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高鐵拉近了旅途時間,拉長了旅行的視野。日行數千裡,輕鬆而愜意。
高鐵帶來的速度快感,距離的縮短。但在一些人的記憶裡,那些坐綠皮火車旅行的記憶仍然溫暖如初,揮之不去。
2019年底,遊腔呂調在行走嘉陵江途中,順道走了一段寶成鐵路綿陽江油至廣元竹園壩段。行走其間,遙想十多年前,坐綠皮火車北向出川,必經此處。
北向出川的綠皮火車出成都站,徑直前行,穿過一馬平川的川西平原,過綿陽站後,綠皮火車似脫韁野馬,一路蜿蜒進入崇山峻岭,進村莊、過橋梁、鑽隧道,透過車窗,一路上的風景像按下了快進鍵,從眼前忽閃而過。
坐過綠皮火車長途旅行的人,應該對綠皮火車還有像我這樣保留著深刻回味吧?
駕車從成綿高速江油北出,一路詢問走到江油站。現在的江油站修葺一新,候車樓高大氣派。來來往往的旅客,選擇坐高鐵的多,坐綠皮火車的少。這是江油站留給遊腔呂調的印象。
江油城區出發,一路翻山越嶺,順著寶成鐵路線前行。雙河口、小溪壩、馬角壩、厚壩站、二郎廟、竹園壩……這些地名曾經是綠皮火車停靠的三等小站、四等小站。遊腔呂調至今印象最深的是馬角壩站,來車必停。不論是特快、直快,還是普快,馬角壩車站必停。遊腔呂調腦補了一下必停此處的原因,當時寶成線上運行的基本是蒸汽機車和內燃機車,由於山區鐵路坡度大,內燃機車牽引力不夠,所有列車到達馬角壩站後都會「剎一腳」,進行減軸、加掛補機、更換機頭。難怪,一個山區三等車站享受了成都站、綿陽站、廣元站、漢中站、西安站的「大站待遇」。
今天的馬角壩站不再停靠旅客列車,成了貨運站。當地人坐火車出門需要到30多公裡外的江油北站或更遠一點的江油站。
馬角壩站繼續往北是青川竹園壩站。
竹園壩站的地理位置較特殊,廣元青川縣、劍閣縣,包括甘肅隴南文縣一部分老百姓出門坐火車,首選此處,南去成都方向,北往寶雞方向。可以想像,當時的竹園壩站車水馬龍,繁榮景象。如今隨著高鐵的開通運行,竹園壩站每天停靠的綠車火車屈指可數。
掐指算來,隨著成都到廣元、漢中、西安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開通,成都到西安坐綠皮火車近20個小時的旅程縮短到目前的3個多小時,快速方便,高鐵成了大家出行首選,綠皮火車日漸被冷落。
遊腔呂調也有十多年沒有坐過綠皮火車了,得閒走一段寶成鐵路,既是見證寶成鐵路的變化,更是對那段坐綠皮火車的溫暖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