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誤殺》:不是無聊的套版翻拍,有些細節的改編比原版還好

2021-02-22 挽愛成殤

在12月首周電影票房失利的情況下,我們迎來了一波新電影上映。

作為一個懸疑犯罪電影迷,這波新電影裡最吸引老孟的,毫無疑問就是《誤殺》。

了解過《誤殺》的觀眾應該都知道,這部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導演,肖央、譚卓、陳衝主演的電影是翻拍自2015年印度高分懸疑電影《誤殺瞞天記》。

其實《誤殺》這個故事,已經不止一次翻拍了,就連《誤殺瞞天記》也是一部翻拍作品。

最早一版的《誤殺》是印度導演吉圖·喬瑟夫自編自導的「方言版」,因為故事本身非常精彩,在印度本土就已經翻拍過2次,每一次都是票房口碑雙豐收。

4年之後,這個精彩的故事被「漢化」搬上了國內熒幕。

鑑於我們對大部分翻拍電影都有一個「水土不服」的情況,更何況懸疑犯罪類電影,翻拍無疑就意味著劇透。

而一旦失去懸念,電影還能吸引人嗎?

所以儘管此次《誤殺》匯聚了一票演技咖,各方對它的評價也都很高。

豆瓣7.5,甚至還有網友從稱其為「19年最好的國產懸疑推理片」。

但,還是有一個不得不談的問題:

中國版的《誤殺》會不會毀原作?它擔得起「最好」嗎?

首先需要說明的一點,《誤殺》不是一部無聊的套版翻拍片,雖然故事梗概基本一致,但兩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是不一樣的,甚至對於我們國內觀眾而言,有些細節改編的比原版還好。

顯然這是一部優點大於缺點的電影,下面就讓我們客觀的來聊聊這部中國版《誤殺》。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請謹慎觀看。

一、故事依舊精彩,改編後的細節更加合理

《誤殺》的故事梗概和原作基本一致,是一個完整度很高的犯罪懸疑片。

故事背景設置在東南亞的一個小鎮,肖央飾演的父親李維傑是一位網絡供應商,平日裡承接著臨近城鎮的網絡服務,和妻子阿玉、兩個女兒過著簡單平靜的日子。

除了日常工作之外,李維傑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窩在店裡看電影,他的口號是:

「當你看過一千部以上的電影,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

可很快一次意外打破了他們一家人平靜的生活。

大女兒平平作為優等生參加了夏令營,不曾想被同樣參加夏令營的官二代素察盯上,對她下藥侮辱還拍了視頻。

甚至在夏令營之後,素察還找上門來,以視頻威脅想要再次侮辱平平,還對阿玉下了狠手。

情急之下,平平誤殺了他。

而素察其實是隔壁市警察局長和市長候選人的兒子。

於是為了守護家人,李維傑決定用一次完美的犯罪來掩蓋事實,一場和警方的較量也正式開始。

可以說,關於李維傑如何設計逃脫這個「反殺」案件,如何設計不在場證明,如何隱藏屍體,如何應對警察的審訊,就是電影最精彩的部分。

而電影在這部分上的完成,就算是看過原作,也一樣能體會緊張到窒息的感覺。

在故事整體精彩依舊的情況下,令人驚喜的是,在部分細節上的改編非但不違和,反而加分不少。

比如在引發誤殺的緣由上,由原作的裸照威脅變成更為嚴重的侵犯,矛盾升級,也更能激發觀眾的同理心。

再有,李維傑在證據鏈的創造上,因為時代的不同,故事背景不再是放在科技落後的鄉村,於是電影細心的解釋了為何監控視頻不全,讓他製造出來的證據和證人更加合理。

二、敘事節奏緊湊,懸疑感營造滿分

將印度原版時長163分鐘的電影改編成112分鐘,很大膽。

原版的節奏雖然不算快,但整體流暢加上後期的高能反轉,看得也很爽。

要說美中不足的話,就是前1/3的鋪墊稍微過長了,要是稍微沒點耐心的朋友,很可能就中途放棄了。

這在《誤殺》裡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時長縮短,整體敘事的節奏就像是上了發條,一下子變得緊湊起來,在影片開始的1/4就已經開始進入高潮。

導演在懸疑感的營造上也下足了功夫,通過鏡頭和背景音樂的配合,加上消聲處理,用一種蒙太奇的手法將懸疑感推向最高,確實很過癮。

電影中有一段拍攝手法更是讓人拍手稱絕,一邊是在母女倆失手打了素察之後,準備兩人處理屍體。另一邊是出差在外的李維傑正觀看泰拳表演。

導演用了跳躍剪輯的方式,將這兩個不同時空發生的事拼接在一起,每一次的泰拳打鬥都會對應母女倆這裡的突發狀況。

最後以泰拳比賽的結束讓這場埋屍也塵埃落定,凌厲的剪輯手法加上背景音樂的運用讓這部分的視聽語言變得非常出彩,懸疑感也一下就出來了。

三、立意更加「漢化」,結局巧妙引人深思

對於犯罪懸疑類電影的翻拍,最為人所詬病的常常就是我們在結局上不得已的改動,這一舉動往往就讓影片失去了原作的內核。

但在這部電影裡,老孟想說,改編後的結局其實並沒有減分,反而因為這部分的「漢化」更能引人深思。

結局的不同主要是因為兩部電影的落點和重心不太一樣,原作想要給我們展示的是一部對抗黑暗勢力的爽片,所以當男主最後從警察局走出來的那一幕才會那麼震撼,讓人拍手稱絕。

但認真看《誤殺》就會發現,雖然影片的時長縮短,但在大刀闊斧的刪減下卻增加了家庭關係的比重。

比如官二代素察,因為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顧及他,導致他的成長裡親情的缺失,媽媽的一昧溺愛加上爸爸的撒手不管,他對其他人就少了一分「良善」。

同樣,平平父女也是典型的中國式親子關係,越是長大越是和父母有代溝,缺少溝通,也就沒有信任。

不過影片裡也有一點美中不足,想要展現家庭關係的變化這個想法固然很好,但由於時長的限制,把大部分筆墨都放在了意外後的家庭關係上,少了前後對比,角色的情感就有點單薄了。

而且新結局的產生也有很多細節鋪墊,可以說,每一個畫面都信息量巨大,比如小女兒偷改試卷分數,就很是意味深長。

如果看到這,以為故事到此就完美落幕,那在彩蛋出現後,帶來了一次真正的反轉,也點出了產生這個結局的真正原因。

這個改編,是真的絕!一點不遜色原版的完美犯罪。

四、主演演技在線,但配角欠些火候

其實在這麼一部電影裡誇演技是一件很沒必要的事情,畢竟譚卓和陳衝的演技都已經擺在面上,不服不行。

兩人在警察局的一場對峙戲,張力十足,相當過癮。

她們都是母親,心中懷抱著的就是對自己孩子的愛,為了這份愛,要她們做什麼都可以。

於是,看似處於強勢一方的陳衝,氣場很強,眼神很厲,一句高過一句的逼問聽得人心裡發顫。

和她的強硬成鮮明對比的是看起來柔弱的譚卓,可她的柔弱在說出那句「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那一刻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無比堅強的母親形象。

真的是應了那句「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在這兩位影后級別的演員面前,肖央的表現可以說超出預期。這部戲,可以算得上是他表演最為突出的一部。

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家裡模擬警察審問的那段,前一秒還是兇狠的警察附體,看到小女兒被嚇到大哭,下一秒立刻就變身慈父,軟言安慰。

這前後不到一分鐘的轉變,真絕!

甚至連小女兒的演技也都能讓人驚豔,她站在屋頂看著媽媽和姐姐搬運屍體的眼神,和《唐探1》裡張子楓最後的那個笑容一樣,讓人看得背脊發涼。

但是相比主角團裡大部分人都在線的演技,大女兒平平和壞警察的演技都稍微欠些火候。

平平在和素察的對峙戲,整體都太平了,害怕和憤怒的情緒都沒到位。

和她相反的是飾演壞警察的施名帥,他的表演又都太過用力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發火、咆哮,和男主之間的幾次摩擦刻畫的不到位。

所以對他的印象,除了沒事亂喊亂叫,沒有更多和主角的共情。

此外,影片中出現的幾個配角口音稍微讓人出戲。

不過總的來說,儘管還不夠完美,但《誤殺》是一部瑕不掩瑜的作品,尤其是放在翻拍片裡,它是一部有誠意的翻拍,甚至能稱得上佳作。

青石電影編輯部|老孟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誤殺》比印度原版少了一分,陳思誠噴豆瓣在理嗎?
    起因是電影《誤殺》的監製陳思誠,在首映觀影場批評豆瓣且為自己的電(才)影(華)喊冤。陳思誠那天在現場的靈魂質問是:「一樣的故事,我拍的版本分數就比外國版低,豆瓣評什麼電影?」眼下兩部作品的豆瓣評分,都比陳導口中的分數有所下滑,但印度版依舊比國內翻拍版的《誤殺》高出1分是不爭事實。
  • 《誤殺》被贊國產電影翻拍典範
    今年以來,有多部翻拍自國外電影的國產影片公映,其中包括改編自韓國電影《蒙太奇》的《你是兇手》,改編自韓國電影《偉大的願望》的《小小的願望》,但從口碑和票房來看,幾乎全部折戟。前日,翻拍自2015年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國產影片《誤殺》全國公映,短短兩天時間,該片就收穫一片讚美。有觀眾認為,這部影片保留了原版電影的基本框架,又能在很多細節上創新,是一部很靠譜的翻拍電影,甚至有觀眾認為,該片可稱為是「翻拍國產電影的典範」。《誤殺》公映兩天,票房接近1.5億元,成為這周公映的新片中最搶眼的一部。
  • 為何《誤殺》的口碑這麼好,看看原版《誤殺》你就全部明白了
    ,因為好奇所以很多人就又回頭去看了這個印度的原版,這個時候突然有人表態,印度的原版比肖央的版本更好看。那麼為什麼原版電影會比翻拍更好看呢?難道中國人看印度電影不會有很強的不適應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印度的原版《誤殺瞞天記》。
  • 電影誤殺中有一處細思極恐的細節超越原版,你注意到了嗎?
    一處細節 超越印度原版看過電影的觀眾都知道,這部電影翻拍自印度的《誤殺瞞天記》,很多看完電影的觀眾甚至以為劇情和原版沒什麼不同,但是其實不盡然……有一處細思極恐的細節你有注意到嗎?在原版中,母女打死富二代,就真的死了。而國產卻對其中的細節進行了改編。
  • 《誤殺》超越印度原版的兩大優點,你知道嗎?
    當然,說《誤殺》是近幾年的「最佳華語翻拍片」,絕非空口無憑,甚至跟印度原版電影《誤殺瞞天記》相比,也能看到中國版在創意方面的獨到之處。中國版吸引觀眾的商業娛樂性做得更加到位,整部電影類型元素更加鮮明、節奏感更強,矛盾衝突營造得更加激烈。
  • 如何翻拍國外電影IP?《誤殺》成功探秘,張涵予《追捕》失敗原因
    主持人巧筠:其實近幾年的電影行業,根據IP改編或者翻拍過的電影作品可以說非常之多,您認為IP備受青睞屢被翻拍的原因是什麼?胡建禮:首先,既然能稱之為IP,一般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比較忠實而龐大的受眾群或粉絲群,一旦改編成電影作品,這個IP的受眾或粉絲都有望轉化成電影觀眾,從而具有廣泛的觀眾基礎;其次,IP一般都具有很好的劇本基礎,改編成商業類型片質量也能保證。
  • 年度黑馬電影《誤殺》,一部擁有中國味道的翻拍電影
    《誤殺》自上映以來,故事精彩,口碑較好,票房喜人,是近年來翻拍片中最好的影片,也是19年賀歲檔的出現一匹黑馬。 本片翻拍自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故事背景設在了吏治腐敗、貧富懸殊、警察霸道橫行的泰國,用印度電影,講述一部中國故事。
  • 誤殺:印度改編,但肖央卻說自己沒看過原版,西瓜視頻帶你認識
    都知道電影《誤殺》是由印度改編的,但肖央卻說自己沒看過原版,而理由也很簡單。這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的時候看到這位西瓜視頻創作人——風哥電影,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這麼有戲,他對影片幕後故事做了詳細的解答,讓我漲了不少電影知識。
  • 對比《誤殺》與《誤殺瞞天記》,分析劇中的殺人事件會如何判?
    《誤殺瞞天記》講述父親維傑為了維護錯手殺死不速之客的家人,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該片於2015年在印度上映,這部劇也打破了我對印度電影一定有歌舞的刻板印象。其實印度的這個電影也是翻拍,翻拍自2013年莫哈恩拉主演的印度同名電影《Drishyam》。如果大家看過《誤殺瞞天記》就會發現裡面有些蒙太奇的手法很像《嫌疑人X的獻身》,沒錯!
  • 誰說翻拍必爛?這部影片終於不撲街了!誤殺VS誤殺瞞天記
    而原版《誤殺瞞天記》並沒有在一開始就為兩人的交鋒鋪墊氛圍,翻拍版《誤殺》刪去了開篇的大篇幅生活溫馨的敘述,直切主題,使得電影節奏更加緊湊,而兩人的對話也使影片一開始便進入正題,全篇都是緊張刺激的氛圍。二、《誤殺》比《誤殺瞞天記》在蒙太奇的時空交錯上利用得更加合理原版《誤殺瞞天記》是在殺害了薩姆後的兩三天才出門旅遊,製造不在場證據。而翻拍版《誤殺》在殺害素查的第二天就迅速離開,將入房登記巧妙地利用酒店人員記憶的混亂來偽裝成退房。在這點上,更加符合蒙太奇的剪接,也更加合理。
  • 浙江天祺影業:《誤殺》中那些你不知道的細節!
    ——《誤殺》電影改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講述了父親為了維護女兒,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電影自上映以來,連續位列單日票房冠軍,並且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該部電影在貓眼的評分高達9.5分,一度被網友評為史上評分最高的國產犯罪片。在多數人的觀念裡,會覺得翻拍就是抄襲,沒有意義。
  • 《誤殺》對比原版《誤殺瞞天記》,豈止結局不同,其他差異更多
    最近上映的犯罪懸疑電影《誤殺》,對比其他的翻拍電影著實好看了許多,這一點毋庸置疑。作為一個喜劇演員出身的肖央在這部影片中能把一個普通的父親飾演成一個高深莫測、滴水不漏的高智商犯罪者,我覺得他已經很成功了。
  • 《誤殺》成票房黑馬,翻拍片如何擺脫「撲街」魔咒?
    2019年12月13日《誤殺》上映,連續7天獲得單日票房冠軍、豆瓣評分7.7分,電影《誤殺》不僅成為賀歲檔的第一匹黑馬,也為國產翻拍片正了一次名《誤殺》改編自2015年的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據說原版的故事設定靈感來自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也是第三者為兇手隱藏罪行,製造騙局,和警方鬥智鬥勇的故事。只不過,一個是因為愛情,一個則是因為親情。
  • 《誤殺》VS《誤殺瞞天記》一次改編獲得兩部好電影,一勞永逸
    電影中男主回到家裡,迅速的了解情況,安慰家人,他的第一感覺不是大禍臨頭,不是驚慌失措,而是「保護家人」,家人就是他的一切,為了家人,他什麼事情都願意做。迄今為止,全球被購買版權翻拍紀錄最多的是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每個國家的翻拍都有本土化的改造。
  • 《誤殺》:脫胎於《誤殺瞞天記》,但絕不僅僅是借雞下蛋那麼簡單
    之前寫的那篇文章激起了大家關於原著與翻拍的很多討論,也看到了更多不同的聲音。所以今天將兩部電影再次進行比較,以看看《誤殺》如何脫胎於《誤殺瞞天記》;卻又在本土化上表現不俗。作為一部翻拍電影,《誤殺》無疑為懸疑電影以及翻拍電影都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且《誤殺》的改編對象《誤殺瞞天記》並不是來自於文化或習俗相近的日韓,而是風俗宗教等都具有巨大差異的印度。
  • 《誤殺》:脫胎於《誤殺瞞天記》,但絕不僅僅是借雞下蛋那麼簡單
    且《誤殺》的改編對象《誤殺瞞天記》並不是來自於文化或習俗相近的日韓,而是風俗宗教等都具有巨大差異的印度。《誤殺》改編的成功經驗對於電影如何適應本土文化、如何將電影表達得更適合國人胃口都是值得其他電影參考借鑑的。
  • 《誤殺》改編:忘掉原作是第一步|專訪柯汶利
    「我沒有看過原版,但故事打動了我,寫實主義題材,有商業元素的包裝,尤其後面提到父愛和女兒的叛逆期,讓我想到蠻多的。」柯汶利告訴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誤殺瞞天記》的故事從2011年誕生以來,已經在印度被翻拍為6個不同語言的版本。恆業買下它的中國版權多年,改編劇本完成已有兩年。
  • 《誤殺》票房口碑雙豐收 再定義國產翻拍片新高度
    肖央飾演平凡父親為愛犯險翻拍不是問題質量才是關鍵實際上,翻拍絕非原罪,好萊塢一直以來就是各國佳作的翻拍大戶,甚至許多翻拍影片比起原作都要更為知名可見,翻拍片並不意味著炒冷飯,它有時也意味著將一個優秀故事加以修補和本土化改編,再帶給原版未能觸及的市場人群。毫無疑問,如果你是一個美國人,知曉《無間道風雲》的可能性註定遠大於看過《無間道》。歸根究底,無論是觀眾還是從業者,最關注的從來不是翻拍本身,而是成片的質量究竟如何。
  • 以智慧捍衛親情《誤殺》:優質翻拍片的本土化思考與表達
    《誤殺瞞天記》改編而來,其原作的故事靈感則來自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而縱觀世界影史,電影翻拍從來不是一件新鮮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好萊塢面對日本導演黑澤明的多部影片進行翻拍,在經典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經典。《豪勇七蛟龍》,《荒野大鏢客》,這些影片和它們的原版《七武士》,《用心棒》一樣影視留名。
  • 從陳思誠《誤殺》出發,談談改編電影有哪些優勢?
    最近大鵬上映了一部電影,叫《大贏家》,很多人看到前面幾分鐘就知道這是改編自日本的一部電影,而韓國還拍過一個版本。其實改編電影很多,幾乎每年都會有,有不同國家的改編,也有同一種語言的翻拍等等。包括,去年上映的,陳思誠監製,肖央主演的《誤殺》都屬於此類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