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疑似發現「廢墟」?未來太空人登陸火星,如果無法返回怎麼辦

2020-12-27 騰訊網

現在已經是2020年7月中旬,意味著今年的火星發射窗口即將到來,在今年7、8月,將會有3個探測器擇機發射升空,開「奔火」之旅。在沒意外的情況下,火星將會在明年迎來這3個新的火星探測器。「奔火」的飛行時間長達半年多,主要是因為火星離我們地球的距離比較遠。

有趣的火星

火星,一顆與我們地球同處於太陽系宜居地帶的類地行星,雖然兩者所處的宇宙空間環境比較相似,但是它們表面的氣候環境差別卻非常大。我們地球溫度適宜、到處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景象,而火星看起來極為荒涼,似乎沒有一絲生機。雖然如此,還是有很多觀點認為,火星可能存在生命。這是因為在遠古時代的火星,曾經也存在液態水,在一些隕石坑中,還存在一些鹽分以及對生命適宜的酸鹼pH值。這樣的條件,火星可能曾經存在生命。

當然,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發現所謂的火星生命,不過,探測器發回的一些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有點像生命的「遺蹟」。在NASA公布的一張照片中,有一個看起來像是「廢墟」的景象,在這個「廢墟」中,有一些看起來像是「牆壁」的結構,這些結構分布均勻,布局像是一些獨立的小房間。火星發現疑似「廢墟」的景象,難道這是火星生命的「家園」嗎?

火星發現「廢墟」,是真的嗎?

如果這一幕是火星軌道飛行器拍攝到的景象,倒有可能是真的。問題是,我們看到的這一幕,是在火星上面行駛的好奇號火星車拍攝到的。要知道,這一輛火星車的高度僅為2.1米,從拍攝到的畫面來看,明顯是好奇號探測器俯視火星表面看到的景象,也就是說,這個所謂的「廢墟」,其實是很小的,高度遠低於好奇號火星車。這樣的高度,即使是「廢墟」,也不可能是類似我們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的「家園」,這些「房子」實在是太小了。

對此,有一些可能會表示,會不會是火星的「生命」個子很小,不像我們人類這麼高大?如果僅僅是一些初級生命,而不是高級的智慧生命,這是有可能的,如我們地球的一些小動物。這麼小的體型,意味著這些可能存在的生命大腦容量不會很大,因此這些大腦不會很複雜。而大腦不夠發達的情況下,是不大可能會出現所謂的「外星文明」的。對於這個「廢墟」,NASA給出了解釋,這可能只是火星表面的一些沉積物形成的自然現象,並不是所謂的火星生命的「家」。

多個探測器將前往火星,未來還計劃載人登陸火星

前文也說到,我們今年會有多個探測器準備發射升空,開啟火星之旅,這些探測器的到來,也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火星的新發現。火星是否有生命,火星是否適宜我們人類居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能就會找到答案。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當前我們這些無人探測器探索火星,其實都可以為我們未來載人登陸火星、移民火星做好準備。如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將會在火星上面採集火星樣本,隨後NASA將聯合ESA展開取樣返回地球的項目。這一個技術,或許會驗證往返地球與火星的技術。這對於載人登陸火星來說,是比較關鍵的,因為和無人探測器相比,載人登陸火星需要考慮到如何將太空人安全帶回地球。

由於地球與火星軌道的原因,大約每隔26個月才會有一次火星發射窗口,所以我們並不是隨時都可以前往火星,也不是隨時都可以從火星返回地球。再加上探索火星的難度大,前期的技術可能不是特別成熟,在未來載人登陸火星的項目中,如果太空人沒法返回地球,怎麼辦?

如果太空人沒法返回地球,意味著救援火星飛船到達火星,可能是兩年以後的事情了。因此,留在火星的太空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在火星上面生存下來,等待下一班飛船前來營救。問題是,太空人在荒涼的火星上面,能夠長時間存活嗎?

雖然火星的環境極為乾旱,但是此前的研究表明,火星依舊存在水,不過這些會以水冰的形式存在。有水,意味著有生命的希望。在電影《火星救援》中,太空人馬克·沃特尼因為意外被遺留在火星表面。孤零零的馬克·沃特尼除了面臨孤寂的問題以外,最大的問題,就是面臨食物等必需品的短缺問題,如果這些必需品沒有及時得到補償,結果就是可能會被餓死。幸運的是,馬克·沃特尼是一名植物學家,在火星上成功種植了土豆,讓自己奇蹟般地存活了下來,最後與地球取得聯繫,成功返回地球。

當然,這只是存在於電影中的場景,在現實的火星環境中,情況可能會更加複雜。一方面火星的大氣環境可能比較惡劣,可能會出現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沙塵暴等極端天氣;另一方面,在電影中,這一位太空人剛剛好是植物學家,自帶主角光環,可以成功培育出大量土豆,解決了食物短缺的問題。影片中的場景,我們希望在未來不會發生,希望所有的太空人都能夠順利返回地球。不過,這一幕或許也提醒了我們,未來在載人登陸火星的項目中,我們可能需要攜帶一些農作物的種子,在火星上面實現食物的自給自足。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太空人返回地球可能會遇到困難,如果解決了食物等問題,還是可以生存的。

相關焦點

  • 火星上發現異象,疑似動物大遷徙,莫非火星真有生命存在?
    火星上發現異象,疑似動物大遷徙,莫非火星真有生命存在?小時候上學時老師都問過一個問題,你們長大之後的夢想是什麼?每個孩子都有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很多人看到太空人外表光鮮亮麗,都想長大後當太空人,太空人是一項非常值得敬重的職業,每位太空人的付出都是巨大的,還要有堅定不移的勇氣。2003年楊利偉作為中國航天領域的第一人,順利返回地球,使中國在航天領域跨越一大步,自此之後,中國在航天領域迅速發展,還積極打造出無數的探測器、人造衛星等等,為的就是對宇宙有更深的了解。
  • 我們可以在火星表面長期居住下去,登陸火星需要什麼技術,我們又...
    今天我們以科普角度來看看這個問題,那就是現在,或者在未來十年後人類能不能登上火星。一說火星,大家就會想到埃隆馬斯克,現在我主要不是說他,因為美國宇航局也想返回火星,俄羅斯之類的,月球載人都費勁,所以想要返回火星,除了PPT,除了空談,只有美國宇航局和SpaceX能頂點事。
  • 科學:火星發現建築物廢墟和神秘人臉?難道火星真的存在過文明?
    、也有兩極和衛星,所以人們認為如果太陽系中除了地球可能還會出現生命的話,那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火星了。 我們的科學家對火星也寄予厚望,很多國家都先後派了很多的探測衛星登陸火星,期待在上面能發現外星生命的痕跡,但是很可惜的是,距離全人類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前蘇聯發射「火星1號」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第三,火星的大氣基本上全是二氧化碳;第四,火星沒有像地球那樣強大的磁場,無法阻擋大部分太陽輻射;第五,在一般情況下,火星上沒有液態水,它們會以冰的形態存在;第六,火星沒有任何生命形態,自然也不會有我們要吃的食物。
  • 月球沒有火箭,登月太空人怎麼返回地球?如果沒法返回地球怎麼辦
    在人類歷史上,就出現過一些事故,有一些太空人最後成功脫險,返回了地球家園,有一些太空人則沒那麼幸運了。就目前而言,我們人類最遠的足跡留在了38萬公裡外的月球表面。也就是說,登陸到月球表面的艙段(包括下降級、上升級)加起來只有14噸了,並不是45噸。如果整艘45噸的飛船登陸到月球表面,就目前的科技來說,是沒法從月球表面起飛的,實在是太重了。
  • 即將上映的《火星救援》告訴我們,NASA一直在準備登陸火星……
    在現實生活中,國際空間站也在使用一套獨特的制氧系統,將水電解為氫氣和氧氣,以供太空人呼吸。3.在火星上種植蔬菜就在吉姆·格林與雷德利·斯科特開始合作後不久,火星上的好奇號探測器發現星球上擁有遠超以往人們認知的含水量,這讓在星球上種植人類必須的食物成為可能。
  • 登陸火星的第一位太空人將是女性?美國宇航局局長認為如此
    這位曾經開過預警機的飛行員局長表示,第一個登上火星的人類,將是一名女性。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Jim Bridenstine)上任以來,多次表示對月球和火星的興趣,他表示,時隔半個世紀之後,人類再次登陸月球時,第一位踏上月球土地的將是一位女性。在那之後不久,人們還將看到,第一位登上火星的太空人也是一位女性,她將擊敗眾多的男性同僚,獲得登陸火星第一人的最高榮譽。
  • 踏上火星,如何返回地球?
    踏上火星,如何返回地球?,所以不少科學家認為可先把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第2個家園,然後向火星移民。此外,從長遠看,火星探測還有可能解決未來地球上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地球可能總有一天會遭受地外星球的撞擊而毀滅。為此,現在就必須逐漸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火星才行,為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奠定基礎,做好準備。在2020年,阿聯、我國和美國已經分別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人類走上火星成為未來趨勢。但未來太空人如何從火星返回地球,對於目前來說,還是個尚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 關於NASA火星車即將登陸火星的7件事
    流動站還可能將樣品運送到著陸器上,這是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歐洲航天局)計劃的火星樣品返回運動的一部分。 一旦樣本到達地球,我們就可以使用太大而又無法發送到火星的儀器對其進行檢查,即使是最複雜的漫遊者也無法提供有關它們的更多信息。 5.堅韌不拔的儀器和技術將為人類執行登月和火星任務鋪平道路。
  • 《火星救援》引熱議 專家解析火星生存可能性
    自1969年阿波羅載人登月成功以來,火星就是人類的下一個目標,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籌備踏上火星之旅。近日,電影《火星救援》無疑將大家對載人火星探索任務的熱情推向高潮。電影講述的是太空人踏足火星後,面臨種種生存風險,最終獲救返回地球的故事,它被稱為「可能是目前最全的火星生存指南」,這也側面印證了這部電影不完全是脫離科學的想像產物。
  • 《火星救援》這9大科技是真的-火星救援,火星,NASA,天文...
    屆時,NASA的太空人將登陸火星並在火星表面生活和開展探索任務。雖然這項行動在未來20年才會發生,但是NASA已經研發出多項在電影中展示的科學技術。一:居住在火星表面,Watney在居住艙Hab內待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是他遠離地球的家。未來登陸火星的太空人也需要這樣一個家以避免以飛沙為伴般地度過一個個火星日。
  • 8部異想天開的火星電影
    影片中的火星上有很多怪物,比如變異的食人植物,長得像老鼠與蜘蛛混合體的動物等。這些火星生物都對來自地球的遊客抱有敵意。可以說,本片電影的名字就是故事的核心了。最終,部分太空人終於僥倖地返回地球,而火星生命還給地球人留下了一個警告:「永遠不許再來。」本片的特效結合了真人拍攝和手繪動畫,還把火星上一切的東西塗上了一層耀眼的橙紅色。但總的來說,《憤怒的紅色星球》並不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
  • 火星發現建築物廢墟是真的嗎?火星存在過文明嗎?科學家如何解釋
    難怪人們這麼想像,如果在火星上有一個全球性的調水工程,那麼火星上的火星人文明發達程度不亞於地球上的人類。火星人或許在用望遠鏡嫉妒地觀察著我們這顆藍色的行星。因為它們居住的火星是一顆紅色乾旱的星球而我們的地球則滿是它們羨慕不已的海洋。
  • 電影裡的2020年:沒有疫情肆虐,人類已經登陸火星
    但半年後,遭遇風暴生死未卜,伍迪、吉姆等四位太空人前往紅色星球營救…… 各位這不是新聞預告,也不是穿越人士的爆料,而是科幻電影《火星任務》主要故事線。今年3月10日是該片上映20周年紀念日。巧合的是,今年來到了電影中人類登陸火星的年份,但現實中的人類依舊沒有實現這個目標。
  • 為什麼人類到現在還沒登陸火星?
    SEI試圖從地球出發時就帶上全部物資,而「火星直擊」則立足於火星表面,利用當地資源就地生產火箭推進劑,從而節省了大量物流成本,而這一切只需要19世紀的化工技術。與鄭和船隊般壯觀浩蕩的SEI相比,「火星直擊」就像是哥倫布簡陋的三桅小帆船。然而,我們都知道是後者發現了新世界。
  • 火星男孩揭秘火星,可探測器登陸後,發現火星並不是他形容的樣子
    隨著波力斯卡語言能力的提升,所表達的內容更具有邏輯性,這才引起了父母的注意,繼而被專家們偶然發現,並證實其平時的話語具有一定的真實性。直至後來,火星男孩開始對世界大事有所預言,他的名氣也一路水漲船高,最終成為了被世人關注的「先知」。火星男孩的知名度,源自於他的五個著名預言,都有哪些呢?我們不妨來看一看。
  • 新法案或改變時間表,將研究載人登陸火星
    時至今日,我們人類再次提到要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其中一個項目就是美國航天局NASA計劃在2024年實施「阿爾忒彌斯」,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並著手打造月球軌道空間站,為未來載人登陸火星做準備。雖然,新型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等設備的研製工作出現了延誤,但是總體還是取得了進展,運載火箭的核心級已完成組裝,準備測試。
  • 《火星救援》:他竟然在火星上種出了土豆!令火星顫抖的植物學家
    如果你發現自己穿著太空衣從火星醒來,周圍空無一人,整個星球甚至整個太空都無人回應你會怎樣?有個植物學家的做法是,那就在火星上種土豆吧,於是火星被他殖民統治了。因為一旦你在哪裡種下莊稼,就意味著你對那兒開始了殖民統治。英國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風格多變、作品題材廣泛,《火星救援》是其2015年上映的科幻電影作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 Linux 「登陸」火星啦!
    其它兩項任務,包括探索著陸區域的地質多樣性、為未來的火星任務驗證新技術,這其中就包括了無人機的首飛實驗,以及為登錄火星的太空人製備氧氣。火星首飛無人機,有什麼黑科技?重達一噸的毅力號火星車,史無前例的巨大和複雜,搭載了近十種科學儀器和探測設備。但是,即使如此,火星車仍然有很大的局限,難以滿足人類探索的好奇心。
  • 如果太空中也爆發流行病,太空人該怎麼辦?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肆虐,我們或許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這種病毒傳播到太空中,將會發生什麼?在未來的某一天,太空人是否會在更加困難的太空環境中與更嚴重的疾病作鬥爭?疾病在太空中有何不同由於地球與太空之間通信能力的增強,現在的太空人在遇到緊急醫療情況時,已經可以在太空中遠程獲得地面的醫療援助。事實上,地球上的醫學專家甚至曾經幫助過一位在空間站上遭受血凝塊之苦的太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