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教師節?穿越歷史!
現在正值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階段,你,參加了嗎?無論你參沒參加,都應該了解下古代教師的故事吧!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在《師說》中道出了老師的重要性。 1985年9月10日新中國迎來了第一個教師節,這不僅是對教師們為教育事業所做貢獻的一種肯定,而且也是對教師們的一種激勵和鞭策。
有道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尊師重道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許多古代名人尊師重道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馬上又是教師節了,一起聊聊古人尊師重道的小故事吧。
一聊起尊師重道,許多人便會想起「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其實這個成語講的就是北宋著名理學家楊時的故事。
時值冬季的某一天,楊時與學友遊酢在一起交流學術,探討問題。探討中,兩人對某個問題有不同看法,且爭執不下,於是為了解惑,便一同去老師家中請教。當時外面下著大雪,但是兩人渾然不顧,來到程頤家中,剛想敲門,卻發現老師正坐在爐火旁閉目打坐 。楊時二人不敢敲門,怕驚擾老師,於是便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
等程頤醒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兩個得意門生楊時和遊酢正侍立在門外,一動不動。只見他們全身雪白,腳下積雪已有一尺多厚。程頤大驚,連忙將兩人迎進屋內。
在《宋史·楊時傳》中記載:楊時和遊酢「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從此,這個「程門立雪」的故事便流傳了下來,並成為了千古美談。舉弟子要能夠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師虛心求教,在跟隨老師的同時,就應該要明白恭敬侍奉師長的道理。而且,一個能尊敬老師的人,能重視學業,也能尊重自己。遊酢、揚時尊師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體會、學習。如果我們還是在校求學的學生,一定要以楊時為楷模,在老師面前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努力學習,發奮圖強。
不僅古代學者尊師重教,就連古代皇帝也對老師十分尊敬。
漢明帝在當太子的時候,拜博士桓榮為老師,對他十分尊敬, 「猶尊桓榮以師禮」。
有一次,漢明帝去了太常府,會特地請老師坐在東邊的方位,還會設置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教誨。他還特地將朝中的文武百官和桓榮教授過的學生全部召到太常府,當中向桓榮行弟子禮。老師桓榮生病了,漢明帝都會派人專程前去慰問,有時還會親自登門看望。
每次登門看望之時,為了表示對老師的尊敬,只要一進老師府邸的街口,他便會下車,一直步行到老師府邸。進門後,總是坐在老師的床邊,拉著老師那枯瘦的雙手,默默垂淚,許久才會離去。史書上說「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之時,漢明帝特地換了一身衣服,親自去給老師送葬,還將老師的子女作了妥善的安排。
漢明帝登基稱帝之後,在老師面前仍然畢恭畢敬,完全沒有九五至尊的範兒,是古代皇帝尊師重教的榜樣,也值得後世學習。如果我們已經離開校門,即使在社會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不能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更不能忘了老師昔日的恩德,要向漢明帝學習,時常去探望老師,陪他說說話。
在封建社會,除了皇帝和嬪妃、子女們可以坐轎隨意出入後宮,其它官員,哪怕是當朝宰相都不能隨意出入後宮,更不要說是在裡面坐轎子了。可是,當時太子李承乾的老師叫做李綱,患有腳疾,不能行走。唐太宗得知後,不僅特許老師李綱坐轎進宮為太子講學,而且還特地下詔令太子李承乾親自去迎接老師。
後來唐太宗又讓四兒子魏王拜王圭為老師,不過魏王比較調皮,對老師不是很尊敬。唐太宗知此事後,大怒,當著王圭的面,狠狠地批評了兒子魏王,說道:「以後你每次見到老師,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放鬆。」從此,魏王再也不敢調皮了,見到老師王圭畢恭畢敬,聽課也認真起來了。
唐太宗教子尊師的故事也被後人傳為佳話。如果我們已經為人父母,那麼一定要以唐太宗為榜樣,教育孩子要尊師重道,努力做人。
心崇師道定忠誠
宋朝時,嶽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後,每到初一、十五,嶽武穆王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尊師重道終成大器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
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當我們真心地對待他人的時候,他人也必定會以真心回報我們的。
恭敬師傅天子善報
明朝時有一位銀匠,名何雲發,他平日侍奉師傅非常恭敬誠懇。若每次在道路上遇到師傅,他一定雙手拱立,誠心敬意地向師傅問好。不久他的家漸漸地富有起來,但是結婚多年卻一直沒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夢到神來託夢說:「你命中本來註定沒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師傅,所以上天許你生個貴子。」後來他們夫婦果真生了貴子,並得到這貴子的孝順供養,一生衣食豐厚。
看完這些,是不是又對古人的師道有深入的了解呢?歡迎留言!!
如果有了想當教師的想法,一定要考慮清楚再決定呦!
祝教資考生考試順利,馬到成功!!!
祝教師們教師節快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