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退役軍人事務部有關負責人14日表示軍人軍屬、退役軍人等優待對象享受的優待政策是與貢獻匹配的,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所做貢獻越大優待越多。該負責人也鼓勵現役軍人在軍隊好好服役,榮譽功勳,為保家衛國作出貢獻。
退役軍人事務部近日與中央宣傳部等20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也是2020年退役軍人事務部的1號文件。
該《意見》初步確立了優待目錄清單,基本優待目錄清單分為現役軍人、現役軍人家屬、退役軍人等5類,共計116條。該《意見》提出了榮譽、生活、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8個方面的優待內容。優待目錄清單將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國防和軍隊建設需要以及優待工作不斷創新,適時調整更新。
《意見》體現了軍人軍屬、退役軍人以及其它優撫對象的優待是與貢獻相匹配的。比如在榮譽激勵方面,將服現役期間榮獲個人二等功以上獎勵的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名錄載入地方志;對個人立功,獲得榮譽稱號或勳章的現役軍人,給其家庭送喜報。
退役軍人事務部擁軍優撫司司長曹俊在14日舉行的吹風會上表示,對榮獲二等功以上的功勳人員給予特別優待體現了三個方面。「首先是褒揚功臣。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要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對二等功以上的功勳人物進行特別的優待,體現了《意見》中明確的優待與貢獻匹配的原則。第二是講軍心,鼓舞士氣。一個不想努力榮立功勳的軍人不是優秀的軍人或者說每一個優秀的軍人都想榮立功勳。通過《意見》,要鼓勵現役軍人在軍隊好好服役,榮譽功勳,為保家衛國作出貢獻。第三要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崇尚英雄、關愛功臣的良好氛圍。」
《意見》的出臺對於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形成擁軍優屬的價值導向和濃厚社會氛圍具有積極正向作用。
《意見》稱將逐步為退役軍人和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統一制發優待證,作為享受相應優待的有效證件;對於優待證的研製工作,曹俊表示,正在結合各方面力量進行研究,爭取讓優待對象可以拿著優待證,一卡在手走遍中國。曹俊進一步解釋說,如果說優待證就是發個小冊子,制個小卡片,那是很容易的事情。但現在優待證的內涵很豐富,要對不同優撫對象身份進行自動識別,比如說優待目錄清單中的內容要體現在優待證中,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在終端上能實現對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進行識別。