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的好吃深入人心,所轄縣市區也各有所長。
而擁有諸多網紅景點、被諸多綜藝、影視劇青睞的溫嶺是阿球最近的心頭好。
@《中國影像方志》
格外想念大海的夏季,有人去石塘觀賞錯落石屋,在七彩小箬村讓心情繽紛多彩,去洞下沙灘對著碧海藍天發呆……
不過也有人專為吃前往,「四山一水五分田」,山海之間物產豐富,
嵌糕、泡蝦、肉圓、八寶燉老鴨、雞面、小腸卷、麥餅、漂圓、薑湯面……從早餐到夜宵,一天吃5頓也不會覺得乏味,
諸多傳統美食,讓央視多次來做專題節目,哪怕是休漁期也有無數小海鮮讓你開懷。
浙江沿海高速公路開通讓自駕前往變得更加輕鬆。如果你正在物色下一個出行目的地,不如來了解一下溫嶺。
愛吃的人早餐絕不會將就
不吃嵌糕那可真的白來一趟
/嵌糕/
@何舒倫
嵌糕,絕對是溫嶺的美食代表,代表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這幾天剛入職的溫嶺同事,第一次自我介紹以「歡迎大家到溫嶺吃嵌糕」做結語。
@詩畫浙江文旅資訊
說簡單點,嵌糕就是在鮮蒸年糕中放入自己喜歡的菜餚,捏成一個大餃子手捧著吃,不過得留個口澆一勺肉湯,吃到最後一口依舊溼潤帶著肉香。
年糕的軟糯是糯米控們戒不了的癮。
吃這種小吃還得在小區、學校門口、巷子裡的小攤才夠味。葷的素的配菜排得滿滿當當,店主的動作幾乎沒有停過,新的食客不斷走進隊列。
混在當地人之間先聽聽高點單率的配菜,滷得爛爛的肉是香氣靈魂,一定要挑肥瘦相間的,細細剁成肉末和其他配菜混在一起,不會覺得肥膩,只會覺得香氣直衝大腦。
小紅書© 孫二兩_
土豆絲、胡蘿蔔絲、綠豆芽……嚼勁十足的配菜是銷量前列,喜歡的人還可以加入油條,零落的油條碎和整條泡滿豬肉湯的油條各有風味。
不那麼趕時間,可以找張桌子坐下,配一碗豆腐生(腦)、綠豆面更是幸福加倍。
/油鼓(泡蝦)/
用麵粉包裹肉等在油中炸至金黃,剛出鍋時香氣沒有人能拒絕。
當地人會把它夾在嵌糕裡一起吃。年糕的糯和米香,油鼓的脆和油香讓你擁有一個超幸福的早晨。
/麥餅/
@詩畫浙江文旅資訊
覺得早上吃年糕太頂,可以來一個麥餅。
麥餅是台州代表小吃食餅筒的一種,只是餅皮加入了「地莓」(佛耳草、鼠麴草)、薴(麻)葉等,變成了綠色的。
當然也有常見的小麥粉餅皮 @浙江新聞
一張麵皮包裹各種餡料同樣美味。
綠豆面、炒肉絲、鮮鯧魚、炒米麵、蟶子、魷魚絲、黃鱔絲、蛋絲、鮮蝦仁……
只要沒骨頭沒刺,好吃能嚼動都可以包入。
/雞蛋麻餈/
麻餈塊兩面煎黃,互不粘連時倒入雞蛋液,煎至金黃帶點焦就能出鍋。
雞蛋的嫩,加上麻餈的外脆裡韌,微微的火香讓人三天不吃想得慌。
不要錯過的美食集合店
有早餐也有各色小吃
📍虎山早點:虎山路107號
📍肖泉包子鋪:雁鳴街134號
📍齙牙點心:新河鎮振新路9號
📍百家緣:小吃居多,但也可以來吃早飯,滷豬腳是招牌(東門南路121號)
溫嶺人吃麵也有一手
魚肉敲出來的面央視都來採訪
/薑湯面/
@羊蔥兔豆魚
台州人愛吃薑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薑湯面自然也就成了麵食代表之一。
湯底自帶辣味,喝一口感覺一股熱流從舌尖流到五臟六腑。
想更有特色一點,就來一碗雞子索麵。
索麵是溫嶺箬山制出的鹹面,工序極其複雜,細如銀絲、軟滑但又不爛。
湯裡同樣有薑汁,一口暖胃,愛姜的人會喜歡。
📍阿媽索麵:東輝北路195號
/綠豆面/
雖然名為綠豆面,但其實是番薯澱粉製成的,爽滑掛湯吸味,和小海鮮超般配。做成炒的或是湯的都很受歡迎。
/魚面/
@何舒倫
純魚肉撒上薯粉,敲擊至發軔 ,放在鍋裡烤至半熟,切絲就成為魚面。
無論是燒羹,煮麵,還是煮菜放一把,充當澆頭,都特別鮮美!
📍
雄雞麵店
微博@花花噗
30年老店,只做早餐起晚就沒得吃,標著「雞面」店招牌卻是小排面,有些任性但在溫嶺美食江湖頗有地位。
每天現熬湯、現制肉,精力有限,所以備的材料也有限,但新鮮現做的美味還是讓許多人願意定鬧鐘早早來吃。
能吃辣一定要點辣湯底,大早上一邊擦汗一邊喝湯讓所有起床氣都消失。
地址:北門街169號
路邊的小吃路過別錯過
油炸的美味沒人能拒絕
/薑汁核桃調蛋/
愛姜的人自然也會愛上核桃調蛋的滋味。
雞蛋軟嫩,核桃脆韌,紅糖清甜,薑汁鮮辣,融合在一起的味道獨一無二。
大夏天喝出汗半點都不值得驚訝。
📍天香薑汁:北門街175號
📍
賣魚橋熟食店
@溫嶺新青年 孫婉瀛
老牌滷味店,招牌是滷鴨和滷牛肉。
選擇很多,內臟愛好者可以看眼緣挑選。
地址:人民西路21-5
/烏飯麻餈/
去往新河,烏飯麻餈就成了美味代表之一,軟軟糯糯帶著烏飯葉的清香。
還可以往裡面加入噴香的芝麻和花生碎。
📍
貪吃街蔥包
@溫嶺新青年 孫婉瀛
傍晚才會開門,20多年的歷史讓它成了許多人心裡溫嶺蔥包的「代言人」。
蔥包其實就是煎包,麵皮包裹包心菜、冬瓜、豬肉、蔥……在油鍋裡依次排開,再在上面蓋上雞蛋,蓋上鍋蓋讓它慢慢熟。
沒什麼了不起,但揭開鍋蓋時候瀰漫的香氣和滋滋作響的油總能讓愛這一口的人流口水。
/燒烤、炸炸/
油炸、燒烤的誘惑怕是沒有多少人能拒絕。
比如開在新河,讓無數人專門驅車前去購買的📍大文排骨,看似平平無奇哪裡都有的炸排骨,但站在門口聞到香味絕對忍不住湊上去買。
是罪惡但又難以抗拒的味道。
@溫嶺新青年 孫婉瀛
陪伴許多人長大的📍小南門泡蝦,大圓勺裡放一層麵糊,蓋上豬肉、蝦肉等等配料,再澆一層麵糊,在滾油裡炸得鼓噹噹。咬一口脆裂聲讓人心情愉悅。
©薇薇花開w
老牌的📍雲飛燒烤,秘制烤五花肉是人氣選手,肥瘦相間讓香氣更濃鬱,但吃起來又不會膩,反而越嚼越香。
知名度超高的📍良法燒烤,靠炸雞殼殺出了一片天,夜越深似乎生意越爆。
休漁期小海鮮也能讓你開懷
到石塘來一桌山粉宴
擁有316.91公里海岸線的溫嶺,海鮮資源超級豐富,僅台州灣魚類就有200多種。
面積155.39公裡的灘涂、以及日益發展的海水養殖業,讓這裡一年四季都不會缺少海鮮。
比如養殖的大黃魚,雖然質量比不上野生,但性價比高的可不是一點點。
簡單的家燒烹飪,就能提煉出黃魚的鮮,加上幾塊軟糯年糕,是想想就讓人口水直流的美味。
肥厚的墨魚和排骨一起紅燒,澆上濃稠的湯汁,牙齒撕扯間陷入愛情,香到不捨得咽下去。
肉鮮味美的生蠔自然不能錯過,等到了7、8月,鮑魚長到肉足肥美,炭烤一隻,鮮到掉眉毛。
沿海人民的好夥伴蛤蜊,辣炒、蒜蓉、蛤蜊蒸蛋……小小的一個但就是鮮得讓人放不下。
阿球摯愛的蟶子,嫩是它的第一屬性,醬爆香炒也掩蓋不了它自身淡淡的但又無法拒絕的鮮甜。
@usagiyui
外形不太討喜的沙蒜,燒成沙蒜湯,鮮香綿稠,鮮味纏繞在唇齒之間。
需要人力手工一撮撮撿回來的巖蒜,和年糕燴在一起,就成了當地頗有名的小吃,巖蒜炒糕,入口全是鮮美甜潤。
每年冬季西北風起,曬魚鯗就成了漁民的大事,
處理好的黃魚、鰻魚……被風自然吹乾水分,所有大海賜予的鮮甜都被鎖在皮肉之間,簡單復加工,綿密的口感一瞬間擊中心臟。
/把山粉做出花樣的石塘/
閩南文化和石塘特色融合,讓石塘把山粉(番薯粉)研究得透徹,僅是有山粉加入的美食就能不重複地擺上一大桌。
小海鮮剪碎,和山粉、麵粉一起調成糊狀,下鍋油炸。
待海鮮糊炸至金黃,撒上芹菜丁,倒掉多餘的油,沿著鍋邊倒入打好的蛋液,就成了上過央視的山粉擂塊。
入口焦脆,芹菜丁和小海鮮塊讓口感豐富度大幅提升,最後加上的雞蛋不僅讓這份香煎小海鮮看著就餓,嫩度更是上了一個臺階。
此外還有山粉糊、肉圓、山粉夾……加入山粉變得更加濃稠好吃的各種海鮮羹也是備受喜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微信公眾號在測試時間亂序功能,文章都不按照更新時間進行排序了。
如果你沒有將我們設為「星標」,或是沒有經常點擊「在看」,你將很可能錯過我們的文章啦。
阿球的美食攻略和用心安利,還是希望球友們每天都能看到,所以 記得將我們設置為「星標」,和多多點擊「在看」哦!
部分圖片來源於詩畫浙江文旅資訊、《在溫嶺》、央視、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