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是否能成為中澳關係回歸正常的催化劑,目前看情況並不明朗。此前澳貿易部長伯明罕在接受澳《世紀報》(The Age)採訪時表示,該協定有望為澳中關係提供正面變化的平臺。似乎是底氣不足,隨後伯明罕還補充道:如中國這樣的合作夥伴在籤署這類新協議時,不僅要履行協議承諾的細節,也要忠於其精神。
趨於緊張的兩國關係能否改善,澳大利亞政府官員當前的態度讓人捉摸不透,呼籲停留在嘴上,但行動上卻截然相反。
17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近期中方針對澳多種進口商品採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澳貿易部長伯明罕表示希望坐到談判桌前對話,而「球」在中方一邊,也有澳媒認為澳不應放棄自身國家利益和價值觀。
對此發言人趙立堅做出回應,回顧中澳關係惡化,澳國內一些人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視中國發展為威脅、採取一系列涉華錯誤言行,這才是導致兩國關係急劇下滑並陷入困難局面的根本原因。
導致中澳關係急劇下滑的主要結症有三,一是澳方多次就涉港、涉疆、涉臺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澳方這類舉動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粗暴幹涉中國內政的做法,對此中方多次予以嚴正回應,但澳方依舊堅持,這極大傷害了國家關係以及中國人民感情。
其次是澳方一些人士對中國問題的威脅論調和嚴重政治化。在澳所謂中國幹涉、滲透等的論調很有市場,兩國正常交往合作也因此受到影響。政治化對中國企業造成實質性傷害,包括澳禁止中國企業參與當地5G網絡建設(拿不出任何證據);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拒絕中國企業赴澳投資;對中國駐澳記者進行任意搜查。諸多做法都是在損害兩國互信,毒化雙邊關係氛圍,也制約了中澳務實合作的良好勢頭。
三是疫情問題上的政治操弄。澳總理帶頭推動所謂的獨立國際審議,幹擾國際疫情防控合作。澳貿易部長所說的「球在中方一邊」是錯誤認識,兩國關係發展需要相信而行,澳方應正視兩國關係受挫的結症,理性看待中國和中國的發展,平等相待、互相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