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出手就慌了?澳媒猜葡萄酒將成下個打擊對象,部長忙討要說法

2020-11-17 網易新聞

2020-11-12 17:24:10 來源: 浣花洗劍錄

舉報

  由於在前段時間澳大利亞方面採取的一些非常不正當的手段和行為,其中就包括不斷的抹黑中國,於是中方在忍無可忍之下作出了回應,對澳大利亞的大麥木材等出口進行了限制。也就是說,澳大利亞接下來向中國出口這些商品將會受到極大的阻礙,這會給他們的經濟造成巨大的打擊。這也使得澳大利亞緊張不已,甚至現在中國還沒出手就慌了。澳大利亞媒體現在紛紛猜測葡萄酒將會成為下一個打擊對象,就連澳洲的部長都急了,連忙前來討要說法。

  

  據環球網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部長伯明罕稱希望中國政府能夠遵守規則對澳大利亞和中國的企業提供明確性的說法。現在的情況很明顯,就是中國對於澳大利亞此前的行為在進行反擊,而且還有很多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商表示,接下來葡萄酒很有可能會受到限制。因為現在中國酒業協會已經開始向中國商務部提出要徵收關稅,也就是說接下來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很有可能會因此遭到打擊。

  那麼本來就受到了不小影響的經濟肯定會雪上加霜,這對整個澳大利亞的貿易領域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影響。但是現在中國商務部還沒有對此作出回應,如果事情屬實那麼是一定會向公眾發布消息的。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三個月之前,我國還對從澳大利亞進口的葡萄酒進行了雙反調查,其中就包括反傾銷和反補貼。

  

  隨後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一次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是正常的反傾銷調查立案,而且中方也會被持著公平公正的態度進行調查,不會有絲毫的偏差。對於澳大利亞媒體關於葡萄酒制裁的猜測,中國商務部回應表示並不知情,所以說根本就沒有這回事。這次澳大利亞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反應,就是因為一旦失去了中國這個貿易合作夥伴,他們接下來的貿易和經濟將會受到巨大的打擊。

  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一直都是他們最大的合作商,為他們提供了非常多的利益。最近就有很多澳大利亞出口的龍蝦滯留在中國機場,如果再繼續延長這個時間的話,那麼最終這些龍蝦都會死亡,給澳大利亞造成的經濟損失就不用說了,而澳洲也顯得非常的慌亂。但是這並不是中國在針對澳洲,只是在正常的走流程而已。

  

  大家應該都知道,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一個友好的國家,對於和我們進行合作的夥伴都是敞開懷抱歡迎的,而且總是秉持著共贏的理念進行合作,但是總是有一些國家不夠安分。比如說澳大利亞就是這樣的,一方面享受著中國給他們帶來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在詆毀,抹黑中國,這種行為根本就不被人所接受,之前一直都沒有採取強制的行動,是想要給他們一個機會。

  

  但是沒想到澳大利亞卻屢教不改,甚至越來越過分,所以我們不再繼續忍讓,而是直接作出行動,為的就是能夠讓澳大利亞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現在澳大利亞國內的疫情形勢非常嚴峻,經濟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並且還在持續下降中,如果想要實現經濟復甦的話,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幾年的時間,最關鍵的是現在疫情還沒有得到最基本的控制。

  

  因此現在澳大利亞必須要認清形勢,改變策略,如果從一開始他們就和中國保持良好的合作,不做出這些詆毀中國的事情,可能現在情況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好轉,但是澳大利亞偏要固執己見,跟隨美國的腳步做出這些不正當的行為,所以現在的這些惡果也只能他們自己承擔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段時間他們的棉花出口也受到了影響,最關鍵的是除了中國之外,他們很難再找到新的合作商,於是澳大利亞現在也開始著急了,但是光是著急又有什麼用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為改善對華關係莫裡森拼了,聲稱將中國告到WTO的貿易部長被換掉
    其中打擊最嚴重的,恐怕是商務部於今年5月份認定了澳進口大麥反傾銷行為,並宣布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徵收雙反關稅。    為改善中澳關係,莫裡森撤換貿易部長  對此決定,澳方非但沒有反思,澳貿易部長伯明罕近日還叫囂著要將中國上告WTO,討要個說法。他表示澳方掌握著足夠的證據表明,中方認定的反傾銷措施是錯誤的指控。
  • 駐澳大使採訪遭澳媒斷章取義:不存在所謂「經濟脅迫」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澳媒一篇新聞報導,竟成了近日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外交風波的導火索。駐澳大使館公開的採訪內容截圖,圖為被澳媒斷章取義的對話圖自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官網在採訪臨近結束時,蒂利特再次問道:「你之前提到的關於澳大利亞留學、旅遊、葡萄酒、牛肉的風險,這也適用於高價值的大宗商品嗎?」
  • 蔡英文「力挺」澳產葡萄酒,一出手,就買下了200瓶澳產紅酒
    為了抵制含瘦肉精的豬肉進口,8月31日,國民黨動員全臺22個縣市議會黨團同步舉行抗議記者會,並且要求蔡英文對此道歉。9月下旬,臺「立法機構」開議到11月中旬,蘇貞昌更是連續12度遭杯葛,施政報告都被迫中斷。12月6日,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稱,日本核食品不能開放,但是日本「核災區」的「一般食品」當然要開放。
  • 澳產品出口附加值大降,澳貿易部長:想跟中國對話
    特漢還聲稱,政府專注於雙邊解決煤炭爭端,但也不排除將來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特漢轉任貿易部長之前,在莫裡森政府擔任教育部長。他在任上曾成立反外國幹涉特別工作組,審查大學與外國的合作,有媒體認為此舉矛頭是指向中國。不過,他成為貿易部長之後,在對華態度上或將更審慎。但這也不是莫裡森政府第一次就中澳貿易爭端向中國提出對話要求。
  • 澳洲牛肉大麥葡萄酒訂單被取消,澳農民損失慘重後,大量澳水果腐爛
    澳媒稱,澳大利亞的農場工人短缺現象已經蔓延到夏季水果行業,北昆士蘭州的菠蘿季節正困擾著勞動力問題。澳農民達米恩·貝拉(Damien Berra)表示,儘管距距澳大利亞北部最大城市湯斯維爾(Townsville)僅40分鐘路程,但他擔心本季可能不會順利地採摘成熟的水果。我們在種植園中只剩下三人。68歲的父親每天在那裡採摘菠蘿,真是太糟糕了。
  • 澳上WTO狀告中國,不料被華反將一軍,澳媒:中國早一步把澳告了
    最近,中國對違反國內法規的多項澳進口商品採取了處罰措施,使得其相關企業遭到了重創。面對這種情況,澳總理莫裡森表面上姿態放軟、好話說盡,背地裡卻耍盡手段,將貿易部長推出來唱紅臉,叫囂上世貿組織(WTO)狀告中國。
  • 去WTO狀告中國,澳媒卻突然發現,中國早就把澳洲告了
    2020-12-23 13:24:02 來源: 赴會的大伯 舉報   去WTO狀告中國,澳媒卻突然發現
  • 業餘外交引華裔網民給澳媒上課 澳大利亞未來將被打入冷宮
    中澳漫畫之爭事件已經過去近1個月,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以「一己之力」使中澳關係跌至新低。有媒體評論,中澳關係的惡化是迅速而痛苦的。新南威爾斯州奧蘭治羅斯山葡萄酒(Ross Hill Wines)的所有者羅布森(James Robson)警告稱,中國政府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關稅,對葡萄酒行業來說是一個可怕的消息,並質疑政府的外交策略。「我們不明白聯邦政府為什麼要挑起與我們最大客戶的爭端,」他說。
  • 中企投資巴新漁業,澳大利亞又犯疑心病,澳媒擔憂:領土會被侵佔
    因為中國針對澳大利亞葡萄酒採取了反傾銷手段,被澳大利亞認定是一種報復手段。澳大利亞就試圖從各方面給中國「挑刺」。不得不說,澳大利亞媒體可真是「夠無聊。」澳大利亞新聞網13日在報導中指責,中國企業的投資其實是在變相佔領澳大利亞領土。
  • 中國為俄羅斯投下反對票後,俄媒為中國怒斥了澳大利亞
    中國為俄羅斯在聯合國大會上投下反對票後,俄媒為中國怒斥了澳大利亞!12月7日的聯合國大會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把俄羅斯在黑海的軍事活動定義為非法軍事活動,並要求俄羅斯從克裡米亞撤軍,結束對克裡米亞的佔領時,中國、伊朗、白俄羅斯等國家紛紛為俄羅斯投下了反對票,不支持西方國家的無理要求。中國為俄羅斯投下反對票,是中俄友好的信號。俄媒為中國怒斥澳大利亞,也是中俄友好的信號。
  • 澳亞裔呼籲中國遊客別來!華人:排華事件或在澳上演!大家要小心
    針對這個提示,澳聯邦貿易和旅遊部長Simon Birmingham表示不接受,並說澳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多元文化和移民社會」。他表示:「澳洲的華人社區對這樣的成功做出了重要的、有價值的貢獻。部長如此自豪,不知道他怎麼看待周六在澳洲各地爆發的種族歧視大遊行?部長還說:「聲明要基於事實,我們拒絕中國這個說法。中國官員此前就發表過這樣的錯誤說法,他們非常清楚我們的態度是不能接受的。」
  • 左千戶:商務部對澳葡萄酒發起反補貼調查,澳大利亞慌不慌?
    不過,中國葡萄酒消費量畢竟已晉升世界前列,因此即使市場份額低,若看量值,也是相當可觀。再加上,國外酒莊和國內酒商認為目前中國人均葡萄酒消費量還很低,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因此近年來國外葡萄酒酒莊和銷售代理紛紛想來中國分一杯羹。
  • 澳移民部長洩漏「不雅照」,想讓媒體刪圖,沒想到越鬧越大一發不可收拾...
    故事的主人公是澳大利亞的移民部長彼得·達頓(Peter Dutton)。事情是醬紫的。。5月3日,Fairfax的攝影師Alex Ellinghausen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拍下了移民部長達頓的一張從陰影中走出的照片。長這樣 ↓↓↓
  • 澳部長請求中國冷靜,外交部多次回應,澳洲心裡沒點數?
    此前澳貿易部長伯明罕在接受澳《世紀報》(The Age)採訪時表示,該協定有望為澳中關係提供正面變化的平臺。似乎是底氣不足,隨後伯明罕還補充道:如中國這樣的合作夥伴在籤署這類新協議時,不僅要履行協議承諾的細節,也要忠於其精神。
  • 川普又出手了?美軍反恐高官突然「被辭職」,五角大樓再遭打擊
    據美媒報導,繼美國前防長埃斯珀被解僱之後,川普又一次出手了。據報導,負責五角大樓在中東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行動的一名文職高官被迫辭職。美媒指出,這是川普政府在執政的最後階段,對五角大樓領導層的又一次打擊。
  • 美唆使澳把鐵礦石當遏華「核武器」,澳政客:加徵關稅讓中國出血
    然而在此背景下,一些澳洲政客卻是不怕事大再添一把火。近日,澳洲前貿易部長馬特·卡納萬發出呼籲,要求將對華出口鐵礦石提高1%的關稅以試探中國的底氣。卡納萬甚至還喊出口號,澳洲不能對中澳貿易現狀繼續視而不見,一定要還手讓中國付出代價。卡納萬認為,1%的加稅能讓中國出血,為澳洲每年多帶來超過8億美元的收入。
  • 澳媒眼紅:我們遭「不幸」,他國趁機「瓜分」中國市場
    這讓澳媒眼紅了。報導截圖12月11日,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發文稱,在上個月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阿根廷牛肉協會已經準備好「抓住澳大利亞的不幸」。即便要經過14天隔離,58名協會人員還是來到現場,向顧客展示了他們的牛肉產品。「澳大利亞並不獨特。
  • 部長們在忙些啥?
    大微姐 近期,大微姐的工作行程真是滿滿的,微信君已經記不得有多少個周末大微姐都沒有休息啦,上周亦不例外。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劉革安主持會議,市委書記楊光榮、市長王志剛等市委中心組成員,市直及駐張單位主要負責人,各縣、區委書記、統戰部長,全市統戰系統幹部、民主黨派班子成員、無黨派代表人士共260人參加了專題報告會。崔永平從深化認識、理論創新、政策突破、體制機制完善、方法原則等五個方面對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及《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
  • 高以翔頭七下午一點舉行,浙江主持人終於有人為他發聲討要說法了
    12月3日高以翔的頭七儀式將在金寶軒靈堂舉辦,時間定在一點,目前家人和親屬並未現身,而靈堂昨日也已曝光,按照高以翔的性格布置的非常典雅溫馨,也將擺放一些高以翔最愛的籃球和物品,一路伴隨著他。高以翔從內地返回臺北後,其粉絲就針對浙江衛視《追我吧》節目組討要說法,20問浙江衛視,希望節目組能夠給出正面回應,也希望能為死去的高以翔討要一個說法。
  • 澳媒拉清單,稱41家企業有中資背景,鼓動抵制後被怒斥:愚蠢做法
    近期,由英、法和聯合國為主共同舉辦的氣候峰會如期召開,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國內議員的壓力下,本想藉此機會為澳大利亞進行辯解,但奈何這些「盟友」不給面子,莫裡森在此峰會上連發言的資格都沒有,此事件一出,澳國內議員更是聲討莫裡森,稱其讓澳大利亞丟盡了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