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載譽歸來,從月球帶回1731克「土特產」,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成功獲取月球樣本的國家。面對中國在航天領域接二連三取得重大成就,美國人的心態有些複雜,科學界高度評價嫦娥五號任務,也有人終於知道急了,迫切呼籲拜登政府同中國展開合作。
此前,美國阿波羅計劃成功帶回381.7公斤的月壤,這些月壤距今30億年到40億年,而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位於月球風暴洋北側的呂姆克山脈,距今10億年至20億年前。
華盛頓大學麥克唐奈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布拉德·喬利夫高度評價稱,嫦娥五號帶回月壤樣本的年齡將有助於填補大約30億年前至10億年前月球歷史的知識空白,對這些樣本進行分析所取得的科學成果將持續影響許多年。
雖然美國當選總統還沒有入主白宮,他團隊的顧問們卻坐不住了,紛紛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與中國進行合作。美國「政客」新聞網20日報導稱,在接受採訪的近20多名美國前太空人、政府官員以及太空領域專家中的大多數都認為,如果將中國完全拒之門外,美國可能會失去「全球太空領導者」的地位。一些人還表示,阻止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有關計劃是錯誤的。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瓊·詹森·弗裡澤表示,美國很多太空項目因預算問題停滯不前,儘管中國的工作進展可能慢些,但一直在堅持下去,其他國家會因為中國的「專注和堅持」而選擇與其合作。弗裡澤擔憂,「中國決定不與美國競爭,而是搶走我們的合作夥伴,提供與我們不同的合作機會。」
美國宇航局前局長、太空人查爾斯·博爾登也警告稱,美國若不與中國進行合作,中國會利用自己獨立的太空項目「搶走」美國的合作夥伴。「我擔心的不是中國去了哪裡,而是我們的合作夥伴去了中國。」
至於美方能否與中國進行航天合作,我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明確指出,這還要看美國政府的政策。「遺憾的是,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沃爾夫條款』,限制美國宇航局、國務院科學委員會等官方機構與中國航天往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