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也叫步韻,是和韻的一種形式。和韻,就是用他人詩詞的原韻去寫詩。和韻在唐代非常流行,白居易和元稹之間和詩早已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到了宋代更加盛行,詩如此,詞亦如此。
南宋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就是一首次韻中非常好的作品,可以說是世間少有。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
蘇東坡除了寫楊花的姿態傳神之外,還暗喻了思婦情懷。不管是狀物還是抒情,都渾然一體,為我們創造出了一種空靈而纏綿的美境。堪稱和韻中的第一神作。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蘇軾的這首詞吧!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蘇軾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一開篇就看到了不凡之處,「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準確地說出了楊花的精髓。說楊花似花非花,的確,楊花色淡味小,如果你不仔細觀察,還以為是一隻醜陋的毛毛蟲呢,但是楊花也跟其他的花一樣,雖然不起眼,但也代表著春天的到來。「無人惜」暗示楊花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的情誼。
詠物不至於滯於物,蘇軾的想像大膽,把「無情有思」的抽象畫作了實際的生命:一個在春日裡的思婦,這位思婦寸寸柔腸都被思念折磨的殆盡,一雙嬌眼在春夢纏繞而困極難開。
蘇軾在這裡,已經將楊花和思婦的形象合二為一,讓人傻傻的分不清楚。
「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可以說是妙筆,既寫出了思婦之神,又寫出了楊花之魂,兩者已經難捨難分。一場春夢神魂飄揚,萬裡尋郎沒有結果,又被黃鶯的叫聲驚醒,纏綿哀怨有輕靈飛動,和楊花隨風飄舞,欲起旋落非常的相似。
接下來蘇軾用落紅陪襯楊花,表現了對楊花的憐惜,也有對思婦的憐惜,「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以新奇的誇張手法,巧妙運用數字傳達了詞人無盡的惜花傷春之情。惜春、嘆人、詠花,三者交融,更是將詠物抒情推向了高潮。
最後,以「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結尾,乾淨,不囉嗦,讓人回味無窮。流水比作淚水,映帶出空氣中飛舞的楊花,真真假假,妙趣橫生。
蘇軾的一生是坎坷的,尤其是在仕途上很不順利,但是作為一個詩人,蘇軾的作品還是很值得後人傳唱的。
蘇軾的詩詞能讓我們治癒自己的內心,當你親身感受到他的人生經歷的時候,你也會感受他的豁達和上進,讓人受到鼓舞。
今天給大家推薦《蘇軾詞傳》,這本書收錄了蘇軾的經典詩詞,用詞表露嬉笑,品味作者的人生經歷,有悲歡離合,有歲月滄桑的厚重,無意間衝擊著你的內心。
書中文筆華麗而不浮誇,除《蘇軾詞傳》外,還有《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等等一共六本。
世面上一直流傳這樣一句話,做男人,要讀蘇軾、辛棄疾的詩詞,豪放大氣,做女人要讀李清照、納蘭容若的詩詞溫婉端莊。
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真實的他們,就來讀一讀這套詩詞吧,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