核動力聚變反應堆,因為太陽能沒法用,有限制,這個實驗會在2022年進行。有了核動力和湊數的太陽能,電力問題也解決了。那你可能會問了,沒有發射場,發射架,火箭怎麼返回地球,火星風暴也大,所以這就是著陸腿的作用了,而且太空人們也不會直接去月球或者火星。而是先派機器人先到達預定位置,建造一些基礎設施,這些事情美國交給了日本來做,歐洲也有,不過他們的建築機器人是3型,日本是4型的。

其實有很多東西,它是連貫起來的,登陸火星確實不是那麼容易,我剛才也只是簡簡單單說了說路線,我剛才說的每一個實驗,每一個系統都能有專人在研究,都有國家在研究,比如日本研究,美國研究火箭,歐洲研究二氧化碳轉氧氣,哦對了,說起這個實驗麻省理工的電解效率比毅力號的效率更高,這還是我前兩天剛剛看到的。所以科學技術是日新月異的,但是很可惜,有些人他就是不願意看到,還罵我的粉絲。

去火星居住,還需要什麼,火箭,所以為什麼SpaceX在研究星艦,為什麼研究可回收,為什麼研究特殊推進劑,美國宇航局為什麼在研究SLS,沒有火箭說什麼也沒用。但是現在有了,這就是為什麼太空迷這麼喜歡SpaceX的原因,因為他們象徵著一種希望。但是我是科普人,我不會特別喜歡一個機構或者一個人,我誰都說,誰對人類有貢獻我就重點說誰,是抄的別人的PPT還是自己撈錢說別人撈錢,我一眼就看得出來。

至於未來,一定是商業航天公司主導,這我都說了不知幾十遍了,上面所有的實驗,我也說了不下幾十遍了。未來,SpaceX肯定只是其中一個,美國宇航局是龍頭,帶領這些主導公司前往火星。最後在解釋一下,我為什麼通篇都再說美國美國,SpaceX埃隆馬斯克,因為很簡單,其他國家不是PPT計劃就是搞一些我都一眼能看出來的抄東西,我說這些沒用,因為我不會欺騙大家感情。誰是什麼就是什麼,科學科普永遠是公開的,真實的,不會有什麼黑操作之類的東西,除非是機密東西

相關焦點

  • 即將上映的《火星救援》告訴我們,NASA一直在準備登陸火星……
    一:居住在火星表面,Watney在居住艙Hab內待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是他遠離地球的家。未來登陸火星的太空人也需要這樣一個家以避免以飛沙為伴般地度過一個個火星日。在NASA的詹森航天中心,機組人員在人類探索研究模擬項目(HERA)中為長航時深空任務訓練。HERA是模擬深空環境的獨立的環境。
  • 《火星救援》:看地球人如何在火星生存一千天
    這裡我們需要做一個數學題:居住艙地面約有92平米,整個地面都鋪上10釐米深的火星土壤,總共需要搬9.2立方米的火星土壤到居住艙裡,但實際上每次只能搬動0.1立方米的火星土壤。因此要建設一片92平米的火星土壤,馬克需要進出壓力艙92次。同時,要改造火星土壤,每立方米就需要40千克的水,建設一片92平米的菜園,需要368千克的水才可以。
  • 《火星救援》:看地球人如何火星生存一千天
    居住艙具有溫度、溼度和空氣調節功能,航天員在居住場內活動不需要穿著笨重的艙外太空衣,可以穿得和地面上一樣。這是馬克在火星上得以生存下來的重要保障,也是人類未來探索火星之前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前提。現實中,NASA在休斯敦的詹森航天中心建立了火星生存模擬系統,航天員在那裡進行訓練,為火星上的長期生存做準備。
  • 火星疑似發現「廢墟」?未來太空人登陸火星,如果無法返回怎麼辦
    火星是否有生命,火星是否適宜我們人類居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能就會找到答案。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當前我們這些無人探測器探索火星,其實都可以為我們未來載人登陸火星、移民火星做好準備。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預警:以下內容涉及《火星任務》完整劇透)人類為何鍾情於登陸火星  火星(Mars)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距離太陽第四近,和我們地球相隔較近。火星表面是紅色的,它的地表巖石中大量是赤鐵礦(氧化鐵),故又被稱作紅色星球。
  • 關於NASA火星車即將登陸火星的7件事
    是什麼讓這個六輪機器人與眾不同? 1.毅力正在尋找古代生活的跡象。 儘管今天的火星表面是一塊冰凍的沙漠,但科學家們從美國宇航局先前的任務中了解到,紅色星球」曾經在其表面託管著自來水和較溫暖的環境,可以維持微生物的生命。
  • 《火星救援》這9大科技是真的-火星救援,火星,NASA,天文...
    屆時,NASA的太空人將登陸火星並在火星表面生活和開展探索任務。雖然這項行動在未來20年才會發生,但是NASA已經研發出多項在電影中展示的科學技術。一:居住在火星表面,Watney在居住艙Hab內待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是他遠離地球的家。未來登陸火星的太空人也需要這樣一個家以避免以飛沙為伴般地度過一個個火星日。
  • Linux 「登陸」火星啦!
    毅力號安全到達火星表面。」就在今天凌晨4點55分,美國「毅力號」不經變軌,直接衝入火星大氣層,最終成功著陸。「毅力號」成功著陸後,很快傳回了首張圖片。但通過地形相對導航技術,吊車憑藉點燃的8個反推火箭,引導「毅力號」避開了危險區域,最終成功著陸。這次,毅力號還攜帶了兩個麥克風(也是麥克風第一次被送上火星),來傾聽火星上的聲音。這次將完成什麼任務?
  • 火星,我們來了(深度觀察)
    只不過,如果用地球日來換算的話,火星上一年大約有23個月。這是因為地球環繞太陽一周需要約365天,火星繞太陽一周則為687天。鄭永春說,如果在火星上過日子的話,每天的晝夜長短跟地球上差不多,火星的一天是24小時39分35秒,比地球長了近40分鐘。  「東西方在古代一直賦予金星很多美好的想像,但實際上,金星的表面非常灼熱,溫度高達465—485攝氏度。
  • 為什麼人類到現在還沒登陸火星?
    可是五十年後的今天,就算預算減少了一半,但技術進步了這麼大,計算能力翻了這麼多倍,材料有了這麼多提高,五個八年過去了,為什麼還是沒有邁出前往火星的步伐?去火星真的這麼難嗎?還是在別的地方出了什麼問題?答案也許就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馬克·沃特尼,《火星救援》主角的身上。「我們選擇去月球,不是因為它很容易,而是因為它很難。」
  • 2024年重回月球,2033年登陸火星,NASA太空飛行計劃到底是什麼
    在過去兩年半中,川普任命其他官員也經常需要做出類似的解釋。 「我們都同意火星任務是我們為之努力的跨世代的成就。」布賴登斯汀繼續道,「同時我們也需要在月球學習如何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和工作,以便我們能夠前往火星,並且建立去火星所必須的系統和能力。我們將在月球軌道上做到這些。」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抵達火星!
    每次火星-地球同步軌道大約26個月一次,未來在該時間窗口發射1000艘星際飛船,就能運載10萬人前往火星。以上數據加起來就是馬斯克經常提到的「黃金數字」——100萬人,他認為,要使地球人類在火星表面人口可持續性發展,並且與地球發展截然不同,就需要有至少100萬人生活在火星。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抵達火星
    此前馬斯克認為原型機SN8試飛失敗的可能性為三分之二,他發布推特信息激動地表示,火星,我們來了!但在這枚最大原型飛船爆炸之前,SpaceX公司就已經開始忙著研發兩艘技術更先進的原型飛船,對於憑一已之力振興美國航天事業的企業家馬斯克而言,關鍵在於快速行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開發新型技術和工程方法,技術不斷升級,在測試飛行中不斷完善改進。
  • 火星水背後的太空熱
    現在人們終於發現在火星赤道附近,時不時有著液態水流動——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015年9月底宣布,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有液態水活動的「強有力」證據。而這,再次激發了人們的太空熱。登陸火星:給電影造勢?目前,美國、俄羅斯、歐盟和中國的太空機構都擁有送人上火星的長遠計劃。
  • 讓我們移民火星!馬斯克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現在也許不再是夢想
    2002年6月,埃隆·馬斯克投資1億美元創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出任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2004年,埃隆·馬斯克向特斯拉汽車公司投資630萬美元,出任該公司董事長。火星移民計劃是由埃隆·馬斯克所對媒體透露的移民火星並在火星建立社區的計劃。「我們幹的好像都是別人能幹的事情,但馬斯克幹的別人想都想不到。」
  • 火星救援裡那句惡作劇臺詞到底是什麼?
    馬特達蒙開始和地球通訊用的是16進位,兩位16進位數字就可以表示0到255的組合,轉換成ASCII碼就可以表示所有字母了。由於火星大氣極其稀薄,即使風速很高,這種風暴能產生的破壞力也很有限,而且產生如此規模的風暴需要足夠的時間生成,NASA必然能給出足夠的預警時間供大家撤離。不過作者也承認這是一個為了劇情推進不得已而為之的BUG。
  • 火星男孩揭秘火星,可探測器登陸後,發現火星並不是他形容的樣子
    不過如今已經是2020年了,火星男孩關於「核戰爭」的預言已經不攻自破,可是其他的預言卻距今非常遙遠,我們暫時依然無法繼續驗證其真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火星男孩五大預言之外,還有一項預言卻可以令人類依靠科技一探究竟,它便是火星男孩對自己家鄉的描述。此前我們曾經介紹過,火星男孩堅稱自己來自火星,而非地球居民,故此才會知道所有關於地球的未來之事。
  • 探測器傳回火星照片,讓我們看到火星南極「天使身影」的樣子
    火星是我們探索最密集的天體之一,在過去幾十年時間內,人類已經發射大量火星探測器前往火星探索,在進入21世紀以來,越來越多國家參與到火星的探索中,今年就有3個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正在飛往火星的路上。雖然現在這些新的探測器還沒到達火星,但是之前的探測器不斷傳回火星數據、照片,還是可以讓我們看到火星的景象的。
  • 火星生命證據,或許就在我們手中
    自1996年首次在火星隕石ALH 84001中發現疑似火星化石開始,全球掀起了探測火星生命的熱潮。尤其是2003年美國發射的「機遇號」和「勇氣號」火星車,探測到火星表面擁有類似河床的構造、幾種只能在液態水中形成的蝕變礦物,以及水體蒸發殘留的硫酸鹽類等。這些證據表明,火星表面曾經有過大規模的水體,甚至存在過海洋,具備孕育生命的基本要素。
  • 那些與《火星救援》一樣,鍾情於火星的電影
    對於飛船的技術細節,影片試圖做出一套設定和交代(雖然現在看來完全站不住腳)。而因為旅途很長(火星可不是一炮就能打到的),還包含了宇宙飛船艙內景觀以及船員之間的戲碼,可以說《星際旅行》類太空劇的雛形都已具備。影片中的火星是一個看起來像古希臘的文明,再塗上一些現代的反戰、環保之類博愛理念。2. 《火星女王艾莉塔》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