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吃瓜群眾和媒體喜歡給各國領導人和國外明星取暱稱的習慣已經由來已久了,比如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叫「梅姨」,扮演福爾摩斯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叫「卷福」,詹妮弗·勞倫斯叫「表姐」,亞當·李維叫「騷當」……反正怎麼好記怎麼來。
最近登上媒體熱門的是澳洲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他曾被中國群眾和媒體親切的稱為「糖包」,因為Turn-bull的英文發音和中文的糖包很像。
(圖片來自google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但這次把「糖包」送上熱門的,卻並不是什麼好事兒——
按理來說,各國領導人訪華鮮有聽聞被拒籤的,但是這次身為澳洲總理的「糖包」想要訪華,居然被中國拒!籤!了!
消息一出,很多小夥伴不禁揣測,難道親切稱呼「糖包」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嗎?
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報導,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和高級官員決定在5月份參加在中國舉行的澳大利亞周博覽會,但中國拒絕頒發籤證。
澳媒稱,不僅特恩布爾被中國拒發籤證,中方還拖延或拒絕向希望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等活動的澳政府官員發放籤證。
不過此事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2日否認——這純屬無稽之談,根本不存在這一情況。
雖然外交部予以了否認,但我們從特恩布爾的採訪中也能看出中澳之間的緊張局面已經開始升溫。
根據觀察者網報導,特恩布爾在4月12日接受3AW廣播採訪時,被3次問及被拒籤之事,他卻含糊其辭、吞吞吐吐。
在首次被問及籤證風波的時候,特恩布爾稱:「我不會說得那麼絕對。我想說,在我們有關外國幹涉的立法(反間諜法)後,中澳之間的確存在關係緊張的情況,但是我有信心,任何誤解都能解決。」
到了第二次,他又含糊到:「我不能,我不會說已經被拒絕了。我對此必須要小心和精確……我必須說我們與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
(圖片來自觀察者網視頻截圖)
當第三次被主持人追問時,特恩布爾甚至表演了一個甩鍋:「我想要說,中國與澳大利亞的關係有些緊張.因為中國對我們反間諜法的批評。」
(圖片來自觀察者網視頻截圖)
其實自去年開始,中澳關係一直磕磕絆絆。澳媒不僅無端抨擊中國政府的內外政策,而且大肆渲染「中國滲透」,將致力於澳中友好的人士打上「親華」標籤,暗示旅澳華人和留學生為間諜。
澳大利亞一度曾是中國留學生最愛的國家之一,但從去年開始,隨著中澳關係變得微妙,澳洲也開始爆發一系列針對中國留學生的侮辱、暴力毆打事件。
2017年7月24日,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蒙納士大學等高校在開學時,校園內公然出現辱華海報,上面用中文寫著:「注意!此處禁止中國人進入,如果違章將面臨起訴及驅逐出境的可能。」
另據澳媒報導稱,雪梨大學開學第一天,就有學生在留學生活動室男廁所的牆壁上發現了「KILL CHINESE」(殺掉中國人) 的文字以及納粹標誌。除此之外,在該校商學院大樓的洗手間內也出現了同樣的塗鴉,這兩處地點經常有中國留學生經過。
雖然雪梨大學在發現塗鴉後,迅速在臉書和官網表示,學校學生會不容忍任何形式的種族主義,已經通知保安清除塗鴉。但也有中國留學生表示對校方在發現標語兩天以後才進行清除感到有些失望。
根據BBC新聞報導,早前澳洲紐卡斯爾大學一名印度裔講師曾被指在課堂及測驗中將臺灣及香港稱為國家,此事引起該校中國留學生不滿,雙方交涉的錄音在網上流傳後,澳洲媒體認為,中國留學生這種行為「令校園內的言論自由受到了損害」。
2017年8月25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一名18歲男生毫無徵兆地在教室裡用棒球棒擊打同學和助教,造成4人受傷,而「湊巧」的是傷者均為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
據澳媒報導,行兇者於2017年12月14日以精神治療為由向法院申請保釋。
2017年10月23日,據澳大利亞ABC電視臺報導,兩名中國高中留學生在坎培拉沃登區的公交車站等車時,遇到一夥澳洲人索要香菸,遭到拒絕後,至少有兩人開始挑釁並毆打中國留學生。其中一名男生被打得眉骨開裂,右眼被縫7針,暫時失明。
另據被打留學生描述,還有一名女留學生被踢膝蓋、掐脖子。
而就在當晚,被打留學生從警局錄完口供後,再次遇到同一伙人,他們叫囂著:「你朋友的血還在我的衣服上!有本事就過來!滾回中國吧!」
隨後幾日,又有留學生遭遇此團夥圍堵,甚至有中國留學生不得不跑進中餐館躲避。
除此以外,據部分在坎培拉南部讀書的中國學生稱,他們曾在公交車上遭到性騷擾。
在辱華和暴力事件頻發之下,2017年12月中國駐墨爾本領事館甚至就在澳大利亞不同地區發生的各種中國留學生被侮辱甚至被毆打事件發了一個官方提醒。
該提醒中正式強調了留學生在澳安全防範的重要性,並貼出中國駐澳洲各大城市領事館的電話。
但澳洲發方面,似乎並不認為這些辱華和暴力事件很嚴重——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大利亞首都區教育部長伊維特·貝瑞表示對中國留學生遇襲事件「非常關心」。
但她認為這只是一起偶然事件。坎培拉警方已經拘捕了3名涉事的當地青少年,並加強了公共運輸換乘處及周邊的巡邏,不過警方不認為這次襲擊是出於種族主義動機。
其實,中國留學生在澳洲頻頻受襲,甚至在澳洲高校公然出現辱華言論等等事件,不過是中澳關係日趨緊張的一個縮影而已。
中澳關係惡化的另外一個例子是,沒有一個澳大利亞部長被邀請參加博鰲論壇。往年至少有一名澳大利亞高級官員參加。
而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已經兩年沒有訪華,特恩布爾總理上一次訪華是在2016年9月參加G20峰會。
其實自從特恩布爾上任以來,由於他的政府批評中國將南海軍事化等行為,中澳關係就一直比較緊張。
(圖片來自google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而去年年末,這種緊張情緒則愈發明顯。
去年12月,特恩布爾宣布將推行新的反間諜和外國幹預法,又指責稱「中國影響力正幹預澳大利亞政治」。
同月9日,他再次針對中國,用中文宣稱「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意在強調澳大利亞人民、特別是澳大利亞的政治領袖們應該捍衛自己的主權。
對此,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曾發表談話,向某些澳媒和政府高官發出嚴正警告:「這些報導捕風捉影,充滿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是典型的歇斯底裡和偏執症。」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也曾強調,對特恩布爾採信當地媒體有關中方幹預政治的有關言論感到震驚,相關報導無中生有、對中方充滿偏見,毒化了中澳關係氣氛,損害了兩國互信與合作的基礎。
雖然外交部對拒籤已經予以了否認,但我們從特恩布爾接受採訪時曖昧含糊的回答,以及他以前作的妖兒來看,想要輕鬆訪華似乎真的沒有那麼簡單了哦。
不過近期澳洲方面想要訪華,也並不只是總理一行。據《澳洲人報》報導,今年的5月4日,北京大學將舉行120周年慶典,同時舉行的還有世界大學校長論壇,屆時將有100多位海外大學的領導人參加。
澳洲八大名校聯盟的其中6位校長也將參加這一活動,其中包括:
UNSW的校長Ian Jacobs
雪梨大學的校長Michael Spence
墨爾本大學的校長Glyn Davis
莫納什大學的校長Margaret Gardner
澳洲國立大學的校長Brian Schmidt
以及西澳大學的校長Dawn Freshwater。
澳洲八大名校聯盟希望利用此次訪問,試圖緩解中澳兩國之間教育合作的緊張局勢……
但是依照現在的局面來看,不知道校長們的行程會不會也跟著涼了。
畢竟,我們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吧?
最後,日報君也再次提醒廣大在澳洲留學的小夥伴們,在這種特殊情況下,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哦!被欺負了不要選擇息事寧人,一定要記得報警,積極配合調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f:
http://news.sina.com.cn/w/sy/2017-12-19/doc-ifyptfcn2413831.shtml
http://news.sina.com.cn/o/2018-04-12/doc-ifyteqtq8816631.shtml
http://news.haiwainet.cn/n/2018/0419/c3541093-31301875.html
http://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8_04_12_453494.shtml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8-04/11841533.html
http://qnck.cyol.com/html/2017-12/27/nw.D110000qnck_20171227_1-15.htm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1072324
https://www.sohu.com/a/228063715_29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