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行走:寶成線上的綠皮火車,能不能勾起你心底的溫暖回憶

2020-12-23 遊腔呂調

出門在外,高鐵拉近了旅途時間,拉長了旅行的視野。日行數千裡,輕鬆而愜意。

高鐵帶來的速度快感,距離的縮短。但在一些人的記憶裡,那些坐綠皮火車旅行的記憶仍然溫暖如初,揮之不去。

2019年底,遊腔呂調在行走嘉陵江途中,順道走了一段寶成鐵路綿陽江油至廣元竹園壩段。行走其間,遙想十多年前,坐綠皮火車北向出川,必經此處。

北向出川的綠皮火車出成都站,徑直前行,穿過一馬平川的川西平原,過綿陽站後,綠皮火車似脫韁野馬,一路蜿蜒進入崇山峻岭,進村莊、過橋梁、鑽隧道,透過車窗,一路上的風景像按下了快進鍵,從眼前忽閃而過。

坐過綠皮火車長途旅行的人,應該對綠皮火車還有像我這樣保留著深刻回味吧?

駕車從成綿高速江油北出,一路詢問走到江油站。現在的江油站修葺一新,候車樓高大氣派。來來往往的旅客,選擇坐高鐵的多,坐綠皮火車的少。這是江油站留給遊腔呂調的印象。

江油城區出發,一路翻山越嶺,順著寶成鐵路線前行。雙河口、小溪壩、馬角壩、厚壩站、二郎廟、竹園壩……這些地名曾經是綠皮火車停靠的三等小站、四等小站。遊腔呂調至今印象最深的是馬角壩站,來車必停。不論是特快、直快,還是普快,馬角壩車站必停。遊腔呂調腦補了一下必停此處的原因,當時寶成線上運行的基本是蒸汽機車和內燃機車,由於山區鐵路坡度大,內燃機車牽引力不夠,所有列車到達馬角壩站後都會「剎一腳」,進行減軸、加掛補機、更換機頭。難怪,一個山區三等車站享受了成都站、綿陽站、廣元站、漢中站、西安站的「大站待遇」。

今天的馬角壩站不再停靠旅客列車,成了貨運站。當地人坐火車出門需要到30多公裡外的江油北站或更遠一點的江油站。

馬角壩站繼續往北是青川竹園壩站。

竹園壩站的地理位置較特殊,廣元青川縣、劍閣縣,包括甘肅隴南文縣一部分老百姓出門坐火車,首選此處,南去成都方向,北往寶雞方向。可以想像,當時的竹園壩站車水馬龍,繁榮景象。如今隨著高鐵的開通運行,竹園壩站每天停靠的綠車火車屈指可數。

掐指算來,隨著成都到廣元、漢中、西安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開通,成都到西安坐綠皮火車近20個小時的旅程縮短到目前的3個多小時,快速方便,高鐵成了大家出行首選,綠皮火車日漸被冷落。

遊腔呂調也有十多年沒有坐過綠皮火車了,得閒走一段寶成鐵路,既是見證寶成鐵路的變化,更是對那段坐綠皮火車的溫暖回味。

相關焦點

  • 行走寶成鐵路:在三省交界的燕子砭,火車跨過嘉陵江第一灣
    稅可以:男,作家,旅行者從陝西寧強縣燕子砭鎮出發,稅可以沿嘉陵江順流而下,出鎮子不遠,就是「嘉陵第一灣」。這個被稱作嘉陵江第一灣的地方,稅可以以前多次經過,寬闊的江面上,排列著三座偉岸的大橋,有兩座是寶成鐵路南行和北行的嘉陵江鐵路橋,還有一座是嘉陵江公路橋,在這個地方拍火車,有著不錯的位置和角度。
  • 你有多少年沒坐過綠皮火車?寶成鐵路的秦嶺小慢車,享受真正旅行
    綠皮火車是很多人對於火車的第一印象,見到了綠皮火車,也就意味著遊子離開家鄉,開始去往異鄉開始求學、闖蕩,去開拓屬於自己的世界,所以,綠皮火車在很多人的心理,都曾經是心裡揮之不去的一種情懷。那個時候的火車車廂是綠色的,座椅顏色也是綠色的,車上熟悉的方便麵味道混合著乘客的汗味、腳臭味等各種味道在一起,初開始還很不習慣,當你坐了多次之後,才會發現,原來這就是旅途的味道,上了火車不吃方便麵,沒有聽到車上售貨員的吆喝 「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來,腿讓一讓……」,就好像缺了點什麼。
  • 全國綠皮火車時刻表大全,全網最完整的綠皮車次都在這裡
    你知道在中國鐵路線上,還在運行的綠皮客運列車還有少次嗎?經過精心整理,得到到了一份目前在運行綠皮火車時刻表,這些都是通過12306可以買票的車次,喜歡綠皮火車旅行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啊,趕快收藏起來。到底有多少趟綠皮車先說明下,目前不是所有車次為四位數字的都是綠皮火車,四位數的車次從車型上分為新空調普快、新空調普客、普快、普客四種,排除掉了新空調普快和新空調普客。
  • 那些珍貴的老照片,80年代的綠皮火車,滿滿的感動和回憶
    80年代的珍貴火車影像北京-成都(直快163次)木製的水牌,明顯的拼音字母,全是年代的記憶綠皮火車在拐彎,當時的鐵路沿線還沒有封閉,電氣化的路段還很少鐵路沿線的居民以及散養的豬仔,那個年代的建築看起來是那麼的美好鐵路沿線的河流/水塔/電線,充滿綠意的田地,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鐵路沿線的房屋和居民,簡單的建築,溫暖的家
  • 王唯唯:綠皮火車
    那個年代,沒有動車,只有綠皮火車。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綠色外觀,曾經是中國鐵路旅客列車最具代表性的塗裝樣式,俗稱「綠皮火車」。那年,我21歲,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坐火車。火車是早晨5點48分發車。站在站臺上,看著火車遠遠駛來,貌似緩慢,到了近前,巨大的轟鳴聲把地面震得瑟瑟顫抖,我本能地嚇了一跳,連退了幾步。
  • 蘭州鐵路局組織精兵強將為寶成線「強筋壯骨」
    8 月 26 日 17 時 57 分,在寶成線陽平關至燕子砭區間,蘭州鐵路局蘭州工務機械段的 19 臺大型養路機械、180 餘名職工一字擺開,在三秦大地對經受汛期考驗的寶成鐵路 " 強筋壯骨 "。據悉,寶成鐵路是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是連接中國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的交通動脈,也是新中國工程艱巨的鐵路之一。蘭州鐵路局本著精細化檢修的原則,派出精兵強將,參與此次寶成線集中修施工大會戰。19 時許,天色漸暗,天邊升起一輪明月,深綠色的樹屹立在峭壁上。車輛解體、挖空、對位、搗固等作業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 「綠皮火車」成為山民脫貧致富生命線
    近日,通灌線上唯一的旅客列車--4319次列車登上了媒體的頭條。在這列「綠皮火車」裡,沿線的山民扛著大包小裹特產在車廂裡擺起了「地攤」。
  • 董靜:有一種情懷叫「綠皮火車」
    這是一趟綠皮火車,乘車的旅客比我想像的要多得多,雖然並不是節假日。曾看到過一則報導:綠皮火車速度慢,設施差,越來越不適應人們快節奏的工作、生活和品味,將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將是快捷的動車、高鐵和輕軌。我是一個戀舊的人,綠皮火車曾見證了我們的青春歲月,承載著許多美好的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因為工作調動,我們背井離鄉舉家遷到省城合肥,所以每到逢年過節,都要帶著孩子回老家。
  • 秦嶺深處靈官峽,一段寶成鐵路隧道,鑄就一座精神豐碑
    景區內有面積4200平方米的寶成鐵路文化體驗館,可供遊覽者了解寶成鐵路的發展歷程及厚重的寶成精神;秦嶺大自然藝術館內有400餘件自然天成,栩栩如生的奇石,每一個作品是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故事
  • 學生學得慢,教師莫著急,他們是行走中的「綠皮火車」
    美術這一學科你可以誇畫得快的同學有效率,但對於那些畫得慢的同學你也要給予肯定,因為那些慢的同學最終出爐的作品也未必會比畫得快的同學差,甚至於更加傳神,切莫因為一時心急而落下了好苗子。大家都坐過綠皮火車吧,現在也還有保留,並非每一個地方都有高鐵可以到達。那麼綠皮火車的體驗是什麼呢?不用說大家都可以猜到,兩個字:磨人。
  • 綠皮火車,兩代人的記憶,三類人的故事
    前言「綠皮火車」一個聽起來充滿了年代感的詞。綠色底色、黃色色帶塗裝的火車成為了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人們重要的回憶。在九十年代的時候,隨著鐵路客車的車輛升級與改造,有部分的綠皮車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取而代之的有「紅皮車」、「藍白車」。而到了2014年的時候,橄欖綠色塗裝的「綠皮火車」又重歸人們視線。
  • 上海長寧:一列「綠皮火車」 開進社區
    作為上海長寧區周家橋街道範北居民區鐵路公房小區的微更新項目,面積約120平方米的「綠皮火車」廣場已基本建成,預計明年1月正式對居民開放。  綠皮火車廣場位於小區65號樓前,設置了社區之家、社區舞臺、兒童活動、健身步道、晾曬等功能區域,為這個沒有公共活動空間的老小區注入了新活力。
  • 從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到中歐班列 寶成鐵路與時代同行
    據介紹,為了建設寶成鐵路,曾動用了中國新建鐵路一半左右的勞動力,以及五分之四的機械築路力量。  寶成鐵路地勢十分險要,寶雞站至江油站幾乎全部處於山區。儘管如此,為了鑿出一條出川北上的「鐵路蜀道」,數十萬鐵路前輩堅守一線、捨身忘我,那種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時至今日仍然鼓舞人心。  靈官峽是嘉陵江上遊第一道峽谷,也是寶成鐵路穿越秦嶺的險段之一。
  • A股的綠皮火車還能開多遠?
    1, A股的綠皮火車「酒不醉人人自醉,千杯飲盡劉伶愧。對月邀飲嫦娥伴,一江愁緒酒中會。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千百杯。醉臥桌頭君莫笑,幾人能解酒深味?」皇臺酒業的復牌直接白酒板塊推向高潮,需求側改革的加持把白酒為代表的大消費往綠皮火車的縱深推進,白酒啤酒牛奶大紅棗,香菸瓜子礦泉水泡雞腳!
  • 這列「綠皮火車」開進長寧這個小區→
    作為周家橋街道範北居民區鐵路公房小區的微更新項目,面積約120㎡的「綠皮火車」廣場已基本建成,預計1月正式對居民開放。快和小編一起先睹為快。綠皮火車廣場位於小區65號樓前,設置了社區之家、社區舞臺、兒童活動、健身步道、晾曬等功能區域,為這個沒有公共活動空間的老小區注入了新活力。走進火車「車廂」,滿滿的「火車」元素隨處可見,如擺滿陳列櫃的復古火車模型、標註火車行駛方向的列車標誌等。
  • 湖北800畝稻田上搬來綠皮火車 住在這裡真是神仙待遇
    這裡地處距離武漢市200公裡的黃岡市黃梅縣永安鎮,取名「袁夫稻田」。這裡有民宿,咖啡廳、稻草屋、荷塘、麥田、水鴨、露天餐廳、火車餐廳等,對於絕大多數厭倦城市,但又不能擺脫城市的人來說,偶爾抽一個周末,來這裡等一等自己的靈魂,也是極好的。
  • 走進巍巍秦嶺 感受中華祖脈|寶雞|鳳縣|靈官峽|秦嶺|中華|寶成鐵路
    靈官峽景區出口的峭壁上,有三個醒目的紅色大字——「靈官峽」;字的下方是刻在漢白玉石上的杜鵬程《夜走靈官峽》全文;再往下看,是一面赭石色的浮雕牆,再現當年寶成鐵路建設者的勞動場景。日前,原寶雞機務段紀委書記何仲育接受筆者採訪時說,鳳縣靈官峽是嘉陵江上遊第一道峽谷,也是寶成鐵路穿越秦嶺的險段之一。盤在山腰間的鐵路需要穿越隧道、橋梁,建設者置身於萬仞絕壁,緊挨滔滔江水修建鐵路,施工中的艱難險阻難以想像。當時,寶雞到秦嶺的直線距離只有25公裡,而兩者之間的垂直距離817米,如何克服鐵路在25公裡的直線距離內升高817米的障礙?
  • 高鐵時代的綠皮火車:草根創富的春天才剛剛開始
    來源:秦朔朋友圈原標題:高鐵時代的綠皮火車作者:劉子,民間觀察派,獨立思考者,上海樸人資產合伙人,杭州鼠打貓互動合伙人。被遺忘的綠皮火車多年沒坐綠皮火車了,晃悠悠的讓人念舊。兩天裡,無人打擾,吃了睡睡了吃,看完一本厚厚的書,寫出幾段小小的詩,開始喜歡上綠皮火車。10年前,北京到拉薩,依稀是Z21,兩天兩夜,火車穿過華北平原、黃土高原、祁連山、青海湖、可可西裡、唐古拉山……山河壯闊,大地無垠,煩躁的內心漸歸平靜。6年前在斯裡蘭卡,海岸火車。
  • 這趟風景絕美的綠皮火車,25年不漲票價,最低只要2元
    「給你23.5元,你能幹什麼?」「喝一杯冰美式?吃一碗麻辣燙?還是買個漢堡?或是買本雜誌?」不誇張地講,在如今這個物價飆升的年代,23.5元連場電影都看不了。#5629次綠皮火車如今說起綠皮火車,總感覺是上個世紀的產物,離我們很是遙遠。
  • 綠皮火車上滿滿的都是人,為什麼幾十份盒飯卻賣不出去?
    珠三角的摩託車大軍已經在路上,春運大暮進入第三天,回家闔家團圓成了每個人心裡最溫暖的瞬間。在交通工具上,火車仍然是第一選擇,實惠、方便、安全是眾多人選擇它的理由。近年來,高鐵發展越來越快,回家路變得更加快捷。雖然高鐵速度很快,可價格也很美麗,讓賺錢不容易的農民工兄弟更加青睞綠皮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