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修復版《上甘嶺》10月25日舉行專場放映(央廣網記者 張佳琪 攝)
央廣網北京10月25日消息(記者張佳琪)1956年12月1日,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黑白故事片《上甘嶺》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2020年,中國電影資料館組織電影修復團隊,採用國際先進的修復技術,歷時兩個月餘,完成影片《上甘嶺》的4K修復工作,並於25日舉行專場放映。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張小光告訴記者,這部4K修復版《上甘嶺》是目前觀眾能看到的最清晰的版本。
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張小光表示,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上甘嶺》4K修復版完成修復工作並進行專場放映,也是向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上甘嶺戰役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使上甘嶺成為英勇頑強的代名詞。《上甘嶺》影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影片主題曲《我的祖國》中,「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舵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的旋律被人們傳唱不已,唱醉了新中國幾代人。
4K修復版電影《上甘嶺》的電影票(央廣網記者 張佳琪 攝)
在4K影片修復工作的同時,中國電影資料館還利用修復4K+AI上色修復技術,完成了電影主題曲《我的祖國》全曲片段的4K修復與著色。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修復師王崢表示:「利用 AI 技術給老電影上色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升級的過程,顏色在不同環境下的準確程度是核心難題。」
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張小光向觀眾做影片介紹(央廣網記者 張佳琪攝)
王崢談到,為了還原當時的歷史樣貌,修復團隊查閱了大量資料,並向相關部門借來當時志願軍的衣服作為參考,做了相關的 AI 算法訓練集,經過一幀一幀的手工調色後才使這段家喻戶曉的《上甘嶺》片段以絢麗的方式重生,用匠心為這場英雄之戰譜寫了一曲「彩色旋律」。
據悉,自2007年起,中國電影資料館的「電影檔案影片數位化修護工程」全面展開,在國內率先開始了搶救、保護國產老電影的工作,經過13年的不懈探索和技術攻關,至今已陸續完成了對2000餘部館藏影片的數位化轉換及保護性修護工作,並重點對數百部經典影片進行了2K、4K精緻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