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始終鼓勵最優秀的學生 投身基礎學科研究, 歡迎來致理書院, 一起追求真理,探索未知!
今天,清小華首先為大家帶來李豔梅教授對致理書院的精彩解讀。
主講人介紹
李豔梅,致理書院院長,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大科學計劃(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曾任清華大學化學系副主任、清華大學生命有機磷化學及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致理書院
致理書院是清華大學強基計劃中與理科相關的書院,涵蓋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信息與計算科學。致理書院的名稱源自清華校歌「致知窮理,學古探微」,致知窮理是我國古代認識論的一個術語,意即探索事物內在的本質,而這也正是致理書院的基調:書院師生共同探究事物的本質。
致理書院的成立實際上秉承了清華長期悠久的理科精神。清華理科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充滿年輕朝氣的學科,說其歷史悠久,清華建校於1911年,理科中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是最早成立的一批學科;說其年輕朝氣,經過1952年的院系調整以及80年代全面恢復理科之後,清華理科再次朝氣蓬勃地重新出現。猶如一輪太陽,噴薄而出、勢不可擋,而如今正是如日中天、蒸蒸日上。清華理科不論是教授,還是研究和發展方向,都是十分有朝氣且處於國際前沿的。
清華理科有一個很深的烙印是深厚的家國情懷和為國分憂的擔當,這與當前國家發展強基計劃的初衷不謀而合。我們不提我國民族工業初起之際被國外「卡脖子」,侯德榜先生是如何創立「侯氏制鹼法」,撐起了中國近代化學工業,也不提兩彈一星研發中清華大學培養的師生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只說在如今科技抗疫的最前線、最值得關注的工作中,清華人表現出了怎樣的責任和擔當,清華的理科人表現出來怎樣的責任和擔當,這在近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清華考察的時候已經給出了充分的肯定。
清華理科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特點,叫做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是理科人身上十分莊重的一個特點,它意味著我們需要追求真理。清華理科歷史上出過很多非常著名的大師,舉不勝舉。像熊慶來、華羅庚、陳省身等大師我們不在這裡再提,我們想告訴你的是,如果你進入清華,會見到什麼樣的大師。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薛其坤院士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中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此項研究成果還被諾貝爾獲得者楊振寧先生評價為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由此可以看出,清華的理科確實在做仰望星空的工作,在探求真理,並且把這份工作做到了國際最尖端。
與此同時,我們不僅仰望星空,還做到了腳踏實地。清華的理工結合一直是一大特色,當我們在原始創新層面上做出了成果,解決了瓶頸問題之後,可以全鏈條推進到應用乃至產業化,直接服務於國家建設。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我們的邱勇校長,在前期做出了學術上的原始創新,突破發光效率和穩定性兩大技術瓶頸,研製成功高性能OLED顯示器,成功應用於「神七」艙外航天服。
在秉承一貫的理科精神的基礎上,清華的另一個特色在於敢於在國際上與同行PK,敢於亮劍,與他們在同一個賽場,同一個起跑線上競爭。國際上公認的評價標準如QS、U.S.News等排行榜上,清華的理科都受到了廣泛認可。我們希望能夠培養出一批國家急需的理科創新型人才,去「致知」,去「窮理」,去探索事物內在的本質。我們希望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敢於挑戰科學難題,勇於做原始創新的研究工作。為此,致理書院成立了人才培養顧問組,清華理科的多位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頗有心得和見地的著名學者都位列其中。
致理書院人才培養顧問組
在丘成桐先生、朱邦芬先生、李亞棟先生、王志新先生和吳建平先生這五大顧問的指導下,書院梳理了強基計劃理科人才的培養思路,總體可以概括為「兩個基石,一個提升」。兩個基石:通識基礎和專業基礎,一個提升:學術素養的全提升。
通識基礎具體表現為,除了全校開設的一般性的選修公共課之外,對於強基計劃五大書院還開設了高定位、高內涵的通識榮譽課程,對於致理書院的通識,我們更希望突出培養理科人才在哲學方面的思辨能力,因此這部分課程由致理書院和文科人才培養的「日新書院」共同打造。在夯實了這部分基礎之後,才能走得更穩更遠,飛得更高更快。
而對於專業基礎,即數理化生等學科,我們擁有近百年理科人才培養經驗的積累,尤其是最近二十餘年來,清華理科人才培養從數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學堂班、英才班,到現在的強基計劃致理書院,是不斷的前期嘗試、積累與迭代之後的結果,因此在專業培養上,清華會給大家打下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
我們經常有一句話說「轉角遇見大師」,在清華,不必轉角,大師就在你的面前。在清華的課程中,大一即可遇到李亞棟院士、李景虹院士、吳建平院士,大二可以遇到陳曄光院士、朱邦芬院士,大三可以遇見孟安明院士、張堯學院士、謝道昕院士、李蓬院士、段文暉院士以及來自荷蘭皇家科學院的Eduard Looijenga院士,到了大四,更是能夠進入實驗室與這些大師進行平等的討論和共同探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書院內的信息與計算科學系,它由數學學科中由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先生領銜的國際頂級數學團隊和多次全球排名第一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聯袂打造,能夠接受原汁原味的純數學薰陶以及頂配的計算機科學訓練,強強聯手,值得期待。
關於學生學術素養的提升,首先我們會通過一系列的科研教育來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其次提供一系列的課外活動乃至海外研修來讓學生在學術研究方面小試牛刀,而後在理科相關的國家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基地讓學生受到薰陶、大展身手。
書院式濡染模式同樣有助於學生的培養,作為一個師生共同體,書院能夠讓老師和學生之間更充分地進行交流,在獨特的書院文化下,不同專業、不同學科的學生之間得以交流各自的專業視角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博採眾長,有助於學子全方位的能力提升。對個人而言,不僅有學校,更有書院,書院所提供的朋輩交流、家國情懷的塑造,同樣值得重視。
歡迎大家加入清華,更歡迎大家加入清華的致理書院!
來源: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招生 文 | 李豔梅 編輯 | 曾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