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繭自縛!澳剛去WTO告中國,卻發現在華為問題上自己先挖了坑

2020-12-24 988戰史縱橫

澳大利亞政府與中國對抗受傷的卻是自己?如今澳政府幡然醒悟,但不是因為中國的警告,也不是民眾呼籲「莫裡森下臺」的呼聲,而是作繭自縛。上個星期,澳政府要向世貿組織(WTO)告狀終於有了行動,但沒過多久,澳媒就發現一件麻煩事:兩年前,澳政府在5G建設方面跟隨美國禁用華為,結果給自己挖了個坑。

澳媒得到「秘密文件」

據澳媒21日報導,12月16日,澳政府就中國對澳大麥關稅問題向WTO提起申述,但在兩天後,澳媒得到一份「秘密文件」,稱在2019年,中國曾向WTO提到華為在澳受到了「歧視性市場準入的禁令」。但當時澳政府否認了上述指控。中方表示,澳沒有通知WTO要禁止中國的運營商,也沒有公布任何相關的官方文件。

也就是說,澳政府禁止華為進入澳5G市場的做法存在程序不當問題,具有商業歧視的意味。而中國對澳大麥實行「雙反」政策,是在調查了一年多的情況下,於今年5月公布決定最終的裁定結果。因此,在禁用華為方面,澳政府論點不足。澳媒發現,這是澳政府給自己挖的坑,不利於對中國展開關於大麥關稅的調查。

澳外長承認「歧視」中國和華為

2018年,澳政府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參與澳大利亞的5G建設。在頒布禁令後不久,澳外交部長等多位官員表示,早在2018年8月27日,他們就已經承認運營商有優先順序或不同的義務,也就是說,他們承認對中國公司存在「不公正的對待」行為。

2019年4月,中國向WTO提出申訴,澳對華為的禁令具有「明顯歧視」行為,違背了WTO的相關規定。澳媒稱,對於華為的申訴,中國還沒有展開正式調查,澳卻在WTO上申訴大麥關稅,這可能會讓中國對華為的申訴重新升級。

澳政府一直未頒布對華為的禁令文件

澳外交部長還給在自己埋了個「程序不規範」的坑。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中方曾表示,澳政府一直都未將禁止中國運營商的決定通知給WTO,也沒有公布任何相關文件。

但在2018年,華為接到澳官員的電話,稱「華為不被允許參加該國的5G建設」。在隨後兩年的時間裡,華為以及中國政府也一直沒有收到正式的文件通知。相比之下,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做法完全是光明磊落的按程序進行調查。

中國駁回有關對華為的指控

值得注意的是,在向WTO申訴時,中方駁回了澳所謂的「華為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說法。澳情報機構堅稱,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對澳來說存在不可控的安全風險。中方表示,華為嚴格遵守國際規定,那麼請問澳使用的究竟是哪種安全標準來審批5G網絡。

澳禁止華為自嘗苦果

澳媒稱,本月10日的一份報告引起部分官員的注意,如果澳通過立法禁止華為進入5G網絡建設,那麼將導致澳失去1億澳元的研發資金、900個工作崗位,以及1500個分包商等,同時,還被迫讓消費者和運營商提高支出價格。澳政府的做法實際上是將自己孤立於5G創新之外。

相關焦點

  • 去WTO狀告中國,澳媒卻突然發現,中國早就把澳洲告了
    狀告中國,澳媒卻突然發現,中國早就把澳洲告了  前段時間,澳大利亞就中國商務部對原產於澳洲的大麥徵收關稅的情況,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發起訴訟,請求WTO能對中澳之間的「貿易爭端」進行幹涉和調查。但令澳洲沒想到的是,本來是想「威脅」中國接受澳洲大麥的訴訟,卻掉進了親手挖的坑裡。
  • 澳上WTO狀告中國,不料被華反將一軍,澳媒:中國早一步把澳告了
    在多次要求與華談判無果後,澳政府也終於翻臉露出本性,在當地時間16日付諸了行動。然而事情鬧到WTO沒幾天,澳政府就發現有些不對勁,自己似乎被中國反將了一軍!據《雪梨先驅晨報》21日報導稱,該媒體和《時代報》在近日收到了一份「機密文件」,文件顯示,中國早在2019年就已經先將澳政府告上了WTO,原因是華為在澳受到了歧視性市場準入禁令。雖然澳政府一直以來堅持否認上述指控,但包括外交部長在內的多名澳高官卻親口承認,在通訊製造商的選擇上,澳政府有不同優先順序的考量。
  • 澳方想去WTO告中國,卻被華反將一軍,澳媒:中國早一步把澳洲告了
    澳方去WTO告中國   澳方在對中國出口物資之時存在眾多問題,不僅是產品質量無法達到中國制定的標準,而且在中方多次提出意見之後依舊一意孤行,不願做出改變。  被華反將一軍,中國早一步把澳洲告了   不過,狀告中國只是澳大利亞自己"美好幻想"罷了。
  • 環球時報社評:澳去WTO惡人先告狀,應訴便是
    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向WTO控告中國以反傾銷、反補貼為名對澳產大麥徵收高額關稅,在兩國激烈摩擦的當下澳方採取這一行動不足為怪,想必北京早有思想準備,對贏得這場訴訟亦有信心。中澳政治關係不斷惡化,澳方給中國對澳產品施加反傾銷、反補貼關稅貼上「政治報復」的標籤,中方堅持表示就貿易說貿易,並且指責澳方才是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大量勾當的始作俑者。
  • 萬萬沒想到,中澳官司打到世貿後,澳媒發現中國早一步把澳洲告了
    然而令澳大利亞方面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自己將官司打到世貿組織的兩天之後,澳大利亞媒體《雪梨先驅晨報》和《時代報》收到了一份「機密文件」。據澳媒在21日的報導,該文件顯示早在2019年,中國因澳大利亞對華為公司實施「歧視性市場準入禁令」,早一步將澳洲狀告到了世貿組織。
  • 中方出手懲戒 澳方急了 把中國告上國際重要組織?外交部態度鮮明
    在對外貿易往來中,中國一貫堅持平等互利的原則,但對於一些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中國也絕不姑息。因涉嫌傾銷和不當補貼等行為,中國商務部曾應國內大麥產業申請,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發起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
  • 「自我感覺良好」是人給自己挖的最大的坑
    我可以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一長串的形容詞。跟朋友們吃飯,我吐槽學業:「學建築就是苦逼,上回交圖我熬夜了整整一禮拜。上節課老師把我方案改得面目全非,這節課你猜怎麼著?他都不認識自己改的方案了,還讓我再改!別的專業還老不理解我們,覺得我們閒!我靠你去畫個圖試試看?……唉不說了我趕緊回去突擊方案了。」在同學面前,我吐槽社團:「尼瑪新來的小孩能不能行了?
  • 12月16號,澳大利亞把中國給告了!
    編輯:陳彧曾幾何時,澳大利亞還是中國人出行旅遊、出國留學的備選地之一,如今,兩國的關係卻蒙上一層厚厚的陰霾。正如中國的外交部發言人所言,出現如今之局面,其責任完全在澳方。就在12月16日,澳大利亞把中國給告了。可是,你能想到澳總理莫裡森前一天還表示要和中方平心靜氣地談談嗎?這種表面上要和人對話,背地裡卻給人一刀的行為,實在是令人不齒。中國已經足夠耐心有外媒表示,中國對澳大利亞正在逐漸失去耐心。
  • 中國惹不起!澳媒發現驚天噩耗,澳政府仍瘋狂作死
    澳貿易部長呼籲對話在籤署RCEP期間,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在對外發言時,將很大的篇幅放在中澳之間的關係上。進入2020年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基於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偏見,在抗疫、科技、文化等多個領域,對自己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不斷發難,導致中澳之間的關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冰點。
  • 搬石頭砸自己腳!澳大利亞鐵礦石坐地起價,中國轉身開闢非洲市場
    對於中企成功開闢非洲鐵礦市場,澳大利亞媒體反響十分強烈,他們認為莫裡森坐地起價鐵礦石並沒有收穫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可能會讓澳企徹底失去中國市場。 因此澳大利亞理應停止操控鐵礦石價格,要知道中國海關總署限制澳商品進口並不是無理打壓,而是為了維護中國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近年來莫裡森政府的對華政策出現了嚴重偏頗,華為、中興等中國公司被強行拉入黑名單,同時中國公民的人身安全也遭受到了侵害,澳大利亞的這些行為已經嚴重越過了中國的底線,中方有必要採取反擊措施。
  • 澳大利亞叫囂把中國告到WTO,自己人卻叫苦連天,離不開中國
    日前,就中國商務部宣布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一事,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叫囂要將中國告上世界貿易組織。面對澳方的施壓,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明確表態稱,中方已經多次闡明了原則立場,澳大利亞政府應當認真對待中方關切,採取實際行動,糾正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做法。除了中方表明態度,不吃澳方這一套外,對於澳大利亞政府將中國告到世貿組織一事,連澳大利亞媒體都不看好。
  • 挖孔屏大撞車,三星Galaxy A8s插隊,為何難擋華為nova4?
    挖孔屏,從設計維度,大概率成為全面屏手機的未來設計方向,華為、三星兩大巨頭的選擇不會錯。網友熱議挖孔屏,粉絲爭論誰先誰後,熱鬧非凡,恰恰也說明了挖孔屏是未來潮流。  未來的看點是,手機廠商們選擇挖孔的位置和數量,在左邊、中間、右邊可能都會出現,挖一個孔、兩個孔皆有可能。
  • 作繭自縛與破繭化蝶
    2021年1月1日 作繭自縛與破繭化蝶  今天是元旦,時光又畫了一個大圓圈。
  • 香港回歸時英國人離開時在香港挖了多少坑?
    然而,公約畢竟是個理想化的文件,就連英國自己也沒有全盤接收,而是根據自己國情,選擇性地引進了公約的一部分。可是,對香港,英國人卻拿出了最高的標準,反覆地把這些價值觀灌輸給香港法律界人士。1999年,一對年輕的中國父母(均非香港籍)在香港逗留期間,生下了一名叫「吳嘉玲」的女童,結果被香港政府依法遣返。
  • 澳挑釁中國後卻反咬一口,還召見我大使表達不滿,耿爽話說得很重
    對此,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接受《澳大利亞金融評論》採訪時警告稱,若澳執意操弄所謂的「獨立調查」,可能影響中國民眾對澳方的感受和消費傾向,導致中國民眾三思,為什麼要去不友好的國家旅遊,為什麼要將孩子送去敵對國家留學,為什麼要喝澳葡萄酒或吃澳牛肉而不換成其他的。
  • 給自己挖了三個坑,瑞幸咖啡到底想埋誰,有人知道嗎?
    美國人不傻,怎麼就會這麼容易上瑞幸咖啡的當呢?存在就是道理。不過在老易看來,瑞幸咖啡要想神話不滅,首先要把自己給自己挖的三個坑先填上,要不確實容易一不小心把自己給埋了。瑞幸咖啡好像給自己挖下了第一個坑。前兩天看到瑞幸咖啡全線漲價1塊的新聞,喝咖啡的人心裡應該都像老易一樣明白,瑞幸咖啡的折扣,早晚有一點會漲回來的。這全線漲價的1塊錢,就是佐證。其實在此之前,瑞幸咖啡有些產品早已是原價銷售的狀態。漲回到原價,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瑞幸咖啡,你一杯美式咖啡賣21塊,星巴克最小的杯也才賣22塊。
  • 被印度坑了卻賴上中國,澳小伎倆被中方識破,看來系鈴人不願解鈴
    這本是一件合理且合法的事情,無需做過多的解讀,可澳大利亞政客以及媒體卻瘋狂炒作自己被打壓報復,試圖將其包裝成一個受害者的角色。不僅如此,澳國還在最近搞了一出栽贓嫁禍的戲碼,結果被我國一眼識破。12日,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在接受採訪時,又再次對這艘「被困」船隻表示關切,並呼籲中方解決「僵持問題」。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更是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將之形容為「人道主義危機」,宣稱這23名船員急需救助。 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這種惡意抹黑我們不僅堅決抵制,還要查它個水落石出。
  • 《盜墓筆記2》遺憾收官,填了原著的坑,自己又挖了幾處坑
    對於《雲頂天宮》這段劇情,有些畫蛇添足,不僅沒有講明白故事,還留下了很多坑。在原著中,吳邪等人的登上之路並不是很順,但在劇中完全沒有體現,這子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劇情的發展。雖然有很多瑕疵,但《盜墓筆記2》並不是一無是處,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南派三叔在小說中留下的坑,比如在《怒海潛沙》的故事中用科學的方式解釋了禁婆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物。電視劇將海中的禁婆歸結為一種水母,但在格爾木化為「禁婆」的霍玲又該怎麼解釋呢,編劇想填坑,但同時又挖了新坑。
  • 澳首都華人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坎培拉12月16日電12月16日,坎培拉僑界和學界在澳大利亞首都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行紀念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座談會,與會者一致認為,40年來,兩岸關係發生了重大的歷史性變化,不斷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 三叔《重啟》剛補完上一季的坑,斬斷愛情線,新坑又挖難怪叫坑王
    最近,朱一龍夠忙的的,開啟了霸屏模式,《親愛的自己》開播後,又一部《重啟極海聽雷2》又來。朱一龍的粉絲該有多麼的糾結,該追哪一部呢?這種選擇的痛並快樂著的感覺,很爽!,以前都是只管挖,不管填的主。本以為我們的三叔填補了以前的坑,這是要改邪歸正,誰知又見新坑,不愧坑王的名譽。有沒有看著前面的這些坑,都被三叔填完了,感覺三叔這是良心發現,那你就大錯了。什麼是坑王,就是不停地挖,填不填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