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台州人的冬至圓「七十二變」

2020-12-23 瀟湘晨報

時光荏苒

2020隻剩下小尾巴

今天就是冬至了

冬至命名的本意

如同一個溫柔的提示

告訴我們真正的隆冬才剛剛開始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俗稱「冬節」、「亞歲」等,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數九寒天」馬上就要到了!

陽光在雙休駐足後

溼冷的感覺被稀釋不少

我省天氣格局正在悄然更新

從溼冷切換到晴冷

25日前, 好天氣終於要「成 群結隊」現身

除了23日部分地區穿插雨水

這周的陽光不再是「稀罕物」

但也沒法一直「營業」至周末

26日起陰雨將再次「上線」

台州短期天氣預報

今天晴到多雲;明天晴轉多雲,夜裡多雲到陰;後天多雲到陰轉有時有小雨。

今天白天最高溫度:10-12度。

明天早晨最低溫度:北部地區0度左右,局部有薄冰;其它地區3-5度,局部霜或暗霜。

沿海海面:北到東北風5-6級陣風7級。

台州市氣象臺

2020年12月21日9時

台州人特別重視冬至

過冬至像過小年一樣隆重

傳承700多年的祭冬大典

在台州三門,「冬至大如年」尤為明顯。三門每年冬至的重頭戲便是一場傳承了700多年的祭冬大典。2016年11月30日,三門祭冬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祭冬大典由冬至前一日的取長流水,冬至當日的禱告祈天、祭祖、演祝壽戲、行敬老禮、設老人宴及與之伴生的相關民俗文化組成。冬至當日清晨,三門縣亭旁鎮楊家村楊氏家廟便燈火通明、敲鑼打鼓,上下三村,四方六眷都會到場參與這場盛典。

傳統做八碗

在台州仙居和溫嶺地區,冬至還會做八碗,豬肉、筍乾、豆芽、豆腐、芋頭、墨魚之類是常備菜,八碗擺上桌,用於祭拜祖先,追思先人。

台州人冬至吃什麼

台州是最能讓吃貨瘋狂的地方,冬至這樣的大日子,除了傳統的祭冬活動,台州在吃上面也有講究。台州人既不吃北方水餃,也不吃南方湯圓,但總會來一碗熱乎乎、寓意團團圓圓的冬至圓。台州各地吃的冬至圓還有差異噢!

01

椒江 路橋 黃巖 臨海

台州椒江、路橋、黃巖、臨海的冬至圓叫「擂圓」,拌入紅糖、芝麻、桂花餡滾上豆黃粉,軟糯香甜口感細膩,是經典的甜圓。

除了甜圓,也有很多人喜歡鹹的冬至圓即鹹圓,在糯米糰裡放餡,包類似豬肉、豆腐乾、冬筍、香菇、白蘿蔔等細丁,可蒸可煮,鮮香多汁,另有一番滋味。

02

溫嶺

溫嶺的冬至圓以糯米粉做成,大小不一,最小的冬至圓小如黃豆,實心,焯熟之後和豬油一起爆炒,可甜可鹹,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溫嶺還有一種大似鴨蛋的冬至圓,整個圓的頂端有一小尖角,甜圓包著紅糖豆沙粉,鹹圓則內置豬肉、豆腐乾、冬筍、川豆、紅蘿蔔、白蘿蔔等切成的細丁,鮮香軟糯,看著就有食慾。

除了冬至圓,在溫嶺石塘的漁家,冬至夜還會喝點自釀的米酒,放上幾塊薑片,或打入雞蛋,散著淡淡的酒香。

03

玉環

玉環的冬至圓顏色不太一樣,外皮是由番薯煮熟混合生粉製成的,呈現淡淡的黃綠色。玉環一些海邊漁家的冬至圓餡裡還會有鰻魚鯗。

04

天台

天台的冬至圓有兩種,甜的做成團,煮熟後粘黃豆粉和芝麻;鹹的做成包子狀,裡面有陷,通常蒸熟吃。天台吃冬至圓,要有餃餅筒這個「黃金搭檔」,屬於外酥裡嫩和軟糯香甜的碰撞。

05

三門

三門的冬至圓是實心的,外表滾上紅豆粉、糖和芝麻。三門人吃冬至圓也有「黃金搭檔」,那就是麥焦和豆面,又美味又頂飽。

當冬至遇到百縣千碗

台州人的冬至,總是這樣熱熱鬧鬧過的,祭冬傳承著文化,美食記錄著風味,一經百年,不曾更改。

今年冬至記得吃冬至圓噢~

編輯:馮麗麗

校對:泮永翔

審核:黃元傑

來源:台州發布綜合浙江天氣、台州氣象、台州文旅

【來源:台州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冬至如大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今年的冬至在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浙江台州擂圓浙江台州人,在冬至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餚和食物祭奠祖先,祈佑全家人來年一切平安如意。
  • 明日冬至——冬至大如年!
    明日冬至——冬至大如年!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但冬至依然是個大節,正所謂「冬至大如年」。在這天,古人先祭祖,後彼此賀冬。南方地區民諺云:「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
  • 冬至|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冬至|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 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滋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又稱冬節、長至、亞歲等,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大如年」,足以見古人對冬至的重視。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因地域不同,各地的冬至飲食習俗存在著諸多差異。
  • 萬年曆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 | 習俗   上墳祭祖,結算工錢   有諺語:"冬至大如年,先生不放不給錢。冬至大似節,東家不放不肯歇。"就是說,冬至像過年一樣重要,學生、長短工都給享受假期。過去為人傭工扛活的,習慣在冬至節與東家結算工錢,準備回家。   冬至大如年的另一個表現就是祭祖。祭祖儀式與清明節祭祖,合稱春冬二祭,十分嚴格。在安徽桐城,冬至節上祖墳燒紙錢祭祖,並在這天修墳整墓。在上海,冬至這一天過去有落葬、燒小孩棺材之俗,今則演變為骨灰盒落葬等。杭州、湖州也都要掃墓。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 冬至到了,泉州人過冬至要吃冬至圓!
    在福建泉州,冬至被稱為「小年兜」,是與春節一樣重要的節日,有許多獨具特色的傳統習俗。在老泉州人的記憶中,全家人會在這一天圍在一起搓圓仔。如今,雖然許多人不再動手搓圓仔,但那一碗熱騰騰的冬至圓,仍是一家人必吃的冬至美食。冬至這天,有些事是不會隨著天氣改變的。比如,太陽行至最南處,北半球迎來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
  • 今日冬至,冬至何以大如年?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我國古代,很重視冬至,當作一年中較大的節日來過,並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
  • 冬至大如年,可不僅有湯圓和餃子,這份冬至節俗名單請對號入座
    數九寒天冷風嗖,見一對獅子滾繡球,這一句唱詞中的數九寒天就是由冬至開始。21日的18時02分冬至,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此時太陽運行到黃經270度。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從冬至這一天開始,此後白天一天比一天長,是個吉祥的日子,理應慶賀。
  •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 西山幼兒園2020冬至活動溫情紀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冬至之後日照時間漸長,它告訴人們:冬至到,春將臨。在我國古代,人們對冬至十分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和冬至,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從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
  • 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冬至,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21日冬至,整理了一下關於中國南北方的一些不
  • 冬至大如年,有餃有圓,人間小團圓。美食吃到飽,良人相伴老!
    #冬至#冬至,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因地域的不同,冬至存在著習俗和文化上的差異。在我國古代民間,冬至又稱為「冬節」「長至節」「亞歲」「日短節」等,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南方,冬至有著祭祖的習俗。
  • 今日冬至!冬至具體時間是幾時幾分?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冬至飲食...
    今日冬至!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古語有云:「冬至大如年」,在古人心中,冬至的地位不亞於新年。它是農曆中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意味著這一年將要結束。古人認為,從冬至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數到九個「九」,共計八十一天後春天便翩然而至。
  • 冬至到 吃水餃:漯河育才幼兒園開展冬至節氣主題活動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寧波人在做番薯湯果時,習慣加酒釀。在寧波話中,酒釀也叫「漿板」,「漿」又跟寧波話「漲」同音,取其「財運高漲」、「福氣高漲」的好彩頭。浙江台州擂圓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節氣,在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餚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人來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後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
    歲月穿梭 四季輪迴 轉眼我們來到了 2020年最後一個節氣 ——冬至 冬至,又稱冬節
  •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2020-12-20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冬至長夜漫漫,往後的每一天,都是向陽而生!
    福建人在冬至節這天,以一種米粉作的糰子祭祖,有的還在門口掛兩個米糰。舊時上海人家有句俗語,「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北方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 冬至傳統飲食及養生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古人喜賀冬至,今人雖多不以為節,但冬節是「年時八節」之一,衢州地方還有「有的吃吃一夜,沒的吃凍一夜」的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