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人是真的會吃
/ 小腸卷 /
小腸卷的吃法很多,可以炒著吃,可以蘸醬吃,還可以加豆腐乾煮著吃。好吃的秘訣,主要是乾淨、無沙等雜物,比較爽口,滷得到位,吃不出任何腥味和苦味。嘗過之後,百吃不厭。/ 鹹圓 /
「家家搗米做米糰,定是明日冬至節」。溫嶺人過冬至節最有特色的吃食便是「冬至圓」了。「冬至圓」有甜、鹹之分,而鹹圓則是獨屬於溫嶺人的口味。鹹圓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用溫水把糯米粉和好揉成團,包裹事先炒制好的餡料揉成圓,放入蒸鍋即可。至於裡面的餡料,各家各戶則有著自己的想法。/ 大蒜蠣肉 /
沿海的溫嶺人,蠣肉是不可錯過的美味。而靠近海面巖石上的牡蠣,更不易被人挖取,年長日久,生長較大,肉質脆嫩,味道鮮美。而善於創造的溫嶺人,不甘通俗的口味,在蠣肉上不斷求新,打破蒜蓉牡蠣這對經典組合,重新製作出大蒜蠣肉這樣別樣的美味。/ 醉花蚶 /
花蚶歷來是溫嶺酒席上經久不衰的冷盤,肉質鮮嫩可口。花蚶的食用方式多樣,但都離不開酒。花蚶洗淨,熱水燙15秒左右撈起,再用料酒、味精、姜米、白糖拌勻成味汁,拌在汆熟的蚶上,稍醃幾分鐘,美名曰「醉花蚶」。剝開來時還帶著血,花蚶的鮮味和濃鬱的酒香交融在一起,帶給味蕾的強烈的刺激,聞一聞,還未吃,便先醉了。/ 家燒鯧魚 /
溫嶺的鯧魚肉質細膩鮮美,不用過多的調味料,只需一點生抽,就能很好地喚醒鯧魚的鮮香。鯧魚上桌必須趁熱吃,涼了鮮味就差點意思。鯧魚肉嫩,筷尖輕輕一夾,魚肉和魚刺便會分離。/ 八寶煨老鴨 /
一定要選擇隔年老鴨,究其原因是老鴨的脂肪含量比嫩鴨高,這樣燉出來才會湯汁白淨,香味醇厚。隔年老鴨與八寶,經過武火攻、文火燉,無需其他調料的輔佐,就是一盅潤肺滋陰的八寶老鴨湯。這樣決定了鍋中的鴨肉酥爛無比,用筷子輕輕一戳,即可骨肉分離。/ 長嶼黃魚 /
有道是「新河鯔魚石粘蛇,長嶼黃魚豆子芽」,溫嶺「四大名菜」中,長嶼黃魚選用三斤以上的野生黃魚,更是頭牌,歷代美食家對它津津樂道。尋常家燒黃魚,只需蔥姜蒜等簡單配料,輔之以鹽酒佐料,便可吊出長嶼黃魚獨有的鮮。紋理分明的魚肉,鮮鹹適口;薑黃色的濃湯,湯濃味醇,配合溫嶺年糕,更是一絕。/ 炒綠豆面 /
你以為這是和綠豆有關的麵食,但其實是以番薯澱粉(俗稱山粉)做成的。加有石塘漁區特產中的蝦幹、鰻鯗、魚面等乾貨做配料。炒豆面軟糯可口,香氣撲鼻,口感特別好。/ 清湯沙蒜 /
能燒湯的海鮮很多,但是要燒到像沙蒜湯那般的鮮香綿稠並不多。湯鮮味醇,鮮味跑到湯裡勾舌奪心,纏繞在唇齒之間,讓人意猶未盡。沙蒜的口感也特別,咬一口,會發出「嘎吱嘎吱」聲,韌中帶著些許的脆。/ 餡糕 /
餡糕基本是溫嶺人早餐必備,就好比武漢人早起一定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熱乾麵。糯糯的年糕非常有韌勁,來點土豆絲、蘿蔔絲、炒麵等餡料,再澆上餡糕的靈魂——豬肉湯汁,那年糕的味道直接升華,配上綠豆麵湯或者豆腐生,那味道太「迷道」了!/ 跳跳魚燒望潮 /
蔥切段,姜切片, 坐鍋點火倒入清水,待水開後放入鹽、薑片、蔥,燒煮跳跳魚,之後再加入望潮煮3分30秒,再倒入料酒。十分鐘後,將望潮撈出放入器皿中即可出鍋,噴香撲鼻,望潮頗有韌勁,和跳跳魚交相呼應,在口中演奏一出沿海漁鄉的味極交響曲。在頭和尾部的位置各切一刀,兩面相同,剔除魚腥線,下鍋放水用薑片燉煮去除腥味,加入米麵和醬油醬汁,撈煮提鮮,不過時,爽口的米麵配上河鮮的肉質,紅鯉魚撈麵出爐嘍!噴香撲面而來,紅鯉魚肉質鮮嫩,營養價值極高,冬日裡喝上一口湯,都能讓人嘖嘖稱讚。/ 松子鱸魚 /
鱸魚初加工洗淨,拆骨淨留魚肉,在魚肉一面劃上十字花刀,用鹽,紹酒,蔥段,薑片醃漬3-5分鐘左右,拍上幹生粉。起鍋燒油,手拿翹起的魚尾,筷子夾住魚身下入鍋內,至定型後鬆開手,炸至外脆裡嫩,色金黃時撈出裝盤。炒鍋洗淨,下番茄醬炒勻,澆在魚身及頭上,撒上松子即成。轉自溫嶺旅遊(微信號:wenlingtour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